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稿 > 正文

经销商主攻后市场放弃销售是本末倒置

2013-11-25 18:54出处:V讯网 [原创]责编:赵颖
        我认为经销商服务的主要意义,是车展把新车整车延伸到整个消费者服务链上面,这样就把经销商牵进来了。后市场的问题其实挺多的,主要分为两个,一个是整车厂的体系,一个是非整车厂的体系。整车厂的体系是牵扯到现在经销商的一个体系,这是一个话语权不对等的体系。如果整车厂想做后市场,那经销商就不得不配合,如果整车厂没有做的,经销商就可以有空子可以钻,那其他与这些后市场相配的,经销商就有机会可以做。不管是金融保险、管理培训、二手车销售、电子商务等都好,整车厂具有绝对的话语权,整车厂非常强势。如果他的品牌够强你就没话说了。

        车联网应该是跟汽车配套的,车联网的主体是谁,是整车厂还是互联网。大家没有异议,不是整车厂,因为车联网是和整车配套的,是整车应用的延伸,但是它代替不了一辆整车,所以说车联网只能让大家使用更方便,在同一个车内能够做更多事情,是这样的一个功能。它衍生出来的停车、加油、远程救援及提供信息等,都是从信息中衍生出来的,这些的前提一定都是先把车卖出去,用户使用了这部车,车内有车联网这些装备,那它才有用。如果车内什么都没有,根本没有上网连线的设备的话,有车联网有什么用?

        短期不太往这个方面靠拢,后面会慢慢靠拢。但是我觉得中国的经销商心太急了,车子在销售中出现一些问题,他就急于把后市场往前推,然后后市场有50%-60%的利润,那是因为目前消费者还不知道充分的信息,竞争也不充分,所以说在这之中有很多模糊的信息,有很多地方有利可图。我举个例子来说,比如汽车金融贷款,我曾经问过银行,我说你银行的利率低,客户又优质,那你为什么做不过整车厂的汽车金融公司?还有,我说目前你们(银行)是不是利率高手续麻烦,还收6%的手续费。贷款20万,收6%的手续费就不少了。银行就跟我说,我们冤枉,这6%不是我们收的,是经销商的手续费。也就是说经销商为了卖一辆车,也许10万块钱按揭,也许收了客户2万元的手续费,然后包括了担保还要强制上了三年的险,有的更狠的是把联保也加在了里面,所有能加的就都加到了里面。你说这对客户来讲没有办法,就只好被你加了。但如果有一天,我们消费者能够直接上银行取的融资,我再来买车的时候,就像现在美国的状况一样,我买一万块美金的车,到银行去他给我三万块的额度,我倒哪一家一刷卡就可以了,其余我每个月给银行月供就可以了。但是现在很多信息不对称,所以有很多模糊地带会造成不透明。

        我认为后市场还要发展。但对于经销商的任务是买车,它每个月有新产生的车型,但是他们没有考虑到一点,它过了保修期的客户快速流失,这就造成了很多后市场厂商来争夺这片市场。比如说养车无忧、车易安等这些电子商城,他是B2B,再2C,就是说把这些供应商、服务商统统打个包,然后卖给消费者。消费者只要在网上是我的会员,在网上买了这个东西通过支付宝把钱给我,就可以享受保养,保养完了之后满意的话再刷一次卡,钱就付给了对方,中间电商就收取一定的服务费,这就形成另一条服务链。

        另外我们说二手车,最好的二手车是在4S店经销商里面的。但是经销商不会做二手车,现在所谓的置换,都是被动的置换,不是主动的置换。国外做的置换是主动的置换,你不愿换车,我来给您优惠的条件让您换车,换来的车是很优质的车,我能让客户再做预约,把车给卖了。所以在这样的过程当中,经销商既可以卖掉新车,又可以在二手车中赚到好的利润。买二手车的人又持续在我的经销商处得到服务,这样的话经销商就会觉得销售每一辆车是必要的,而不是我现在不销售车啦,我专门去搞后市场。这个有点儿本末倒置。上门服务一定是建立在你我的信任上面,我过去是这家4S店的客户,我最近很忙,所以断断续续地来,你没有时间我们到你家去保养或把车弄回4S店都行,会提供很多个性化的服务。这个都是建立在4S店跟车主的新人上面,如果你我都不信任,这个事情是很难做的。因为我们大陆新车有90%都是在展厅成交的,而不是像台湾,有80%都是在客户家里成交的。

        而对于汽车电商化来说,它的产品特性和销售渠道都使它不同于其他商品,另外,对于汽车这样的高价商品,是要由我们厂商负责,天猫或京东这样的电商能负责吗?汽车就是一次购买终生服务的东西啊,利润很低,所以它必须靠后面的服务来弥补亏损。在国外新车不赚钱,靠售后服务赚钱。但在中国新车还赚钱,还停留在卖方市场。最后,假设电商是可行的,那么谁是电商?唯一的电商就是整车厂,没有第二身份,因为所有的第二身份都不足以涵盖这些细节。
责任编辑:赵颖 
V讯网

经销商主攻后市场放弃销售是本末倒置

2013-11-25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赵颖

        我认为经销商服务的主要意义,是车展把新车整车延伸到整个消费者服务链上面,这样就把经销商牵进来了。后市场的问题其实挺多的,主要分为两个,一个是整车厂的体系,一个是非整车厂的体系。整车厂的体系是牵扯到现在经销商的一个体系,这是一个话语权不对等的体系。如果整车厂想做后市场,那经销商就不得不配合,如果整车厂没有做的,经销商就可以有空子可以钻,那其他与这些后市场相配的,经销商就有机会可以做。不管是金融保险、管理培训、二手车销售、电子商务等都好,整车厂具有绝对的话语权,整车厂非常强势。如果他的品牌够强你就没话说了。

        车联网应该是跟汽车配套的,车联网的主体是谁,是整车厂还是互联网。大家没有异议,不是整车厂,因为车联网是和整车配套的,是整车应用的延伸,但是它代替不了一辆整车,所以说车联网只能让大家使用更方便,在同一个车内能够做更多事情,是这样的一个功能。它衍生出来的停车、加油、远程救援及提供信息等,都是从信息中衍生出来的,这些的前提一定都是先把车卖出去,用户使用了这部车,车内有车联网这些装备,那它才有用。如果车内什么都没有,根本没有上网连线的设备的话,有车联网有什么用?

        短期不太往这个方面靠拢,后面会慢慢靠拢。但是我觉得中国的经销商心太急了,车子在销售中出现一些问题,他就急于把后市场往前推,然后后市场有50%-60%的利润,那是因为目前消费者还不知道充分的信息,竞争也不充分,所以说在这之中有很多模糊的信息,有很多地方有利可图。我举个例子来说,比如汽车金融贷款,我曾经问过银行,我说你银行的利率低,客户又优质,那你为什么做不过整车厂的汽车金融公司?还有,我说目前你们(银行)是不是利率高手续麻烦,还收6%的手续费。贷款20万,收6%的手续费就不少了。银行就跟我说,我们冤枉,这6%不是我们收的,是经销商的手续费。也就是说经销商为了卖一辆车,也许10万块钱按揭,也许收了客户2万元的手续费,然后包括了担保还要强制上了三年的险,有的更狠的是把联保也加在了里面,所有能加的就都加到了里面。你说这对客户来讲没有办法,就只好被你加了。但如果有一天,我们消费者能够直接上银行取的融资,我再来买车的时候,就像现在美国的状况一样,我买一万块美金的车,到银行去他给我三万块的额度,我倒哪一家一刷卡就可以了,其余我每个月给银行月供就可以了。但是现在很多信息不对称,所以有很多模糊地带会造成不透明。

        我认为后市场还要发展。但对于经销商的任务是买车,它每个月有新产生的车型,但是他们没有考虑到一点,它过了保修期的客户快速流失,这就造成了很多后市场厂商来争夺这片市场。比如说养车无忧、车易安等这些电子商城,他是B2B,再2C,就是说把这些供应商、服务商统统打个包,然后卖给消费者。消费者只要在网上是我的会员,在网上买了这个东西通过支付宝把钱给我,就可以享受保养,保养完了之后满意的话再刷一次卡,钱就付给了对方,中间电商就收取一定的服务费,这就形成另一条服务链。

        另外我们说二手车,最好的二手车是在4S店经销商里面的。但是经销商不会做二手车,现在所谓的置换,都是被动的置换,不是主动的置换。国外做的置换是主动的置换,你不愿换车,我来给您优惠的条件让您换车,换来的车是很优质的车,我能让客户再做预约,把车给卖了。所以在这样的过程当中,经销商既可以卖掉新车,又可以在二手车中赚到好的利润。买二手车的人又持续在我的经销商处得到服务,这样的话经销商就会觉得销售每一辆车是必要的,而不是我现在不销售车啦,我专门去搞后市场。这个有点儿本末倒置。上门服务一定是建立在你我的信任上面,我过去是这家4S店的客户,我最近很忙,所以断断续续地来,你没有时间我们到你家去保养或把车弄回4S店都行,会提供很多个性化的服务。这个都是建立在4S店跟车主的新人上面,如果你我都不信任,这个事情是很难做的。因为我们大陆新车有90%都是在展厅成交的,而不是像台湾,有80%都是在客户家里成交的。

        而对于汽车电商化来说,它的产品特性和销售渠道都使它不同于其他商品,另外,对于汽车这样的高价商品,是要由我们厂商负责,天猫或京东这样的电商能负责吗?汽车就是一次购买终生服务的东西啊,利润很低,所以它必须靠后面的服务来弥补亏损。在国外新车不赚钱,靠售后服务赚钱。但在中国新车还赚钱,还停留在卖方市场。最后,假设电商是可行的,那么谁是电商?唯一的电商就是整车厂,没有第二身份,因为所有的第二身份都不足以涵盖这些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