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稿 > 正文

李书福:炒作是炒不出竞争力的

2018-06-04 11:13出处:V讯网 [原创]责编:周燕妮

  5月29日,第一届龙湾论坛在浙江宁波召开,本届论坛聚集了传统与造车新势力两大车企代表,另有车界顶尖技术人士出席。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论坛上发表了“炒作是炒不出竞争力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听了与会嘉宾的内容分享,一方面看到了我国汽车工业的辉煌成就,同时也需要直面一些问题和挑战,看到我们存在的机遇。

  中国确实生产了不少车子,但和国外的同行比起来,中国的汽车工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实实在在的,我们必须要去面对,而不能回避。5年以后中国的汽车产业将完全放开,没有任何门槛,外国的汽车公司完全可以在中国换一种方法来发展。如何用好这短短的五年时间,这既是中国汽车公司的机遇,也是一个无穷的挑战。外国的汽车公司也在做规划,如何与中国的政策相协调,如何更好的迎接五年以后的机遇,抓住中国这个世界最大汽车市场的机遇。

  如果不是真实的投入到这一场竞争当中来,光是炒作的话,是炒不出竞争力,炒不出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 我们的43%产品都是中低端的,是不赚钱的或者说赚得一点点钱的;人家的56%都是中高端的,是赚很多钱的。人家是引领性、原创性、可持续性的,我们有时候还得学学人家的,还不是自己原创性的,存在着很多的不可持续性的挑战。

  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安全问也都是实实在在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说安全,多少人和我讲,说现在的汽车不要再说安全了,都很安全,都一样是武装到牙齿了。这对安全的认识是比较幼稚的,武装到牙齿没有用,安全技术并不是你用多少的东西武装起来就安全了,不是这样的。一辆车子的安全技术如果是这么简单的话那就不要建设了,什么装几个气囊,装多少ABS安全技术这个车子就安全了,不是这样的,一辆车子的安全可不是这么简单的。刚才吴总的分享数字大家也都看到了,多少人死于车轮底下,多少人死于自己的车厢里边,这个安全技术可不是用什么设备武装起来的,用多少设备部件一定安全的,不是这样的,所以安全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能源,现在能源主要是指石油,中国要发展电动汽车,中国的电池不是进口的,电都是自己发出来的,实事求是地讲,能源是自己的。所以发展电动汽车有能源方面的因素,可是现在很难一下子完全地切换到电动汽车,这是一个方向,我们需要一点点努力。怎么能够节能?我们吉利研究甲醇汽车很长时间了,甲醇中国很多,也是一个清洁能源,我也是从能源的角度思考为什么十几年来研究甲醇汽车,我是花了大量的精力,花了好多的钱,一支很大的团队在研究甲醇汽车,确实消耗了很多的心血在这里边,我为了这件事情“上蹿下跳”到这个部门那个部门,研究这个技术那个技术,累得不得了,但是我认为这对整个中国的能源安全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现在是持之以恒地在做,到现在为止根本不赚钱,这件事情很难,但是我觉得值得去尝试。

  所以无论是电动汽车也好,甲醇动力也好,当然电动汽车各种各样的,我们主要讲的是电池的。面对能源和环境的压力、能源的挑战、规模的问题。规模不行创新能力就不行,因为投入的钱少;规模不行成本优势就没有;规模不行,质量的能力也很难上得去。规模不行可持续性也就面临挑战,规模不行话语权也不行,所以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规模这个东西不是说“就规模而规模“,规模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困难、挑战和它的弊端,所以汽车一定是大规模的。当然,我们现在总的大方向吉利汽车就是朝着电动化新能源的方向在努力。

  表个态,吉利汽车公司都是在大家的关心支持下,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和媒体朋友大家的关心支持下,在同行的理解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关心帮助支持下,还有我们全体的吉利管理层,全体吉利员工,工程汽车人员大家共同的努力拼搏下一点点成长起来了,现在照样面临各种挑战,面临很多的困难和问题。

  我非常希望能够跟大家来协同地发展,汽车是开放、合作、协同的产业特点,只有开放合作包容发展,汽车工业才能可持续地发展,任何的单打独斗自己关起门来参加行业的竞争,成功的机会是不大的,所以我们非常愿意和全球的同行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讨论各种合作的可能性,共同推动汽车工业更好更快地向前变革。

  我们现在开发的全新一代纯电动架构、模块,我们也愿意和大家共享,因为开发一个技术架构投入是非常大的,我在各个场合都这样说,我相信安总也同意。怎么进行共享?要开发一个技术架构、技术模块,全新的、有前瞻性的、非常领先的科技,没有三五年的时间,没有几十亿投入,没有一支非常有战斗力的队伍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新的架构、模块很快可以研发成功了,我们愿意开放,愿意和大家来共享,这样有利于规模效益的产生,也有利于为中国汽车工业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边怎么能够提高这个比例,中国的汽车公司在中国的市场怎么能够提高比例,从中低端怎么能够提到中高端,不断地朝着产业链的上面去努力。

  我觉得这是作为中国汽车行业大家必须要有这样一个非常正确的认识。只要大家协同起来,我相信对全球的汽车行业都是一件好事,将会推动整个世界汽车工业朝着智能化、电动化、轻量化以及共享出行这些方向发展,为全人类交通出行能够带来更好的变革,给大家带来更好的交通享受。

责任编辑:周燕妮 
V讯网

李书福:炒作是炒不出竞争力的

2018-06-04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周燕妮

  5月29日,第一届龙湾论坛在浙江宁波召开,本届论坛聚集了传统与造车新势力两大车企代表,另有车界顶尖技术人士出席。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论坛上发表了“炒作是炒不出竞争力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听了与会嘉宾的内容分享,一方面看到了我国汽车工业的辉煌成就,同时也需要直面一些问题和挑战,看到我们存在的机遇。

  中国确实生产了不少车子,但和国外的同行比起来,中国的汽车工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实实在在的,我们必须要去面对,而不能回避。5年以后中国的汽车产业将完全放开,没有任何门槛,外国的汽车公司完全可以在中国换一种方法来发展。如何用好这短短的五年时间,这既是中国汽车公司的机遇,也是一个无穷的挑战。外国的汽车公司也在做规划,如何与中国的政策相协调,如何更好的迎接五年以后的机遇,抓住中国这个世界最大汽车市场的机遇。

  如果不是真实的投入到这一场竞争当中来,光是炒作的话,是炒不出竞争力,炒不出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 我们的43%产品都是中低端的,是不赚钱的或者说赚得一点点钱的;人家的56%都是中高端的,是赚很多钱的。人家是引领性、原创性、可持续性的,我们有时候还得学学人家的,还不是自己原创性的,存在着很多的不可持续性的挑战。

  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安全问也都是实实在在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说安全,多少人和我讲,说现在的汽车不要再说安全了,都很安全,都一样是武装到牙齿了。这对安全的认识是比较幼稚的,武装到牙齿没有用,安全技术并不是你用多少的东西武装起来就安全了,不是这样的。一辆车子的安全技术如果是这么简单的话那就不要建设了,什么装几个气囊,装多少ABS安全技术这个车子就安全了,不是这样的,一辆车子的安全可不是这么简单的。刚才吴总的分享数字大家也都看到了,多少人死于车轮底下,多少人死于自己的车厢里边,这个安全技术可不是用什么设备武装起来的,用多少设备部件一定安全的,不是这样的,所以安全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能源,现在能源主要是指石油,中国要发展电动汽车,中国的电池不是进口的,电都是自己发出来的,实事求是地讲,能源是自己的。所以发展电动汽车有能源方面的因素,可是现在很难一下子完全地切换到电动汽车,这是一个方向,我们需要一点点努力。怎么能够节能?我们吉利研究甲醇汽车很长时间了,甲醇中国很多,也是一个清洁能源,我也是从能源的角度思考为什么十几年来研究甲醇汽车,我是花了大量的精力,花了好多的钱,一支很大的团队在研究甲醇汽车,确实消耗了很多的心血在这里边,我为了这件事情“上蹿下跳”到这个部门那个部门,研究这个技术那个技术,累得不得了,但是我认为这对整个中国的能源安全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现在是持之以恒地在做,到现在为止根本不赚钱,这件事情很难,但是我觉得值得去尝试。

  所以无论是电动汽车也好,甲醇动力也好,当然电动汽车各种各样的,我们主要讲的是电池的。面对能源和环境的压力、能源的挑战、规模的问题。规模不行创新能力就不行,因为投入的钱少;规模不行成本优势就没有;规模不行,质量的能力也很难上得去。规模不行可持续性也就面临挑战,规模不行话语权也不行,所以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规模这个东西不是说“就规模而规模“,规模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困难、挑战和它的弊端,所以汽车一定是大规模的。当然,我们现在总的大方向吉利汽车就是朝着电动化新能源的方向在努力。

  表个态,吉利汽车公司都是在大家的关心支持下,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和媒体朋友大家的关心支持下,在同行的理解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关心帮助支持下,还有我们全体的吉利管理层,全体吉利员工,工程汽车人员大家共同的努力拼搏下一点点成长起来了,现在照样面临各种挑战,面临很多的困难和问题。

  我非常希望能够跟大家来协同地发展,汽车是开放、合作、协同的产业特点,只有开放合作包容发展,汽车工业才能可持续地发展,任何的单打独斗自己关起门来参加行业的竞争,成功的机会是不大的,所以我们非常愿意和全球的同行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讨论各种合作的可能性,共同推动汽车工业更好更快地向前变革。

  我们现在开发的全新一代纯电动架构、模块,我们也愿意和大家共享,因为开发一个技术架构投入是非常大的,我在各个场合都这样说,我相信安总也同意。怎么进行共享?要开发一个技术架构、技术模块,全新的、有前瞻性的、非常领先的科技,没有三五年的时间,没有几十亿投入,没有一支非常有战斗力的队伍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新的架构、模块很快可以研发成功了,我们愿意开放,愿意和大家来共享,这样有利于规模效益的产生,也有利于为中国汽车工业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边怎么能够提高这个比例,中国的汽车公司在中国的市场怎么能够提高比例,从中低端怎么能够提到中高端,不断地朝着产业链的上面去努力。

  我觉得这是作为中国汽车行业大家必须要有这样一个非常正确的认识。只要大家协同起来,我相信对全球的汽车行业都是一件好事,将会推动整个世界汽车工业朝着智能化、电动化、轻量化以及共享出行这些方向发展,为全人类交通出行能够带来更好的变革,给大家带来更好的交通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