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包政策推出来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三包推出来非常好,有人认为三包没有必要,其实从根本上来说我认为三包推出非常有必要,同时我也认为三包政策的出台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过去我们的汽车市场是个卖方市场,相关企业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谁掌握资源,谁就能掌握整个供应链的源头,话语权就重。在这个时候大家就说汽车三包政策喊了十年没有出台,为什么,因为市场环境不成熟,我们是一个卖方市场的阶段。现在情况不太一样,从11年开始我们整个汽车的销量从高速增长变成微增长阶段,那么应该说消费者在这个市场中更有话语权,过去我们更多的是产品导向,现在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消费者导向,很多的厂商从过去的鼓吹产品,现在会花更多的经历去研究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那么我认为三包政策使我们成为买方市场,消费者掌握主导以后,在这种环境下,三包政策是应运而生的。
现在大家都认为三包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和不完善的地方,其实我认为大可不必这样去想,据我掌握的一些情况,就是我们所疑惑的,比如检测中心的问题,比如三包一些文件的问题,其实国家质检总局,各地方的质检部门都在积极的推进相关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包括三包的网站也适时的推出,我想所有这些都是对三包政策的真正落地做了一些充分的准备,我认为它是一个双刃剑,首先对于消费者来说我们在消费过程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依据三包政策去享受政策赋予我们消费者的一些权力,比如该退车该换车该修车都是按照规定去执行,这时候也会遇到我们过去看到的消费者过度维权的情况。过去有些经销店跟我反映,有些消费者在车开了三年以后还要到店里边去主张权力要求退车,很多商家为了息事宁人也做了一些让步,给消费者退掉车或换掉车,我想三包政策出台以后,这种过度维权的情况会得到根本的解决。
应该说检测中心的建设一开始不会有那么密,但我想这是个渐进的过程,首先在中心城市会有相关的检测机构的出现,现在我们也看到三包规定专门讲了要建立一个专家库,或者说专家团队,对三包的纠纷进行一些评估,我想这也是一些配套政策的一个方面,同时让我们看到另一个大的方向,就是我们前段时间看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订,这里面有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当消费者遇到不法侵害的时候,生产者和消费者有倒举证的义务。就是说消费者如果主张说买到的产品有问题,那么厂家如果否认消费者这种说法,你要举证,证明你没有这个问题。我们的三包政策一开始在执行的时候大家会有一个摸索过程,我们大的环境里面,包括我们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出台可能会对我们三包政策的进一步实施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