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稿 > 正文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全解新能源汽车补贴走向

2016-01-28 11:12出处:V讯网 [原创]责编:石腾

    1月23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重点对新能源汽车补贴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介绍,他提出,当前以供给侧为目标的新能源汽车极有可能在地方保护等形势下形成新一轮的产能过剩,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过度依赖补贴政策的现象,对于近期外界关注的新能源汽车骗补问题,楼继伟表示财政部已联合其他部委展开调查,一经查出严惩不贷。

  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层面楼继伟对外表示,“十二五”时期,财政部会同科技部、工信部等部门研究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包括消费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技术研发、充电设施的奖励、标准法规的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政策涵盖研发、生产、消费、运行等各环节,大力支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严查骗补行为

  对于近期有媒体报道部分企业数据造假,骗取财政补贴,形成所谓新能源汽车骗补产业链的现象,楼继伟表示将由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近日联合发出通知,组织专项检查,对查实的骗补问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检查和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

  造假骗补的行为,不仅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财经纪律,也严重地破坏了市场环境,我们决不手软。通过建立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对各种骗补和寻租行为给予严厉打击。

  ●谨防企业过度依赖补贴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起步并不晚,现在高端产品和核心技术方面仍然缺少重大突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对政府补贴政策过度依赖。在讲话中楼继伟直指当下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过度依赖补贴政策,围绕政策做产品。

  消费补贴政策的初衷是培育初期市场,实践证明,这项政策是行之有效的。但长期执行消费补贴,企业容易患上对政府政策的依赖症,紧盯政策去设定产品,缺乏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的动力和压力,行业容易出现低水平盲目扩张,形成新的产业过剩。因此,补贴政策要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调整完善。

  ●补贴退坡机制根治依赖症

  对于企业“补贴依赖症”,财政部2015年年初已明确发布2017年—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16年的基础上下调20%,2019年-2020年下降40%,2020年以后补贴政策退出。楼继伟表示,上述政策提前发布是便企业形成科学合理预期。当前要加强资金监管,坚决打击各类骗补和寻租。

  ●谨防地方保护带来产业过剩

  地方保护是行业数量扩张的根源,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增长是要素数量扩张性的增长,而不是创新型的增长,这是地方保护造成的根源之一。

  一些地方政府纷纷上马新能源汽车项目,对没有在本地设生产厂的企业,设置门槛将其挡在补贴政策之外,倒逼企业在本地新建生产厂,这样下去市场会被分割得越来越小,企业无法形成规模,难以形成竞争力。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必须破除地方保护,近期还将进行专项督查,对搞地方保护的地方政府将通报批评,并扣减有关财政奖励的资金。

  ●调整补贴政策,建立遴选机制和淘汰机制。

  提高补贴门槛,突出对优势企业的支持。要结合国际、国内产业发展的趋势,尤其是汽车强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情况,在整车安全性、可靠性、一致性,以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标准上,大幅度提高标准。进一步突出鼓励先进、扶优扶强的政策导向,使资金向优势企业倾斜,防止产业过剩和盲目无序发展,达不到标准的企业不能获得补贴。

  ●补贴退出后实行积分制

  新能源汽车供给侧的改革必须以技术进步为支撑,同时改革本身就是要激发创新,大幅度提高生产率对增长的贡献,要逐步脱离要素数量驱动形成的惯性和路径依赖。过去几年来我们致力于培育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市场,但技术创新关注不够,基础技术积累薄弱,研发投入的精准度有待提升,政府和企业的研发能力未能有效整合,产业长期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

  我们分析,比起那些排污权交易来说,积分交易制度是比较好监控一些的。排污权交易如果没有对排污有公平一致的测量,以及严格的执法惩罚,就不可能产生相关权益的交易,而汽车积分,比起遍布各处各种类型的排污,监测还是比较容易的,能够建立交易基础的。因此,我们对这些政策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下一步将配合有关部门加快建立该制度,确保财政补贴政策退出后新能源汽车扶植力度不会断档。

责任编辑:石腾 
V讯网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全解新能源汽车补贴走向

2016-01-28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石腾

    1月23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重点对新能源汽车补贴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介绍,他提出,当前以供给侧为目标的新能源汽车极有可能在地方保护等形势下形成新一轮的产能过剩,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过度依赖补贴政策的现象,对于近期外界关注的新能源汽车骗补问题,楼继伟表示财政部已联合其他部委展开调查,一经查出严惩不贷。

  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层面楼继伟对外表示,“十二五”时期,财政部会同科技部、工信部等部门研究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包括消费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技术研发、充电设施的奖励、标准法规的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政策涵盖研发、生产、消费、运行等各环节,大力支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严查骗补行为

  对于近期有媒体报道部分企业数据造假,骗取财政补贴,形成所谓新能源汽车骗补产业链的现象,楼继伟表示将由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近日联合发出通知,组织专项检查,对查实的骗补问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检查和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

  造假骗补的行为,不仅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财经纪律,也严重地破坏了市场环境,我们决不手软。通过建立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对各种骗补和寻租行为给予严厉打击。

  ●谨防企业过度依赖补贴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起步并不晚,现在高端产品和核心技术方面仍然缺少重大突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对政府补贴政策过度依赖。在讲话中楼继伟直指当下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过度依赖补贴政策,围绕政策做产品。

  消费补贴政策的初衷是培育初期市场,实践证明,这项政策是行之有效的。但长期执行消费补贴,企业容易患上对政府政策的依赖症,紧盯政策去设定产品,缺乏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的动力和压力,行业容易出现低水平盲目扩张,形成新的产业过剩。因此,补贴政策要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调整完善。

  ●补贴退坡机制根治依赖症

  对于企业“补贴依赖症”,财政部2015年年初已明确发布2017年—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16年的基础上下调20%,2019年-2020年下降40%,2020年以后补贴政策退出。楼继伟表示,上述政策提前发布是便企业形成科学合理预期。当前要加强资金监管,坚决打击各类骗补和寻租。

  ●谨防地方保护带来产业过剩

  地方保护是行业数量扩张的根源,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增长是要素数量扩张性的增长,而不是创新型的增长,这是地方保护造成的根源之一。

  一些地方政府纷纷上马新能源汽车项目,对没有在本地设生产厂的企业,设置门槛将其挡在补贴政策之外,倒逼企业在本地新建生产厂,这样下去市场会被分割得越来越小,企业无法形成规模,难以形成竞争力。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必须破除地方保护,近期还将进行专项督查,对搞地方保护的地方政府将通报批评,并扣减有关财政奖励的资金。

  ●调整补贴政策,建立遴选机制和淘汰机制。

  提高补贴门槛,突出对优势企业的支持。要结合国际、国内产业发展的趋势,尤其是汽车强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情况,在整车安全性、可靠性、一致性,以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标准上,大幅度提高标准。进一步突出鼓励先进、扶优扶强的政策导向,使资金向优势企业倾斜,防止产业过剩和盲目无序发展,达不到标准的企业不能获得补贴。

  ●补贴退出后实行积分制

  新能源汽车供给侧的改革必须以技术进步为支撑,同时改革本身就是要激发创新,大幅度提高生产率对增长的贡献,要逐步脱离要素数量驱动形成的惯性和路径依赖。过去几年来我们致力于培育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市场,但技术创新关注不够,基础技术积累薄弱,研发投入的精准度有待提升,政府和企业的研发能力未能有效整合,产业长期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

  我们分析,比起那些排污权交易来说,积分交易制度是比较好监控一些的。排污权交易如果没有对排污有公平一致的测量,以及严格的执法惩罚,就不可能产生相关权益的交易,而汽车积分,比起遍布各处各种类型的排污,监测还是比较容易的,能够建立交易基础的。因此,我们对这些政策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下一步将配合有关部门加快建立该制度,确保财政补贴政策退出后新能源汽车扶植力度不会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