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稿 > 正文

深度分析:进口汽车为何高价?

2013-08-04 00:31出处:新浪汽车 [转载]责编:赵颖

        进口车的价格构成解析:

        目前国内进口车的价格构成=报关价(国外裸车价格)+关税+消费税+增值税+厂商,经销商费用。仅是税费一项的总和就达到了车辆报关价的一倍以上。
        
        以2013款宝马740Li为例:国内103.5万  国外47.4万

         国内外差价形成原因:

         1 税费占大头

        以2013款宝马740Li为例,报关价为47.4万元,进入中国市场后三项税费合计45万元,为报关价的95%,接近增加一倍。

 
        2 厂商,经销商层层扒皮

        宝马中国贸易有限公司的高定价策略以及经销商的高利润同时也是导致宝马7价格昂贵的原因。

        售价利润逐渐变薄后,经销商通过售后保养弥补利润。于是车主在4s店的售后保养费用会格外高。

        
         进口车汽车高价原因分析:

         原因一:进口车完税后价格增加一倍

 
        一般来说,进口汽车需要缴纳三种税,即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完税总额,在计算方法是累乘)援引北京晨报对北美版某款轿车的为例:以47.4万元人民币计算,考虑到汇率、排量(3.0L,影响消费税税率)后,税费总和大致为45.03万元。进口车在完税环节,价格差不多已经增加了一倍。
 
        原因二:政策致进口车定价权被总代理把持
 
        随着中国加入WTO,一方面要求进口税率下降;一方面在细分的汽车产业,出于防止“遍地开花”,难以管理,出台《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相比国外的多品牌混营等较为灵活的模式,进口车在进入流通环节时,定价权被总代理和经销商所把持,消费者难以在其他渠道获得产品,自然缺少议价的筹码。
 
         原因三:本土品牌弱势助长气焰
 
        中国的进口车,相比其产地的价格是2.5-3倍的增长。除去综合税收导致的一倍增幅,还有近一倍要在销售流通环节溢价。去年,进口车价出现大幅降价,让消费者在难掩兴奋的同时,也为进口车的暴利所折服。价格的实惠是最好销售武器,但自主价位区间也是艰难地徘徊在10万左右,鲜有达到20万的自主品牌。
  
         原因四:中国消费者对国际品牌狂热追求
 

        “钱多人傻”用在这里,真心不是要贬损中国消费者,但我们对国际品牌狂热的追求,实在盛况空前。以劳斯莱斯为例,它是平均售价据六大超豪华品牌之首,但在中国却卖得最好。目前中国市场贡献该品牌接近4成的销量份额,去年销售超千辆。购买进口车的消费者,确实对价格不是很敏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纵容洋品牌和经销商在流通环节,总是把持着价格金字塔。
 
        原因五:贸易保护 新加坡比中国问题更甚

        对比世界多国和地区后,你会平衡很多。新浪财经曾对多个国家和地区比较:以X5 xDrive35i为例,新加坡要170.9万元。其中拥车证占45万元,还只有十年有效期;在中国约要101万元。巴西和印度,分别要94.45万元和81.21万元;其实真正便宜的是以下城市:在香港需65万元,日本东京也是65万元左右。美国最便宜,在纽约仅需33.82万元,甚至比法兰克福和巴黎都要便宜。
 
责任编辑:赵颖 
V讯网

深度分析:进口汽车为何高价?

2013-08-04 出处:新浪汽车 [转载] 责编:赵颖

        进口车的价格构成解析:

        目前国内进口车的价格构成=报关价(国外裸车价格)+关税+消费税+增值税+厂商,经销商费用。仅是税费一项的总和就达到了车辆报关价的一倍以上。
        
        以2013款宝马740Li为例:国内103.5万  国外47.4万

         国内外差价形成原因:

         1 税费占大头

        以2013款宝马740Li为例,报关价为47.4万元,进入中国市场后三项税费合计45万元,为报关价的95%,接近增加一倍。

 
        2 厂商,经销商层层扒皮

        宝马中国贸易有限公司的高定价策略以及经销商的高利润同时也是导致宝马7价格昂贵的原因。

        售价利润逐渐变薄后,经销商通过售后保养弥补利润。于是车主在4s店的售后保养费用会格外高。

        
         进口车汽车高价原因分析:

         原因一:进口车完税后价格增加一倍

 
        一般来说,进口汽车需要缴纳三种税,即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完税总额,在计算方法是累乘)援引北京晨报对北美版某款轿车的为例:以47.4万元人民币计算,考虑到汇率、排量(3.0L,影响消费税税率)后,税费总和大致为45.03万元。进口车在完税环节,价格差不多已经增加了一倍。
 
        原因二:政策致进口车定价权被总代理把持
 
        随着中国加入WTO,一方面要求进口税率下降;一方面在细分的汽车产业,出于防止“遍地开花”,难以管理,出台《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相比国外的多品牌混营等较为灵活的模式,进口车在进入流通环节时,定价权被总代理和经销商所把持,消费者难以在其他渠道获得产品,自然缺少议价的筹码。
 
         原因三:本土品牌弱势助长气焰
 
        中国的进口车,相比其产地的价格是2.5-3倍的增长。除去综合税收导致的一倍增幅,还有近一倍要在销售流通环节溢价。去年,进口车价出现大幅降价,让消费者在难掩兴奋的同时,也为进口车的暴利所折服。价格的实惠是最好销售武器,但自主价位区间也是艰难地徘徊在10万左右,鲜有达到20万的自主品牌。
  
         原因四:中国消费者对国际品牌狂热追求
 

        “钱多人傻”用在这里,真心不是要贬损中国消费者,但我们对国际品牌狂热的追求,实在盛况空前。以劳斯莱斯为例,它是平均售价据六大超豪华品牌之首,但在中国却卖得最好。目前中国市场贡献该品牌接近4成的销量份额,去年销售超千辆。购买进口车的消费者,确实对价格不是很敏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纵容洋品牌和经销商在流通环节,总是把持着价格金字塔。
 
        原因五:贸易保护 新加坡比中国问题更甚

        对比世界多国和地区后,你会平衡很多。新浪财经曾对多个国家和地区比较:以X5 xDrive35i为例,新加坡要170.9万元。其中拥车证占45万元,还只有十年有效期;在中国约要101万元。巴西和印度,分别要94.45万元和81.21万元;其实真正便宜的是以下城市:在香港需65万元,日本东京也是65万元左右。美国最便宜,在纽约仅需33.82万元,甚至比法兰克福和巴黎都要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