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商道 > 电商观察 > 正文

跨境电商在广州想说爱你不容易

2015-02-05 15:19出处:羊城晚报 [转载]责编:黄河

  2014年被称为“跨境电商元年”。今年1月27日,据海关总署消息,截至去年年底,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试点进出口额已突破30亿元,包括广州在内的16个试点城市订单,出口到181个国家和地区,价值约20.4亿元。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势在必行!作为中心城市的广州,南沙自贸区刚刚获批;作为千年海上商贸古都,“和老外做生意”几乎被认为是广州人的“本能”;包容务实的城市性格标签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客商……看起来,广州似乎占据着跨境电商的天时地利人和。

  “如果跨境电商是狼来了,那么就让我们引狼入室!”市民建(中国民主建国会广州市委员会)今年市两会期间提交的一份集体提案,既分析了广州跨境电商的优势,也明确指出了“不足”:广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尚未建成,跨境电商业务热度不均,区域分布有待进一步优化。因此建议,建立广州跨境电商的统一门户,构建外贸企业支付信用评价平台,扶持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第三方支付工具,降低交易风险。

  这份提案的背后,有怎样的现实?对此,记者进行了一番走访。

  A:业界呼吁 构建跨境电商企业服务平台

  在刚刚出炉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4年跨境电子贸易进出口13.1亿元。按照广州海关副关长赖树佳的说法,全国最早获批的六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中,广州已开通“试点业务种类最多,规模第一”。两个月前,市政府出台了《广州市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黄埔、南沙、花都区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区。去年11月27日,广州正式开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跨境电商平台,并与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签署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产业合作行动计划书”,以此支持广州跨境电商的发展。

  不过,广州跨境电商面对的问题和挑战依然存在。

  “广州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广州市政协委员、民建广州市委员会副主委,同时也是广东(除深圳特区)唯一一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所在的黄埔区区政协副主席赵同顺说,作为全国网购第一大省的广东,本土电商巨头所占份额竟不足5%。“广州如果再不能抓住跨境电商起步飞速的黄金机遇,就会影响抢占经济制高点和首善之都的建设”。

  问题 1

  孤军奋战,资源无法整合

  提案指出,问题首先是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尚未建成,“广州市是目前6个试点城市中唯一没有建成公共平台的城市”。这导致政府监管部门间跨境电商业务监管信息无法互联共享,企业暂时只能分头与关、检相关系统进行对接,增加了成本和工作量。

  从2014年起,不少媒体关注到,广州白云、黄埔等地“跨境电商村”的雏形正在出现。以白云石井一带为例,随着“退二进三”进程的加快,这里从“厂房密集”转变广州跨境电商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最密集、最有活力的区域之一。记者调查发现,大多数企业“最头疼”的一是商品在海关积压的风险,二是仓储和税费成本。

  “石井这边的跨境电商对外卖得最多的是服装和3C产品,这也跟中小型跨境电商使用的平台有关系,亚马逊和ebay最多。”罗菁菁是一个“85后”,某跨境电商服装贸易公司的实际负责人,她所在的企业就在白云区石井。

  “做起来的时候还是发现了很多问题”。罗菁菁说,卖衣服到国外的“产品寿命”比国内长得多,最简单的原因就是“南北半球季节不一样,国家与国家间的流行风潮不一样”,一件女士短袖衬衫,可以在亚马逊卖三年不下架。但因为数量小,商品目前多数以邮政包裹出去。“像我们目前的规模不可能在自贸区有专门的备货仓,所以要依赖集中货物清关,但是速度很不稳定。”

  罗菁菁说,做电商,发货越快,消费者体验就越好,可以说物流的速度决定了跨境电商的发展速度。但是当下国内的物流系统海外发展以大企业自营为主,多数中小企业靠单一的邮政系统出关,造成速度慢,往往遭遇瓶颈。去年9月她所在的公司曾出单至俄罗斯,最终因为货物迟迟未能顺利运输,直到12月才收到款。“正好遇上卢布贬值,货款问题又谈了好久,涉及到涉外法律问题就头大了,这时候一方面感觉后悔,没有仔细研究这个企业的信用情况,另一方面又感觉是孤军奋战,语言、跨境政策、法律问题多多,如果能有相关的专业服务协助就好了。”罗菁菁说,相比起国内传统贸易的大小行业协会,跨境电商能够相互交流和寻求帮助的平台并不多,信息的发布更是少。

  而在广州某航拍器的跨境电商负责人杨莉看来,他们遭遇的最大问题是售后,“没有国外大型经销商的资源,我们的售后就非常被动,智能产品的保修或者系统问题都很正常,但这时候问题就来了,难道每次都要消费者自行从海外邮寄到中国?肯定不现实,但这样就会影响品牌美誉度。”而对比曾向他们购买产品的香港跨境电商平台,该平台在不同国家都会聘用当地人处理售后,两三个人就能够处理掉平台售后的各类问题。“这是得益于香港自由港的地位,以及外贸的先发优势。国内跨境电商售后能做到如此程度几乎没有。”

  然而,物流、文化、人才、售后……各类的资源整合,对于一个个独立的中小企业来说,无法完全承担,因此他们纷纷表示,希望政府能够促进类似统一服务平台的建立。

  问题 2

  结汇与税费,能否新突破

  除此以外,外汇支付和税费也是制约中小企业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两大关口。

  跨境电商自然离不开外汇支付和结算,相关统计显示,目前各地都推出一些结汇方式,一些与地方政府合作密切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也开展了一些代结汇支付业务,希望能吸引跨境电商参与。但是,业界表示目前广州尚未有可信度高、平台便利的支付平台或支付工具。

  因此,市民建提案中的“构建外贸企业信用评价平台, 扶持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第三方支付工具,降低交易风险。”得到不少企业的认同。

  多名受访企业家与业内专家表示,尽管2014年起国家对跨境电商试点地区有更多的支持政策,多地政府有关部门也正在研究相关政策支持,但整体看来,相关财税政策依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虽然《广州市电子商务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将跨境电商列入优先发展项目,但要享受增值税、消费税推免税等政策需要相关的实体凭据。

  “当下国家正在规范出关手续,但是跨境电商企业能享受的不足10%,不是不想,是做不了”。罗菁菁告诉记者,多数跨境电商规模尚小,从设计到采购等多方面都没有增值税进项税,所以企业往往没有完善的手续享受出口退税,这样一来很难赢得价格优势,导致“灰色清关”现象仍然频繁存在。

  另一方面,电商和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达成协议,消费者的购货款在到账后需向平台提交一定比例佣金。但在计算增值税销项税时,却无法如线下传统零售业一样以扣点后的实收货款进行结算,导致电商企业的实际增值税负还高于一般线下企业。“这一点不光是影响跨境电商,而是所有类型的电商都存在的问题。”今年“双十一”15分钟销量过千万,总销售额排名天猫女装第三的茵曼品牌公共事务总监张莹璇说。

  B:消费期待 如何便利购物?

  “从进驻企业数量来看,机场综合保税区集中了广州大部分的跨境电商企业,其中的保税仓已基本用完,而广州保税区、南沙保税港区的保税仓库资源相对闲置,黄埔区内两大电商巨头(亚马逊、京东)拟申请自建保税仓短期内未能完成,影响进出口量的提升”。市民建的这份提案还指出,跨境电商分布有待进一步优化。因此建议支持有条件的区域(如黄埔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核心园区状元谷)建立跨境电商产业园,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集聚效应。

  而从消费者的角度,如何更方便、低价地购物其实也与产业分布有关。此前被人津津乐道的“珠江新城”保税展示店,开业四天后停止了“现场提货”,就涉及到在保税区和非保税区销售时,行邮税和货物税的差异。对此,广州海关副关长赖树佳表示,跨境电商保税展示,源于上海自贸区,是海关总署推出的,商家在缴交担保金的前提下,可以将商品拿去特殊监管区去展示。“(在跨境电商运营中)有些企业用了几种(B2C、B2B2C等模式),海关正在与有关部门、企业沟通。如果是合法的,我们大力支持,如果不合法则要求予以纠正。”

  赖树佳称,最近广东省两家跨境电商试点单位,在网上开店,存放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如南沙保税区、机场综合保税区,销售后再配送,海关认为这是符合规定的。而能否将保税仓库前置到珠江新城,则“涉及制度创新的问题,可以研究讨论。”赖树佳说,这涉及业界公平竞争的问题,同时要考虑海关管理的可能性,是否和整个经济活动相适应。另一方面,在很多发达国家,如美国,他们就只是征收一种关税,就没有高低。“税制创新的问题,海关目前有两种关税,有没有可能两种合在一块,变成一块?这都可以研究。”

责任编辑:黄河 

跨境电商在广州想说爱你不容易

2015-02-05 出处:羊城晚报 [转载] 责编:黄河

  2014年被称为“跨境电商元年”。今年1月27日,据海关总署消息,截至去年年底,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试点进出口额已突破30亿元,包括广州在内的16个试点城市订单,出口到181个国家和地区,价值约20.4亿元。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势在必行!作为中心城市的广州,南沙自贸区刚刚获批;作为千年海上商贸古都,“和老外做生意”几乎被认为是广州人的“本能”;包容务实的城市性格标签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客商……看起来,广州似乎占据着跨境电商的天时地利人和。

  “如果跨境电商是狼来了,那么就让我们引狼入室!”市民建(中国民主建国会广州市委员会)今年市两会期间提交的一份集体提案,既分析了广州跨境电商的优势,也明确指出了“不足”:广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尚未建成,跨境电商业务热度不均,区域分布有待进一步优化。因此建议,建立广州跨境电商的统一门户,构建外贸企业支付信用评价平台,扶持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第三方支付工具,降低交易风险。

  这份提案的背后,有怎样的现实?对此,记者进行了一番走访。

  A:业界呼吁 构建跨境电商企业服务平台

  在刚刚出炉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4年跨境电子贸易进出口13.1亿元。按照广州海关副关长赖树佳的说法,全国最早获批的六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中,广州已开通“试点业务种类最多,规模第一”。两个月前,市政府出台了《广州市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黄埔、南沙、花都区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区。去年11月27日,广州正式开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跨境电商平台,并与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签署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产业合作行动计划书”,以此支持广州跨境电商的发展。

  不过,广州跨境电商面对的问题和挑战依然存在。

  “广州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广州市政协委员、民建广州市委员会副主委,同时也是广东(除深圳特区)唯一一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所在的黄埔区区政协副主席赵同顺说,作为全国网购第一大省的广东,本土电商巨头所占份额竟不足5%。“广州如果再不能抓住跨境电商起步飞速的黄金机遇,就会影响抢占经济制高点和首善之都的建设”。

  问题 1

  孤军奋战,资源无法整合

  提案指出,问题首先是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尚未建成,“广州市是目前6个试点城市中唯一没有建成公共平台的城市”。这导致政府监管部门间跨境电商业务监管信息无法互联共享,企业暂时只能分头与关、检相关系统进行对接,增加了成本和工作量。

  从2014年起,不少媒体关注到,广州白云、黄埔等地“跨境电商村”的雏形正在出现。以白云石井一带为例,随着“退二进三”进程的加快,这里从“厂房密集”转变广州跨境电商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最密集、最有活力的区域之一。记者调查发现,大多数企业“最头疼”的一是商品在海关积压的风险,二是仓储和税费成本。

  “石井这边的跨境电商对外卖得最多的是服装和3C产品,这也跟中小型跨境电商使用的平台有关系,亚马逊和ebay最多。”罗菁菁是一个“85后”,某跨境电商服装贸易公司的实际负责人,她所在的企业就在白云区石井。

  “做起来的时候还是发现了很多问题”。罗菁菁说,卖衣服到国外的“产品寿命”比国内长得多,最简单的原因就是“南北半球季节不一样,国家与国家间的流行风潮不一样”,一件女士短袖衬衫,可以在亚马逊卖三年不下架。但因为数量小,商品目前多数以邮政包裹出去。“像我们目前的规模不可能在自贸区有专门的备货仓,所以要依赖集中货物清关,但是速度很不稳定。”

  罗菁菁说,做电商,发货越快,消费者体验就越好,可以说物流的速度决定了跨境电商的发展速度。但是当下国内的物流系统海外发展以大企业自营为主,多数中小企业靠单一的邮政系统出关,造成速度慢,往往遭遇瓶颈。去年9月她所在的公司曾出单至俄罗斯,最终因为货物迟迟未能顺利运输,直到12月才收到款。“正好遇上卢布贬值,货款问题又谈了好久,涉及到涉外法律问题就头大了,这时候一方面感觉后悔,没有仔细研究这个企业的信用情况,另一方面又感觉是孤军奋战,语言、跨境政策、法律问题多多,如果能有相关的专业服务协助就好了。”罗菁菁说,相比起国内传统贸易的大小行业协会,跨境电商能够相互交流和寻求帮助的平台并不多,信息的发布更是少。

  而在广州某航拍器的跨境电商负责人杨莉看来,他们遭遇的最大问题是售后,“没有国外大型经销商的资源,我们的售后就非常被动,智能产品的保修或者系统问题都很正常,但这时候问题就来了,难道每次都要消费者自行从海外邮寄到中国?肯定不现实,但这样就会影响品牌美誉度。”而对比曾向他们购买产品的香港跨境电商平台,该平台在不同国家都会聘用当地人处理售后,两三个人就能够处理掉平台售后的各类问题。“这是得益于香港自由港的地位,以及外贸的先发优势。国内跨境电商售后能做到如此程度几乎没有。”

  然而,物流、文化、人才、售后……各类的资源整合,对于一个个独立的中小企业来说,无法完全承担,因此他们纷纷表示,希望政府能够促进类似统一服务平台的建立。

  问题 2

  结汇与税费,能否新突破

  除此以外,外汇支付和税费也是制约中小企业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两大关口。

  跨境电商自然离不开外汇支付和结算,相关统计显示,目前各地都推出一些结汇方式,一些与地方政府合作密切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也开展了一些代结汇支付业务,希望能吸引跨境电商参与。但是,业界表示目前广州尚未有可信度高、平台便利的支付平台或支付工具。

  因此,市民建提案中的“构建外贸企业信用评价平台, 扶持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第三方支付工具,降低交易风险。”得到不少企业的认同。

  多名受访企业家与业内专家表示,尽管2014年起国家对跨境电商试点地区有更多的支持政策,多地政府有关部门也正在研究相关政策支持,但整体看来,相关财税政策依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虽然《广州市电子商务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将跨境电商列入优先发展项目,但要享受增值税、消费税推免税等政策需要相关的实体凭据。

  “当下国家正在规范出关手续,但是跨境电商企业能享受的不足10%,不是不想,是做不了”。罗菁菁告诉记者,多数跨境电商规模尚小,从设计到采购等多方面都没有增值税进项税,所以企业往往没有完善的手续享受出口退税,这样一来很难赢得价格优势,导致“灰色清关”现象仍然频繁存在。

  另一方面,电商和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达成协议,消费者的购货款在到账后需向平台提交一定比例佣金。但在计算增值税销项税时,却无法如线下传统零售业一样以扣点后的实收货款进行结算,导致电商企业的实际增值税负还高于一般线下企业。“这一点不光是影响跨境电商,而是所有类型的电商都存在的问题。”今年“双十一”15分钟销量过千万,总销售额排名天猫女装第三的茵曼品牌公共事务总监张莹璇说。

  B:消费期待 如何便利购物?

  “从进驻企业数量来看,机场综合保税区集中了广州大部分的跨境电商企业,其中的保税仓已基本用完,而广州保税区、南沙保税港区的保税仓库资源相对闲置,黄埔区内两大电商巨头(亚马逊、京东)拟申请自建保税仓短期内未能完成,影响进出口量的提升”。市民建的这份提案还指出,跨境电商分布有待进一步优化。因此建议支持有条件的区域(如黄埔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核心园区状元谷)建立跨境电商产业园,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集聚效应。

  而从消费者的角度,如何更方便、低价地购物其实也与产业分布有关。此前被人津津乐道的“珠江新城”保税展示店,开业四天后停止了“现场提货”,就涉及到在保税区和非保税区销售时,行邮税和货物税的差异。对此,广州海关副关长赖树佳表示,跨境电商保税展示,源于上海自贸区,是海关总署推出的,商家在缴交担保金的前提下,可以将商品拿去特殊监管区去展示。“(在跨境电商运营中)有些企业用了几种(B2C、B2B2C等模式),海关正在与有关部门、企业沟通。如果是合法的,我们大力支持,如果不合法则要求予以纠正。”

  赖树佳称,最近广东省两家跨境电商试点单位,在网上开店,存放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如南沙保税区、机场综合保税区,销售后再配送,海关认为这是符合规定的。而能否将保税仓库前置到珠江新城,则“涉及制度创新的问题,可以研究讨论。”赖树佳说,这涉及业界公平竞争的问题,同时要考虑海关管理的可能性,是否和整个经济活动相适应。另一方面,在很多发达国家,如美国,他们就只是征收一种关税,就没有高低。“税制创新的问题,海关目前有两种关税,有没有可能两种合在一块,变成一块?这都可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