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池成本的下降,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退坡是必然的,就正道集团而言,在制定产品规划之初就没有将补贴政策作为一个因素来考虑,只考虑推出的产品是否符合其方向和能否获得准入许可。
4月25日,北京车展期间,正道集团全球首发轿车车型H500和SUV车型K350,以及中国首发的正道超跑HK GT。加之2017年上海车展上,正道集团发布了三款增程式电驱动汽车H600、K750、K550,至此正道集团形成了从轿车到SUV再到跑车的完整产品布局。
根据正道集团的产品规划,未来,正道集团将形成12款增程式电驱动汽车的完善产品布局,将涵盖轿车、SUV、MPV、超跑、皮卡等多种车型。
在动力配置布局上,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以及所在地区的新能源产品使用特点,选择新型高效内燃机发电机增程器、微型涡轮发电机增程器或氢燃料电池系统增程器。
发布会后,正道集团首席执行官徐建国接受汽车预言家的独家采访,详细解读了正道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未来规划,此外,徐建国还解答了多个热点问题。
正道集团产品规划不考虑补贴政策
2018年3月份,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混合动力)补贴为2.2万元。随着新能源财政补贴退坡机制的实施,2020年后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全面退坡。
针对新能源退坡机制,徐建国表示,随着电池成本的下降,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退坡是必然的,就正道集团而言,在制定产品规划之初就没有将补贴政策作为一个因素来考虑,因为将补贴政策这一不确定因素放入产品规划之中,会导致产品推广出现问题,正道集团只考虑推出的产品是否符合其方向和能否获得准入许可。
正道集团与造车新势力不同
在舆论的眼中,正道集团似乎与其他造车新势力相同,都是通过新能源汽车布局汽车产业,但徐建国指出,正道集团与其他造车新势力不同,正道集团更像一个初创公司,在众多造车新势力中,正道集团是唯一一家拥有经营传统汽车经验的初创公司。
据了解,正道集团创始人仰融拥有着丰富的传统汽车制造经验,曾经带领着华晨汽车海外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境外上市企业,与宝马合资实现宝马产品国产化。对于正道来说,创始人仰融的丰富传统汽车管理制造经验,使得正道集团不同于其他造车新势力。
在产品布局和规划上,正道集团与其他造车新势力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徐建国表示,当今全球汽车市场以及中国汽车市场,不可能仅仅依靠一款车型打开市场,正道集团通过吸取过往传统造车理念,在车型量产前,主动完成多款车型的研发,实现多款车型的全布局,在未来能够实现多款车型的集中上市,完善产品布局。
为什么正道集团推出增程式电驱动汽车?
根据正道集团的规划,未来所有量产车型都将搭载新型高效内燃机发电机增程器、微型涡轮发电机增程器或氢燃料电池系统增程器这三套动力总成,这也就意味着,未来正道集团的产品将以增程式电驱动车型为主。
对于为何选择增程式电驱动汽车为切入点,徐建国表示,在清洁能源汽车中,正道集团之所以没有选择纯电动汽车作为产品发展方向,是因为纯电动汽车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首先是续航里程问题,无论搭载多大容量的电池包,电能总有消耗完的时候。其次纯电动汽车从本质将并不环保,在目前这种电力结构下,火力发电达到70%以上,纯电动汽车只是将污染进行了转移。此外,部分纯电动汽车还存在着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
正是应为纯电动汽车存在种种现阶段无法解决问题,所以正道集团从创立之初就坚持增程式电驱动技术路线。徐建国指出,增程式电驱动汽车与纯电动汽车一样,依靠的是100%纯电动驱动,与混动车型相比,增程式电驱动车型所搭载的发电机拥有更高的发电效率、续航里程,以及更低的排放。此外,增程式电驱动车型所使用的高功率电池搭配微型涡轮发电机,可以实现综合能源利用最大化。
正道集团最终的动力总成是燃料电池汽车
徐建国指出,未来正道集团量产产品将会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以及不同地区能源供应特点,推出新型高效内燃机发电机增程器、微型涡轮发电机增程器或氢燃料电池系统增程器,但是在先期产品投放方面,会以搭载微型涡轮发电机增程器的产品投放为主,随着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会逐步加大搭载氢燃料电池系统增程器的产品投放。
此外,徐建国认为,燃料电池汽车是清洁能源汽车发展的最终目标,纯电动汽车是个过渡产品,而且过渡期会非常短。
正道集团掌握制氢核心技术
在正道集团的产品规划中,氢燃料电池系统增程器将会是未来主要的动力系统,而氢燃料的制作成本一直是限制燃料电池发展的关键点。
徐建国表示,正道汽车拥有一套制氢的核心技术,这套核心技术解决了氢燃料长距离运输带来的高昂成本。而在安全性方面,使用这套技术的加氢站将不储存氢气,仅储存制氢原料,当燃料电池加注氢气时,加氢站直接生产氢气,完成加注后就会暂停生产。
宾尼法利纳设计所为正道集团节约研发投入
在北京车展上亮相的H500、K350,以及HK GT均由意大利宾尼法利纳(Pininfarina)设计,徐建国指出,宾尼法利纳是正道集团工程团队的补充,与宾尼法利纳合作开发,大大缩短整个车型的研发时间和研发成本,正道集团通过宾尼法利纳工程化体系来实现对于车辆的快速研发。
同时,徐建国表示,正道集团有能力组建庞大的研发院,但是庞大的研发团队需要3-5年的磨合期,较长的磨合期不能满足正道集团的产品规划和布局,现阶段正道集团核心团队对产品进行规划,通过宾尼法利纳高效的工程化体系来实现概念车以及未来的量产车。
如何解决生产资质问题
徐建国指出,正道集团将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收购拥有新能源生产资质的汽车企业,从而获取到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同时,徐建国指出,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正道集团是不会通过代工厂的方式进行量产车的生产。
正道集团今年重点发展方向是什么?
2017年到2018年,正道集团接连发布了6款全新的概念车型,针对2018年的发展方面,徐建国表示,2018年正道集团最要的的任务就是落实生产基地,为2020年量产车型铺好路。
徐建国介绍到,生产基地将实现30万辆的年产能,基地内将涵盖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生产车间,同时,生产基地内还将建成动力电池生产厂和增程器生产厂。
正道集团为何推出HK GT车型
梳理正道集团推出的6款车型不难发现,主要以轿车和SUV车型为主,而HK GT车型直接将正道集团的产品线拉高至跑车细分市场。
徐建国指出,第一,推出HK GT是为了提升正道集团的品牌,第二,在调研阶段,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群体能够接受GT风格的车型,推出HK GT也是为了满足部分消费者的需求,第三,未来HK GT很有可能以限量版车型的形式进入市场。
2018-04-26 出处:汽车预言家 [原创] 责编:张坤
随着电池成本的下降,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退坡是必然的,就正道集团而言,在制定产品规划之初就没有将补贴政策作为一个因素来考虑,只考虑推出的产品是否符合其方向和能否获得准入许可。
4月25日,北京车展期间,正道集团全球首发轿车车型H500和SUV车型K350,以及中国首发的正道超跑HK GT。加之2017年上海车展上,正道集团发布了三款增程式电驱动汽车H600、K750、K550,至此正道集团形成了从轿车到SUV再到跑车的完整产品布局。
根据正道集团的产品规划,未来,正道集团将形成12款增程式电驱动汽车的完善产品布局,将涵盖轿车、SUV、MPV、超跑、皮卡等多种车型。
在动力配置布局上,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以及所在地区的新能源产品使用特点,选择新型高效内燃机发电机增程器、微型涡轮发电机增程器或氢燃料电池系统增程器。
发布会后,正道集团首席执行官徐建国接受汽车预言家的独家采访,详细解读了正道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未来规划,此外,徐建国还解答了多个热点问题。
正道集团产品规划不考虑补贴政策
2018年3月份,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混合动力)补贴为2.2万元。随着新能源财政补贴退坡机制的实施,2020年后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全面退坡。
针对新能源退坡机制,徐建国表示,随着电池成本的下降,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退坡是必然的,就正道集团而言,在制定产品规划之初就没有将补贴政策作为一个因素来考虑,因为将补贴政策这一不确定因素放入产品规划之中,会导致产品推广出现问题,正道集团只考虑推出的产品是否符合其方向和能否获得准入许可。
正道集团与造车新势力不同
在舆论的眼中,正道集团似乎与其他造车新势力相同,都是通过新能源汽车布局汽车产业,但徐建国指出,正道集团与其他造车新势力不同,正道集团更像一个初创公司,在众多造车新势力中,正道集团是唯一一家拥有经营传统汽车经验的初创公司。
据了解,正道集团创始人仰融拥有着丰富的传统汽车制造经验,曾经带领着华晨汽车海外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境外上市企业,与宝马合资实现宝马产品国产化。对于正道来说,创始人仰融的丰富传统汽车管理制造经验,使得正道集团不同于其他造车新势力。
在产品布局和规划上,正道集团与其他造车新势力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徐建国表示,当今全球汽车市场以及中国汽车市场,不可能仅仅依靠一款车型打开市场,正道集团通过吸取过往传统造车理念,在车型量产前,主动完成多款车型的研发,实现多款车型的全布局,在未来能够实现多款车型的集中上市,完善产品布局。
为什么正道集团推出增程式电驱动汽车?
根据正道集团的规划,未来所有量产车型都将搭载新型高效内燃机发电机增程器、微型涡轮发电机增程器或氢燃料电池系统增程器这三套动力总成,这也就意味着,未来正道集团的产品将以增程式电驱动车型为主。
对于为何选择增程式电驱动汽车为切入点,徐建国表示,在清洁能源汽车中,正道集团之所以没有选择纯电动汽车作为产品发展方向,是因为纯电动汽车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首先是续航里程问题,无论搭载多大容量的电池包,电能总有消耗完的时候。其次纯电动汽车从本质将并不环保,在目前这种电力结构下,火力发电达到70%以上,纯电动汽车只是将污染进行了转移。此外,部分纯电动汽车还存在着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
正是应为纯电动汽车存在种种现阶段无法解决问题,所以正道集团从创立之初就坚持增程式电驱动技术路线。徐建国指出,增程式电驱动汽车与纯电动汽车一样,依靠的是100%纯电动驱动,与混动车型相比,增程式电驱动车型所搭载的发电机拥有更高的发电效率、续航里程,以及更低的排放。此外,增程式电驱动车型所使用的高功率电池搭配微型涡轮发电机,可以实现综合能源利用最大化。
正道集团最终的动力总成是燃料电池汽车
徐建国指出,未来正道集团量产产品将会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以及不同地区能源供应特点,推出新型高效内燃机发电机增程器、微型涡轮发电机增程器或氢燃料电池系统增程器,但是在先期产品投放方面,会以搭载微型涡轮发电机增程器的产品投放为主,随着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会逐步加大搭载氢燃料电池系统增程器的产品投放。
此外,徐建国认为,燃料电池汽车是清洁能源汽车发展的最终目标,纯电动汽车是个过渡产品,而且过渡期会非常短。
正道集团掌握制氢核心技术
在正道集团的产品规划中,氢燃料电池系统增程器将会是未来主要的动力系统,而氢燃料的制作成本一直是限制燃料电池发展的关键点。
徐建国表示,正道汽车拥有一套制氢的核心技术,这套核心技术解决了氢燃料长距离运输带来的高昂成本。而在安全性方面,使用这套技术的加氢站将不储存氢气,仅储存制氢原料,当燃料电池加注氢气时,加氢站直接生产氢气,完成加注后就会暂停生产。
宾尼法利纳设计所为正道集团节约研发投入
在北京车展上亮相的H500、K350,以及HK GT均由意大利宾尼法利纳(Pininfarina)设计,徐建国指出,宾尼法利纳是正道集团工程团队的补充,与宾尼法利纳合作开发,大大缩短整个车型的研发时间和研发成本,正道集团通过宾尼法利纳工程化体系来实现对于车辆的快速研发。
同时,徐建国表示,正道集团有能力组建庞大的研发院,但是庞大的研发团队需要3-5年的磨合期,较长的磨合期不能满足正道集团的产品规划和布局,现阶段正道集团核心团队对产品进行规划,通过宾尼法利纳高效的工程化体系来实现概念车以及未来的量产车。
如何解决生产资质问题
徐建国指出,正道集团将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收购拥有新能源生产资质的汽车企业,从而获取到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同时,徐建国指出,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正道集团是不会通过代工厂的方式进行量产车的生产。
正道集团今年重点发展方向是什么?
2017年到2018年,正道集团接连发布了6款全新的概念车型,针对2018年的发展方面,徐建国表示,2018年正道集团最要的的任务就是落实生产基地,为2020年量产车型铺好路。
徐建国介绍到,生产基地将实现30万辆的年产能,基地内将涵盖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生产车间,同时,生产基地内还将建成动力电池生产厂和增程器生产厂。
正道集团为何推出HK GT车型
梳理正道集团推出的6款车型不难发现,主要以轿车和SUV车型为主,而HK GT车型直接将正道集团的产品线拉高至跑车细分市场。
徐建国指出,第一,推出HK GT是为了提升正道集团的品牌,第二,在调研阶段,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群体能够接受GT风格的车型,推出HK GT也是为了满足部分消费者的需求,第三,未来HK GT很有可能以限量版车型的形式进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