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时值第27届“中国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召开之际,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政府同期举办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江宁开发区)研洽会”(以下简称“研洽会”),研洽会邀请到行业专家和企业高层共同分享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机遇与以及合作机会。
创投峰会以“智创 共享 新势力 新机遇”为主题,将围绕以下三个主题进行深入研讨:一是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与共享经济的叠加效应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方向,二是如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新能源汽车良好创新和市场环境,三是造车新势力不断涌入,产业链不断延伸的背景下,资源、创新、资本如何组合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以下是北京国知专利预警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红要发言实录:
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交流。现在主要是负责中国专利的审批,比如中国的专利要进行审批。我们的部门有将近400人来负责审查工作。从整个汽车和发动机这块来说,审查员总共有80多个,我本人也是汽车专业毕业。从整个审查的经历包括现在来到这个公司的感受,我想跟大家交流一下对于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在应用专利的制度怎么样更好的保护,为自己的产品提供更好的保护。专利这个词大家也不陌生,专利可能是一种权利,专利更多是一种规则,这个规则是一种国际规则。大家互相一致的,互相有国际协议的规则。
专利这个规则其实从国家立法来讲,通过专利制度的设立能够使得整个产业或者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得到促进发展,能把经济得到推进。推进的基本逻辑,其实专利一个重要的属性是通过技术公开来换取国家强制力的保护,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属性。你要想获得专利保护,首先要把自己的技术要公开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提供一种可能,在产业上大家互相之间对技术进行借鉴,使得技术研发的效率会提高。还有一个是属地,更多的是涉及国家主权的事情。寻求保护市场,其实和标准是相关联的。有一些标准涵盖一些专利技术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样维护好自己本土企业的利益,这是主管部门更多考虑的问题。
怎么样通过专利的制度使自己的产品获得更好的保护。这个例子是一个汽车测控安全,其实是在上世纪沃尔沃提出一个概念,在机械结构上进行了改进来寻求这样的测控安全的技术的突破。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到现在整个相关的零部件供应商都会发展自己这往来的技术来寻求保护,这个过程中大家是我尊重你,你尊重我。使得这样的产业技术得到发展,得到一个进步。这是整个产业的情况。
下面举一个例子是关于技术的发展,首先是一个日本的专利,主要基础的突破点在于利用传感器来勘测副驾驶的体形,整体来说核心就在于利用传感器来勘测成员的体形。从这样的技术和专利的角度来说,如果利用传感器在进行勘测寻求专利保护的话,一旦保护成功,带来的效果就是企业利用传感器来进行类似的勘测就会比较麻烦。这样的类似实际上用机械开口的方式来进行效果的实现。其实从这个过程中体现专利首先是保护自己的技术,这个技术更快的得到保护。另一方面告诉对方技术已经得到保护了,在进入这样一个技术路线的时候考虑不要用相关的技术,这其实对竞争对手的一个阻碍,更多的是一个大家竞争的手段。
专利本质属性通过公开的方式保护,如果这个技术公开了,但是没有保护好,就是把这个技术进行无偿的贡献了。如果保护不好的情况下,技术有可能最终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左手边两件专利,其实最核心的是保护气囊的发生器,就是红色所代表的技术。这个技术其实保护的不理想,由于时间关系今天不展开讲了,但是它更多的是技术向法律文件的体现。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把它保护理想的话,其实这个技术在同行看来这个技术是可以拿来使用的,而且在这个技术上进行改进,形成自己的。这个其实在国内还是比较常见的,我们现在整个团队也负责高企的,包括大飞机都在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是一个代表性的产业,技术的积累非常快,特别是中国的企业积累非常快。在技术积累之后需要寻求专利保护,如果保护的状态像这样的话,实际上这个是不理想的,甚至有一些基础性的专利或者一些上升标准的专利也是这样保护的话,实际上是给对手贡献了这样的一个技术。刚才说的企业已经产生了,形成了一个自己的技术,这个比较遗憾了。
再讲一下我们基本的逻辑,对于专业的理解。大家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坐标体系,横坐标表示技术发展的情况,越往外边技术越领先。这个是一个市场的表现,从专利的视角来看,如果一个产品技术是领先的,而且市场表现比较好的话,那么它是一个高附加值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能键入这个门槛的企业是比较少的。这种技术,特别是代表产品核心竞争的技术是要寻求比较完善的专利保护,这个技术对企业来说是核心,应该形成核心的或者最基础的专利保护的机制。右上角的更多的是一个前瞻性的技术,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是对专利的保护也是一种策略,更多的是把前瞻性布局的理念通过专业的形式表现出来。另外两个就不跟大家谈了,由于时间的关系。
对照自己的产品、对照自己的技术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样让自己的技术和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通过专利的形式让它更加有竞争力,是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其实从专题的视角给大家展示一下特斯拉在电池方面做的努力或者所寻求的保护。对于这样的电池来说,在电池方面更多的关注在电池的管理以及组装,在这些方面大家可以更进一步展开看它的技术,其实大家可以看到刚才壳体的设计是它的专利技术。再往下看,包括它的散热等等都是一些技术。可以从一个层面来看,对于特斯拉对电池首先用的松下的电池,去组建模块的时候它所做的技术的努力,以及产品上的体现,怎么样寻求更多的专利的保护,总共100多项专利,你去梳理会发现有三个技术形成的最基础的管理。
还有一个是丰田的,用了不同的电池的技术。其实专利保护更多的是地域的实行,在中国、日本、欧洲去保护,更多的考虑是车型在市场上去卖。所以说寻求专利保护更多的是我要在哪里保护,这个成本是比较高的,我是和市场有关联的。可以看到丰田不同的技术用在不同的车型上的时候区域也会不相同。专利更多的是一种市场行为,虽然保护的是一种技术和产品,但是更多的从市场的视角去考虑问题。怎么样让企业更具竞争力,都可以从专业的视角去考虑。苹果的布展、楼梯、展台、桌子等等都寻求一种保护,通过这样的保护使得它独特的苹果专卖店能够不为其他人所用。所以这就是通过专利应该是一个扩大的视角来看,不仅是保护自己的核心技术,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商业行为可以寻求考虑。
美国的一个企业,其实它通过持续研发来做这个配置,然后进行持续的专利的布局,开始也没想什么。直到有一天,最终形成了十几项专利。通过这样一个对自己产品很好的专利保护的情况下,关系比较复杂,但是最后专利的技术,这个专利是通过许可的方式让丰田来使用,每一辆车都可以付这样的专利费。这个过程来看类似于刚才说的,像一个前瞻性的技术,可能未来代表一种趋势,首先这些都是最基础的形态和最基础的表现形式。如果认认真真进行专利申请的话,将来这个市场一旦爆发的时候,这个时候即便自己是一个科研团队,仍然可以获得可观的市场利益。
最后交流一个案例是一个断路器,到2005年有一个专利,它所涉及主要的技术是断路器组面一个机械的固定的路面,正常情况下是不能断开的。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点,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得正泰能够走出国门进行国际化产品的销售,而且让人感觉我是一个高科技的产品,更多的是一种商业模式。这个事情在汽车方面也发生了很多,现在比较典型的产品比如说,国内企业在对标的过程中缺了一个核心的技术很难去规避,这样怎么处理?其实就运用了正泰的手段,通过专利的储备和专利正常商业的输送,使得高科技附加值的形象展现出来。谢谢大家。
2017-09-13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田大鹏
9月13日,时值第27届“中国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召开之际,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政府同期举办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江宁开发区)研洽会”(以下简称“研洽会”),研洽会邀请到行业专家和企业高层共同分享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机遇与以及合作机会。
创投峰会以“智创 共享 新势力 新机遇”为主题,将围绕以下三个主题进行深入研讨:一是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与共享经济的叠加效应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方向,二是如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新能源汽车良好创新和市场环境,三是造车新势力不断涌入,产业链不断延伸的背景下,资源、创新、资本如何组合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以下是北京国知专利预警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红要发言实录:
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交流。现在主要是负责中国专利的审批,比如中国的专利要进行审批。我们的部门有将近400人来负责审查工作。从整个汽车和发动机这块来说,审查员总共有80多个,我本人也是汽车专业毕业。从整个审查的经历包括现在来到这个公司的感受,我想跟大家交流一下对于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在应用专利的制度怎么样更好的保护,为自己的产品提供更好的保护。专利这个词大家也不陌生,专利可能是一种权利,专利更多是一种规则,这个规则是一种国际规则。大家互相一致的,互相有国际协议的规则。
专利这个规则其实从国家立法来讲,通过专利制度的设立能够使得整个产业或者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得到促进发展,能把经济得到推进。推进的基本逻辑,其实专利一个重要的属性是通过技术公开来换取国家强制力的保护,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属性。你要想获得专利保护,首先要把自己的技术要公开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提供一种可能,在产业上大家互相之间对技术进行借鉴,使得技术研发的效率会提高。还有一个是属地,更多的是涉及国家主权的事情。寻求保护市场,其实和标准是相关联的。有一些标准涵盖一些专利技术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样维护好自己本土企业的利益,这是主管部门更多考虑的问题。
怎么样通过专利的制度使自己的产品获得更好的保护。这个例子是一个汽车测控安全,其实是在上世纪沃尔沃提出一个概念,在机械结构上进行了改进来寻求这样的测控安全的技术的突破。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到现在整个相关的零部件供应商都会发展自己这往来的技术来寻求保护,这个过程中大家是我尊重你,你尊重我。使得这样的产业技术得到发展,得到一个进步。这是整个产业的情况。
下面举一个例子是关于技术的发展,首先是一个日本的专利,主要基础的突破点在于利用传感器来勘测副驾驶的体形,整体来说核心就在于利用传感器来勘测成员的体形。从这样的技术和专利的角度来说,如果利用传感器在进行勘测寻求专利保护的话,一旦保护成功,带来的效果就是企业利用传感器来进行类似的勘测就会比较麻烦。这样的类似实际上用机械开口的方式来进行效果的实现。其实从这个过程中体现专利首先是保护自己的技术,这个技术更快的得到保护。另一方面告诉对方技术已经得到保护了,在进入这样一个技术路线的时候考虑不要用相关的技术,这其实对竞争对手的一个阻碍,更多的是一个大家竞争的手段。
专利本质属性通过公开的方式保护,如果这个技术公开了,但是没有保护好,就是把这个技术进行无偿的贡献了。如果保护不好的情况下,技术有可能最终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左手边两件专利,其实最核心的是保护气囊的发生器,就是红色所代表的技术。这个技术其实保护的不理想,由于时间关系今天不展开讲了,但是它更多的是技术向法律文件的体现。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把它保护理想的话,其实这个技术在同行看来这个技术是可以拿来使用的,而且在这个技术上进行改进,形成自己的。这个其实在国内还是比较常见的,我们现在整个团队也负责高企的,包括大飞机都在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是一个代表性的产业,技术的积累非常快,特别是中国的企业积累非常快。在技术积累之后需要寻求专利保护,如果保护的状态像这样的话,实际上这个是不理想的,甚至有一些基础性的专利或者一些上升标准的专利也是这样保护的话,实际上是给对手贡献了这样的一个技术。刚才说的企业已经产生了,形成了一个自己的技术,这个比较遗憾了。
再讲一下我们基本的逻辑,对于专业的理解。大家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坐标体系,横坐标表示技术发展的情况,越往外边技术越领先。这个是一个市场的表现,从专利的视角来看,如果一个产品技术是领先的,而且市场表现比较好的话,那么它是一个高附加值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能键入这个门槛的企业是比较少的。这种技术,特别是代表产品核心竞争的技术是要寻求比较完善的专利保护,这个技术对企业来说是核心,应该形成核心的或者最基础的专利保护的机制。右上角的更多的是一个前瞻性的技术,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是对专利的保护也是一种策略,更多的是把前瞻性布局的理念通过专业的形式表现出来。另外两个就不跟大家谈了,由于时间的关系。
对照自己的产品、对照自己的技术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样让自己的技术和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通过专利的形式让它更加有竞争力,是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其实从专题的视角给大家展示一下特斯拉在电池方面做的努力或者所寻求的保护。对于这样的电池来说,在电池方面更多的关注在电池的管理以及组装,在这些方面大家可以更进一步展开看它的技术,其实大家可以看到刚才壳体的设计是它的专利技术。再往下看,包括它的散热等等都是一些技术。可以从一个层面来看,对于特斯拉对电池首先用的松下的电池,去组建模块的时候它所做的技术的努力,以及产品上的体现,怎么样寻求更多的专利的保护,总共100多项专利,你去梳理会发现有三个技术形成的最基础的管理。
还有一个是丰田的,用了不同的电池的技术。其实专利保护更多的是地域的实行,在中国、日本、欧洲去保护,更多的考虑是车型在市场上去卖。所以说寻求专利保护更多的是我要在哪里保护,这个成本是比较高的,我是和市场有关联的。可以看到丰田不同的技术用在不同的车型上的时候区域也会不相同。专利更多的是一种市场行为,虽然保护的是一种技术和产品,但是更多的从市场的视角去考虑问题。怎么样让企业更具竞争力,都可以从专业的视角去考虑。苹果的布展、楼梯、展台、桌子等等都寻求一种保护,通过这样的保护使得它独特的苹果专卖店能够不为其他人所用。所以这就是通过专利应该是一个扩大的视角来看,不仅是保护自己的核心技术,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商业行为可以寻求考虑。
美国的一个企业,其实它通过持续研发来做这个配置,然后进行持续的专利的布局,开始也没想什么。直到有一天,最终形成了十几项专利。通过这样一个对自己产品很好的专利保护的情况下,关系比较复杂,但是最后专利的技术,这个专利是通过许可的方式让丰田来使用,每一辆车都可以付这样的专利费。这个过程来看类似于刚才说的,像一个前瞻性的技术,可能未来代表一种趋势,首先这些都是最基础的形态和最基础的表现形式。如果认认真真进行专利申请的话,将来这个市场一旦爆发的时候,这个时候即便自己是一个科研团队,仍然可以获得可观的市场利益。
最后交流一个案例是一个断路器,到2005年有一个专利,它所涉及主要的技术是断路器组面一个机械的固定的路面,正常情况下是不能断开的。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点,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得正泰能够走出国门进行国际化产品的销售,而且让人感觉我是一个高科技的产品,更多的是一种商业模式。这个事情在汽车方面也发生了很多,现在比较典型的产品比如说,国内企业在对标的过程中缺了一个核心的技术很难去规避,这样怎么处理?其实就运用了正泰的手段,通过专利的储备和专利正常商业的输送,使得高科技附加值的形象展现出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