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稿 > 正文

徜徉“光语me境” 与梅赛德斯-奔驰驭“光”同行

2016-11-10 15:01出处:V讯网 [原创]责编:刘杨

  11月3-8日,在北京新时尚地标Mercedes me三里屯体验店,梅赛德斯-奔驰以“光语me境”——2016设计科技日,演绎了一场关于光与设计的精彩对话。光驱散黑暗,温暖大地,点亮灵感,是解开世界所有未知之谜的钥匙。光不仅为那些在黑暗中驱驰的人,照耀出光明的前方,守护着他们的安全;也在用一种无声的语言,表达着汽车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

  梅赛德斯-奔驰设计科技日开启“光语me境”,演绎了一场关于光与设计的精彩对话

  来到“光语me境”,宛如置身流光溢彩、美轮美奂的灯光艺术博物馆:外场三个巨大的灯光装置艺术,通过汽车在自然光与灯光的变幻下所呈现出的不同维度的美感,巧妙诠释了如何利用灯光设计,为轿车赋以不同的鲜明个性;横贯Mercedes me三里屯体验店的巨大展示墙上,无数双人眼与车灯交织成趣,阐发了车灯设计深邃的人性化表达,让人们透过奔驰的眼睛看世界;而十代E级车之眼所构筑的光幕之墙、呈现梅赛德斯-奔驰与汽车照明发展历史的光影长廊等,则将观者带入一个梦幻的光之世界中,并在此品味130年历史中,车灯如何以光明指引人类安全前进,并以人性化的光芒温暖我们的生活。

  来到“光语me境”,宛如置身流光溢彩、美轮美奂的灯光艺术博物馆

  光语万千,以无形点亮有形。而在设计领域,光更以包罗万象的独特魅力,激发了无数设计师们驾驭它的雄心壮志。在当代设计语境中,光究竟是如何发挥自己的魅力的呢?对此,梅赛德斯-奔驰与来自艺术和室内设计等领域的设计师们以光对话,共同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与阐释。

  光与设计 一场塑造与被塑造的博弈

  活动特邀嘉宾、著名雕塑家陈文令先生向现场观众介绍设计理念

  光与设计互相交织、融合无界,正因为有了光,设计的生命力才有了永恒的意义,正因为有了设计,光才从无形成为有形。在人类艺术与设计的流变中,光与影明暗对立、虚实相合的视觉意向,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绘画、雕塑、以及汽车照明等形式。而这些领域在对光的应用上,也有着某种程度的默契。

  对此,此次活动的特邀嘉宾、著名雕塑家陈文令先生向现场观众介绍,“人造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也是最伟大的雕塑家,光在无形中重塑着现代文明和世界秩序。”陈文令先生以自己的作品来解读光对事物的建构与再造,比如,通过不锈钢镜面反射出来的世界,使得原本静态的雕塑成了流动的景观,原本冰冷的钢铁,有了像要被融化掉的温度,从而变成一个更加感性的、甚至比雕塑本身更重要的艺术品。

  而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也存在于梅赛德斯-奔驰的车灯设计中。车灯原本也是由冷冰冰的工业材质构成,但设计师则以饱满的情感,赋予它们强烈的“拟人化”和“拟物化”风格,使它们成为足以打动人心的艺术品。在全新长轴距E级车的几何多光束LED大灯上,斜飞入鬓似的多功能光纤“灯眉”,以及家族经典“四眼”设计,让整车神采飞扬,顾盼生辉。而全新E级车的双横幅式LED尾灯设计,也采用别出心裁的漫反射原理,不仅营造出浩瀚星辰般的深邃意境,让人在看到它的时候,如同仰视苍穹而升起一种博大与平静感。

  全新长轴距E级车的双横幅式LED尾灯设计营造出浩瀚星辰般的深邃意境

  全新长轴距E级车在车灯设计上的巨大成功,正好印证了梅赛德斯-奔驰中国研究发展中心、高级设计中心总监李一焕所说:“车灯就像是一辆车的‘眼睛’,它们也能够表达强烈的情感诉求,不仅会让一辆车变得独一无二,甚至还会让它变得不可思议。”

  光与空间 一种无形却有质的情感沟通

  设计和谐的环境氛围灯与功能灯的协作如同和谐的交响乐,给人们带来愉悦和舒适的体验

  在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看来:“建筑空间的创造即是对光之力量的纯净和浓缩”。可见,光与空间强大的相互作用力。而青年跨领域设计师周贞徵女士,也一直都在思考灯光和空间的关系,无论是将自然光线引到空间领域,还是在室内空间营造出自然光线的感觉,都将影响到生活其中的人们的情绪变化。

  在汽车领域,内部照明也同样起到雕塑环境氛围,使乘客感到舒适的重要功能。光源优质、设计和谐的环境氛围灯与功能灯,不仅有助于提升空间的整体质感,更能减少驾驶员的疲劳,从而改善驾驶体验,降低行车危险。来自梅赛德斯-奔驰中国高级设计中心的白哲旼先生,将环境氛围灯和功能灯的协作妙喻为交响乐,因为在交响乐中,任何一种乐器声音太过突兀,都将破坏整个旋律的优美悦耳;因此,梅赛德斯-奔驰的车内灯光照明,都是在车内灯光设计师与负责内饰的色彩和饰件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完成的,最终实现所有元素的完美和谐与平衡。

  在全新长轴距E及车上,车内灯光设计美学就演变为几乎可展现全色系光芒的64色环境氛围照明系统

  而作为汽车领域最杰出的光语者,梅赛德斯-奔驰也以自然灵感和人文理念,以环境氛围灯赋予乘坐环境更多感性之美。 从1998年起,梅赛德斯-奔驰首次在S级轿车的中控台上方设置了聚光灯,并率先在2005年的S级轿车上采用了三种情境灯光;到2013年S级轿车的环境氛围灯,7种色彩将功能与美感完美融合,将车内感官之美带到全新高度。如今,在全新长轴距E及车上, 这种车内灯光设计美学就演变为几乎可展现全色系光芒的64色环境氛围照明系统。而车主可以随心变化灯光,以实现个性化的表达,从而让光具有了更多人性化的光芒,也成为了人类情感的外延。

  光与科技  一条通往智能照明的未来之路

  1886年,戴姆勒四轮汽车首次应用了汽车照明

  从古到今,无论我们为光赋予了多少美学、情感上的概念,人类对光的应用,都无法离开它们点亮黑暗的照明功能。而从爱迪生发明电灯开始,人造灯光便在科技的加持下,不断重新定义着照明的意义。

  作为汽车的发明者,梅赛德斯-奔驰始终坚持对光语的深邃解读,发明并率先应用众多突破性的照明科技,不断开辟新的照明系统。从1886年,戴姆勒四轮汽车率先使用蜡烛灯为夜晚行车照亮前方起,梅赛德斯-奔驰先后将白炽灯、卤素大灯、氙气大灯、全球首创的智能照明系统等应用于汽车照明系统,不断提高车灯照明的效果与智能化。而到了2016年,红点设计大奖得主、全新长轴距E级车几何多光束LED大灯则成为了当代融合设计美学与智能科技的最新代表力作。

  全新长轴距E级车几何多光束LED大灯

  来自戴姆勒中国研发中心的工程师Frank Kubat与Alexis Bony,现场为参观者讲解了全新长轴距E级车的几何多光束LED大灯的智能科技。几何多光束LED大灯的每盏头灯均有84颗高性能LED点光源,每个光源都可以进行独立的开关和调节控制,并同时控制四个区域远光灯的明暗度,全球独一无二。“这样就可以让我们可以根据驾驶的路况和天气情况,高度智能、灵活地进行灯光的调控和分布。”Frank Kubat介绍道。通过高科技模拟不同驾驶环境,两位工程师现场演示了这84颗LED灯组组合的动态变化。比如,遇到对面来车,车灯就会自动避让或降低灯光强度,减少了炫目效果,不仅增加自身安全,也是对对他车人员和路人的安全考量与尊重。

  来自戴姆勒中国研发中心的工程师现场为参观者讲解

  可以说,作为光的使者,梅赛德斯-奔驰不断将优美的灯光设计与创新的科技进行完美融合,从而提升车灯的高效性与安全性,不断以灯光的情感表达赋予车辆的个性灵魂,陪伴人们奔驰在光明的人生之旅中。

  由梅赛德斯-奔驰第三年策划并出版的《2016-2017 中国设计年鉴》正式发布

  此外,在此次科技日上,由梅赛德斯-奔驰第三年策划并出版的《2016-2017 中国设计年鉴》也正式发布。本书集合了中国当下平面、服装、雕像、建筑、家居、以及汽车等领域中引领潮流发展的设计,成为记录中国最卓越设计的典范之作。梅赛德斯-奔驰希望通过这本年鉴的发布,来激励更多中国设计师的创作热情,让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创造”大步迈进。

责任编辑:刘杨 
V讯网

徜徉“光语me境” 与梅赛德斯-奔驰驭“光”同行

2016-11-10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刘杨

  11月3-8日,在北京新时尚地标Mercedes me三里屯体验店,梅赛德斯-奔驰以“光语me境”——2016设计科技日,演绎了一场关于光与设计的精彩对话。光驱散黑暗,温暖大地,点亮灵感,是解开世界所有未知之谜的钥匙。光不仅为那些在黑暗中驱驰的人,照耀出光明的前方,守护着他们的安全;也在用一种无声的语言,表达着汽车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

  梅赛德斯-奔驰设计科技日开启“光语me境”,演绎了一场关于光与设计的精彩对话

  来到“光语me境”,宛如置身流光溢彩、美轮美奂的灯光艺术博物馆:外场三个巨大的灯光装置艺术,通过汽车在自然光与灯光的变幻下所呈现出的不同维度的美感,巧妙诠释了如何利用灯光设计,为轿车赋以不同的鲜明个性;横贯Mercedes me三里屯体验店的巨大展示墙上,无数双人眼与车灯交织成趣,阐发了车灯设计深邃的人性化表达,让人们透过奔驰的眼睛看世界;而十代E级车之眼所构筑的光幕之墙、呈现梅赛德斯-奔驰与汽车照明发展历史的光影长廊等,则将观者带入一个梦幻的光之世界中,并在此品味130年历史中,车灯如何以光明指引人类安全前进,并以人性化的光芒温暖我们的生活。

  来到“光语me境”,宛如置身流光溢彩、美轮美奂的灯光艺术博物馆

  光语万千,以无形点亮有形。而在设计领域,光更以包罗万象的独特魅力,激发了无数设计师们驾驭它的雄心壮志。在当代设计语境中,光究竟是如何发挥自己的魅力的呢?对此,梅赛德斯-奔驰与来自艺术和室内设计等领域的设计师们以光对话,共同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与阐释。

  光与设计 一场塑造与被塑造的博弈

  活动特邀嘉宾、著名雕塑家陈文令先生向现场观众介绍设计理念

  光与设计互相交织、融合无界,正因为有了光,设计的生命力才有了永恒的意义,正因为有了设计,光才从无形成为有形。在人类艺术与设计的流变中,光与影明暗对立、虚实相合的视觉意向,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绘画、雕塑、以及汽车照明等形式。而这些领域在对光的应用上,也有着某种程度的默契。

  对此,此次活动的特邀嘉宾、著名雕塑家陈文令先生向现场观众介绍,“人造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也是最伟大的雕塑家,光在无形中重塑着现代文明和世界秩序。”陈文令先生以自己的作品来解读光对事物的建构与再造,比如,通过不锈钢镜面反射出来的世界,使得原本静态的雕塑成了流动的景观,原本冰冷的钢铁,有了像要被融化掉的温度,从而变成一个更加感性的、甚至比雕塑本身更重要的艺术品。

  而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也存在于梅赛德斯-奔驰的车灯设计中。车灯原本也是由冷冰冰的工业材质构成,但设计师则以饱满的情感,赋予它们强烈的“拟人化”和“拟物化”风格,使它们成为足以打动人心的艺术品。在全新长轴距E级车的几何多光束LED大灯上,斜飞入鬓似的多功能光纤“灯眉”,以及家族经典“四眼”设计,让整车神采飞扬,顾盼生辉。而全新E级车的双横幅式LED尾灯设计,也采用别出心裁的漫反射原理,不仅营造出浩瀚星辰般的深邃意境,让人在看到它的时候,如同仰视苍穹而升起一种博大与平静感。

  全新长轴距E级车的双横幅式LED尾灯设计营造出浩瀚星辰般的深邃意境

  全新长轴距E级车在车灯设计上的巨大成功,正好印证了梅赛德斯-奔驰中国研究发展中心、高级设计中心总监李一焕所说:“车灯就像是一辆车的‘眼睛’,它们也能够表达强烈的情感诉求,不仅会让一辆车变得独一无二,甚至还会让它变得不可思议。”

  光与空间 一种无形却有质的情感沟通

  设计和谐的环境氛围灯与功能灯的协作如同和谐的交响乐,给人们带来愉悦和舒适的体验

  在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看来:“建筑空间的创造即是对光之力量的纯净和浓缩”。可见,光与空间强大的相互作用力。而青年跨领域设计师周贞徵女士,也一直都在思考灯光和空间的关系,无论是将自然光线引到空间领域,还是在室内空间营造出自然光线的感觉,都将影响到生活其中的人们的情绪变化。

  在汽车领域,内部照明也同样起到雕塑环境氛围,使乘客感到舒适的重要功能。光源优质、设计和谐的环境氛围灯与功能灯,不仅有助于提升空间的整体质感,更能减少驾驶员的疲劳,从而改善驾驶体验,降低行车危险。来自梅赛德斯-奔驰中国高级设计中心的白哲旼先生,将环境氛围灯和功能灯的协作妙喻为交响乐,因为在交响乐中,任何一种乐器声音太过突兀,都将破坏整个旋律的优美悦耳;因此,梅赛德斯-奔驰的车内灯光照明,都是在车内灯光设计师与负责内饰的色彩和饰件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完成的,最终实现所有元素的完美和谐与平衡。

  在全新长轴距E及车上,车内灯光设计美学就演变为几乎可展现全色系光芒的64色环境氛围照明系统

  而作为汽车领域最杰出的光语者,梅赛德斯-奔驰也以自然灵感和人文理念,以环境氛围灯赋予乘坐环境更多感性之美。 从1998年起,梅赛德斯-奔驰首次在S级轿车的中控台上方设置了聚光灯,并率先在2005年的S级轿车上采用了三种情境灯光;到2013年S级轿车的环境氛围灯,7种色彩将功能与美感完美融合,将车内感官之美带到全新高度。如今,在全新长轴距E及车上, 这种车内灯光设计美学就演变为几乎可展现全色系光芒的64色环境氛围照明系统。而车主可以随心变化灯光,以实现个性化的表达,从而让光具有了更多人性化的光芒,也成为了人类情感的外延。

  光与科技  一条通往智能照明的未来之路

  1886年,戴姆勒四轮汽车首次应用了汽车照明

  从古到今,无论我们为光赋予了多少美学、情感上的概念,人类对光的应用,都无法离开它们点亮黑暗的照明功能。而从爱迪生发明电灯开始,人造灯光便在科技的加持下,不断重新定义着照明的意义。

  作为汽车的发明者,梅赛德斯-奔驰始终坚持对光语的深邃解读,发明并率先应用众多突破性的照明科技,不断开辟新的照明系统。从1886年,戴姆勒四轮汽车率先使用蜡烛灯为夜晚行车照亮前方起,梅赛德斯-奔驰先后将白炽灯、卤素大灯、氙气大灯、全球首创的智能照明系统等应用于汽车照明系统,不断提高车灯照明的效果与智能化。而到了2016年,红点设计大奖得主、全新长轴距E级车几何多光束LED大灯则成为了当代融合设计美学与智能科技的最新代表力作。

  全新长轴距E级车几何多光束LED大灯

  来自戴姆勒中国研发中心的工程师Frank Kubat与Alexis Bony,现场为参观者讲解了全新长轴距E级车的几何多光束LED大灯的智能科技。几何多光束LED大灯的每盏头灯均有84颗高性能LED点光源,每个光源都可以进行独立的开关和调节控制,并同时控制四个区域远光灯的明暗度,全球独一无二。“这样就可以让我们可以根据驾驶的路况和天气情况,高度智能、灵活地进行灯光的调控和分布。”Frank Kubat介绍道。通过高科技模拟不同驾驶环境,两位工程师现场演示了这84颗LED灯组组合的动态变化。比如,遇到对面来车,车灯就会自动避让或降低灯光强度,减少了炫目效果,不仅增加自身安全,也是对对他车人员和路人的安全考量与尊重。

  来自戴姆勒中国研发中心的工程师现场为参观者讲解

  可以说,作为光的使者,梅赛德斯-奔驰不断将优美的灯光设计与创新的科技进行完美融合,从而提升车灯的高效性与安全性,不断以灯光的情感表达赋予车辆的个性灵魂,陪伴人们奔驰在光明的人生之旅中。

  由梅赛德斯-奔驰第三年策划并出版的《2016-2017 中国设计年鉴》正式发布

  此外,在此次科技日上,由梅赛德斯-奔驰第三年策划并出版的《2016-2017 中国设计年鉴》也正式发布。本书集合了中国当下平面、服装、雕像、建筑、家居、以及汽车等领域中引领潮流发展的设计,成为记录中国最卓越设计的典范之作。梅赛德斯-奔驰希望通过这本年鉴的发布,来激励更多中国设计师的创作热情,让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创造”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