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湖北的专家库是设在我们汽车产品召回中心,是属于我们湖北省标院下面的一个单位,具体的专家有多少,你得向他们咨询,目前为止我们这边还没有关于他们那边具体有多少数字,因为他们得需要办一个班后才能确定。培训有的是参加过国家的培训,自己的培训这个月底马上开始。具体的专家主要是用国家那个网,你在国家的网上就可以查到我们湖北是多少。
这项工作也不是我们一个部门在干,消费者协会,工商局也都在干,我们参与后增加了为老百姓解决利益问题的力量,过去也在干,虽然没有明确的三包规定,但只要车轮除了一些质量问题,也都在解决嘛。在听我们省里的汇报的时候,我发现专家构架已经有三四百了,很多4S店的专家都很积极踊跃的申报,我们在4s店聘请符合条件的专家来做这项工作。
任何一个事情它没有绝对的公平,也没有绝对的不公平,因为他这个工作目前有两个部分是没有解决的,我们以前在北京开会也提到过这个问题,你比方说在襄樊出现了这个问题,我们肯定首先抽取襄樊的专家去解决这个问题。由专家来出门,对4s店和顾客进行协调,如果确实需要做鉴定的话,专家再来做鉴定,因为专家的协调工作量很大。
对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来说,它只是起到一个协调的作用,就是多开了一个渠道来给你做工作的,这项工作从职能来说是流通领域的一项工作,它并不是说生产领域里面的。我们质监部门主要是对生产领域的问题进行解决,生产的问题我们可以解决,你要是不服的话我们可以去鉴定,如果真是生产者的问题,我们可以处罚他们,教你怎么解决问题。但这个汽车三包属于销售商和修理,在流通领域里面,换言之这些销售商要是不服我们没有任何办法,他不听你的,质监部门对他们没有办法,不能进行处罚。你取了证明知是他不对,但不能对他处罚。真正在这个领域进行有效的强制管理的,应该是工商部门,我们完全是一种服务。
就是服务过程中我们质监总局都没有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你请专家是要付费的,那么费用谁出?总局的意思是谁打官司输了谁出,那不是一句玩笑话么,这是没有强制约束性的。专家说了一样东西是消费者使用的问题,消费者会出钱么?供应商应该出钱,但他不出我们又能怎么办,这是流通领域的问题。当然我们作为基层还是响应国家的政策的,但这个政策在构建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就是顶层的设计有一些问题,他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意向是好的,但我们具体实施的时候感觉不好。
马上要实施的这个三包规定,老百姓感觉很好,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会有不少问题。从一开始就应该看好是以哪个部门为主去干这个事,所以我们现在是很仓促的去做,8月份干这个事,十月份就要出台,但我们湖北已经有这个思想准备,很早就开始研究这个东西,做了很多工作。
我们只能说人家提出来以后我们去做协调工作,协调不了的你们去找工商部门,工商部门解决不了的去找法院,只能这样。我要看你申报的是哪个车型,我肯定不会找你这个车型的企业的专家去给你沟通的,这是不公正的。
我觉得三包的出台很有必要,可以说是给老百姓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渠道和方法,只是我们很多老百姓对这事还没读懂,从去年的统计结果来看,没有三包之前一年就已经有50万件投诉,我们预计10月1日实施后要上百万件。对于老百姓来说,有些不懂汽车的,把不属于要退的东西非要退,或者出现一些小瑕疵说要换,这会带来大量要协调的工作,而且这个工作在鉴别判断上要费很多精力,车辆是在路上跑的东西,它有操作和使用的成分在里面。
三包是为老百姓提供维权途径,中国百姓买车不容易,如果碰到强势的汽车厂,车厂比较强大,消费者车没买到好的,还要来来回回的折腾,他们要是不懂技术就更吃亏。我们个大家搭建一个平台,三包实施后老百姓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去求得公平。相关部门在管理这个事情的时候应当形成一种机制,我们在参与这个事情时就发现,参与管理的部门太多了,工商,质监,商务,公安,甚至是环保,有很多部门,不是一个部门。看起来简单的汽车三包是多部门管理的工作,但我们现在就是缺乏多部门协调管理的机制。
2013-09-30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赵颖
我们湖北的专家库是设在我们汽车产品召回中心,是属于我们湖北省标院下面的一个单位,具体的专家有多少,你得向他们咨询,目前为止我们这边还没有关于他们那边具体有多少数字,因为他们得需要办一个班后才能确定。培训有的是参加过国家的培训,自己的培训这个月底马上开始。具体的专家主要是用国家那个网,你在国家的网上就可以查到我们湖北是多少。
这项工作也不是我们一个部门在干,消费者协会,工商局也都在干,我们参与后增加了为老百姓解决利益问题的力量,过去也在干,虽然没有明确的三包规定,但只要车轮除了一些质量问题,也都在解决嘛。在听我们省里的汇报的时候,我发现专家构架已经有三四百了,很多4S店的专家都很积极踊跃的申报,我们在4s店聘请符合条件的专家来做这项工作。
任何一个事情它没有绝对的公平,也没有绝对的不公平,因为他这个工作目前有两个部分是没有解决的,我们以前在北京开会也提到过这个问题,你比方说在襄樊出现了这个问题,我们肯定首先抽取襄樊的专家去解决这个问题。由专家来出门,对4s店和顾客进行协调,如果确实需要做鉴定的话,专家再来做鉴定,因为专家的协调工作量很大。
对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来说,它只是起到一个协调的作用,就是多开了一个渠道来给你做工作的,这项工作从职能来说是流通领域的一项工作,它并不是说生产领域里面的。我们质监部门主要是对生产领域的问题进行解决,生产的问题我们可以解决,你要是不服的话我们可以去鉴定,如果真是生产者的问题,我们可以处罚他们,教你怎么解决问题。但这个汽车三包属于销售商和修理,在流通领域里面,换言之这些销售商要是不服我们没有任何办法,他不听你的,质监部门对他们没有办法,不能进行处罚。你取了证明知是他不对,但不能对他处罚。真正在这个领域进行有效的强制管理的,应该是工商部门,我们完全是一种服务。
就是服务过程中我们质监总局都没有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你请专家是要付费的,那么费用谁出?总局的意思是谁打官司输了谁出,那不是一句玩笑话么,这是没有强制约束性的。专家说了一样东西是消费者使用的问题,消费者会出钱么?供应商应该出钱,但他不出我们又能怎么办,这是流通领域的问题。当然我们作为基层还是响应国家的政策的,但这个政策在构建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就是顶层的设计有一些问题,他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意向是好的,但我们具体实施的时候感觉不好。
马上要实施的这个三包规定,老百姓感觉很好,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会有不少问题。从一开始就应该看好是以哪个部门为主去干这个事,所以我们现在是很仓促的去做,8月份干这个事,十月份就要出台,但我们湖北已经有这个思想准备,很早就开始研究这个东西,做了很多工作。
我们只能说人家提出来以后我们去做协调工作,协调不了的你们去找工商部门,工商部门解决不了的去找法院,只能这样。我要看你申报的是哪个车型,我肯定不会找你这个车型的企业的专家去给你沟通的,这是不公正的。
我觉得三包的出台很有必要,可以说是给老百姓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渠道和方法,只是我们很多老百姓对这事还没读懂,从去年的统计结果来看,没有三包之前一年就已经有50万件投诉,我们预计10月1日实施后要上百万件。对于老百姓来说,有些不懂汽车的,把不属于要退的东西非要退,或者出现一些小瑕疵说要换,这会带来大量要协调的工作,而且这个工作在鉴别判断上要费很多精力,车辆是在路上跑的东西,它有操作和使用的成分在里面。
三包是为老百姓提供维权途径,中国百姓买车不容易,如果碰到强势的汽车厂,车厂比较强大,消费者车没买到好的,还要来来回回的折腾,他们要是不懂技术就更吃亏。我们个大家搭建一个平台,三包实施后老百姓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去求得公平。相关部门在管理这个事情的时候应当形成一种机制,我们在参与这个事情时就发现,参与管理的部门太多了,工商,质监,商务,公安,甚至是环保,有很多部门,不是一个部门。看起来简单的汽车三包是多部门管理的工作,但我们现在就是缺乏多部门协调管理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