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7月上汽集团推出“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SUV荣威RX5“以来,上市不到半年时间,荣威RX52016年累计销量突破9万辆,强势挺近SUV热销排行榜前四名。一炮打响的荣威RX5为上汽集团打造互联网汽车打了一针强针剂,再接再厉,2016年广州车展上,上汽集团倾心打造的“全球首款互联网家轿荣威i6”首发亮相,新车有望在2017年正式上市。
作为“中国最佳概念车”的量产车型,定位于宽适豪华互联网轿车的荣威i6誓要打破合资企业在十万元家轿市场的垄断地位,0.25cd的超低风阻系数、1835mm同级最宽车身、2715mm的同级最优轴距、世界级“蓝芯”高效动力、4.8L/100km同级最低油耗……无论风阻、空间还是科技和油耗,一系列亮点成绩为荣威i6取得佳绩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车上市前,2017年1月20日,上汽荣威i6材料安全解析会在上汽乘用车安亭工厂举行。此次解析会上向大家展示的是荣威i6在材料安全方面的管控措施及成果。
材料源头严把关 领先行业标准确保消费者安全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威胁人类健康十大因素中,车内空气污染排名靠前。这一看不到摸不着、甚至闻不到的“隐形杀手”,对每一位家庭成员尤其是儿童的身体健康威胁极大。因此,净化车内空气、为孩子营造纯净健康的车内环境尤为重要。
车内空气质量与车内的皮革、纺织品、塑料配件、胶合剂等内饰材料息息相关。专业术语称之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普通意义上的VOC是指挥发性有机物,但是从环保意识角度而言,它特指活泼的一类挥发性有机物,即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一类挥发性有机物。长期暴露在高VOC污染的环境下,轻则容易引起用户的不适,重则可能导致用户的健康和安全问题。
如何降低VOC提高车内空气品质?问题的关键在于汽车各部分材料的使用安全情况。
出于对消费者的尊重,上汽在每一款新车设计之初就坚持使用最安全环保的材料和工艺,从源头消除内饰材料的可挥发性有机物,打造清新健康的车内空气品质,为用户健康用车把好第一关。
荣威i6汽车内饰上使用了大量健康环保材料,例如,仪表板采用PVC包覆、中控扶手的则包覆全部采用水性胶水替代溶剂型胶;仪表板面板由塑料高光注塑替代气味性差的油漆和水转印工艺;行李箱地毯使用PP空腔板替代气味差、VOC高的木纤维板,摒弃了对人体有害的废纺毡材质,使用适宜皮肤接触的PET吸音材料。
水溶性包覆
环保健康材料的使用和先进工艺应用,使荣威i6新车的有机挥发物远远低于《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国家标准(GB/T27630)》。特别是在对用户健康产生重大危害的乙苯、二甲苯等物质方面,荣威i6新车含量不到国家标准的4%;在谈及色变的甲醛含量上,荣威i6仅为国标的1/5。以高品质材料打造高品质车内空气,荣威i6为驾乘者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营造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的用车环境。
层层递进的整车空气质量控制策略 各个环节全把控
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斥巨资打造的独立的材料及相关工艺的研发、分析和检验中心——上海中心实验室,担负起集团内车型用料的安全监测,通过材料评价体系(MSE)的工作实施和材料标准的制定执行,对产品及相关材料进行研发、应用开发及分析测试,保证前期开发质量,并通过零件的材料认可、抽检及整车监控等来稳定批量产品质量。
荣威i6整车空气质量控制策略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开发阶段的控制,主要对低气味及VOC的材料及工艺选用、气味及VOC规避清单的建立及应用、同步工程对空气质量进行控制和气味及VOC管控标准的建立及优化。
其中,中心实验室对新开发材料和已应用材料的气味和VOC进行总结,形成《材料规避清单》。例如,禁止使用清单上,酚醛树脂、ESP发泡、含苯类胶水、含苯类油漆、木纤维板和PVC/ABS表皮等;不建议使用清单上,搪塑PVC、EVA材料、胶水复合工艺、PP木粉板等榜上有名。通过《材料规避清单》,上汽成为国内首家将选材制度化、规范化的车企。
第二阶段是量产阶段的控制,分别建立了预防机制、巡检机制、协调管理和处理机制。
采用预防机制时,加强对原材料厂商、零部件供应商的管控,将重点供应商进行分级整理,制定“风险零件供应商清单”与“重点零件供应商清单”;要求并帮助一级供应商建立气味控制能力,并建成零件气味AUDIT机制,研究材料气味根本改进的长期方案。同时,对于气味问题零件的影响程度按照流程制定相应措施,通过整改、罚款、受控等方式对气味不合格零件供应商进行管控。
此外,在巡检机制上,上汽也加强了对零部件及整车的检测与监督,确保百分之百达标。为此,上汽建立了日巡检和定期抽检相结合的机制,在临港及南京工厂建立现场实验室管控现场零件及整车气味,现场实验室专职人员每日进行零件气味检测,并对当天下线车型进行气味检测。另外,上汽还定期对零件及整车进行抽检,及时发现并改进问题。
第三阶段是完成整车气味、VOC控制目标,整车VOC满足国标GB/T27630《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要求的整车气味≤3.5级,整车内无明显干扰气味,确保客户无抱怨。
实地探访中心实验室 解析荣威i6用料安全的每一步
上汽集团中心实验室配备了大量先进的实验设备,具备出色的试验能力。汽车预言家实地走访见证了中心实验室通过对新开发零件100%的材料、零部件监测,确保零件材料及性能满足设计要求,从而保证了整车的安全、环保性能。
在汽车车身选材上,荣威i6严格按照C-NCAP五星标准设计,白车身采用了73%的高强度钢,其中热成型钢占高强度钢重量的为23%,第三代先进超高强度钢占高强度钢重量的17%,为用户提供最佳安全防护。其车身扭转刚度实测值达到22680Nm/deg,与捷豹XE相当,远超同级水平;车顶载重质量达到5.14吨,远高于法规要求的1.5倍。
第三代先进超高强钢
另外,上汽新车的系统级内外饰、部分电子电器、空调系统及部分车身非金属零件,都经过了耐久可靠性认证,从而保证装配到整车之后,零件之间匹配及功能性的一致性与耐久性。
比如,荣威i6的进气歧管采用耐高温级材料,在实验室175度高温下,老化处理1000小时后,它的气密性及静态爆破压力仍然符合要求,远远优于国家标准。高可靠性耐久性材料的应用,使得车辆零部件能充分应对夏季高温的考验。
2017-01-22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周燕妮
自2016年7月上汽集团推出“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SUV荣威RX5“以来,上市不到半年时间,荣威RX52016年累计销量突破9万辆,强势挺近SUV热销排行榜前四名。一炮打响的荣威RX5为上汽集团打造互联网汽车打了一针强针剂,再接再厉,2016年广州车展上,上汽集团倾心打造的“全球首款互联网家轿荣威i6”首发亮相,新车有望在2017年正式上市。
作为“中国最佳概念车”的量产车型,定位于宽适豪华互联网轿车的荣威i6誓要打破合资企业在十万元家轿市场的垄断地位,0.25cd的超低风阻系数、1835mm同级最宽车身、2715mm的同级最优轴距、世界级“蓝芯”高效动力、4.8L/100km同级最低油耗……无论风阻、空间还是科技和油耗,一系列亮点成绩为荣威i6取得佳绩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车上市前,2017年1月20日,上汽荣威i6材料安全解析会在上汽乘用车安亭工厂举行。此次解析会上向大家展示的是荣威i6在材料安全方面的管控措施及成果。
材料源头严把关 领先行业标准确保消费者安全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威胁人类健康十大因素中,车内空气污染排名靠前。这一看不到摸不着、甚至闻不到的“隐形杀手”,对每一位家庭成员尤其是儿童的身体健康威胁极大。因此,净化车内空气、为孩子营造纯净健康的车内环境尤为重要。
车内空气质量与车内的皮革、纺织品、塑料配件、胶合剂等内饰材料息息相关。专业术语称之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普通意义上的VOC是指挥发性有机物,但是从环保意识角度而言,它特指活泼的一类挥发性有机物,即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一类挥发性有机物。长期暴露在高VOC污染的环境下,轻则容易引起用户的不适,重则可能导致用户的健康和安全问题。
如何降低VOC提高车内空气品质?问题的关键在于汽车各部分材料的使用安全情况。
出于对消费者的尊重,上汽在每一款新车设计之初就坚持使用最安全环保的材料和工艺,从源头消除内饰材料的可挥发性有机物,打造清新健康的车内空气品质,为用户健康用车把好第一关。
荣威i6汽车内饰上使用了大量健康环保材料,例如,仪表板采用PVC包覆、中控扶手的则包覆全部采用水性胶水替代溶剂型胶;仪表板面板由塑料高光注塑替代气味性差的油漆和水转印工艺;行李箱地毯使用PP空腔板替代气味差、VOC高的木纤维板,摒弃了对人体有害的废纺毡材质,使用适宜皮肤接触的PET吸音材料。
水溶性包覆
环保健康材料的使用和先进工艺应用,使荣威i6新车的有机挥发物远远低于《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国家标准(GB/T27630)》。特别是在对用户健康产生重大危害的乙苯、二甲苯等物质方面,荣威i6新车含量不到国家标准的4%;在谈及色变的甲醛含量上,荣威i6仅为国标的1/5。以高品质材料打造高品质车内空气,荣威i6为驾乘者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营造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的用车环境。
层层递进的整车空气质量控制策略 各个环节全把控
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斥巨资打造的独立的材料及相关工艺的研发、分析和检验中心——上海中心实验室,担负起集团内车型用料的安全监测,通过材料评价体系(MSE)的工作实施和材料标准的制定执行,对产品及相关材料进行研发、应用开发及分析测试,保证前期开发质量,并通过零件的材料认可、抽检及整车监控等来稳定批量产品质量。
荣威i6整车空气质量控制策略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开发阶段的控制,主要对低气味及VOC的材料及工艺选用、气味及VOC规避清单的建立及应用、同步工程对空气质量进行控制和气味及VOC管控标准的建立及优化。
其中,中心实验室对新开发材料和已应用材料的气味和VOC进行总结,形成《材料规避清单》。例如,禁止使用清单上,酚醛树脂、ESP发泡、含苯类胶水、含苯类油漆、木纤维板和PVC/ABS表皮等;不建议使用清单上,搪塑PVC、EVA材料、胶水复合工艺、PP木粉板等榜上有名。通过《材料规避清单》,上汽成为国内首家将选材制度化、规范化的车企。
第二阶段是量产阶段的控制,分别建立了预防机制、巡检机制、协调管理和处理机制。
采用预防机制时,加强对原材料厂商、零部件供应商的管控,将重点供应商进行分级整理,制定“风险零件供应商清单”与“重点零件供应商清单”;要求并帮助一级供应商建立气味控制能力,并建成零件气味AUDIT机制,研究材料气味根本改进的长期方案。同时,对于气味问题零件的影响程度按照流程制定相应措施,通过整改、罚款、受控等方式对气味不合格零件供应商进行管控。
此外,在巡检机制上,上汽也加强了对零部件及整车的检测与监督,确保百分之百达标。为此,上汽建立了日巡检和定期抽检相结合的机制,在临港及南京工厂建立现场实验室管控现场零件及整车气味,现场实验室专职人员每日进行零件气味检测,并对当天下线车型进行气味检测。另外,上汽还定期对零件及整车进行抽检,及时发现并改进问题。
第三阶段是完成整车气味、VOC控制目标,整车VOC满足国标GB/T27630《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要求的整车气味≤3.5级,整车内无明显干扰气味,确保客户无抱怨。
实地探访中心实验室 解析荣威i6用料安全的每一步
上汽集团中心实验室配备了大量先进的实验设备,具备出色的试验能力。汽车预言家实地走访见证了中心实验室通过对新开发零件100%的材料、零部件监测,确保零件材料及性能满足设计要求,从而保证了整车的安全、环保性能。
在汽车车身选材上,荣威i6严格按照C-NCAP五星标准设计,白车身采用了73%的高强度钢,其中热成型钢占高强度钢重量的为23%,第三代先进超高强度钢占高强度钢重量的17%,为用户提供最佳安全防护。其车身扭转刚度实测值达到22680Nm/deg,与捷豹XE相当,远超同级水平;车顶载重质量达到5.14吨,远高于法规要求的1.5倍。
第三代先进超高强钢
另外,上汽新车的系统级内外饰、部分电子电器、空调系统及部分车身非金属零件,都经过了耐久可靠性认证,从而保证装配到整车之后,零件之间匹配及功能性的一致性与耐久性。
比如,荣威i6的进气歧管采用耐高温级材料,在实验室175度高温下,老化处理1000小时后,它的气密性及静态爆破压力仍然符合要求,远远优于国家标准。高可靠性耐久性材料的应用,使得车辆零部件能充分应对夏季高温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