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由寰球汽车、中国汽车营销经理人协会以及汽车行业公关传播委员会联合主办。汽车商报、汽车预言家、汽车锐问答、寰球微IP、寰球车评、汽车营销镜湖、寰球汽车内参、V讯网、车人网、中国汽车市场星CAR等汽车主流新媒体协办的第三届中国车市发展趋势高峰论坛在成都举办。
本届论坛主题为“拥抱全新营销传播大时代”。论坛嘉宾来自营销企业老总、新流通模式开拓者以及媒体转型实践者。
众所周知,当下的中国车市在经历了2016年的车市狂欢之后,2017年上半年的数据已经显示,中国车市的增长速度正大幅放缓。而汽车行业本身也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汽车的生产制造、流通模式,消费者的需求、习惯都在发生着快速的发生。在这一大背景下,与中国汽车行业共同快速成长的媒体行业也在阵痛中,进行着痛苦的转型。
在论坛上,来自各大车企一线营销老总纷纷针对目前市场的瓶颈和变革,以及对怎样应对现有的现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以下是东风标致总经理李海港发言实录:
未来市场消费升级和苦乐不均并存
我个人认为未来的车市用两句话来概括:第一,消费升级。就拿现在非常火的SUV来讲,经历了2013、2014、2015、2016年的爆发,从2017年开始消费升级,从入门级的SUV向20万以上的车型转。比如说我们的4008、5008在这个阶段应运而生,这是我们非常看来的。相反,对于中低端10万以下的,我个人倒不太看好,这是一个消费趋势,我们要顺应它。
第二,苦乐不均。我们同行在聊今天出现苦乐不均,有非常甜蜜的品牌,比如说吉利,也有非常痛苦的品牌。我们大概算了一下,今年有七八个品牌是非常爽和甜蜜的,自主品牌当中有四五个品牌非常甜蜜,合资当中以日系为代表也有四五家非常好的,但是其他的品牌大多数相对而言是比较痛苦的,甚至也包括我们的品牌。
但是我认为未来这是一个常态,在高增长之后,在低增长到来以后,一定是好的特别好,差的特别差,或者是马太效应非常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每个职业经理人,对于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挑战都非常大,我们做的任何事都要相当于专业、执着、有效,才能在成为激烈的环境中取得胜利。
市场变革体现在竞争环境、技术变革、消费人群变化
我讲三大点,首先我们要历史的看待汽车行业。如果说与我所在的神龙公司,1992年成立作为起点,那时候老三样,到现在25年了,25年是一个大小伙子和大姑娘了,应该是娶妻生子的年龄。
这25年可以生三个阶段,从1992年到2002年,是汽车行业的成长期,2002年大概100万台。
2002年到2012年,这10年是快速成长期,这时候有几个特征,合资品牌快速导入,自主品牌相继生长。
2013年以后,我感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我总结来自于三个新:
第一,新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变化。刚刚说到合资品牌都进来了,自主品牌也在快速成长、快速成熟,而且在合资自主当中没有一个特别泾渭分明的界限,甚至有一些非常优秀的自主品牌超越了合资品牌,竞争处于焦灼状态。
第二,技术,这个技术是大的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微信2013年以后才开始的,这个变化造成了个人的生活,包括每个用户心态的变化,未来谈到的智能汽车、互联网汽车、新能源汽车,因为碎片化的变化,传统媒体确实比较困难,新的媒体方兴未艾,增长得非常快。我们厂家以前做广告牌非常容易,但是现在非常困难,这是一个变化。
第三,新的人群,85后成为主力的消费人群,而且未来这个比例越来越高,他们的消费倾向和他们的父辈完全不一样。这三个变化对于我们老的营销人挑战非常大,我们不能按照传统和固有的思维来看待现在的市场,如果这样我们会犯大错误,必须与时俱进。
就拿几个营销的数据而言,在销售当中起的作用真的不一样。产品、价格、渠道、传播四大要素,基本上能决定车型,或者品牌销量如何。现在这个趋势,我认为产品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这个产品是产品和价格放在一起,因为我们的用户成熟了、专业了,资讯也发达了,一个用户是专家,所有的用户都是专家,不可能通过营销把你的弱点规避掉,你的弱点是赤裸裸的摆在那儿的,你的优点不用说大家也清楚。另外,营销的效率的确在下降,昨天汉腾的老总讲了一句话,以前是一举一动天下惊,现在是无人问,但是不代表说营销无所作为,我们如何更加精准,如果能够更加把握年轻人他们的心态,他们喜欢的媒体形式,挑战非常大。
另外,渠道。这几年厂商关系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跟渠道是平等的关系,有人讲父子关系、夫妻关系,我认为现在就是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对渠道以前的态度不应该有了,而且无论厂家如何艰难,渠道永远是我们的生命线,它是我们打仗的队伍,我们再苦再难要把渠道的健康度当成第一要务保持下去。我们这一代的人,应该说比上一代人幸运很多,遇到这样的变革时代,但也确实也苦很多,任何事情都是痛并快乐着,我们大家共勉,一块儿迎接这个时代。
2017-08-25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田大鹏
8月25日,由寰球汽车、中国汽车营销经理人协会以及汽车行业公关传播委员会联合主办。汽车商报、汽车预言家、汽车锐问答、寰球微IP、寰球车评、汽车营销镜湖、寰球汽车内参、V讯网、车人网、中国汽车市场星CAR等汽车主流新媒体协办的第三届中国车市发展趋势高峰论坛在成都举办。
本届论坛主题为“拥抱全新营销传播大时代”。论坛嘉宾来自营销企业老总、新流通模式开拓者以及媒体转型实践者。
众所周知,当下的中国车市在经历了2016年的车市狂欢之后,2017年上半年的数据已经显示,中国车市的增长速度正大幅放缓。而汽车行业本身也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汽车的生产制造、流通模式,消费者的需求、习惯都在发生着快速的发生。在这一大背景下,与中国汽车行业共同快速成长的媒体行业也在阵痛中,进行着痛苦的转型。
在论坛上,来自各大车企一线营销老总纷纷针对目前市场的瓶颈和变革,以及对怎样应对现有的现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以下是东风标致总经理李海港发言实录:
未来市场消费升级和苦乐不均并存
我个人认为未来的车市用两句话来概括:第一,消费升级。就拿现在非常火的SUV来讲,经历了2013、2014、2015、2016年的爆发,从2017年开始消费升级,从入门级的SUV向20万以上的车型转。比如说我们的4008、5008在这个阶段应运而生,这是我们非常看来的。相反,对于中低端10万以下的,我个人倒不太看好,这是一个消费趋势,我们要顺应它。
第二,苦乐不均。我们同行在聊今天出现苦乐不均,有非常甜蜜的品牌,比如说吉利,也有非常痛苦的品牌。我们大概算了一下,今年有七八个品牌是非常爽和甜蜜的,自主品牌当中有四五个品牌非常甜蜜,合资当中以日系为代表也有四五家非常好的,但是其他的品牌大多数相对而言是比较痛苦的,甚至也包括我们的品牌。
但是我认为未来这是一个常态,在高增长之后,在低增长到来以后,一定是好的特别好,差的特别差,或者是马太效应非常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每个职业经理人,对于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挑战都非常大,我们做的任何事都要相当于专业、执着、有效,才能在成为激烈的环境中取得胜利。
市场变革体现在竞争环境、技术变革、消费人群变化
我讲三大点,首先我们要历史的看待汽车行业。如果说与我所在的神龙公司,1992年成立作为起点,那时候老三样,到现在25年了,25年是一个大小伙子和大姑娘了,应该是娶妻生子的年龄。
这25年可以生三个阶段,从1992年到2002年,是汽车行业的成长期,2002年大概100万台。
2002年到2012年,这10年是快速成长期,这时候有几个特征,合资品牌快速导入,自主品牌相继生长。
2013年以后,我感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我总结来自于三个新:
第一,新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变化。刚刚说到合资品牌都进来了,自主品牌也在快速成长、快速成熟,而且在合资自主当中没有一个特别泾渭分明的界限,甚至有一些非常优秀的自主品牌超越了合资品牌,竞争处于焦灼状态。
第二,技术,这个技术是大的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微信2013年以后才开始的,这个变化造成了个人的生活,包括每个用户心态的变化,未来谈到的智能汽车、互联网汽车、新能源汽车,因为碎片化的变化,传统媒体确实比较困难,新的媒体方兴未艾,增长得非常快。我们厂家以前做广告牌非常容易,但是现在非常困难,这是一个变化。
第三,新的人群,85后成为主力的消费人群,而且未来这个比例越来越高,他们的消费倾向和他们的父辈完全不一样。这三个变化对于我们老的营销人挑战非常大,我们不能按照传统和固有的思维来看待现在的市场,如果这样我们会犯大错误,必须与时俱进。
就拿几个营销的数据而言,在销售当中起的作用真的不一样。产品、价格、渠道、传播四大要素,基本上能决定车型,或者品牌销量如何。现在这个趋势,我认为产品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这个产品是产品和价格放在一起,因为我们的用户成熟了、专业了,资讯也发达了,一个用户是专家,所有的用户都是专家,不可能通过营销把你的弱点规避掉,你的弱点是赤裸裸的摆在那儿的,你的优点不用说大家也清楚。另外,营销的效率的确在下降,昨天汉腾的老总讲了一句话,以前是一举一动天下惊,现在是无人问,但是不代表说营销无所作为,我们如何更加精准,如果能够更加把握年轻人他们的心态,他们喜欢的媒体形式,挑战非常大。
另外,渠道。这几年厂商关系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跟渠道是平等的关系,有人讲父子关系、夫妻关系,我认为现在就是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对渠道以前的态度不应该有了,而且无论厂家如何艰难,渠道永远是我们的生命线,它是我们打仗的队伍,我们再苦再难要把渠道的健康度当成第一要务保持下去。我们这一代的人,应该说比上一代人幸运很多,遇到这样的变革时代,但也确实也苦很多,任何事情都是痛并快乐着,我们大家共勉,一块儿迎接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