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腾讯联合四维图新收购地图厂商HERE,使得这家被ABB纷纷注资欧洲地图企业从国际舞台走进国人的视野。
2016年12月26日,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香港图新投资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腾讯全资子公司Oriental Power Holdings Limited和新加坡政府参与投资的Rocco Ventures Pte.ltd共同投资荷兰公司SIWAY,并通过SIWAY收购国外知名汽车地图导航服务商HERE 10%的股权。
说起互联网时代移动出行必不可少的数字地图供应商,四维图新与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在国内可谓是佼佼者。而此次四维图新联合几家知名企业共同收购HERE股权,把在国人心中鲜为人知的企业HERE推至了台前。
HERE是一家怎样的企业?参与收购股权的腾讯与四维图新又能够在其各自的战略布局上谋划怎样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互联网企业和数字地图供应商,腾讯和四维图新的一举一动又将使业内的风向标指向何处?今天汽车预言家为大家就上述疑问答疑解惑。
几经易主 HERE成为汽车厂商的技术辅助者
HERE的诞生源自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品牌——诺基亚。
2008年,诺基亚花费81亿美元从Navteq手中收购了HERE,然而,随着诺基亚在安卓机市场发展上的保守态度,使得其在手机通讯业务上逐渐被不断进行技术革新的竞争对手苹果和三星甩在身后。2013年,诺基亚不得不将负债累累的手机通讯设备与服务业务出售给微软公司,仅剩HERE地图业务、网络设备业务和负责专利授权的技术部门。
然而,短短两年时间后,2015年4月诺基亚宣布再将其地图业务HERE剥离出去,消息一经公布就吸引了宝马、大众、奔驰和奥迪等传统汽车厂商以及谷歌、Uber、Facebook和腾讯、百度等互联网企业前来竞标。最终,德系三强宝马、奔驰与奥迪以近28亿欧元(约合31亿美元)的价格全资收购了HERE,获得了绝对控股股权。
81亿美元高价收购,28亿欧元的低价卖出,在外界看来,诺基亚无疑是吃了大亏,得不偿失。而诺基亚方面回应外界关切表示,相继卖掉手机和地图业务是诺基亚“壮士断腕”之举。
一方面,公司在卖掉手机业务后,HERE地图与其他业务部门缺乏协同效应,而且从公司年报上的数字来看,HERE全年业务营收在总比中所占份额很小,利润贡献低。
另一方面,以通讯设备起家的诺基亚近几年被崛起的中国企业华为抢去了风头,挤占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在市场站位中沦为“第二梯队”。为此,诺基亚在2015年拟以156亿欧元全面收购另一家电信通讯厂商阿尔卡·特朗,为了缓解公司的财政压力以及更好的发展通信设备业务。出售成为HERE可预料的唯一结局。
HERE有什么本事吸引奔驰、宝马和奥迪?
汽车智能化发展是如今汽车市场的前瞻趋势,众多车企技术研发的落脚无疑都与车联网以及自动驾驶等挂钩。智能化汽车需要很多硬件上的支持,其中地图,尤其是高精度地图就是最不可或缺的核心资源之一。作为全球首家能够提供六大洲数字地图数据的公司,HERE一直都是各大车企的核心供应商。
HERE号称收录了世界上近200个国家的地图数据,在97个国家提供语音导航、在41个国家提供实时交通信息,并且每天还可以利用8万多个数据源对地图进行270万次更新。尤其在汽车车载导航市场,HERE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
与宝马、奔驰、大众和丰田等全球几大汽车厂商建立合作关系,几乎占据了垄断性的市场份额,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源自HERE独特的地图数据采集方法。
HERE使用配备有雷达设备的汽车,利用新现实镜头(Reality Lens)捕捉周边环境的每一个细节。据该公司的说法,这种装备可以实现每秒7万个数据点的捕捉速度,每周可以获得1080万个地图数据点。此外,公司在全球54个国家有超过1400名“本地资源专家”,他们围绕全球地图业务和自己周边的环境为HERE提供服务。
HERE地图取得的数字资源帮助车企发展无人驾驶技术,使车辆在10~20厘米的识别精度范围内了解它的具体位置并识别周围环境。
除了与汽车厂商合作,HERE地图还计划在B2B消费领域提供服务。例如让公用事业公司作业过程可视化,并实现精确测量。非常常见的情况就像对架设高压电线或填补坑洼路面施工前的评估,采用这种地图服务后,就无须再派出专门的测量评估人员。
2015年被宝马、奔驰和奥迪收购之后,三大汽车厂商为HERE提供了近千辆的专属汽车方便其数据采集,而这一数字还将随着互联网企业及传统汽车厂商在无人驾驶和共享出行方面加大研究力度而扩大。有了多家汽车厂商的支撑,HERE无疑在数据量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也将其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中国互联网企业在这场收购中凑什么热闹?
早在HERE地图归属权的第一轮竞标中,两家中国企业的身影就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它就是百度和腾讯。这两家在国内互联网领域稳坐前三位交椅的企业将竞争延伸至地图领域,且版图也不再局限于中国,而是放眼全球优秀的技术商。
百度曾以百度地图为核心开发了Carlife,获得了宝马、奔驰、奥迪和大众的合作订单。腾讯与四维图新共同推出的车载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趣驾 WeDrive,在导航业务的基础上嫁接了趣驾T服务业务,以及内嵌腾讯QQ、大众点评和腾讯新闻等。
2015年,百度合作Uber预计出资30亿美元竞标HERE地图,腾讯联合四维图给出40亿美元的报价。四维图新更是以“筹划重大事项”为由,于2015年5月22日起停牌。然而最终的结果两家中国企业铩羽而归。
HERE表示,选择传统汽车厂商而非百度、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在于未能明确互联网企业在未来移动和定位服务上的发展空间。
时隔一年之后,四维图新再次出击打败了一众对手,在激烈的竞争中分得一杯羹,抓住了时代在移动出行上倾斜的机遇。
本次收购完成后,四维图新拟与HERE在中国成立一家合资公司,整合各自的产品与服务资源,利用各自在全球和中国市场力量,面向全球及中国本地客户,共同推广整合的产品及服务解决方案。
其中包括推动在高度自动驾驶领域的研发进度,提升高精度地图的产品质量,并共同开发基于面向车联网以及物联网的传感器的大数据应用等。
2016-12-30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周燕妮
此次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腾讯联合四维图新收购地图厂商HERE,使得这家被ABB纷纷注资欧洲地图企业从国际舞台走进国人的视野。
2016年12月26日,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香港图新投资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腾讯全资子公司Oriental Power Holdings Limited和新加坡政府参与投资的Rocco Ventures Pte.ltd共同投资荷兰公司SIWAY,并通过SIWAY收购国外知名汽车地图导航服务商HERE 10%的股权。
说起互联网时代移动出行必不可少的数字地图供应商,四维图新与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在国内可谓是佼佼者。而此次四维图新联合几家知名企业共同收购HERE股权,把在国人心中鲜为人知的企业HERE推至了台前。
HERE是一家怎样的企业?参与收购股权的腾讯与四维图新又能够在其各自的战略布局上谋划怎样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互联网企业和数字地图供应商,腾讯和四维图新的一举一动又将使业内的风向标指向何处?今天汽车预言家为大家就上述疑问答疑解惑。
几经易主 HERE成为汽车厂商的技术辅助者
HERE的诞生源自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品牌——诺基亚。
2008年,诺基亚花费81亿美元从Navteq手中收购了HERE,然而,随着诺基亚在安卓机市场发展上的保守态度,使得其在手机通讯业务上逐渐被不断进行技术革新的竞争对手苹果和三星甩在身后。2013年,诺基亚不得不将负债累累的手机通讯设备与服务业务出售给微软公司,仅剩HERE地图业务、网络设备业务和负责专利授权的技术部门。
然而,短短两年时间后,2015年4月诺基亚宣布再将其地图业务HERE剥离出去,消息一经公布就吸引了宝马、大众、奔驰和奥迪等传统汽车厂商以及谷歌、Uber、Facebook和腾讯、百度等互联网企业前来竞标。最终,德系三强宝马、奔驰与奥迪以近28亿欧元(约合31亿美元)的价格全资收购了HERE,获得了绝对控股股权。
81亿美元高价收购,28亿欧元的低价卖出,在外界看来,诺基亚无疑是吃了大亏,得不偿失。而诺基亚方面回应外界关切表示,相继卖掉手机和地图业务是诺基亚“壮士断腕”之举。
一方面,公司在卖掉手机业务后,HERE地图与其他业务部门缺乏协同效应,而且从公司年报上的数字来看,HERE全年业务营收在总比中所占份额很小,利润贡献低。
另一方面,以通讯设备起家的诺基亚近几年被崛起的中国企业华为抢去了风头,挤占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在市场站位中沦为“第二梯队”。为此,诺基亚在2015年拟以156亿欧元全面收购另一家电信通讯厂商阿尔卡·特朗,为了缓解公司的财政压力以及更好的发展通信设备业务。出售成为HERE可预料的唯一结局。
HERE有什么本事吸引奔驰、宝马和奥迪?
汽车智能化发展是如今汽车市场的前瞻趋势,众多车企技术研发的落脚无疑都与车联网以及自动驾驶等挂钩。智能化汽车需要很多硬件上的支持,其中地图,尤其是高精度地图就是最不可或缺的核心资源之一。作为全球首家能够提供六大洲数字地图数据的公司,HERE一直都是各大车企的核心供应商。
HERE号称收录了世界上近200个国家的地图数据,在97个国家提供语音导航、在41个国家提供实时交通信息,并且每天还可以利用8万多个数据源对地图进行270万次更新。尤其在汽车车载导航市场,HERE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
与宝马、奔驰、大众和丰田等全球几大汽车厂商建立合作关系,几乎占据了垄断性的市场份额,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源自HERE独特的地图数据采集方法。
HERE使用配备有雷达设备的汽车,利用新现实镜头(Reality Lens)捕捉周边环境的每一个细节。据该公司的说法,这种装备可以实现每秒7万个数据点的捕捉速度,每周可以获得1080万个地图数据点。此外,公司在全球54个国家有超过1400名“本地资源专家”,他们围绕全球地图业务和自己周边的环境为HERE提供服务。
HERE地图取得的数字资源帮助车企发展无人驾驶技术,使车辆在10~20厘米的识别精度范围内了解它的具体位置并识别周围环境。
除了与汽车厂商合作,HERE地图还计划在B2B消费领域提供服务。例如让公用事业公司作业过程可视化,并实现精确测量。非常常见的情况就像对架设高压电线或填补坑洼路面施工前的评估,采用这种地图服务后,就无须再派出专门的测量评估人员。
2015年被宝马、奔驰和奥迪收购之后,三大汽车厂商为HERE提供了近千辆的专属汽车方便其数据采集,而这一数字还将随着互联网企业及传统汽车厂商在无人驾驶和共享出行方面加大研究力度而扩大。有了多家汽车厂商的支撑,HERE无疑在数据量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也将其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中国互联网企业在这场收购中凑什么热闹?
早在HERE地图归属权的第一轮竞标中,两家中国企业的身影就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它就是百度和腾讯。这两家在国内互联网领域稳坐前三位交椅的企业将竞争延伸至地图领域,且版图也不再局限于中国,而是放眼全球优秀的技术商。
百度曾以百度地图为核心开发了Carlife,获得了宝马、奔驰、奥迪和大众的合作订单。腾讯与四维图新共同推出的车载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趣驾 WeDrive,在导航业务的基础上嫁接了趣驾T服务业务,以及内嵌腾讯QQ、大众点评和腾讯新闻等。
2015年,百度合作Uber预计出资30亿美元竞标HERE地图,腾讯联合四维图给出40亿美元的报价。四维图新更是以“筹划重大事项”为由,于2015年5月22日起停牌。然而最终的结果两家中国企业铩羽而归。
HERE表示,选择传统汽车厂商而非百度、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在于未能明确互联网企业在未来移动和定位服务上的发展空间。
时隔一年之后,四维图新再次出击打败了一众对手,在激烈的竞争中分得一杯羹,抓住了时代在移动出行上倾斜的机遇。
本次收购完成后,四维图新拟与HERE在中国成立一家合资公司,整合各自的产品与服务资源,利用各自在全球和中国市场力量,面向全球及中国本地客户,共同推广整合的产品及服务解决方案。
其中包括推动在高度自动驾驶领域的研发进度,提升高精度地图的产品质量,并共同开发基于面向车联网以及物联网的传感器的大数据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