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讯网 新闻稿 2日北京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都只是推荐性标准,对于整车和相关零部件企业缺乏强制性的法律约束力。同时,我国消费者对于车内健康的意识还比较薄弱,认知还不深,这使得汽车厂商对于提升汽车内饰品质和车内健康指标的市场驱动力不足,主动性不强。
近两年,一系列车内有毒材料危害乘员健康事件,让车内空气质量的社会关注度明显升温。以往消费者购车大多看重外观内饰和配置等,对于车内材料本身的环保性,以及车内空气过滤和循环系统的重视程度还很低,了解甚少。事实上,这些环节与驾乘者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然而,不仅在中国,车内污染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也是近几年才开始逐渐被普通消费者重视,还达不到普遍水平。因而,在没有强制法律约束的环境下,能把对消费者的车内健康的重视提到多高高度,投入多少精力和财力去改进车内空气质量的系统解决方案,就取决于汽车企业的自律以及自觉。
这其实是商业逻辑的区别,是一开始只是向行业平均水平看齐并与市场同步,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还是一开始就给自身设定高标准,永远走在市场前面,从而逐步扩大领先优势?沃尔沃汽车很自然地选择了后者。
12月27日,2013年全国室内车内环保行业发展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沃尔沃汽车因过去几年在车内空气质量控制领域的领先完备的解决方案,以及在国家多项权威评测中优异表现,被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授予“2013车内空气质量控制影响力品牌称号”。这是沃尔沃汽车在车内健康领域领先地位的又一次印证。
其实早在1972年,沃尔沃就率先提出了汽车环保的概念, 在过去几十年中,沃尔沃汽车从未因为某一区域市场或者消费者的车内健康意识不强,而降低对自身产品健康标准的严苛要求。因为,“以人为尊”的品牌根基早已融入沃尔沃汽车所有产品的血液,成为一种与生俱来的意识。在沃尔沃的哲学里,车内所有一切都是为人而造,那自然必须把呵护人的健康和安全放到首位。
如今,沃尔沃汽车的清洁驾驶舱理念在中国已逐渐深入人心,这是沃尔沃汽车在安全和环境计划上的自然延伸,其包含汽车内饰排放控制,外部进入空气质量控制,整车气味管理和材料使用与接触性过敏原管理等领域。2013年财富论坛上,李书福就曾用一句“开门北京,关门北欧”形象表达了对沃尔沃汽车这一整套完善的车内空气质量解决方案的信心。
沃尔沃领先的I.C.E空气质量解决方案,不仅可以通过IAQS高效空气过滤系统和CZIS主动式座舱清洁系统来保证动态行驶过程中的最优空气,同时通过严格控制内饰挥发物、避免接触性过敏源和气味检测这些初始环节,来保证新车在日后长期使用中对人的健康影响最小。沃尔沃汽车中国研发副总裁沈峰不久前还透露:沃尔沃汽车正在研究下一代的新的IAQS系统,这使得车内空气质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不久前在深圳举行的全新S60L媒体试驾中,空气质量静态体验环节赢得高度好评。在启动烟雾机后, S60L在车外PM 2.5从22骤升至500的过程中,车内PM2.5值基本恒定,基本未受到车外空气影响。这得益于沃尔沃领先的IAQS车内空气质量系统,其具备高度的智能化和灵敏性。通过复合活性炭多重过滤器,不仅能阻止车外空气中95%的PM2.5颗粒和有害气体进入车内,还能过滤车外异味,按照PM2.5-PM10的过滤效果计算,在中国主要城市,沃尔汽车的车内空气质量比车外清洁20-100倍。
事实上,全新S60L是首款使用水溶性隔音材料代替沥青阻尼贴片的国产豪华车型, 有效避免沥青材料因高温而散发有害气体而污染车内空气,而沃尔沃汽车成都工厂也是国内首个无沥青汽车工厂看,其在三年前工厂设计之初就从没有考虑过使用沥青,因为这是沃尔沃汽车全球的一贯做法。
从源头控制是沃尔沃汽车保证健康车内空气的重要环节,沃尔沃选择了和多数车企不一样的零部件深度加工模式,从而保障了零部件本身的环保性。同时,沃尔沃在车辆早期设计阶段就开始谨慎选择车内材料,并研究零部件对于车内空气质量的长期影响。比如通过“沃尔沃禁用物质管理标准”来将内饰选择标准予以强制化。此外,沃尔沃汽车的所有内饰织物和皮革均经过过敏源和有害物质测试,而65度的高温模拟实验则进一步保证内饰排放的稳定性。
2012年,中国22个城市消费维权单位联合权威发布的《汽车室内空气质量比较试验报告》,对在由消费者主动送检的25个汽车品牌43款新车检测结果,沃尔沃S60是唯一获得5星的豪华汽车。
城市汽车空气质量对比测试结果(检测单位:mg/m³)
沃尔沃汽车还是全球第一个使用带有氧传感器的三元催化转换器的汽车厂商。至今,三元催化器仍是减少有害尾气排放最有效的手段,能将有害废气排放降低90%以上。今后,随着DRIVE –E.动力总成战略的推进,沃尔沃将通过更高效环保的动力系统来加速向“零排放”愿景迈进。
国家环保部和国家标准委下达2014年标准修订计划,决定将2012年3月1日实施的推荐性标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 修订为强制性标准。无疑,强制性标准的实行将有力提升车企对车内空气质量的整体重视程度,并改进相关技术控制手段和标准,从而带来相关行业的整体升级。对于汽车企业而言,环保与健康相辅相成,这是商业责任和社会责任的统一。正因为在车内健康领域引领优势,沃尔沃早已赢得越来越多公众的信任,而随着中国新富智慧群体的不断扩大,以及主流消费价值观的回归,越来越多人对于汽车的诉求将转向健康,安全和家庭等领域。与其说是沃尔沃敏锐洞察消费趋势,不如说是沃尔沃汽车在产品理念上的前瞻性。
沃尔沃各车型内饰挥发参数与《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对比
“沃尔沃是世界上最安全和健康的汽车”,这句话不是沃尔沃汽车的自我标榜,而是北欧社会“以人为本,关爱环境”多少年积累下来的精神积淀。”
2014-01-02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张丁
【V讯网 新闻稿 2日北京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都只是推荐性标准,对于整车和相关零部件企业缺乏强制性的法律约束力。同时,我国消费者对于车内健康的意识还比较薄弱,认知还不深,这使得汽车厂商对于提升汽车内饰品质和车内健康指标的市场驱动力不足,主动性不强。
近两年,一系列车内有毒材料危害乘员健康事件,让车内空气质量的社会关注度明显升温。以往消费者购车大多看重外观内饰和配置等,对于车内材料本身的环保性,以及车内空气过滤和循环系统的重视程度还很低,了解甚少。事实上,这些环节与驾乘者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然而,不仅在中国,车内污染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也是近几年才开始逐渐被普通消费者重视,还达不到普遍水平。因而,在没有强制法律约束的环境下,能把对消费者的车内健康的重视提到多高高度,投入多少精力和财力去改进车内空气质量的系统解决方案,就取决于汽车企业的自律以及自觉。
这其实是商业逻辑的区别,是一开始只是向行业平均水平看齐并与市场同步,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还是一开始就给自身设定高标准,永远走在市场前面,从而逐步扩大领先优势?沃尔沃汽车很自然地选择了后者。
12月27日,2013年全国室内车内环保行业发展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沃尔沃汽车因过去几年在车内空气质量控制领域的领先完备的解决方案,以及在国家多项权威评测中优异表现,被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授予“2013车内空气质量控制影响力品牌称号”。这是沃尔沃汽车在车内健康领域领先地位的又一次印证。
其实早在1972年,沃尔沃就率先提出了汽车环保的概念, 在过去几十年中,沃尔沃汽车从未因为某一区域市场或者消费者的车内健康意识不强,而降低对自身产品健康标准的严苛要求。因为,“以人为尊”的品牌根基早已融入沃尔沃汽车所有产品的血液,成为一种与生俱来的意识。在沃尔沃的哲学里,车内所有一切都是为人而造,那自然必须把呵护人的健康和安全放到首位。
如今,沃尔沃汽车的清洁驾驶舱理念在中国已逐渐深入人心,这是沃尔沃汽车在安全和环境计划上的自然延伸,其包含汽车内饰排放控制,外部进入空气质量控制,整车气味管理和材料使用与接触性过敏原管理等领域。2013年财富论坛上,李书福就曾用一句“开门北京,关门北欧”形象表达了对沃尔沃汽车这一整套完善的车内空气质量解决方案的信心。
沃尔沃领先的I.C.E空气质量解决方案,不仅可以通过IAQS高效空气过滤系统和CZIS主动式座舱清洁系统来保证动态行驶过程中的最优空气,同时通过严格控制内饰挥发物、避免接触性过敏源和气味检测这些初始环节,来保证新车在日后长期使用中对人的健康影响最小。沃尔沃汽车中国研发副总裁沈峰不久前还透露:沃尔沃汽车正在研究下一代的新的IAQS系统,这使得车内空气质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不久前在深圳举行的全新S60L媒体试驾中,空气质量静态体验环节赢得高度好评。在启动烟雾机后, S60L在车外PM 2.5从22骤升至500的过程中,车内PM2.5值基本恒定,基本未受到车外空气影响。这得益于沃尔沃领先的IAQS车内空气质量系统,其具备高度的智能化和灵敏性。通过复合活性炭多重过滤器,不仅能阻止车外空气中95%的PM2.5颗粒和有害气体进入车内,还能过滤车外异味,按照PM2.5-PM10的过滤效果计算,在中国主要城市,沃尔汽车的车内空气质量比车外清洁20-100倍。
事实上,全新S60L是首款使用水溶性隔音材料代替沥青阻尼贴片的国产豪华车型, 有效避免沥青材料因高温而散发有害气体而污染车内空气,而沃尔沃汽车成都工厂也是国内首个无沥青汽车工厂看,其在三年前工厂设计之初就从没有考虑过使用沥青,因为这是沃尔沃汽车全球的一贯做法。
从源头控制是沃尔沃汽车保证健康车内空气的重要环节,沃尔沃选择了和多数车企不一样的零部件深度加工模式,从而保障了零部件本身的环保性。同时,沃尔沃在车辆早期设计阶段就开始谨慎选择车内材料,并研究零部件对于车内空气质量的长期影响。比如通过“沃尔沃禁用物质管理标准”来将内饰选择标准予以强制化。此外,沃尔沃汽车的所有内饰织物和皮革均经过过敏源和有害物质测试,而65度的高温模拟实验则进一步保证内饰排放的稳定性。
2012年,中国22个城市消费维权单位联合权威发布的《汽车室内空气质量比较试验报告》,对在由消费者主动送检的25个汽车品牌43款新车检测结果,沃尔沃S60是唯一获得5星的豪华汽车。
城市汽车空气质量对比测试结果(检测单位:mg/m³)
沃尔沃汽车还是全球第一个使用带有氧传感器的三元催化转换器的汽车厂商。至今,三元催化器仍是减少有害尾气排放最有效的手段,能将有害废气排放降低90%以上。今后,随着DRIVE –E.动力总成战略的推进,沃尔沃将通过更高效环保的动力系统来加速向“零排放”愿景迈进。
国家环保部和国家标准委下达2014年标准修订计划,决定将2012年3月1日实施的推荐性标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 修订为强制性标准。无疑,强制性标准的实行将有力提升车企对车内空气质量的整体重视程度,并改进相关技术控制手段和标准,从而带来相关行业的整体升级。对于汽车企业而言,环保与健康相辅相成,这是商业责任和社会责任的统一。正因为在车内健康领域引领优势,沃尔沃早已赢得越来越多公众的信任,而随着中国新富智慧群体的不断扩大,以及主流消费价值观的回归,越来越多人对于汽车的诉求将转向健康,安全和家庭等领域。与其说是沃尔沃敏锐洞察消费趋势,不如说是沃尔沃汽车在产品理念上的前瞻性。
沃尔沃各车型内饰挥发参数与《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对比
“沃尔沃是世界上最安全和健康的汽车”,这句话不是沃尔沃汽车的自我标榜,而是北欧社会“以人为本,关爱环境”多少年积累下来的精神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