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牛士杰)在过去的2014年里,面对不再火爆的汽车市场,汽车经销商们的日子并不好过:市场趋稳、库存压力、资金链紧张、价格倒挂等问题屡屡被提及。年底更是出现了部分经销商抱团反抗厂商、索要补贴的事件。面对迅速崛起的汽车电商业务,经销商们究竟作何感想,到底是电商要革经销商的命?还是能让经销商如虎添翼、振翅高翔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找到了一些汽车销售和汽车电商一线人士来与大家分享他们的经验与心得,以便让我们对于汽车电商和经销商的关系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因为不管你愿不愿意,汽车电商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参与今天讨论的有安徽世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数字营销部经理花成、内蒙古包头市力德汽车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市场经理李建鑫、陕西耀泰汽车总经理甘雪、辽宁瓦房店新世纪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强、中国首个专业网上购车服务平台——“我的车城”执行总监张吉吉。
汽车电商的发展之路,依靠第三方平台还是依靠自有的平台?
花成:我们除了跟一些专业的汽车网站有合作关系之外,还跟一些大型的电商平台包括天猫、苏宁易购都有合作,主要涉及到的是车型、参数以及一些打折促销信息等。目前来说我们还是依靠第三方平台来做的,因为相互之间的合作很愉快,效果也不错,所以我们觉得目前还没有必要做自己的平台。
李建鑫:电商这块是不能忽视的,我们主要是与专业汽车网站的合作比较多,但是从内容方面来讲我们已经在有意识地从单纯的信息展示逐渐向其他方面过渡,比如我们在网上推出了售后维修保养套餐。关于自有的网络平台这块我们以前曾经做过一些尝试,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也做过百度推广,但是后来效果不够理想,现在主要是与跟一些专业的汽车网站合作。
甘雪:我们除了跟专业的汽车网站合作之外,我们还拥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据第三方统计,2014年微信用户已经达到了6亿,在这个庞大数字的背后是数量惊人的潜在客户,这块蛋糕是极其诱人的。
刘强:与另外三位不同的是,我们拥有自己的网络平台,在电商的运营上采用的是专业网站和自有网络平台同步推进的方法,也就是第三方平台和自有平台“两条腿”走路。
张喆:现在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的经销商已经意识到了,电商极有可能是未来汽车销售的一个发展趋势,所以看得出来大家都很重视。与第三方的汽车网站合作是目前大部分经销商所采取的一种形式,与经营自有平台相比,采用第三方平台往往能够利用其成熟的模式和技术在短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人力、物力成本更低,这是采用自有平台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的。
通过电商成交的客户具有的一些群体性特点
花成:这个群体主要是以30岁上下的80后为主,整体上体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李建鑫:这一部分人大概在35岁上下,既有一定的财富积累且有能力买车,对于新兴的网购又有足够的兴趣,这一部分人会选择通过电商来购买汽车。
甘雪:这一群人大多观念很新,对于计算机网络这块非常熟悉所以信息资源丰富,对于一些车型的认识和理解一点都不亚于销售人员,在购车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理性。
刘强:以年轻人为主,因为这个群体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从地域上来讲会有一部分外地人通过电商了解到我们,不过数量比较少。
张喆:从年龄上来讲,这个群体以25到35岁的年轻人为主,这部分人消费能力强;从地区上来讲,以本省的人为主,以周边省份的人为辅,这主要是因为距离过远的话会抵消经销商的打折优惠力度,增加不必要的购车成本。
如火如荼的发展形势之下,汽车电商未来会取代实体店吗?
花成:目前通过电商成交的客户数量能占到总销量的30%左右,未来可能会达到50%。
李建鑫:我们这边做得好的店已经达到了50%,未来可能还会有所增长。汽车电商是很难取代实体店的,大部分客户即便已经在网上了解了车型的信息,在下定决心买之前还是会到实体店去看看实体车型,亲自试驾一下,体验一下车子的性能。
甘雪:我们在电商这块可能不如前面两位做得那么好,通过电商这边达成的客户大概占到总量的不到10%。目前电商还是被当作一种信息源来对待的,这样可以打破经销商的地域限制,将潜在客户向更广的范围延展。随着人们固有消费习惯的改变,未来电商所占的的比例肯定会有提升,但大宗物品的买卖还是会让实体店继续存在的。
刘强:具体的数字可能会受到季节、政策、促销力度等因素的影响。据我们的网销部门统计,通过电商成交的客户大概占到总量的50%,我觉得未来可能还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所以我们很快会对电商这块加强人员管理和资源的整合。
张喆:对于电商的未来发展趋势目前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电商要革经销商的命,另一种是电商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个争论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存在着。就当下来讲电商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是经销商可以通过电商获取更加详细的信息,进而提高销售的精确度和准确性;二是电商跨越了地区和距离,扩展了潜在的消费群体,对于总销量有一定的贡献,但是还是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2015-01-29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石腾
(实习记者 牛士杰)在过去的2014年里,面对不再火爆的汽车市场,汽车经销商们的日子并不好过:市场趋稳、库存压力、资金链紧张、价格倒挂等问题屡屡被提及。年底更是出现了部分经销商抱团反抗厂商、索要补贴的事件。面对迅速崛起的汽车电商业务,经销商们究竟作何感想,到底是电商要革经销商的命?还是能让经销商如虎添翼、振翅高翔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找到了一些汽车销售和汽车电商一线人士来与大家分享他们的经验与心得,以便让我们对于汽车电商和经销商的关系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因为不管你愿不愿意,汽车电商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参与今天讨论的有安徽世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数字营销部经理花成、内蒙古包头市力德汽车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市场经理李建鑫、陕西耀泰汽车总经理甘雪、辽宁瓦房店新世纪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强、中国首个专业网上购车服务平台——“我的车城”执行总监张吉吉。
汽车电商的发展之路,依靠第三方平台还是依靠自有的平台?
花成:我们除了跟一些专业的汽车网站有合作关系之外,还跟一些大型的电商平台包括天猫、苏宁易购都有合作,主要涉及到的是车型、参数以及一些打折促销信息等。目前来说我们还是依靠第三方平台来做的,因为相互之间的合作很愉快,效果也不错,所以我们觉得目前还没有必要做自己的平台。
李建鑫:电商这块是不能忽视的,我们主要是与专业汽车网站的合作比较多,但是从内容方面来讲我们已经在有意识地从单纯的信息展示逐渐向其他方面过渡,比如我们在网上推出了售后维修保养套餐。关于自有的网络平台这块我们以前曾经做过一些尝试,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也做过百度推广,但是后来效果不够理想,现在主要是与跟一些专业的汽车网站合作。
甘雪:我们除了跟专业的汽车网站合作之外,我们还拥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据第三方统计,2014年微信用户已经达到了6亿,在这个庞大数字的背后是数量惊人的潜在客户,这块蛋糕是极其诱人的。
刘强:与另外三位不同的是,我们拥有自己的网络平台,在电商的运营上采用的是专业网站和自有网络平台同步推进的方法,也就是第三方平台和自有平台“两条腿”走路。
张喆:现在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的经销商已经意识到了,电商极有可能是未来汽车销售的一个发展趋势,所以看得出来大家都很重视。与第三方的汽车网站合作是目前大部分经销商所采取的一种形式,与经营自有平台相比,采用第三方平台往往能够利用其成熟的模式和技术在短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人力、物力成本更低,这是采用自有平台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的。
通过电商成交的客户具有的一些群体性特点
花成:这个群体主要是以30岁上下的80后为主,整体上体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李建鑫:这一部分人大概在35岁上下,既有一定的财富积累且有能力买车,对于新兴的网购又有足够的兴趣,这一部分人会选择通过电商来购买汽车。
甘雪:这一群人大多观念很新,对于计算机网络这块非常熟悉所以信息资源丰富,对于一些车型的认识和理解一点都不亚于销售人员,在购车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理性。
刘强:以年轻人为主,因为这个群体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从地域上来讲会有一部分外地人通过电商了解到我们,不过数量比较少。
张喆:从年龄上来讲,这个群体以25到35岁的年轻人为主,这部分人消费能力强;从地区上来讲,以本省的人为主,以周边省份的人为辅,这主要是因为距离过远的话会抵消经销商的打折优惠力度,增加不必要的购车成本。
如火如荼的发展形势之下,汽车电商未来会取代实体店吗?
花成:目前通过电商成交的客户数量能占到总销量的30%左右,未来可能会达到50%。
李建鑫:我们这边做得好的店已经达到了50%,未来可能还会有所增长。汽车电商是很难取代实体店的,大部分客户即便已经在网上了解了车型的信息,在下定决心买之前还是会到实体店去看看实体车型,亲自试驾一下,体验一下车子的性能。
甘雪:我们在电商这块可能不如前面两位做得那么好,通过电商这边达成的客户大概占到总量的不到10%。目前电商还是被当作一种信息源来对待的,这样可以打破经销商的地域限制,将潜在客户向更广的范围延展。随着人们固有消费习惯的改变,未来电商所占的的比例肯定会有提升,但大宗物品的买卖还是会让实体店继续存在的。
刘强:具体的数字可能会受到季节、政策、促销力度等因素的影响。据我们的网销部门统计,通过电商成交的客户大概占到总量的50%,我觉得未来可能还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所以我们很快会对电商这块加强人员管理和资源的整合。
张喆:对于电商的未来发展趋势目前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电商要革经销商的命,另一种是电商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个争论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存在着。就当下来讲电商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是经销商可以通过电商获取更加详细的信息,进而提高销售的精确度和准确性;二是电商跨越了地区和距离,扩展了潜在的消费群体,对于总销量有一定的贡献,但是还是有很大的上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