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稿 > 正文

车展办出特色才是走向成熟的标志

2013-12-02 15:28出处:V讯网 [原创]责编:陈冬菊

        我们往年可能更多的是关注那些豪华大品牌,今年他们一样有很多新车是亮点。但是我更关注的是原来的合资或进口品牌里面,人们更关注一些二线的品牌,包括像标致这些二线品牌这些年发展的特别快。另外就是自主品牌的风生水起,比如展台上哈佛H8、奇瑞瑞虎,除了最早关注的豪华大品牌之外,现在的合资二线品牌和自主品牌也越来越受关注。比如宝马推出的之诺既是电动的又是自主品牌,这是我今年看到的一个变化。

  今年从展台效果来看肯定是H8了,这款车在这么大的展台上,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只有这一款车型。负责人也说了,我们只放这一款车型并不是我们对其他车型不关注,而是希望大家把关注点投放到这款车上。所以它们是集中精力在车款上。我看卖相还是不错的,很受关注。另外这可能是自主品牌里面唯一一个进入到20万以内的一款车型。

  新能源车型各个品牌、各个企业都会有,包括上汽、一汽、东风、包括比亚迪都有。说实话我现在都很难对他们做一个评价,他们都推出新能源车型。到底谁好谁不好,谁更受市场欢迎,现在评价都为时尚早。可能比亚迪在做这方面比较执着吧,一直在做新能源的车。因为现在市场没有完全启动,全凭自己在那儿推出各种车型,没有接受市场验证,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如何不太好说。

  关于车联网也有很多车企退出来,像丰田的G-BOOK,通用OnStar,有的能算是车联网,有的只能算是车联网的一个雏形吧。车联网的发展也是特别快的,它有很多内容,包括人机交互、包括消费者的很多要求,包括跟IT或电子产业的对接,这种娱乐系统的对接也都发展的特别快,很难给出一个评价。但大家普遍评价不错的是上汽荣威推出的nkaNet,在车展期间它们也有一个车交给媒体和消费者去使用。个别企业在车联网上还是有比较先进的嗅觉的,它们在车的开发方面,包括下一代车型与车联网对接方面它们走得还是比较靠前的,它们也还是值得肯定的。

  如果说是以人数来说,本届广州车展肯定不如前几年那么热闹,一方面表现出我们的消费者和厂商在成熟当中。我倒希望我们以后国内车展办出层次办出特色。比如我们去国外的车展,东京车展我们更多的是看到电子技术的东西,巴黎车展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概念车的东西,我希望北京,或是上海广东的车展以后也能办出这种特色的区分。最早的北京、上海和广州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不过北京和上海比广州更大一些。原来可能比的是我们这个车展来了几十万人,首发车是多少,以这个作为评价标准的话可能不如前几年更热闹。但我觉得看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我觉得消费者越来越成熟,他们想看到他们喜欢的那款车,他们想看到汽车技术和汽车文化,从这点上很难说它在走下坡路,只能说它更加成熟了,大家找需要的那款车去看。相信车展会随着汽车文化、技术的发展只能越办越好。

责任编辑:陈冬菊 
V讯网

车展办出特色才是走向成熟的标志

2013-12-02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陈冬菊

        我们往年可能更多的是关注那些豪华大品牌,今年他们一样有很多新车是亮点。但是我更关注的是原来的合资或进口品牌里面,人们更关注一些二线的品牌,包括像标致这些二线品牌这些年发展的特别快。另外就是自主品牌的风生水起,比如展台上哈佛H8、奇瑞瑞虎,除了最早关注的豪华大品牌之外,现在的合资二线品牌和自主品牌也越来越受关注。比如宝马推出的之诺既是电动的又是自主品牌,这是我今年看到的一个变化。

  今年从展台效果来看肯定是H8了,这款车在这么大的展台上,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只有这一款车型。负责人也说了,我们只放这一款车型并不是我们对其他车型不关注,而是希望大家把关注点投放到这款车上。所以它们是集中精力在车款上。我看卖相还是不错的,很受关注。另外这可能是自主品牌里面唯一一个进入到20万以内的一款车型。

  新能源车型各个品牌、各个企业都会有,包括上汽、一汽、东风、包括比亚迪都有。说实话我现在都很难对他们做一个评价,他们都推出新能源车型。到底谁好谁不好,谁更受市场欢迎,现在评价都为时尚早。可能比亚迪在做这方面比较执着吧,一直在做新能源的车。因为现在市场没有完全启动,全凭自己在那儿推出各种车型,没有接受市场验证,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如何不太好说。

  关于车联网也有很多车企退出来,像丰田的G-BOOK,通用OnStar,有的能算是车联网,有的只能算是车联网的一个雏形吧。车联网的发展也是特别快的,它有很多内容,包括人机交互、包括消费者的很多要求,包括跟IT或电子产业的对接,这种娱乐系统的对接也都发展的特别快,很难给出一个评价。但大家普遍评价不错的是上汽荣威推出的nkaNet,在车展期间它们也有一个车交给媒体和消费者去使用。个别企业在车联网上还是有比较先进的嗅觉的,它们在车的开发方面,包括下一代车型与车联网对接方面它们走得还是比较靠前的,它们也还是值得肯定的。

  如果说是以人数来说,本届广州车展肯定不如前几年那么热闹,一方面表现出我们的消费者和厂商在成熟当中。我倒希望我们以后国内车展办出层次办出特色。比如我们去国外的车展,东京车展我们更多的是看到电子技术的东西,巴黎车展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概念车的东西,我希望北京,或是上海广东的车展以后也能办出这种特色的区分。最早的北京、上海和广州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不过北京和上海比广州更大一些。原来可能比的是我们这个车展来了几十万人,首发车是多少,以这个作为评价标准的话可能不如前几年更热闹。但我觉得看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我觉得消费者越来越成熟,他们想看到他们喜欢的那款车,他们想看到汽车技术和汽车文化,从这点上很难说它在走下坡路,只能说它更加成熟了,大家找需要的那款车去看。相信车展会随着汽车文化、技术的发展只能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