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稿 > 正文

严道远:三四线城市公共服务资源有限 分时租赁机会充足

2018-01-17 15:38出处:V讯网 [原创]责编:田大鹏

  1月17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办的2018国际新能源汽车用户评价与应用创新研讨会在广西柳州举办。本届会议主题为“关注用户评价,聚焦业态创新”。

  从目前情况来看,发展新能源车是大势所趋。但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面临着补贴退坡、产品可靠性、商业运营模式、产业链配套等多方面的挑战。

  会议邀请到行业专家、电池企业、设备企业、整车企业、分时租赁、三电供应商等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等数百位大咖齐聚,共同回顾2017年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历程,并对2018年产业走向和趋势做出预判。同时,还将面对面探讨新能源汽车用户评价与应用创新等行业问题。

  以下是芜湖恒天易开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严道远发言实录:

  从四个方面开始阐述,一是现状,三四线城市的基础设施相当不完善,市区内基本没问题,但是从城区到郊县、乡镇,基本上打个车都没有,要么是价格太贵,因为更多的城市是这样的,从市区到乡镇的超过50公里的价格非常高,而城市交通又没办法提供这么好的条件,出行以自行车、摩托车、小客人为主,我们是做差异化,做出一个差异品,出租车的价格高,要三四线城市没有快车,只有顺风车,怎么满足他。像广西贵港,把三轮车取缔了,这是交通非常重要的载体,那怎么有效的取代它,这是我们做的更多贡献。

  三四线城市天然性的面积广,像北京的人口千万级的,而三四线城市没办法进行大面积的公共服务,而地方用于公共交通的资金有限。我们在出行的几个场景中分析,从最短的步行到自行车、公交、网约车、私家车,分时租赁更多的是指私家车,绝对不是对标出租车,在各个城市也在尝试,服务体系也围绕这个做工作。高铁之后的交通接驳怎么做,所以在这个领域里易开非常有机会。这是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从供给侧、用户侧进行分析,从交通的几个方面,一个是基础设施,公共交通车辆的周转率、微循环公交,这个行业到目前为止是用车最多的行业,分时租赁在宣传层面没有达到,我们也不在一线城市,媒体也没有关注到我们,而我们真正把精力放在需求层面。

  人的出行有几个场景,0—3是步行和自行车,3—15是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15—100是分时租赁汽车、私家车,100—1000是高铁、火车,1000以上是飞机出行。所以,分时租赁应该做出自己的贡献。

  下面想谈一下易开出行的模式创新,我们在全国有20多个城市在运营,签约了43个城市,与政府牵头,因为单靠企业没办法做成,希望跟政府协商,由政府牵头,政策鼓励,市场带动,多方机构共同参与,汇聚多方面资源,共同推进城市分时租赁项目,实现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应用。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为核心,以完善公共出行方式。易开运营模式,建立了易开共享出行云平台,使用易开APP享受出行服务,我们进行了易开大脑建设,把能看到的和不能看到的体系都在易开大脑进行管理,在这个领域运用大数据,还有APP的运行,做得非常深非常就,后续会大量的运用。易开共享云平台,有效链接线下资源和线下服务,为用去提供方便、快捷、实惠的新能源共享出行服务,这一系列的东西非常重,不像滴滴非常轻,而我们的优势在哪里,易开大脑提供智能计算,云服务智能管理,整套技术提供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做更多的支撑。

  这是五大优势,三位一体、四网融合、数据驱动、无人值守,智能调度,无人值守后面还跟着可视化管理。运用场景化,更加注重交流,城乡交通、商务出行,交通枢纽接驳、旅游出行,范围是15公里以外。蓝色的是签约的,红色的是已经投放的,我们的模式是一定要把充电桩建好,在基础设施建好再投放。我们希望满足中短途需求,连接公共交通,城市公共交通的组成部分,居民出行方式之一。非常感谢,希望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做更多的贡献,也希望和各位专家探讨分时租赁商业模式,谢谢。

责任编辑:田大鹏 
V讯网

严道远:三四线城市公共服务资源有限 分时租赁机会充足

2018-01-17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田大鹏

  1月17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办的2018国际新能源汽车用户评价与应用创新研讨会在广西柳州举办。本届会议主题为“关注用户评价,聚焦业态创新”。

  从目前情况来看,发展新能源车是大势所趋。但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面临着补贴退坡、产品可靠性、商业运营模式、产业链配套等多方面的挑战。

  会议邀请到行业专家、电池企业、设备企业、整车企业、分时租赁、三电供应商等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等数百位大咖齐聚,共同回顾2017年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历程,并对2018年产业走向和趋势做出预判。同时,还将面对面探讨新能源汽车用户评价与应用创新等行业问题。

  以下是芜湖恒天易开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严道远发言实录:

  从四个方面开始阐述,一是现状,三四线城市的基础设施相当不完善,市区内基本没问题,但是从城区到郊县、乡镇,基本上打个车都没有,要么是价格太贵,因为更多的城市是这样的,从市区到乡镇的超过50公里的价格非常高,而城市交通又没办法提供这么好的条件,出行以自行车、摩托车、小客人为主,我们是做差异化,做出一个差异品,出租车的价格高,要三四线城市没有快车,只有顺风车,怎么满足他。像广西贵港,把三轮车取缔了,这是交通非常重要的载体,那怎么有效的取代它,这是我们做的更多贡献。

  三四线城市天然性的面积广,像北京的人口千万级的,而三四线城市没办法进行大面积的公共服务,而地方用于公共交通的资金有限。我们在出行的几个场景中分析,从最短的步行到自行车、公交、网约车、私家车,分时租赁更多的是指私家车,绝对不是对标出租车,在各个城市也在尝试,服务体系也围绕这个做工作。高铁之后的交通接驳怎么做,所以在这个领域里易开非常有机会。这是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从供给侧、用户侧进行分析,从交通的几个方面,一个是基础设施,公共交通车辆的周转率、微循环公交,这个行业到目前为止是用车最多的行业,分时租赁在宣传层面没有达到,我们也不在一线城市,媒体也没有关注到我们,而我们真正把精力放在需求层面。

  人的出行有几个场景,0—3是步行和自行车,3—15是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15—100是分时租赁汽车、私家车,100—1000是高铁、火车,1000以上是飞机出行。所以,分时租赁应该做出自己的贡献。

  下面想谈一下易开出行的模式创新,我们在全国有20多个城市在运营,签约了43个城市,与政府牵头,因为单靠企业没办法做成,希望跟政府协商,由政府牵头,政策鼓励,市场带动,多方机构共同参与,汇聚多方面资源,共同推进城市分时租赁项目,实现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应用。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为核心,以完善公共出行方式。易开运营模式,建立了易开共享出行云平台,使用易开APP享受出行服务,我们进行了易开大脑建设,把能看到的和不能看到的体系都在易开大脑进行管理,在这个领域运用大数据,还有APP的运行,做得非常深非常就,后续会大量的运用。易开共享云平台,有效链接线下资源和线下服务,为用去提供方便、快捷、实惠的新能源共享出行服务,这一系列的东西非常重,不像滴滴非常轻,而我们的优势在哪里,易开大脑提供智能计算,云服务智能管理,整套技术提供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做更多的支撑。

  这是五大优势,三位一体、四网融合、数据驱动、无人值守,智能调度,无人值守后面还跟着可视化管理。运用场景化,更加注重交流,城乡交通、商务出行,交通枢纽接驳、旅游出行,范围是15公里以外。蓝色的是签约的,红色的是已经投放的,我们的模式是一定要把充电桩建好,在基础设施建好再投放。我们希望满足中短途需求,连接公共交通,城市公共交通的组成部分,居民出行方式之一。非常感谢,希望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做更多的贡献,也希望和各位专家探讨分时租赁商业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