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稿 > 正文

校车遭遇“上牌难”相关条例磨合中

2013-08-29 15:08出处:河南日报 [转载]责编:赵颖

校车上牌       
 

         买回新校车上牌成“心病”
 

  19辆崭新的“大鼻子”校车停放在校园中,应该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但在李卫东眼中,却成了一块“心病”。
 

  李卫东是河南省实验学校郑东小学的后勤保障部主任。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实施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后,他们通过与郑州交运集团合作和学校出资购买两种方式,更新了19部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安全校车,但至今都没能上牌。
 

  “我们学校有1014名学生需要乘校车,有的学生家距离学校近20公里。没有校车,家长接送很不方便。”9月20日,李卫东无奈地说。
 

  面临类似问题的,还有漯河舞阳县的30多家农村民办幼儿园。“我们想法筹了13.8万元,买了一辆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校车,但到现在也不能上牌。”9月18日,舞阳县孟寨镇和平幼儿园园长蔡和平对记者说。
 

  据该县教体局工作人员介绍,自《条例》实施以来,该县30多家农村幼儿园陆续淘汰了过去的中巴车、面包车,从多个厂家订购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校车,但全部不能上牌。
 

   《中国青年报》等媒体近期曾报道,全国多地出现校车“上牌难”现象。我省也有此类的问题。
 

  以郑州市为例,记者9月20日从该市车管所获悉,今年5月《条例》实施以来,该市取得使用许可证的校车仅有25辆。而据去年12月份的《河南商报》报道,当时在郑州交警部门备案的校车已超过600辆。是什么原因,让众多校车至今未“上牌”?
 

  新《条例》艰难“磨合”中
 

  按照《条例》的规定,专用校车除了要办理正常的机动车牌照,还要取得校车“使用许可证”、获得校车标牌,才能上路接送学生。
 

  所谓的“上牌难”,主要是指难以取得校车“使用许可证”和校车标牌。
 

  据李卫东介绍,今年暑假期间,他们学校的新校车都已经办理了机动车牌照和相关的保险的手续,但在准备申请校车“使用许可证”时却遇到了麻烦。
 

  《条例》中,除了要求车辆符合校车安全国家标准外,还对校车驾驶人的资格提出了严格要求。需要提供以往驾驶记录、无犯罪记录、身体状况、无不良嗜好等证明,而开这些证明不仅涉及公安、交管等部门,还涉及医院、社区等单位。
 

  “比如无酗酒行为记录,需要司机居住的社区提供。但有的社区说,没有接到上级通知,不能开;有的社区说,你是否有酗酒行为,我们也证明不了。”李卫东说,他们的不少校车司机,在开证明时都遇到了各种麻烦,有的至今还开不出来。
 

  “证明材料不齐全,就不能去申请校车使用许可证。而且听说即使材料齐了,也要由多个部门来审批,还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办好呢。”李卫东无奈地说。
 

  舞阳县30多家幼儿园新买的校车,则遇到了更大的“麻烦”。“买回校车后,漯河市车管所说,我们买的车是小学专用校车,不能在幼儿园使用,所以不能办理机动车牌照。”蔡和平觉得很委屈,“我们买车时,只听说国家要求买专用校车,谁知道幼儿园和小学的校车还不一样,卖车的厂家也没告诉我们。”
 

  据了解,《条例》对幼儿校车和中小学校车的标准提出了不同要求。但由于宣传力度不足等原因,一些基层的幼儿园并不了解;一些厂家卖车心切,也不会主动说明。
 

  据舞阳县教体局副局长谢耀彬介绍,该县30多家幼儿园的校车都是类似情况,“车管所建议他们找厂家换车,但是有的厂家根本不生产幼儿园专用校车;有的厂家说,车卖出去的时间比较长,不能换。”
 

  基层管理部门期待“操作细则”
 

  原因虽然不同,但斥巨资买来的新校车不能“上牌”,让学校和幼儿园方面都十分焦急,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据李卫东介绍,9月初,郑州市交警支队六大队的民警就曾召集辖区几所学校有关负责人开会,听取他们对校车“上牌”的意见。该大队车管中队队长杨建伟表示,已经将学校的意见,反映给了郑州市车管所。车管所正在与其他部门协调,希望尽快帮助学校办理相关手续。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舞阳县幼儿园校车“上牌难”问题有了新进展。据谢耀彬介绍,通过该县教体局的协调,漯河市车管所已同意为符合条件的校车办理机动车牌照。
 

  9月20日,当记者再次联系上蔡和平时,她的语气并不轻松。“就算办了机动车牌照,校车的使用许可证还是不能办。《条例》里说,用没有‘上牌’的校车接送孩子,一旦被查到会被罚款上万元。”蔡和平忧心忡忡地说。
 

  那这30多家幼儿园新买的校车就只能打水漂吗?一位舞阳县民办幼儿园的负责人发现《条例》中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规定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允许继续使用取得校车标牌的“其他载客汽车”接送小学生和幼儿。他建议,能否对他们的专用校车按照“其他载客汽车”进行管理,经过审验,符合安全要求的颁发给校车标牌,允许在过渡期内使用。
 

  谢耀彬表示,目前我省还没有划定“过渡期”的时限,而且校车管理涉及教育、交通、公安等10多个部门,这一建议是否可行,只能等待具体政策出台。
 

  《条例》实施办法即将出台
 

  新学期开学已经大半个月了,新校车还不能“上牌”,也让一些学生家长十分担忧。
 

  李女士家住在郑州市西郊的帝湖花园小区,她的两个孙子小俊、小杰都是省实验学校郑东小学的学生,都需要乘坐校车。
 

  “新换的校车要是安全,就尽快给它‘上牌’,正常接送学生;如果不安全就让学校换车或者换司机。”李女士说。听说现在国家加强校车管理,她很支持。只是希望能尽快对校车“上牌”的事有个说法,让学生家长们放心。
 

  对于《条例》中的严格规定,李卫东认为十分必要。他建议,政府能否出台“细则”,让《条例》更具有可操作性。
 

  今年8月,省政府召开的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上透露,我省现有校车8000多辆。如何让达标的校车尽快顺利“上牌”、上路,同时将不达标的车辆阻挡在校车队伍之外,已经成为众多相关部门面临的课题。
 

  记者从省教育厅、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等部门了解到,我省正在积极建立涉及教育、公安等20个部门的“校车安全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由省政府法制办公室牵头正在制定的我省贯彻《条例》实施办法也将尽快出台,其中将设定合理的过渡期限,细化《条例》的各项要求。
 

  专用校车能否尽快告别“上牌难”,孩子们何时都能坐上安全放心车,本报还将继续关注。

 

责任编辑:赵颖 
V讯网

校车遭遇“上牌难”相关条例磨合中

2013-08-29 出处:河南日报 [转载] 责编:赵颖

校车上牌       
 

         买回新校车上牌成“心病”
 

  19辆崭新的“大鼻子”校车停放在校园中,应该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但在李卫东眼中,却成了一块“心病”。
 

  李卫东是河南省实验学校郑东小学的后勤保障部主任。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实施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后,他们通过与郑州交运集团合作和学校出资购买两种方式,更新了19部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安全校车,但至今都没能上牌。
 

  “我们学校有1014名学生需要乘校车,有的学生家距离学校近20公里。没有校车,家长接送很不方便。”9月20日,李卫东无奈地说。
 

  面临类似问题的,还有漯河舞阳县的30多家农村民办幼儿园。“我们想法筹了13.8万元,买了一辆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校车,但到现在也不能上牌。”9月18日,舞阳县孟寨镇和平幼儿园园长蔡和平对记者说。
 

  据该县教体局工作人员介绍,自《条例》实施以来,该县30多家农村幼儿园陆续淘汰了过去的中巴车、面包车,从多个厂家订购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校车,但全部不能上牌。
 

   《中国青年报》等媒体近期曾报道,全国多地出现校车“上牌难”现象。我省也有此类的问题。
 

  以郑州市为例,记者9月20日从该市车管所获悉,今年5月《条例》实施以来,该市取得使用许可证的校车仅有25辆。而据去年12月份的《河南商报》报道,当时在郑州交警部门备案的校车已超过600辆。是什么原因,让众多校车至今未“上牌”?
 

  新《条例》艰难“磨合”中
 

  按照《条例》的规定,专用校车除了要办理正常的机动车牌照,还要取得校车“使用许可证”、获得校车标牌,才能上路接送学生。
 

  所谓的“上牌难”,主要是指难以取得校车“使用许可证”和校车标牌。
 

  据李卫东介绍,今年暑假期间,他们学校的新校车都已经办理了机动车牌照和相关的保险的手续,但在准备申请校车“使用许可证”时却遇到了麻烦。
 

  《条例》中,除了要求车辆符合校车安全国家标准外,还对校车驾驶人的资格提出了严格要求。需要提供以往驾驶记录、无犯罪记录、身体状况、无不良嗜好等证明,而开这些证明不仅涉及公安、交管等部门,还涉及医院、社区等单位。
 

  “比如无酗酒行为记录,需要司机居住的社区提供。但有的社区说,没有接到上级通知,不能开;有的社区说,你是否有酗酒行为,我们也证明不了。”李卫东说,他们的不少校车司机,在开证明时都遇到了各种麻烦,有的至今还开不出来。
 

  “证明材料不齐全,就不能去申请校车使用许可证。而且听说即使材料齐了,也要由多个部门来审批,还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办好呢。”李卫东无奈地说。
 

  舞阳县30多家幼儿园新买的校车,则遇到了更大的“麻烦”。“买回校车后,漯河市车管所说,我们买的车是小学专用校车,不能在幼儿园使用,所以不能办理机动车牌照。”蔡和平觉得很委屈,“我们买车时,只听说国家要求买专用校车,谁知道幼儿园和小学的校车还不一样,卖车的厂家也没告诉我们。”
 

  据了解,《条例》对幼儿校车和中小学校车的标准提出了不同要求。但由于宣传力度不足等原因,一些基层的幼儿园并不了解;一些厂家卖车心切,也不会主动说明。
 

  据舞阳县教体局副局长谢耀彬介绍,该县30多家幼儿园的校车都是类似情况,“车管所建议他们找厂家换车,但是有的厂家根本不生产幼儿园专用校车;有的厂家说,车卖出去的时间比较长,不能换。”
 

  基层管理部门期待“操作细则”
 

  原因虽然不同,但斥巨资买来的新校车不能“上牌”,让学校和幼儿园方面都十分焦急,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据李卫东介绍,9月初,郑州市交警支队六大队的民警就曾召集辖区几所学校有关负责人开会,听取他们对校车“上牌”的意见。该大队车管中队队长杨建伟表示,已经将学校的意见,反映给了郑州市车管所。车管所正在与其他部门协调,希望尽快帮助学校办理相关手续。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舞阳县幼儿园校车“上牌难”问题有了新进展。据谢耀彬介绍,通过该县教体局的协调,漯河市车管所已同意为符合条件的校车办理机动车牌照。
 

  9月20日,当记者再次联系上蔡和平时,她的语气并不轻松。“就算办了机动车牌照,校车的使用许可证还是不能办。《条例》里说,用没有‘上牌’的校车接送孩子,一旦被查到会被罚款上万元。”蔡和平忧心忡忡地说。
 

  那这30多家幼儿园新买的校车就只能打水漂吗?一位舞阳县民办幼儿园的负责人发现《条例》中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规定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允许继续使用取得校车标牌的“其他载客汽车”接送小学生和幼儿。他建议,能否对他们的专用校车按照“其他载客汽车”进行管理,经过审验,符合安全要求的颁发给校车标牌,允许在过渡期内使用。
 

  谢耀彬表示,目前我省还没有划定“过渡期”的时限,而且校车管理涉及教育、交通、公安等10多个部门,这一建议是否可行,只能等待具体政策出台。
 

  《条例》实施办法即将出台
 

  新学期开学已经大半个月了,新校车还不能“上牌”,也让一些学生家长十分担忧。
 

  李女士家住在郑州市西郊的帝湖花园小区,她的两个孙子小俊、小杰都是省实验学校郑东小学的学生,都需要乘坐校车。
 

  “新换的校车要是安全,就尽快给它‘上牌’,正常接送学生;如果不安全就让学校换车或者换司机。”李女士说。听说现在国家加强校车管理,她很支持。只是希望能尽快对校车“上牌”的事有个说法,让学生家长们放心。
 

  对于《条例》中的严格规定,李卫东认为十分必要。他建议,政府能否出台“细则”,让《条例》更具有可操作性。
 

  今年8月,省政府召开的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上透露,我省现有校车8000多辆。如何让达标的校车尽快顺利“上牌”、上路,同时将不达标的车辆阻挡在校车队伍之外,已经成为众多相关部门面临的课题。
 

  记者从省教育厅、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等部门了解到,我省正在积极建立涉及教育、公安等20个部门的“校车安全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由省政府法制办公室牵头正在制定的我省贯彻《条例》实施办法也将尽快出台,其中将设定合理的过渡期限,细化《条例》的各项要求。
 

  专用校车能否尽快告别“上牌难”,孩子们何时都能坐上安全放心车,本报还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