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稿 > 正文

郑伟伟:动力电池系统自动化制造系统实际应用与测试评价

2017-05-17 23:15出处:V讯网 [原创]责编:田大鹏

  5月17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五届“国际电动汽车及关键部件测评研讨会”在江苏常州召开。

  本届研讨会以 “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为年度主题,聚焦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热点与测试评价技术,针对电动汽车整车集成测试评价技术、电动汽车关键部件开发及测试评价技术、电动汽车测试评价共性技术、电动客车测试评价技术、电动专用车测试评价技术等议题展开深入剖析。

  会议期间,邀请包括科研机构及行业领导、测试评价技术领域专家、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技术负责人等,共计500余人参与会议。寰球汽车V讯网作为重要合作媒体参与直播报道。

  以下是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公司副总经理郑伟伟大会演讲实录:

  首先,智能制造,今天要讲的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的一些测试的评价系统。整个分成产品设计的智能化,产品制造智能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服务。首先,是要运用大量的自动化设备和自动化的手段,在产线从就有点像汽车的产业,也会看到机器人在那操作,如果没有这机器人很难实现这种柔性化。如果说做那种小电池,会用那种定制化的高效的设备,几秒钟非常快的,但作为汽车电池的话,因为目前来说每年的数量还不是很多,比如说可能只到几万个,不像消费电池到几千万,所以对于柔性际化的要求比较高。那么在这个产品设计的系列化、标准化、智能化方面,我个人会接触比较多一些,因为我一直做产品开发测试。系统的柔性化、智能化也是在自己开发了一些自动化的测试设备,只要把设备接上以后,各种各样的测试它全部是自动完成了,它内部有一个自动切换装置,就像比如说高压漏电检测,所有的测试全部在里边做完了。

  首先要做的标准化,然后做到柔性化和自动化,最终的目标是做到规模化和智能制造。首先一开始是手工作业,然后逐渐把工艺参数搞清楚了,逐渐变成自动化作业,即使在手工作业的时候其实也是需要把生产过程数字记录下来进行分析的,最后的柔性化智能化就基于前面这一些做好了以后才能做得到。这是自动化产线,因为自动化产线很长了,右边的照片就是一些实际的设备的情况。欣旺达自己做了产线以后自己用,而且这个产业也同时给国内的其他些厂家也是在用的。

  第一步首先配置先进的实时数据平台,第二步生产管理的信息化,第三步建立电池的生产智能控制中心。这是一个物料系统,就是这个仓储系统,以前有些主机厂过去看了以后,在这方面确实下了很大的功夫。这个AGV小车大家看得很多了,把这些工具用好,把它有机地融合到一个高效的运作的产线里边,这就是自己需要去做的事情。实际可以从左边看得到它这一排排的AGV小车,它是自己去充电,充了电以后它自己就背着电池包运到打包区去打包。在整个测试评价,其实它是嵌入在整个生产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比如像在产品开发的模块验证阶段,这个时候也有一些数据的评价,比如模块安全性这些,有很多评估评价的这个过程。每个样品的过程它的任务是不一样的,但其实不同的车厂它要求做的这些其实还是大同小异。这是评测的一些设备,在不同阶段去做的一些品质设备。

  这里边有很多自己独立开发出来的,这是的一些测试设备,集成化的测试被在在这里只是看到一些设备,有的是一些大的设备的,里边在做很多的切换工作,这样的话就把各种不同的测试,不需要人工过多的介入,一个是避免人所造成的一些错误和不确定性,另外也大大提高安全性,因为毕竟测试的时候不管怎么样,都要考虑它是有风险的。最后大家也看到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得非常好,那么在去年已经销售了51万台,那么在2020年可以到500万台,在这种背景下,这个行业还是大有可为的,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田大鹏 
V讯网

郑伟伟:动力电池系统自动化制造系统实际应用与测试评价

2017-05-17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田大鹏

  5月17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五届“国际电动汽车及关键部件测评研讨会”在江苏常州召开。

  本届研讨会以 “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为年度主题,聚焦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热点与测试评价技术,针对电动汽车整车集成测试评价技术、电动汽车关键部件开发及测试评价技术、电动汽车测试评价共性技术、电动客车测试评价技术、电动专用车测试评价技术等议题展开深入剖析。

  会议期间,邀请包括科研机构及行业领导、测试评价技术领域专家、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技术负责人等,共计500余人参与会议。寰球汽车V讯网作为重要合作媒体参与直播报道。

  以下是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公司副总经理郑伟伟大会演讲实录:

  首先,智能制造,今天要讲的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的一些测试的评价系统。整个分成产品设计的智能化,产品制造智能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服务。首先,是要运用大量的自动化设备和自动化的手段,在产线从就有点像汽车的产业,也会看到机器人在那操作,如果没有这机器人很难实现这种柔性化。如果说做那种小电池,会用那种定制化的高效的设备,几秒钟非常快的,但作为汽车电池的话,因为目前来说每年的数量还不是很多,比如说可能只到几万个,不像消费电池到几千万,所以对于柔性际化的要求比较高。那么在这个产品设计的系列化、标准化、智能化方面,我个人会接触比较多一些,因为我一直做产品开发测试。系统的柔性化、智能化也是在自己开发了一些自动化的测试设备,只要把设备接上以后,各种各样的测试它全部是自动完成了,它内部有一个自动切换装置,就像比如说高压漏电检测,所有的测试全部在里边做完了。

  首先要做的标准化,然后做到柔性化和自动化,最终的目标是做到规模化和智能制造。首先一开始是手工作业,然后逐渐把工艺参数搞清楚了,逐渐变成自动化作业,即使在手工作业的时候其实也是需要把生产过程数字记录下来进行分析的,最后的柔性化智能化就基于前面这一些做好了以后才能做得到。这是自动化产线,因为自动化产线很长了,右边的照片就是一些实际的设备的情况。欣旺达自己做了产线以后自己用,而且这个产业也同时给国内的其他些厂家也是在用的。

  第一步首先配置先进的实时数据平台,第二步生产管理的信息化,第三步建立电池的生产智能控制中心。这是一个物料系统,就是这个仓储系统,以前有些主机厂过去看了以后,在这方面确实下了很大的功夫。这个AGV小车大家看得很多了,把这些工具用好,把它有机地融合到一个高效的运作的产线里边,这就是自己需要去做的事情。实际可以从左边看得到它这一排排的AGV小车,它是自己去充电,充了电以后它自己就背着电池包运到打包区去打包。在整个测试评价,其实它是嵌入在整个生产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比如像在产品开发的模块验证阶段,这个时候也有一些数据的评价,比如模块安全性这些,有很多评估评价的这个过程。每个样品的过程它的任务是不一样的,但其实不同的车厂它要求做的这些其实还是大同小异。这是评测的一些设备,在不同阶段去做的一些品质设备。

  这里边有很多自己独立开发出来的,这是的一些测试设备,集成化的测试被在在这里只是看到一些设备,有的是一些大的设备的,里边在做很多的切换工作,这样的话就把各种不同的测试,不需要人工过多的介入,一个是避免人所造成的一些错误和不确定性,另外也大大提高安全性,因为毕竟测试的时候不管怎么样,都要考虑它是有风险的。最后大家也看到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得非常好,那么在去年已经销售了51万台,那么在2020年可以到500万台,在这种背景下,这个行业还是大有可为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