|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政策法规 > 正文

关注交通安全 透视易被忽视的“马路杀手”

2013-12-05 09:59出处:汽车商报 [转载]责编:王思

  [V讯网 行业新闻]致命“速度”,使“银幕车神”死于车祸。成名于电影《速度与激情》系列的好莱坞男星保罗•沃克于当地时间11月30日下午在美国加州洛杉矶圣塔克拉利塔的一起车祸爆炸中不幸身亡,年仅40岁。

关注交通安全 透视易被忽视的“马路杀手”


  据美媒消息,沃克当时是为参加一场慈善车展而来到圣塔克拉利塔的,意外发生时,他坐在一位朋友开的保时捷车副驾驶位上。失控的车辆撞上路边的树木,随即燃起大火并爆炸,他和那位朋友均在爆炸中身亡。当地时间11月30日晚间,洛杉矶警方对事故调查结果发布了公告,称“超速是造成惨剧的主要原因”。

  车祸猛于虎,交通安全再敲警钟。12月2日,正值我国的第二个“交通安全日”,公安部、中央文明办、交通运输部等国家六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以“摒弃交通陋习 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组织开展今年的“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

  近年来,由于安全文明观念的缺失,交通陋习比较普遍,我国事故伤亡总量仍然较大,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的容易被忽视的隐患正逐步成为新的“马路杀手”,如日益庞大的“马路低头族”、儿童安全座椅的“缺位”等。如何遏制这些危害巨大的“马路杀手”,构筑起更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急需引起公众的思考和重视。

关注交通安全 透视易被忽视的“马路杀手”

  “马路低头族”

  成交通安全新隐患

  公交车上玩游戏、等红灯时看短信、过马路时刷微博……这些不分场合、随时随地低头玩手机的人群被称为“低头族”。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低头族”已随处可见。更可怕的是,越来越庞大的“马路低头族”已成了道路安全的又一新生“隐患”,甚至被称为“移动杀手”。 糟糕的是,不仅是行人,车里的“低头族”数量也在激增。

  11月13日,锡澄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一起离奇的交通死亡事故,一辆客运大巴与一辆重型货车追尾,令人万万想不到的是,两车相撞后,其他人都无大碍,而乘坐在货车副驾驶座上的货运老板却意外失踪,从大巴车上监控画面能清晰地看到,大客车的右前角追尾了货车的左后角,致使货车右前角撞上了护栏,而护栏下面正好是一条河,副驾驶座车门被撞后弹开,货运老板直接飞出护栏导致死亡。

  在这段视频中,客运大巴的司机在行驶速度接近每小时80公里且并未减速的情况下,拿出手机看了接近30秒的时间,导致了这起车祸。对此,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副理事长赵晓平向汽车商报记者表示:“国人对汽车、交通安全的认识不够是最难治理的。”

  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民警汪海指出,“低头族”往往有种侥幸心理,觉得看一两眼没什么大碍。但对于司机来说,1秒钟车就能开出去5米甚至10米,即使低一下头,也可能对前方的突发状况来不及反应;而对于行人来说,埋头过马路就看不到路灯的情况变化,极易发生意外。

  据统计,近年来,70%的致命交通事故是司机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而查看手机又是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原因。但是,针对“马路低头族”现象,目前还存在执法盲点。据了解,我国法律对开车时用手机接打电话的行为,明确规定可对司机处以200元以下罚款、扣2分的处罚。但对刷微博之类玩手机的行为,因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目前不好定性,也没有对应的处罚措施。

  而在一些国家,开车玩手机,将面临严重后果。英国将开车玩手机视为与酒后驾驶同样致命,如司机开车时因发短信等行为分心,造成致死车祸,肇事司机将面临最高14年的监禁。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则把开车玩手机定义为危害公共安全罪,每次罚款120美元。

  针对低头看手机过马路,记者随机采访了16位市民,其中10位市民表示“太危险,应该纳入法律,给予惩罚”。不过也有少部分人表示“不接受”。他们认为,连低头看手机都管,“那就太没自由了!”

  “我们的社会已进入汽车时代,可交通参与者的思维还停留在非机动车时代。”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交通管理工程系副教授李蕊表示,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至今只有十年,民众的交通守法意识普遍淡薄。因此,一味强调罚不能治本,要靠多种手段综合治理,既要对违法者依法追责,也要加强法律条文的解释宣传工作,让人们真正理解法规背后的安全意义。

  对此,也有专家呼吁:汽车安全不仅要考虑被动安全、传统意义上的主动安全,未来更应与智能化技术结合,以期寻找解决安全问题的方法。

  解决之道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表示,尽管近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逐年下降,但事故的发生次数、死伤人数仍处在高位。道路交通是由人、车、路与环境等诸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只有交通参与者提高安全意识,并辅以技术手段和科学管理,才能降低风险。

  “从过去的被动安全到主动安全,再到时下以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互联网为基础的智能安全,以及最近热议的智能汽车,这些都是复杂的汽车安全技术的体现。实际上,汽车安全技术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车辆问题,它是人、车、路结合所需要面对的课题。”12月1日,一位交通安全专家告诉汽车商报记者,目前在国际上,智能安全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趋势,在如何面对社会环境发展带来的新变化产生的新的交通安全问题时,智能安全技术的发展尤为关键。“在欧美、日本等国家,政府会组织一些关于汽车智能安全技术的全国性的重大项目,将产学研各个方面的相关人士组织在一起进行探讨、实验,制定政策法规推进这些关键技术的发展。比如日本,在1991年的时候已经开始了相关项目的推进”。

  该专家指出,目前在国内,由于受到技术水平、购车理念、驾车习惯的限制,我国推进汽车智能安全技术的工作才刚刚起步。2012年12月18日,中国-瑞典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在北京举行成立仪式,该机构由中瑞两国政府倡导成立,是两国间最高水平的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愿景是建设成为全球最新和先进的交通安全研究机构,增进中瑞两国先进安全技术的交流和合作,为构建和谐交通环境贡献力量。该机构将道路基础设施、汽车和人作为一个综合交通生态体系,创新性地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汽车安全、行人和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与推广,目标是在中国建设和谐的交通生态环境,极大地改善中国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因为长期在交通安全领域形成的全球领先经验和科技成果,沃尔沃汽车集团在中瑞交通安全中心项目中担当领军角色。此前有报道称,2020年全球将有超过19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这个数字远超由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对此,沃尔沃汽车集团中国区研发副总裁沈峰表示,中瑞交通安全中心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与国人了解、认识并研究驾驶员的习惯,为研发和生产最安全的汽车、实现“2020零伤亡”的安全愿景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的目标就是到2020年,不会有人因为开沃尔沃的车而导致死亡”。

  据悉,中瑞交通安全中心的研究领域涵盖主被动安全系统研发、中国交通参与者行为研究和实车道路测试、交通安全数据平台搭建、新能源车辆安全系统研究,以及车联网技术、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同时,通过更为广泛的宣传,让消费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以“智能安全”为核心的汽车安全理念。

  调查:“安全”在消费者眼中还重要吗?

  现在汽车的安全配备愈来愈多,如ABS、TCS、EBD、ASR、ESP,看得消费者眼花缭乱,究竟,哪些安全配置是必不可少的?购车时,消费者是否会因为“安全”而多掏腰包呢?是否会因为考虑“安全”而影响购车选择呢?他们又是如何判断汽车安全性能的高低的?在交通安全日前夕,汽车商报联合V讯网在线开展了汽车安全消费调查。

  本次调查活动共收到有效问卷3258份,调查结果显示三大特点:第一,广大消费者非常关注汽车安全消费问题,也愿意积极参与汽车安全消费教育活动;第二,在选购汽车时,汽车安全性能成为消费者的首要考虑因素;第三,通过多种形式,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通俗易懂、科学实用的汽车消费安全知识非常必要。

  在对消费者认为“哪几项安全配置必不可少”的调查中,尽管ABS+EBD、安全带、安全气囊的得票数都排在前面,其选择比例为69.6%、53.9%、47.5%,但这三项作为绝大多数量产车型的标准配置,其得票数并不高,由此可见,大多数被访者对安全装备的重要性排名只是一种直觉上的判断,很多人对于这些安全装备的重要性还不是很清楚,对汽车安全配置的认识水平还参差不齐,消费者的汽车安全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调查资料显示,目前价格、品牌、安全性是消费者购车最看重的三大因素。本次关于“影响消费者购车的主要因素”调查显示,有52.2%的消费者选择了安全性,占被访者的半数以上,其次是品牌和价格,分别占17.6%和14.7%。由于此次调查以“汽车安全”为主题,对被访者会或多或少地起到一定引导作用,使安全性的看重程度远远高于其余两个因素,但是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的重视也可见一斑。

  在对“购车时商家介绍的汽车安全方面的知识是否满意”的问题上,六成受访者表示满意,其中18%的受访者选择了“非常满意”,43%的受访者选择了“满意”,25%的受访者对此表示没有概念,还有14%的受访者表示不满意。

  同时,约三成的受访者对汽车配置的安全服务提示性信息不满意,而约六成的受访者表示满意,还有约一成受访者表示“没注意相关提示信息”。

  在回答一个开放式的问题——您认为哪些品牌是值得信任的安全汽车,消费者的答案不尽相同,但回答欧系品牌的占了63.2%,其中,答案是沃尔沃品牌的占了其中的64.5%,大部分人的理由是沃尔沃对汽车安全标准的追求一直是领先的,也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坚持。

  德国消费者汽车满意度调查

  沃尔沃汽车夺冠

  近日,国际知名市场咨询公司J.D. Power公布了年度德国消费者对所驾驶汽车满意度的市场调研结果。结果显示,沃尔沃品牌的用户满意度高居榜首,同时沃尔沃V70/XC70成为豪华轿车中最受消费者欢迎车型。

  “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消息,我们在强劲德国竞争对手的主场再次获得这一胜利。”沃尔沃汽车德国分公司总经理Bernhard Bauer表示,“这说明了沃尔沃汽车在产品、服务等各方面的巨大优势,也是我们与经销商伙伴良好合作的印证。”2011年,沃尔沃汽车已在德国J.D. Power消费者满意度中获得过这一殊荣。

  据悉,这项调研涉及德国消费者在2010年至2011年间购买的25个汽车公司生产的106款车型,从汽车外观、购买成本、汽车质量及可靠性、服务满意度等四个方面通过网上问答的方式对约1.8万名消费者进行了调研。J.D. Power将这些车型的优缺点一一列出,供参加调研的消费者进行选择和判断,并且与Auto Test杂志合作,对于得到的调研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从这些调研材料中整理出消费者意见一览表。这份意见表将会为更多消费者提供关于车型外观、质量、售后服务、汽车保养费用等方面的信息和建议。

  对于沃尔沃汽车再度夺冠,J.D. Power评论道,沃尔沃汽车之所以能够在25个参与调研的汽车品牌中高居榜首,并得到了832高分,除沃尔沃汽车在车辆质量、可靠性以及吸引力方面表现犹为出色以外,沃尔沃在汽车销售低迷时期也一直在努力提升车主的品牌忠诚度,特别是该品牌充分贴合和考虑了德国市场豪华汽车买家的购买需求等方面的良好表现,为最终胜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责任编辑:王思 
V讯网

关注交通安全 透视易被忽视的“马路杀手”

2013-12-05 出处:汽车商报 [转载] 责编:王思

  [V讯网 行业新闻]致命“速度”,使“银幕车神”死于车祸。成名于电影《速度与激情》系列的好莱坞男星保罗•沃克于当地时间11月30日下午在美国加州洛杉矶圣塔克拉利塔的一起车祸爆炸中不幸身亡,年仅40岁。

关注交通安全 透视易被忽视的“马路杀手”


  据美媒消息,沃克当时是为参加一场慈善车展而来到圣塔克拉利塔的,意外发生时,他坐在一位朋友开的保时捷车副驾驶位上。失控的车辆撞上路边的树木,随即燃起大火并爆炸,他和那位朋友均在爆炸中身亡。当地时间11月30日晚间,洛杉矶警方对事故调查结果发布了公告,称“超速是造成惨剧的主要原因”。

  车祸猛于虎,交通安全再敲警钟。12月2日,正值我国的第二个“交通安全日”,公安部、中央文明办、交通运输部等国家六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以“摒弃交通陋习 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组织开展今年的“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

  近年来,由于安全文明观念的缺失,交通陋习比较普遍,我国事故伤亡总量仍然较大,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的容易被忽视的隐患正逐步成为新的“马路杀手”,如日益庞大的“马路低头族”、儿童安全座椅的“缺位”等。如何遏制这些危害巨大的“马路杀手”,构筑起更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急需引起公众的思考和重视。

关注交通安全 透视易被忽视的“马路杀手”

  “马路低头族”

  成交通安全新隐患

  公交车上玩游戏、等红灯时看短信、过马路时刷微博……这些不分场合、随时随地低头玩手机的人群被称为“低头族”。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低头族”已随处可见。更可怕的是,越来越庞大的“马路低头族”已成了道路安全的又一新生“隐患”,甚至被称为“移动杀手”。 糟糕的是,不仅是行人,车里的“低头族”数量也在激增。

  11月13日,锡澄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一起离奇的交通死亡事故,一辆客运大巴与一辆重型货车追尾,令人万万想不到的是,两车相撞后,其他人都无大碍,而乘坐在货车副驾驶座上的货运老板却意外失踪,从大巴车上监控画面能清晰地看到,大客车的右前角追尾了货车的左后角,致使货车右前角撞上了护栏,而护栏下面正好是一条河,副驾驶座车门被撞后弹开,货运老板直接飞出护栏导致死亡。

  在这段视频中,客运大巴的司机在行驶速度接近每小时80公里且并未减速的情况下,拿出手机看了接近30秒的时间,导致了这起车祸。对此,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副理事长赵晓平向汽车商报记者表示:“国人对汽车、交通安全的认识不够是最难治理的。”

  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民警汪海指出,“低头族”往往有种侥幸心理,觉得看一两眼没什么大碍。但对于司机来说,1秒钟车就能开出去5米甚至10米,即使低一下头,也可能对前方的突发状况来不及反应;而对于行人来说,埋头过马路就看不到路灯的情况变化,极易发生意外。

  据统计,近年来,70%的致命交通事故是司机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而查看手机又是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原因。但是,针对“马路低头族”现象,目前还存在执法盲点。据了解,我国法律对开车时用手机接打电话的行为,明确规定可对司机处以200元以下罚款、扣2分的处罚。但对刷微博之类玩手机的行为,因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目前不好定性,也没有对应的处罚措施。

  而在一些国家,开车玩手机,将面临严重后果。英国将开车玩手机视为与酒后驾驶同样致命,如司机开车时因发短信等行为分心,造成致死车祸,肇事司机将面临最高14年的监禁。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则把开车玩手机定义为危害公共安全罪,每次罚款120美元。

  针对低头看手机过马路,记者随机采访了16位市民,其中10位市民表示“太危险,应该纳入法律,给予惩罚”。不过也有少部分人表示“不接受”。他们认为,连低头看手机都管,“那就太没自由了!”

  “我们的社会已进入汽车时代,可交通参与者的思维还停留在非机动车时代。”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交通管理工程系副教授李蕊表示,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至今只有十年,民众的交通守法意识普遍淡薄。因此,一味强调罚不能治本,要靠多种手段综合治理,既要对违法者依法追责,也要加强法律条文的解释宣传工作,让人们真正理解法规背后的安全意义。

  对此,也有专家呼吁:汽车安全不仅要考虑被动安全、传统意义上的主动安全,未来更应与智能化技术结合,以期寻找解决安全问题的方法。

  解决之道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表示,尽管近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逐年下降,但事故的发生次数、死伤人数仍处在高位。道路交通是由人、车、路与环境等诸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只有交通参与者提高安全意识,并辅以技术手段和科学管理,才能降低风险。

  “从过去的被动安全到主动安全,再到时下以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互联网为基础的智能安全,以及最近热议的智能汽车,这些都是复杂的汽车安全技术的体现。实际上,汽车安全技术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车辆问题,它是人、车、路结合所需要面对的课题。”12月1日,一位交通安全专家告诉汽车商报记者,目前在国际上,智能安全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趋势,在如何面对社会环境发展带来的新变化产生的新的交通安全问题时,智能安全技术的发展尤为关键。“在欧美、日本等国家,政府会组织一些关于汽车智能安全技术的全国性的重大项目,将产学研各个方面的相关人士组织在一起进行探讨、实验,制定政策法规推进这些关键技术的发展。比如日本,在1991年的时候已经开始了相关项目的推进”。

  该专家指出,目前在国内,由于受到技术水平、购车理念、驾车习惯的限制,我国推进汽车智能安全技术的工作才刚刚起步。2012年12月18日,中国-瑞典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在北京举行成立仪式,该机构由中瑞两国政府倡导成立,是两国间最高水平的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愿景是建设成为全球最新和先进的交通安全研究机构,增进中瑞两国先进安全技术的交流和合作,为构建和谐交通环境贡献力量。该机构将道路基础设施、汽车和人作为一个综合交通生态体系,创新性地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汽车安全、行人和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与推广,目标是在中国建设和谐的交通生态环境,极大地改善中国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因为长期在交通安全领域形成的全球领先经验和科技成果,沃尔沃汽车集团在中瑞交通安全中心项目中担当领军角色。此前有报道称,2020年全球将有超过19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这个数字远超由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对此,沃尔沃汽车集团中国区研发副总裁沈峰表示,中瑞交通安全中心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与国人了解、认识并研究驾驶员的习惯,为研发和生产最安全的汽车、实现“2020零伤亡”的安全愿景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的目标就是到2020年,不会有人因为开沃尔沃的车而导致死亡”。

  据悉,中瑞交通安全中心的研究领域涵盖主被动安全系统研发、中国交通参与者行为研究和实车道路测试、交通安全数据平台搭建、新能源车辆安全系统研究,以及车联网技术、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同时,通过更为广泛的宣传,让消费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以“智能安全”为核心的汽车安全理念。

  调查:“安全”在消费者眼中还重要吗?

  现在汽车的安全配备愈来愈多,如ABS、TCS、EBD、ASR、ESP,看得消费者眼花缭乱,究竟,哪些安全配置是必不可少的?购车时,消费者是否会因为“安全”而多掏腰包呢?是否会因为考虑“安全”而影响购车选择呢?他们又是如何判断汽车安全性能的高低的?在交通安全日前夕,汽车商报联合V讯网在线开展了汽车安全消费调查。

  本次调查活动共收到有效问卷3258份,调查结果显示三大特点:第一,广大消费者非常关注汽车安全消费问题,也愿意积极参与汽车安全消费教育活动;第二,在选购汽车时,汽车安全性能成为消费者的首要考虑因素;第三,通过多种形式,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通俗易懂、科学实用的汽车消费安全知识非常必要。

  在对消费者认为“哪几项安全配置必不可少”的调查中,尽管ABS+EBD、安全带、安全气囊的得票数都排在前面,其选择比例为69.6%、53.9%、47.5%,但这三项作为绝大多数量产车型的标准配置,其得票数并不高,由此可见,大多数被访者对安全装备的重要性排名只是一种直觉上的判断,很多人对于这些安全装备的重要性还不是很清楚,对汽车安全配置的认识水平还参差不齐,消费者的汽车安全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调查资料显示,目前价格、品牌、安全性是消费者购车最看重的三大因素。本次关于“影响消费者购车的主要因素”调查显示,有52.2%的消费者选择了安全性,占被访者的半数以上,其次是品牌和价格,分别占17.6%和14.7%。由于此次调查以“汽车安全”为主题,对被访者会或多或少地起到一定引导作用,使安全性的看重程度远远高于其余两个因素,但是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的重视也可见一斑。

  在对“购车时商家介绍的汽车安全方面的知识是否满意”的问题上,六成受访者表示满意,其中18%的受访者选择了“非常满意”,43%的受访者选择了“满意”,25%的受访者对此表示没有概念,还有14%的受访者表示不满意。

  同时,约三成的受访者对汽车配置的安全服务提示性信息不满意,而约六成的受访者表示满意,还有约一成受访者表示“没注意相关提示信息”。

  在回答一个开放式的问题——您认为哪些品牌是值得信任的安全汽车,消费者的答案不尽相同,但回答欧系品牌的占了63.2%,其中,答案是沃尔沃品牌的占了其中的64.5%,大部分人的理由是沃尔沃对汽车安全标准的追求一直是领先的,也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坚持。

  德国消费者汽车满意度调查

  沃尔沃汽车夺冠

  近日,国际知名市场咨询公司J.D. Power公布了年度德国消费者对所驾驶汽车满意度的市场调研结果。结果显示,沃尔沃品牌的用户满意度高居榜首,同时沃尔沃V70/XC70成为豪华轿车中最受消费者欢迎车型。

  “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消息,我们在强劲德国竞争对手的主场再次获得这一胜利。”沃尔沃汽车德国分公司总经理Bernhard Bauer表示,“这说明了沃尔沃汽车在产品、服务等各方面的巨大优势,也是我们与经销商伙伴良好合作的印证。”2011年,沃尔沃汽车已在德国J.D. Power消费者满意度中获得过这一殊荣。

  据悉,这项调研涉及德国消费者在2010年至2011年间购买的25个汽车公司生产的106款车型,从汽车外观、购买成本、汽车质量及可靠性、服务满意度等四个方面通过网上问答的方式对约1.8万名消费者进行了调研。J.D. Power将这些车型的优缺点一一列出,供参加调研的消费者进行选择和判断,并且与Auto Test杂志合作,对于得到的调研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从这些调研材料中整理出消费者意见一览表。这份意见表将会为更多消费者提供关于车型外观、质量、售后服务、汽车保养费用等方面的信息和建议。

  对于沃尔沃汽车再度夺冠,J.D. Power评论道,沃尔沃汽车之所以能够在25个参与调研的汽车品牌中高居榜首,并得到了832高分,除沃尔沃汽车在车辆质量、可靠性以及吸引力方面表现犹为出色以外,沃尔沃在汽车销售低迷时期也一直在努力提升车主的品牌忠诚度,特别是该品牌充分贴合和考虑了德国市场豪华汽车买家的购买需求等方面的良好表现,为最终胜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