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稿 > 正文

外界为何预测宝骏530将成下一个“爆款”车型?

2018-03-25 19:43出处:V讯网 [原创]责编:周燕妮

  2018年3月11日,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宝骏530在广州亚运城体育馆举行了新车上市活动。从2015年至今,除2016年未向市场推出全新SUV车型外,三年时间里,宝骏旗下的SUV车型:宝骏560、宝骏510和宝骏530接连上市,在细分市场增速最快的SUV领域扎牢了“宝骏品牌”的根基。

  据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三年时间里,宝骏旗下SUV车型的销量排名逐年上升,2015年7月上市的宝骏560仅用半年时间就在同年的自主品牌SUV销量排行中排列第七;2016年上升至第三位,年销32.15万辆的业绩与暂列第二的广汽传祺GS4相差无几;直至2017年,宝骏系列SUV车型再次迎来反超,该年全新上市的宝骏510以36.39万辆的成绩成为仅次于哈弗H6的新一代“神车”。与此同时,宝骏560虽排名不占优势,但依旧“榜上有名”,由此来看,此番宝骏530的上市将力保品牌在厮杀激烈的竞争中形成“集团军优势”。

  如果说一次成功尚属偶然的话,那么宝骏系列SUV车型屡获市场检验后取得的成绩就可证明其,无论是在前期的市场调研、研发生产以及营销策略和销售布局上均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品牌策略。

  从已经上市的宝骏系列SUV产品定价策略来看,宝骏品牌深知其消费群体的画像,经济实惠是其购车的最重要的参考因素,由此将区域市场锁定为广大的三四线城市及县城乡镇。其中,宝骏510起步价不过6万元,顶配售价不过7万元。而目标指向竞争最激烈的紧凑型SUV细分市场的宝骏530,新车起步价不过8万元,最高配置价格也不超12万元,两款车型在同级别竞争中牢牢占据了性价比优势。

  而市场回馈宝骏的是每年近百万辆的市场规模。以2017年为例,通用汽车盘点其在华市场业务时,特别指出了宝骏、凯迪拉克和别克为通用所做出的贡献。事实上,宝骏与五菱两个本土品牌早已成为通用全球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每年共计200万辆的业绩成为通用汽车在全球销量排名中的关键。

  如今看来,恪守“低端市场”,并形成批量销售优势,宝骏的成功自然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其实,近年来以宝骏和哈弗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已然凭借SUV这个当红炸子鸡车型形成了“阵营优势”,近三年时间里,除哈弗H6多次占据SUV销量排行榜首位外,广汽传祺GS4、长安CS75以及江淮瑞风S3等多款自主品牌车型也曾冲击过前三名的位置。不过,激烈地厮杀使得车企稍不留意就可能“掉队”,甚至是“摔跟头”出局。

  以长安为例,热销主力SUV车型CS75和CS35也曾形成联手“打天下”的格局,帮助品牌在前期的竞争中占据了有利的位置。不过好景不长,2017年长安全年新车销量为106.2万辆,同比下降了7.5%,销量落后于上汽通用五菱和吉利汽车。

  在业内资深人士看来,造成长安汽车如今走到这样一个尴尬境地是有原因的。过去几年,长安汽车增速虽快,荣升自主品牌“百万销量俱乐部”的一员,但其尚未形成稳定地的市场规模,就在此基础上筹划品牌向上的举措,既丢失了原有的“低端市场”消费群体,也未能把握品牌提升的准确时机。据统计数据显示,长安汽车重点打造的旗舰SUV、冲击自主品牌20万元价格“天花板”的长安CS95在去年累计销售仅2万余辆,而担当销量重任的CS75和CS35则分别销售24万辆和15万辆,失去了竞争优势。

  相比而言,宝骏品牌这几年稳健向上的发展可谓有目共睹。分析之下不难看出,正是基于品牌战略规划、车型研发生产和销售渠道铺设上的合理布局,宝骏进一步拉大了与长安汽车等竞争对手的优势距离。

  上文提及,上汽通用旗下的两个自主品牌宝骏和五菱汽车每年约贡献200万辆的销量数字,以十年为计则可形成相当可观的2000万辆的市场格局,体量远超长安汽车;从研发生产成本上看,宝骏系列车型出自旗下的两个平台,对比长安汽车纷繁复杂的车型平台,虽然数量不占优势,但单位车型摊牌成本低,可实现更新换代的速度;此外,在于合资品牌合作方面,宝骏与通用达成了有效的合作机制,在消费者需求环节由宝骏品牌自主把控,而车型研发的技术攻关部分则由造成经验更加丰富的通用汽车来一手掌握,由此形成了“1+1>2”的成果。

  外观设计合格、“一身名牌”的配置过关、不过十万元的售价区间,以及庞大的经销商网络满足消费者售前售后的服务……一部畅销车型所需具备的元素都已满足,如此一来,在上市之初就被外界预言将成下一个“爆款”车型的宝骏530,2018年的市场表现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周燕妮 
V讯网

外界为何预测宝骏530将成下一个“爆款”车型?

2018-03-25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周燕妮

  2018年3月11日,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宝骏530在广州亚运城体育馆举行了新车上市活动。从2015年至今,除2016年未向市场推出全新SUV车型外,三年时间里,宝骏旗下的SUV车型:宝骏560、宝骏510和宝骏530接连上市,在细分市场增速最快的SUV领域扎牢了“宝骏品牌”的根基。

  据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三年时间里,宝骏旗下SUV车型的销量排名逐年上升,2015年7月上市的宝骏560仅用半年时间就在同年的自主品牌SUV销量排行中排列第七;2016年上升至第三位,年销32.15万辆的业绩与暂列第二的广汽传祺GS4相差无几;直至2017年,宝骏系列SUV车型再次迎来反超,该年全新上市的宝骏510以36.39万辆的成绩成为仅次于哈弗H6的新一代“神车”。与此同时,宝骏560虽排名不占优势,但依旧“榜上有名”,由此来看,此番宝骏530的上市将力保品牌在厮杀激烈的竞争中形成“集团军优势”。

  如果说一次成功尚属偶然的话,那么宝骏系列SUV车型屡获市场检验后取得的成绩就可证明其,无论是在前期的市场调研、研发生产以及营销策略和销售布局上均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品牌策略。

  从已经上市的宝骏系列SUV产品定价策略来看,宝骏品牌深知其消费群体的画像,经济实惠是其购车的最重要的参考因素,由此将区域市场锁定为广大的三四线城市及县城乡镇。其中,宝骏510起步价不过6万元,顶配售价不过7万元。而目标指向竞争最激烈的紧凑型SUV细分市场的宝骏530,新车起步价不过8万元,最高配置价格也不超12万元,两款车型在同级别竞争中牢牢占据了性价比优势。

  而市场回馈宝骏的是每年近百万辆的市场规模。以2017年为例,通用汽车盘点其在华市场业务时,特别指出了宝骏、凯迪拉克和别克为通用所做出的贡献。事实上,宝骏与五菱两个本土品牌早已成为通用全球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每年共计200万辆的业绩成为通用汽车在全球销量排名中的关键。

  如今看来,恪守“低端市场”,并形成批量销售优势,宝骏的成功自然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其实,近年来以宝骏和哈弗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已然凭借SUV这个当红炸子鸡车型形成了“阵营优势”,近三年时间里,除哈弗H6多次占据SUV销量排行榜首位外,广汽传祺GS4、长安CS75以及江淮瑞风S3等多款自主品牌车型也曾冲击过前三名的位置。不过,激烈地厮杀使得车企稍不留意就可能“掉队”,甚至是“摔跟头”出局。

  以长安为例,热销主力SUV车型CS75和CS35也曾形成联手“打天下”的格局,帮助品牌在前期的竞争中占据了有利的位置。不过好景不长,2017年长安全年新车销量为106.2万辆,同比下降了7.5%,销量落后于上汽通用五菱和吉利汽车。

  在业内资深人士看来,造成长安汽车如今走到这样一个尴尬境地是有原因的。过去几年,长安汽车增速虽快,荣升自主品牌“百万销量俱乐部”的一员,但其尚未形成稳定地的市场规模,就在此基础上筹划品牌向上的举措,既丢失了原有的“低端市场”消费群体,也未能把握品牌提升的准确时机。据统计数据显示,长安汽车重点打造的旗舰SUV、冲击自主品牌20万元价格“天花板”的长安CS95在去年累计销售仅2万余辆,而担当销量重任的CS75和CS35则分别销售24万辆和15万辆,失去了竞争优势。

  相比而言,宝骏品牌这几年稳健向上的发展可谓有目共睹。分析之下不难看出,正是基于品牌战略规划、车型研发生产和销售渠道铺设上的合理布局,宝骏进一步拉大了与长安汽车等竞争对手的优势距离。

  上文提及,上汽通用旗下的两个自主品牌宝骏和五菱汽车每年约贡献200万辆的销量数字,以十年为计则可形成相当可观的2000万辆的市场格局,体量远超长安汽车;从研发生产成本上看,宝骏系列车型出自旗下的两个平台,对比长安汽车纷繁复杂的车型平台,虽然数量不占优势,但单位车型摊牌成本低,可实现更新换代的速度;此外,在于合资品牌合作方面,宝骏与通用达成了有效的合作机制,在消费者需求环节由宝骏品牌自主把控,而车型研发的技术攻关部分则由造成经验更加丰富的通用汽车来一手掌握,由此形成了“1+1>2”的成果。

  外观设计合格、“一身名牌”的配置过关、不过十万元的售价区间,以及庞大的经销商网络满足消费者售前售后的服务……一部畅销车型所需具备的元素都已满足,如此一来,在上市之初就被外界预言将成下一个“爆款”车型的宝骏530,2018年的市场表现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