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主管部委领导之一,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连续两年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做了详细的介绍。今年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明朗的现状下,万钢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细节做了更为详实的介绍。
寰球汽车记者通过梳理讲话内容,从中摘出10个万钢部长对当下新能源汽车做出的总结与下一步任务。
1、技术提升:
电池:2010年动力蓄电池和2014年相比,能量密度提高了将近一倍,成本价格降低了50%。
驱动电机:从单个电机向动力总成的集成发展,其中芯片的集成设计、电力电子系统的集成技术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从电机的生产逐步走向带有控制系统的整个驱动系统的发展。
2、商业模式取得新亮点:
分时租赁的模式和城市物流逐渐成了应用新的方式。杭州微公交的分时租赁实现了“绿色的分享”,纯电动专用车的产量超过了4万量,其中租赁、快递、电网形成了新的商业合作伙伴关系。
3、基础设施进度加快:
到2015年年底,全国建成的充换电站超过3600座,公共用的充电桩超过4.9万个,充电设施现行有效标准达到了87项,同时,正在审查待批的标准还有5项,在整个标准体系下,还有44项细分的标准正在研发的过程当中。专家们形成了一套标准的研发体系,近两到三年中能够完成第一轮的所有标准设计。
4、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加快市场化:
面对未来的发展趋势,科技必须再先走一步,在这一次重点专项当中,中国加强了关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链,从基础科学到关键技术以及应用研发的部署。
最近两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燃料电池汽车正在加速发展,美、德、日、韩政府和企业都加速产业发展的速度,中国从2001年开始部署就对燃料电池进行了研发,但是由于我们从样车一直到商业化,包括现在上汽开始推出的产品,也在进行这方面的发展。
5、轻量化是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一个必然趋势:
近来,轻质车身和轻质底盘都成为发展电动汽车和各类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先行,比如说宝马i3采用了铝合金结构的底盘、碳纤维的符合材料,大大降低了整车的重量。
6、加快研究动力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
动力电池,尤其是锂离子动力电池,可以进行梯级利用。从现在的经验看起来,它在风能、太阳能的储能当中还可以使用相当长一段时间。因此我们要加强对退役电池测试评价技术和相关标准的研究,推动梯次利用。同时,应尽快出台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政策和法律法规,明确责任主体,建立监督监管制度。
7、智能化、网络化、电动化已经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汽车在拥抱互联网,互联网汽车、互联网产业也在走向汽车的应用,我们今天已经能够看到智能电动汽车,使用的汽车已经有自动停车等一系列功能,中国汽车企业也正在和互联网企业结合。
8、安全与质量是发展的前提和汽车产业转型关键:
更健康、安全地发展新能源汽车,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我们运营企业必须建立起安全体系,利用在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移动网实时观测,对每一节电池都要进行实时监控,以保障运行安全。
质量关乎到顾客信任和产业发展,质量建设标准体系要尽快建立起来,与标准体系相适应的检测体系也应该更加普及。同时,质量是生产出来的,每一个企业都要更加关注自己的产业质量。
9、产品要适应市场需求:
当前市场需求正在多元化,短程和长途交通的需求,物流、长途物流和便捷快递的需求,都对电动汽车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企业要及时适应市场需求。我们现在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技创新自然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面,但是供给侧改革,也要挖掘潜在需求市场,满足潜在需求,特别是社会未来发展的需求。所以,产品要实时关注市场的需求。
10、环境是持续发展的保障:
这里的环境还不光是整个系统回收利用,这个环境还要是在产业发展运行保障中的环境,我们要加强对于整个产业政策落实监管。在座的每一个朋友,在使用电动汽车时、我们生产电动汽车的时候,都要牢牢记住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对我们国家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作用,要加强这方面监管。
2016-01-28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石腾
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主管部委领导之一,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连续两年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做了详细的介绍。今年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明朗的现状下,万钢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细节做了更为详实的介绍。
寰球汽车记者通过梳理讲话内容,从中摘出10个万钢部长对当下新能源汽车做出的总结与下一步任务。
1、技术提升:
电池:2010年动力蓄电池和2014年相比,能量密度提高了将近一倍,成本价格降低了50%。
驱动电机:从单个电机向动力总成的集成发展,其中芯片的集成设计、电力电子系统的集成技术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从电机的生产逐步走向带有控制系统的整个驱动系统的发展。
2、商业模式取得新亮点:
分时租赁的模式和城市物流逐渐成了应用新的方式。杭州微公交的分时租赁实现了“绿色的分享”,纯电动专用车的产量超过了4万量,其中租赁、快递、电网形成了新的商业合作伙伴关系。
3、基础设施进度加快:
到2015年年底,全国建成的充换电站超过3600座,公共用的充电桩超过4.9万个,充电设施现行有效标准达到了87项,同时,正在审查待批的标准还有5项,在整个标准体系下,还有44项细分的标准正在研发的过程当中。专家们形成了一套标准的研发体系,近两到三年中能够完成第一轮的所有标准设计。
4、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加快市场化:
面对未来的发展趋势,科技必须再先走一步,在这一次重点专项当中,中国加强了关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链,从基础科学到关键技术以及应用研发的部署。
最近两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燃料电池汽车正在加速发展,美、德、日、韩政府和企业都加速产业发展的速度,中国从2001年开始部署就对燃料电池进行了研发,但是由于我们从样车一直到商业化,包括现在上汽开始推出的产品,也在进行这方面的发展。
5、轻量化是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一个必然趋势:
近来,轻质车身和轻质底盘都成为发展电动汽车和各类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先行,比如说宝马i3采用了铝合金结构的底盘、碳纤维的符合材料,大大降低了整车的重量。
6、加快研究动力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
动力电池,尤其是锂离子动力电池,可以进行梯级利用。从现在的经验看起来,它在风能、太阳能的储能当中还可以使用相当长一段时间。因此我们要加强对退役电池测试评价技术和相关标准的研究,推动梯次利用。同时,应尽快出台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政策和法律法规,明确责任主体,建立监督监管制度。
7、智能化、网络化、电动化已经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汽车在拥抱互联网,互联网汽车、互联网产业也在走向汽车的应用,我们今天已经能够看到智能电动汽车,使用的汽车已经有自动停车等一系列功能,中国汽车企业也正在和互联网企业结合。
8、安全与质量是发展的前提和汽车产业转型关键:
更健康、安全地发展新能源汽车,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我们运营企业必须建立起安全体系,利用在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移动网实时观测,对每一节电池都要进行实时监控,以保障运行安全。
质量关乎到顾客信任和产业发展,质量建设标准体系要尽快建立起来,与标准体系相适应的检测体系也应该更加普及。同时,质量是生产出来的,每一个企业都要更加关注自己的产业质量。
9、产品要适应市场需求:
当前市场需求正在多元化,短程和长途交通的需求,物流、长途物流和便捷快递的需求,都对电动汽车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企业要及时适应市场需求。我们现在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技创新自然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面,但是供给侧改革,也要挖掘潜在需求市场,满足潜在需求,特别是社会未来发展的需求。所以,产品要实时关注市场的需求。
10、环境是持续发展的保障:
这里的环境还不光是整个系统回收利用,这个环境还要是在产业发展运行保障中的环境,我们要加强对于整个产业政策落实监管。在座的每一个朋友,在使用电动汽车时、我们生产电动汽车的时候,都要牢牢记住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对我们国家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作用,要加强这方面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