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稿 > 正文

汉森.奈斯:力求交通安全零伤亡

2013-12-17 10:42出处:V讯网 [原创]责编:王思
  汉森.奈斯:尊敬的各位来宾,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很高兴代表中国瑞典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参加此次论坛,这是自安全研究中心去年12月成立以来的第一年,我的名字叫汉森.奈斯。
中瑞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汉森.奈斯
中瑞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汉森.奈斯

  在2012年5月,中瑞两国政府就成立安全研究中心一事签署协议,安全研究中心就此成立,并展开了成立仪式。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由中瑞两国政府及合作方共同出资,所有的合作方拥有在交通安全方面非凡的知识和经验,这个合作是独一无二的合作项目,是由40位来自大学、政府研究院和企业的学者、专家组成。我认为道路安全研究是中瑞两国通力合作,瑞方在道路安全方面拥有历史的知识和经验,中方在中国道路安全以及道路解决方案方面也拥有与时俱进的知识和经验。在瑞典我们在道路安全研究方面历史甚久,社会、历史机构和政治家都对此有相关的关注,在97年瑞典国会通过了一项投票,通过了相关的“零伤亡”的愿景。道路安全研究衷心的合作是结合人、基础设施、汽车和三方面领域的方法,当你研究道路安全研究时,把交通看作一个整体去分析事故起因,识别避免事故造成以及降低事故的方法就尤为重要。

  在瑞典“零伤亡”的愿景是力求做到在道路运输体系中没有任何人伤亡或被导致严重的伤残,这个愿景进而促进了良好的安全文化。“零伤亡”的基本理论基本上不是所有的事故被避免,因为车是由人驾驶的,而人是会犯错误的。换言之,安全系统的设计和功能为了符合这个客观事实和为了达成此目标所需要的条件。道路安全性能指标则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就显的尤为重要,他们帮助使用者在面临选择不同措施时确定优先级,沃尔沃卡车和沃尔沃汽车也有“零伤亡”这一愿景,这一愿景对新车型的研发有很大的影响,很多其他国家在此方面也有一些提案和方法,也许中国将在此方面也会采取进一措施。

  提到交通安全瑞典众所周知是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大家可以从屏幕上2011年道路交通事故这个表格中看到,英国、瑞典和荷兰是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在每十万人数占比中是最低的,他们数字相当于欧盟国家此平均数的一半。瑞典在降低道路交通事故方面从20世纪60年代每天1300案例降低到近现在的每年300起案例,历时甚久,中国在此方面从02年达到峰值,在接下来十年降低到45%,此方面可说是成绩卓越。在2012年每十万人口交通事故死亡率中,瑞典为3.1%,中国是4.45%。

  安全其实是一种知识,这种知识是了解在现实生活和交通事故中是什么原因?以及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基于此司机的行为驾驶,以及道路和汽车的设计方面,就是交通安全中心要重点研究的基础领域。在汽车和基础设施方面很多新的交通安全技术被发展并来支持提高交通安全,很多新的系统被证明可以有效的降低交通安全事故以及死亡率,在未来新的技术更有很大潜能降低事故减少伤亡,为了提高未来的新技术发展,进行相关研究及对技术所应用的环境做全面了解,就显的尤为重要。这些研究成以及所得的知识也应于更好的方式宣传进而被实施,以达降低事故的目的,在这方面我们需要权威的帮助和努力。

  今年,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主要完成了三个项目,我们称为测试项目,这些项目主要目的是确定中心建立和正常运行,各个合作方也在合作中彼此磨合,我们进行第一个项目是汽车现场操作测试项目,这些项目中我们邀请一些普通司机在北京和上海驾驶我们的车辆,并同时搜集很多驾驶数据,这些数据将在更高层面上被分析,这些项目的主要目的为更大型的汽车现场测试做准备。针对这个项目有一个视频,请大家观看。

  另一个项目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事故分析以及安全知识的调查,还有行人情况的分析。这个项目主要针对安全带的使用以及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进行调查分析的。安全带是有效避免事故伤亡的一个有效的装置,佩戴安全带可以在事故中降低50%的伤亡率。在瑞典及其他欧盟国家使用安全带的频率非常高,前排司机以及乘客使用安全带可以高达95%的使用率,后排乘客安全带使用率非常高,达到了80%至90%。在中国使用安全带的状况不容乐观,前排司机及乘客使用安全带的使用率还不到欧盟国家后排乘客使用安全带的使用率,只有80%到90%,后排乘客使用安全带的乘客使用率更低了只有20%。在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方面,瑞典95%的儿童使用安全带或者儿童安全座椅,但是在中国儿童安全座椅并没有被广泛使用,在很多大城市,像北京,很多人甚至没有使用儿童安全防护的经验,使用背向式儿童安全座椅比没有使用儿童安全措施的可以降低90%。显而易见,在中国通过提高安全带的使用率来提高道路安全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要明白怎么样提高使用率也非常重要。

  第三个研究项目是研究在中国商用车的安全形式,这个项目主要目的是大致分析并了解中欧在安全解决方案上面的不同形式,并识别到差距以及未来的合作方向。这三个项目获得的知识将帮助我们制定未来研究计划方面做出努力。

  我现在要跟大家介绍的是我们研究中心正在开展的一个项目,其一就是基于安全个驾驶人支持系统的人机界面研究,这个研究主要是测试依据西方国家条件所设计的人机界面,是否能够让中国的司机受益,我们怎样让中国司机受益最大化,并且有很好的使用偏好,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设计改进,中日双方对此在模拟器上进行研究。

  另一个在开展中的项目是行为安全服务和BBS,这个项目是通过监控用一个特殊的照相机监控司机在驾驶中有可能会导致的事故的有风险的安全驾驶行为,通过监测并触发这个事件相关的数据将被上传和分析。通过这些信息司机将被召回,并对相关知识和技能可根据此再培训。另外一个开展中的项目是安全驾驶演示,这个项目由交通部道路安全研究院在主导进行,这个项目将很多关于安全驾驶的视频存入并在信息和教育的网站上播放,这些视频包括如何在十字路口、公路以及滑落等地方驾驶,我也将针对这一项目给大家播放一段视频。

  我们现在在进行调研中的一个新项目,就是开展中型的汽车现场操作测试,这个项目将要有十辆车将被运用驾驶,这个项目将搜集很多司机的驾驶行为和数据,是关于他们在面临交通事故以及交通事故发生时候的行为,这些项目搜集到的数据也将帮我们意识到主动安全系统,以及有特殊功能的基础这时,在有效降低司机安全能力空白方面的主要的贡献。

  我们也将进行车车通讯与车路协同的互联交互的项目,在此也有一段视频。

  我们和同济大学现在在讨论有关于比较先进的安全教育以及平台研究的相关的新的技术,这个技术比如说无人驾驶。我们也在调研商用车在主要路面和高速公路方面性能的研究。

  对于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我们现在有以下的结论: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合作方面都通力合作,致力于中心开展的项目和研究,所有合作方合作非常默契,效果也非常好。交通安全需要提高安全知识,对此提高交通安全事故在中国的研究也非常重要。我们对中瑞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怀有高度的期望,并希望更多的合作方在未来项目中展开合作。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王思 
V讯网

汉森.奈斯:力求交通安全零伤亡

2013-12-17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王思

  汉森.奈斯:尊敬的各位来宾,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很高兴代表中国瑞典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参加此次论坛,这是自安全研究中心去年12月成立以来的第一年,我的名字叫汉森.奈斯。
中瑞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汉森.奈斯
中瑞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汉森.奈斯

  在2012年5月,中瑞两国政府就成立安全研究中心一事签署协议,安全研究中心就此成立,并展开了成立仪式。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由中瑞两国政府及合作方共同出资,所有的合作方拥有在交通安全方面非凡的知识和经验,这个合作是独一无二的合作项目,是由40位来自大学、政府研究院和企业的学者、专家组成。我认为道路安全研究是中瑞两国通力合作,瑞方在道路安全方面拥有历史的知识和经验,中方在中国道路安全以及道路解决方案方面也拥有与时俱进的知识和经验。在瑞典我们在道路安全研究方面历史甚久,社会、历史机构和政治家都对此有相关的关注,在97年瑞典国会通过了一项投票,通过了相关的“零伤亡”的愿景。道路安全研究衷心的合作是结合人、基础设施、汽车和三方面领域的方法,当你研究道路安全研究时,把交通看作一个整体去分析事故起因,识别避免事故造成以及降低事故的方法就尤为重要。

  在瑞典“零伤亡”的愿景是力求做到在道路运输体系中没有任何人伤亡或被导致严重的伤残,这个愿景进而促进了良好的安全文化。“零伤亡”的基本理论基本上不是所有的事故被避免,因为车是由人驾驶的,而人是会犯错误的。换言之,安全系统的设计和功能为了符合这个客观事实和为了达成此目标所需要的条件。道路安全性能指标则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就显的尤为重要,他们帮助使用者在面临选择不同措施时确定优先级,沃尔沃卡车和沃尔沃汽车也有“零伤亡”这一愿景,这一愿景对新车型的研发有很大的影响,很多其他国家在此方面也有一些提案和方法,也许中国将在此方面也会采取进一措施。

  提到交通安全瑞典众所周知是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大家可以从屏幕上2011年道路交通事故这个表格中看到,英国、瑞典和荷兰是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在每十万人数占比中是最低的,他们数字相当于欧盟国家此平均数的一半。瑞典在降低道路交通事故方面从20世纪60年代每天1300案例降低到近现在的每年300起案例,历时甚久,中国在此方面从02年达到峰值,在接下来十年降低到45%,此方面可说是成绩卓越。在2012年每十万人口交通事故死亡率中,瑞典为3.1%,中国是4.45%。

  安全其实是一种知识,这种知识是了解在现实生活和交通事故中是什么原因?以及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基于此司机的行为驾驶,以及道路和汽车的设计方面,就是交通安全中心要重点研究的基础领域。在汽车和基础设施方面很多新的交通安全技术被发展并来支持提高交通安全,很多新的系统被证明可以有效的降低交通安全事故以及死亡率,在未来新的技术更有很大潜能降低事故减少伤亡,为了提高未来的新技术发展,进行相关研究及对技术所应用的环境做全面了解,就显的尤为重要。这些研究成以及所得的知识也应于更好的方式宣传进而被实施,以达降低事故的目的,在这方面我们需要权威的帮助和努力。

  今年,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主要完成了三个项目,我们称为测试项目,这些项目主要目的是确定中心建立和正常运行,各个合作方也在合作中彼此磨合,我们进行第一个项目是汽车现场操作测试项目,这些项目中我们邀请一些普通司机在北京和上海驾驶我们的车辆,并同时搜集很多驾驶数据,这些数据将在更高层面上被分析,这些项目的主要目的为更大型的汽车现场测试做准备。针对这个项目有一个视频,请大家观看。

  另一个项目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事故分析以及安全知识的调查,还有行人情况的分析。这个项目主要针对安全带的使用以及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进行调查分析的。安全带是有效避免事故伤亡的一个有效的装置,佩戴安全带可以在事故中降低50%的伤亡率。在瑞典及其他欧盟国家使用安全带的频率非常高,前排司机以及乘客使用安全带可以高达95%的使用率,后排乘客安全带使用率非常高,达到了80%至90%。在中国使用安全带的状况不容乐观,前排司机及乘客使用安全带的使用率还不到欧盟国家后排乘客使用安全带的使用率,只有80%到90%,后排乘客使用安全带的乘客使用率更低了只有20%。在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方面,瑞典95%的儿童使用安全带或者儿童安全座椅,但是在中国儿童安全座椅并没有被广泛使用,在很多大城市,像北京,很多人甚至没有使用儿童安全防护的经验,使用背向式儿童安全座椅比没有使用儿童安全措施的可以降低90%。显而易见,在中国通过提高安全带的使用率来提高道路安全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要明白怎么样提高使用率也非常重要。

  第三个研究项目是研究在中国商用车的安全形式,这个项目主要目的是大致分析并了解中欧在安全解决方案上面的不同形式,并识别到差距以及未来的合作方向。这三个项目获得的知识将帮助我们制定未来研究计划方面做出努力。

  我现在要跟大家介绍的是我们研究中心正在开展的一个项目,其一就是基于安全个驾驶人支持系统的人机界面研究,这个研究主要是测试依据西方国家条件所设计的人机界面,是否能够让中国的司机受益,我们怎样让中国司机受益最大化,并且有很好的使用偏好,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设计改进,中日双方对此在模拟器上进行研究。

  另一个在开展中的项目是行为安全服务和BBS,这个项目是通过监控用一个特殊的照相机监控司机在驾驶中有可能会导致的事故的有风险的安全驾驶行为,通过监测并触发这个事件相关的数据将被上传和分析。通过这些信息司机将被召回,并对相关知识和技能可根据此再培训。另外一个开展中的项目是安全驾驶演示,这个项目由交通部道路安全研究院在主导进行,这个项目将很多关于安全驾驶的视频存入并在信息和教育的网站上播放,这些视频包括如何在十字路口、公路以及滑落等地方驾驶,我也将针对这一项目给大家播放一段视频。

  我们现在在进行调研中的一个新项目,就是开展中型的汽车现场操作测试,这个项目将要有十辆车将被运用驾驶,这个项目将搜集很多司机的驾驶行为和数据,是关于他们在面临交通事故以及交通事故发生时候的行为,这些项目搜集到的数据也将帮我们意识到主动安全系统,以及有特殊功能的基础这时,在有效降低司机安全能力空白方面的主要的贡献。

  我们也将进行车车通讯与车路协同的互联交互的项目,在此也有一段视频。

  我们和同济大学现在在讨论有关于比较先进的安全教育以及平台研究的相关的新的技术,这个技术比如说无人驾驶。我们也在调研商用车在主要路面和高速公路方面性能的研究。

  对于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我们现在有以下的结论: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合作方面都通力合作,致力于中心开展的项目和研究,所有合作方合作非常默契,效果也非常好。交通安全需要提高安全知识,对此提高交通安全事故在中国的研究也非常重要。我们对中瑞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怀有高度的期望,并希望更多的合作方在未来项目中展开合作。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