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汽车达沃斯论坛”之称的2017中国汽车论坛在论坛在上海召开,来自政府、行业、汽车等诸多领域的8位权威专家集聚,共同“诊脉”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汽车预言家分别从8位专家的发言总结出核心观点,以期对2017中国汽车论坛进行精简解读。
有着“汽车达沃斯论坛”之称的2017中国汽车论坛在论坛已经落幕。本届论坛以“创新驱动 品牌提升”为主题。由中国汽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主办、世界汽车组织(OICA)支持的国内顶级高端汽车论坛。
本届论坛上有来自政府、行业、车企、国际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集聚,共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与协同发展献言建策。
汽车预言家作为本届论坛的重要参与者,从中外8位权威专家学者的发言中总结出核心观点。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在论坛上表示在今后几年内,中国汽车市场增速为7%;世界经济论坛交通出行行业总监Mr. John Moavenzadeh认为中国汽车大量机会在未来交通出行方面等。以下是8位专家的详细观点。
董扬:在可预见时间内 中国汽车市场增速为7%
在此次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在论坛上向大家分享了三个问题。
第一问题,董扬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空间巨大,中国汽车产量很可能每年达到5000万辆,国内销售为4000万辆,海外销售为1000万辆,比现在增加2000多万辆。并且董扬指出,今后若干年内中国汽车发展的速度,不会像2015年4%那么低,也不会像2016年14%那么高,而是应该在7%左右。
第二个问题,中国汽车的发展源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时长期国策。董扬表示,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中国市场将出现中国品牌和外国品牌将长期并存的局面。占比都不会少于市场的三分之一。
董扬指出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有别于日本、美国、欧洲等国。中国电动汽车采取政府干预为主,市场竞争为辅的发展策略。此外,董扬认为智能电动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有别于传统汽车发展模式,该汽车产业发展需社会和基础设施的配合才能发展好,而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是全社会的坚持,必须由政府来主导。也就是说中国政府强有力的干预,符合电动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这样的一种需求。中国政府包和中国汽车产业欢迎外国品牌到中国来发展。
张立群:解决城镇化矛盾将为中国汽车发展带来新机遇
在大会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张立群认为2017年投资的增长有望提高到10%左右。这与我国城镇化走出长周期调整的谷底有直接关系。
根据目前我国城镇化矛盾对汽车产业的影响,目前在实行限购的八大城市,引起汽车销售量的降低估计在200万辆左右。
随着中国城镇化矛盾的解决,购车热度逐步从一线大城市向二线城市、三线城市转移,在此背景下汽车企业的发展必须转向依靠质量效益,依靠绿色清洁。而这些可以将为整个汽车市场成长带来一些新的机遇。
慕容特: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是解决汽车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论坛现场,Dr.Thomas Meurers(慕容特)代表世界汽车组织(OICA)主席、 VDA主席 Mr. Matthias WISSMANN发表演讲。
慕容特认为, 世界汽车产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巨变,未来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将都在城市当中,因此会有像交通堵塞、尾气排放等矛盾出现。而各国汽车企业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才是这些新问题的解决之道,其中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汽车是最重要的解决方案。
此外,慕容特指出在工业4.0大背景之下,全球汽车产业将朝着解决新的出行方式这个方向努力。与此同时,慕容特表示,中国汽车市场,现在甚至未来十年它的市场规模将会是德国市场的7倍。
Moavenzadeh:未来交通出行在中国面前有大量的机会
在此次论坛上,世界经济论坛交通出行行业总监Mr. John Moavenzadeh认为,城市中的交通运输的发展会对于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其中城市交通运输会对汽车发展产生强大推力同时也伴随的一些负面影响。在未来20年所有的大的城市,包括像电动车、驾乘共享以及自动驾驶的车辆,开始逐渐在城市交通运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不仅仅是世界其他地方的汽车厂商所要关注的因素,也是中国汽车厂商所要关注的因素。
与此同时,汽车消费者也在发生着变化,消费者已经从怎么拥有一辆汽车开始向怎样使用一辆汽车。未来汽车将会以共享形态出现。
Mr. John Moavenzadeh表示,在未来可以预见的就是,我们的车辆它的总量将会有减少。摆在我们面前、摆在中国面前有大量的机会,能够不断塑造未来,其实不仅只是汽车行业本身,也是整个交通出行的这样一个更为广义的行业。
杨大勇:无论汽车如何发展 私家车都不会被取代
在论坛上,长安汽车品牌公关部总经理杨大勇表示,现在所处的时代是2015年到2025年这十年时间,这十年时间是伴随第四次工业革命汽车产业进入的一个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阶段。
而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会对汽车行业产生两个变化:一个是供给端的变化,一个是消费端的变化。
其中在消费趋势的变化方面,消费者总体向体验化方向转变,具体表现品牌化、品质化、时尚化、个性化和社交化。在技术和消费的双重推动之下,汽车就进入了体验经济,在技术的推动下,由于人类的个性以及属性和社会性、痛点等都被放大了,需求被强化,社会消费从此也进入了体验经济的时代。所以,无论汽车发展到什么样,一个消费者拥有属于自己能懂自己的产品汽车这种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它对极致驾驶的追求是不可消失的,所以我们认为未来汽车产业会出现汽车共享与私家车共存的局面。
程惊雷:消费模式一旦由购买转向使用 汽车工业将重新洗牌
上汽集团总工程师程惊雷认为5G是天生为汽车而生的,因为所有汽车生活的环境,与5G生活环境是可以重叠和覆盖的。
未来汽车整个产业的格局,它会变成制造向服务整合的商业模式进行转型升级,也是因为这样模式的可能性,所以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跨界的参与,目前提到的分时共享只是整个漫长过程当中尝试的一步,不能说它是终极的商业模板。
将来对消费模式来说更多的是使用而不是购买,这个对于汽车工业来说是在短期之内是非常大的冲击,如果是20%的用户是靠出行的服务提供商解决出行问题的话,汽车工业将面临着一轮洗牌。另外,我们看到新能源汽车品牌进入到整体发力期,面临增长的机遇期,我认为下一个五年当中电动化将进一步发展,将使得里程焦虑不再成为问题。
区永坚:创新引领是中国品牌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在大会论坛环节中,广州汽车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区永坚以“创新引领中国品牌升级”为主题发表演讲。
区永坚表示,中国汽车品牌需要加入品牌发展的大趋势,探索开放的商业模式,提供引领消费者需求的人本的体现,以创新驱动实现品牌的升级。
同时,他表示创新是广汽发展理念的重要部分,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生产方式创新、营销服务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这五个方面。通过技术升级、产品升级、产业升级,来推动品牌向上的发展。今年广汽汽车也成为百年以来首个进入北美车展主馆的中国品牌,广汽传祺将探索在2020年前进入北美市场。
陆皓:中国新能源汽车核心竞争在于解决客户需求痛点
北汽新能源营销公司副总经理陆皓表示,以客户体验为导向的持续创新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此外更需要渠道能力来实现核心竞争力。
在具体的方面落实上,北汽新能源致力于解决客户需求痛点。比如在续航里程方面,北汽新能源推出快充半个小时行驶200公里,以及在网约车、出租车领域推出换电模式。
北汽提出一个口号叫两个世界级,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企业,陆皓认为,中国的新能源企业,包括北汽新能源以及行业的参与者,其实已经站在整个全球汽车新能源车的前列,让我们携手一起把我们的新能源行业一起做大,让大家共同获利,打造全新的新能源车的行业。
2017-05-16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田大鹏
有着“汽车达沃斯论坛”之称的2017中国汽车论坛在论坛在上海召开,来自政府、行业、汽车等诸多领域的8位权威专家集聚,共同“诊脉”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汽车预言家分别从8位专家的发言总结出核心观点,以期对2017中国汽车论坛进行精简解读。
有着“汽车达沃斯论坛”之称的2017中国汽车论坛在论坛已经落幕。本届论坛以“创新驱动 品牌提升”为主题。由中国汽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主办、世界汽车组织(OICA)支持的国内顶级高端汽车论坛。
本届论坛上有来自政府、行业、车企、国际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集聚,共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与协同发展献言建策。
汽车预言家作为本届论坛的重要参与者,从中外8位权威专家学者的发言中总结出核心观点。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在论坛上表示在今后几年内,中国汽车市场增速为7%;世界经济论坛交通出行行业总监Mr. John Moavenzadeh认为中国汽车大量机会在未来交通出行方面等。以下是8位专家的详细观点。
董扬:在可预见时间内 中国汽车市场增速为7%
在此次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在论坛上向大家分享了三个问题。
第一问题,董扬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空间巨大,中国汽车产量很可能每年达到5000万辆,国内销售为4000万辆,海外销售为1000万辆,比现在增加2000多万辆。并且董扬指出,今后若干年内中国汽车发展的速度,不会像2015年4%那么低,也不会像2016年14%那么高,而是应该在7%左右。
第二个问题,中国汽车的发展源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时长期国策。董扬表示,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中国市场将出现中国品牌和外国品牌将长期并存的局面。占比都不会少于市场的三分之一。
董扬指出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有别于日本、美国、欧洲等国。中国电动汽车采取政府干预为主,市场竞争为辅的发展策略。此外,董扬认为智能电动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有别于传统汽车发展模式,该汽车产业发展需社会和基础设施的配合才能发展好,而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是全社会的坚持,必须由政府来主导。也就是说中国政府强有力的干预,符合电动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这样的一种需求。中国政府包和中国汽车产业欢迎外国品牌到中国来发展。
张立群:解决城镇化矛盾将为中国汽车发展带来新机遇
在大会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张立群认为2017年投资的增长有望提高到10%左右。这与我国城镇化走出长周期调整的谷底有直接关系。
根据目前我国城镇化矛盾对汽车产业的影响,目前在实行限购的八大城市,引起汽车销售量的降低估计在200万辆左右。
随着中国城镇化矛盾的解决,购车热度逐步从一线大城市向二线城市、三线城市转移,在此背景下汽车企业的发展必须转向依靠质量效益,依靠绿色清洁。而这些可以将为整个汽车市场成长带来一些新的机遇。
慕容特: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是解决汽车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论坛现场,Dr.Thomas Meurers(慕容特)代表世界汽车组织(OICA)主席、 VDA主席 Mr. Matthias WISSMANN发表演讲。
慕容特认为, 世界汽车产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巨变,未来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将都在城市当中,因此会有像交通堵塞、尾气排放等矛盾出现。而各国汽车企业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才是这些新问题的解决之道,其中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汽车是最重要的解决方案。
此外,慕容特指出在工业4.0大背景之下,全球汽车产业将朝着解决新的出行方式这个方向努力。与此同时,慕容特表示,中国汽车市场,现在甚至未来十年它的市场规模将会是德国市场的7倍。
Moavenzadeh:未来交通出行在中国面前有大量的机会
在此次论坛上,世界经济论坛交通出行行业总监Mr. John Moavenzadeh认为,城市中的交通运输的发展会对于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其中城市交通运输会对汽车发展产生强大推力同时也伴随的一些负面影响。在未来20年所有的大的城市,包括像电动车、驾乘共享以及自动驾驶的车辆,开始逐渐在城市交通运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不仅仅是世界其他地方的汽车厂商所要关注的因素,也是中国汽车厂商所要关注的因素。
与此同时,汽车消费者也在发生着变化,消费者已经从怎么拥有一辆汽车开始向怎样使用一辆汽车。未来汽车将会以共享形态出现。
Mr. John Moavenzadeh表示,在未来可以预见的就是,我们的车辆它的总量将会有减少。摆在我们面前、摆在中国面前有大量的机会,能够不断塑造未来,其实不仅只是汽车行业本身,也是整个交通出行的这样一个更为广义的行业。
杨大勇:无论汽车如何发展 私家车都不会被取代
在论坛上,长安汽车品牌公关部总经理杨大勇表示,现在所处的时代是2015年到2025年这十年时间,这十年时间是伴随第四次工业革命汽车产业进入的一个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阶段。
而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会对汽车行业产生两个变化:一个是供给端的变化,一个是消费端的变化。
其中在消费趋势的变化方面,消费者总体向体验化方向转变,具体表现品牌化、品质化、时尚化、个性化和社交化。在技术和消费的双重推动之下,汽车就进入了体验经济,在技术的推动下,由于人类的个性以及属性和社会性、痛点等都被放大了,需求被强化,社会消费从此也进入了体验经济的时代。所以,无论汽车发展到什么样,一个消费者拥有属于自己能懂自己的产品汽车这种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它对极致驾驶的追求是不可消失的,所以我们认为未来汽车产业会出现汽车共享与私家车共存的局面。
程惊雷:消费模式一旦由购买转向使用 汽车工业将重新洗牌
上汽集团总工程师程惊雷认为5G是天生为汽车而生的,因为所有汽车生活的环境,与5G生活环境是可以重叠和覆盖的。
未来汽车整个产业的格局,它会变成制造向服务整合的商业模式进行转型升级,也是因为这样模式的可能性,所以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跨界的参与,目前提到的分时共享只是整个漫长过程当中尝试的一步,不能说它是终极的商业模板。
将来对消费模式来说更多的是使用而不是购买,这个对于汽车工业来说是在短期之内是非常大的冲击,如果是20%的用户是靠出行的服务提供商解决出行问题的话,汽车工业将面临着一轮洗牌。另外,我们看到新能源汽车品牌进入到整体发力期,面临增长的机遇期,我认为下一个五年当中电动化将进一步发展,将使得里程焦虑不再成为问题。
区永坚:创新引领是中国品牌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在大会论坛环节中,广州汽车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区永坚以“创新引领中国品牌升级”为主题发表演讲。
区永坚表示,中国汽车品牌需要加入品牌发展的大趋势,探索开放的商业模式,提供引领消费者需求的人本的体现,以创新驱动实现品牌的升级。
同时,他表示创新是广汽发展理念的重要部分,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生产方式创新、营销服务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这五个方面。通过技术升级、产品升级、产业升级,来推动品牌向上的发展。今年广汽汽车也成为百年以来首个进入北美车展主馆的中国品牌,广汽传祺将探索在2020年前进入北美市场。
陆皓:中国新能源汽车核心竞争在于解决客户需求痛点
北汽新能源营销公司副总经理陆皓表示,以客户体验为导向的持续创新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此外更需要渠道能力来实现核心竞争力。
在具体的方面落实上,北汽新能源致力于解决客户需求痛点。比如在续航里程方面,北汽新能源推出快充半个小时行驶200公里,以及在网约车、出租车领域推出换电模式。
北汽提出一个口号叫两个世界级,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企业,陆皓认为,中国的新能源企业,包括北汽新能源以及行业的参与者,其实已经站在整个全球汽车新能源车的前列,让我们携手一起把我们的新能源行业一起做大,让大家共同获利,打造全新的新能源车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