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国家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清华大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2018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召开。本届论坛主题是“把握全球变革趋势 实现高质量发展”。
如今,全球汽车产业正在加速变革,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成为企业发力和行业竞争焦点。我国在电动化上率先进入了产业化进程,自主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同时,主要发达国家也大力度推动汽车产业转型,政府的政策包括鼓励电动化、限制燃油车、立法支持自动驾驶等措施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备受关注。全球主要汽车公司、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公司、有核心突破的科技型公司等纷纷加入竞争,这会如何改变竞争格局,企业又如何应对挑战,也是当下多数企业思考的重大问题。
本届论坛将邀请到国内有关部委领导、欧美等国政府官员、中外大型汽车及信息等领域公司高管、专家学者、协会代表、创新领袖、投资界人士等相关人员就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汽车产业生态重构、推进产业融合、智能汽车的未来、突破核心技术、行业政策走向、推动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等热点问题进行两天的交流。
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念修发言实录:
尊敬的万钢副主席、苗圩部长、徐冠华主席、陈清泰理事长,各位领导、各位院士、企业家,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出席2018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高层论坛,与产业界、学术界、媒体界的朋友一道,共同分析研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大势,共商共谋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计。我谨代表国家发改委,对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
汽车作为人类文明进步和工业革命的成果,一直处在世界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前沿。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全球汽车产业正快速步入以电动化、智能化为主的转型升级时代,全球产业格局正在加快重塑和调整。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汽车工业发展,先后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汽车普及程度不断提高,中国快速进入汽车社会,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性和支柱性产业。基于新技术、新业态的加快突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快速发展、智能化开始发力。为顺应全球产业变革大势,按照中央部署,国家发改委会同工信部等有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政策举措,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强化战略引导。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造强国战略,将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进行谋划,正在研究制定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明确到2020年、2025年、2035年的分阶段发展目标,提出了技术创新、路网设施等6大体系20项重大战略任务。
二是强化政策保障。我们着眼于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发布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以及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并在充电基础设施、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利用、用电价格等方面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或者是细则。围绕投资项目管理、车辆推广应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完善配套政策,强化资金保障,不断丰富完善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制度供给和政策体系。
三是强化创新引领。围绕落实《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聚焦车载芯片、自动驾驶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和薄弱环节,加快实施软硬件技术突破、先进动力电池研制等5大工程,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关键技术产业化。设立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市场化运作,支持和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做强做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明确指出,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中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必然选择,更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各方一道在以下五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推动智能汽车行业加快发展: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全力推进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引导作用,凝聚发展共识,加强部门协同,增强政策合力。建立智能汽车创新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充分调动和汇聚政府部门、龙头企业、研究机构、行业组织等多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全力推进战略实施,创立智能汽车中国标准体系,提升引领发展能力。
二是推动跨界融合,大力培育产业生态。加强汽车制造、信息通信、互联网等领域骨干企业的相互合作,强化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加快智能化关键零部件及系统的开发应用,提升整车智能化水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汽车品牌和领军企业,围绕智能汽车消费使用,积极培育定位导航、车用通信、信息安全、数据服务、智能出行等新市场业态和新商业模式。
三是鼓励开放合作,合力开发全球资源。支持国内企业广泛开展国际合作,通过联合开发、合资合作等途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快海外市场布局,增强海外研发能力,拓展海外发展空间。鼓励外资企业积极参与中国智能汽车发展,利用多双边合作和高层对话机制,加强产业合作交流、标准协调互认,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共享创新发展成果。
四是坚持纯电驱动,助力实现换道超车。以世界一流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动力电池等关键技术水平,大力支持制造装备的自主创新,系统支持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加快发展。开展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清理规范,修订《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管理,探索在全国碳排放市场开展新能源汽车碳配额交易,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长效激励机制。完善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使用的政策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实施“零排放行驶区域”等措施。
五是完善制度供给,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推进智能汽车测试生产、销售使用等领域的立法进程,营造保障安全、促进发展的法治环境,推动智能汽车网络服务、信息安全、共享出行、金融保险等领域管理政策制定出台,为智能汽车商业化应用积极创造条件。
当前全球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势头迅猛、前景广阔,发展智能汽车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我们真诚期待社会各界努力同心、携手合作、共迎挑战、把握先机,共同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注入新能量、增添新活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18-01-20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田大鹏
1月20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国家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清华大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2018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召开。本届论坛主题是“把握全球变革趋势 实现高质量发展”。
如今,全球汽车产业正在加速变革,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成为企业发力和行业竞争焦点。我国在电动化上率先进入了产业化进程,自主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同时,主要发达国家也大力度推动汽车产业转型,政府的政策包括鼓励电动化、限制燃油车、立法支持自动驾驶等措施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备受关注。全球主要汽车公司、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公司、有核心突破的科技型公司等纷纷加入竞争,这会如何改变竞争格局,企业又如何应对挑战,也是当下多数企业思考的重大问题。
本届论坛将邀请到国内有关部委领导、欧美等国政府官员、中外大型汽车及信息等领域公司高管、专家学者、协会代表、创新领袖、投资界人士等相关人员就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汽车产业生态重构、推进产业融合、智能汽车的未来、突破核心技术、行业政策走向、推动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等热点问题进行两天的交流。
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念修发言实录:
尊敬的万钢副主席、苗圩部长、徐冠华主席、陈清泰理事长,各位领导、各位院士、企业家,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出席2018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高层论坛,与产业界、学术界、媒体界的朋友一道,共同分析研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大势,共商共谋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计。我谨代表国家发改委,对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
汽车作为人类文明进步和工业革命的成果,一直处在世界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前沿。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全球汽车产业正快速步入以电动化、智能化为主的转型升级时代,全球产业格局正在加快重塑和调整。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汽车工业发展,先后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汽车普及程度不断提高,中国快速进入汽车社会,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性和支柱性产业。基于新技术、新业态的加快突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快速发展、智能化开始发力。为顺应全球产业变革大势,按照中央部署,国家发改委会同工信部等有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政策举措,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强化战略引导。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造强国战略,将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进行谋划,正在研究制定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明确到2020年、2025年、2035年的分阶段发展目标,提出了技术创新、路网设施等6大体系20项重大战略任务。
二是强化政策保障。我们着眼于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发布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以及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并在充电基础设施、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利用、用电价格等方面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或者是细则。围绕投资项目管理、车辆推广应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完善配套政策,强化资金保障,不断丰富完善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制度供给和政策体系。
三是强化创新引领。围绕落实《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聚焦车载芯片、自动驾驶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和薄弱环节,加快实施软硬件技术突破、先进动力电池研制等5大工程,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关键技术产业化。设立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市场化运作,支持和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做强做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明确指出,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中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必然选择,更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各方一道在以下五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推动智能汽车行业加快发展: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全力推进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引导作用,凝聚发展共识,加强部门协同,增强政策合力。建立智能汽车创新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充分调动和汇聚政府部门、龙头企业、研究机构、行业组织等多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全力推进战略实施,创立智能汽车中国标准体系,提升引领发展能力。
二是推动跨界融合,大力培育产业生态。加强汽车制造、信息通信、互联网等领域骨干企业的相互合作,强化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加快智能化关键零部件及系统的开发应用,提升整车智能化水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汽车品牌和领军企业,围绕智能汽车消费使用,积极培育定位导航、车用通信、信息安全、数据服务、智能出行等新市场业态和新商业模式。
三是鼓励开放合作,合力开发全球资源。支持国内企业广泛开展国际合作,通过联合开发、合资合作等途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快海外市场布局,增强海外研发能力,拓展海外发展空间。鼓励外资企业积极参与中国智能汽车发展,利用多双边合作和高层对话机制,加强产业合作交流、标准协调互认,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共享创新发展成果。
四是坚持纯电驱动,助力实现换道超车。以世界一流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动力电池等关键技术水平,大力支持制造装备的自主创新,系统支持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加快发展。开展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清理规范,修订《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管理,探索在全国碳排放市场开展新能源汽车碳配额交易,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长效激励机制。完善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使用的政策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实施“零排放行驶区域”等措施。
五是完善制度供给,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推进智能汽车测试生产、销售使用等领域的立法进程,营造保障安全、促进发展的法治环境,推动智能汽车网络服务、信息安全、共享出行、金融保险等领域管理政策制定出台,为智能汽车商业化应用积极创造条件。
当前全球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势头迅猛、前景广阔,发展智能汽车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我们真诚期待社会各界努力同心、携手合作、共迎挑战、把握先机,共同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注入新能量、增添新活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