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稿 > 正文

江淮汽车:转型升级拉动业绩“逆势上扬”

2015-09-10 22:22出处:V讯网 [原创]责编:田大鹏

  今年以来,汽车行业一直处在“低位徘徊”,据统计:1-7月,国内汽车行业累计销量1335.33万辆,同比微增0.39%。。而江淮汽车前八个月累计销售各类整车38.03万辆,同比增长21.32%;实现营业收入305.43亿元,同比增长15.89%。

  江淮汽车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实现逆势增长,实属不易。面对复杂困难的市场环境,江淮汽车坚持创新驱动、品质为先,推动转型升级,努力创造强大的客户价值,为企业稳健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精准需求  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这几天的成都国际车展,热闹非凡。江淮汽车旗下的小型SUV瑞风S2,成为这里名副其实的“小鲜肉”。就在8月31日,瑞风S2云端上市,借助高颜值、高配置和高安全,以及击穿心理的惊爆价5.88万起,当天就有超过210万网友点赞,从接受预定到网络上市仅18天,订单已超过万台。

  而瑞风S2的“兄弟”——瑞风S3,上市一年来,凭借过硬的品质、消费者口碑赢得了16万车主的青睐,斩获小型SUV的6次月度销量冠军、2次季度销量冠军、1次半年销量冠军的好成绩,成为SUV车坛的翘楚。

  无疑,瑞风S2与瑞风S3组成的“兄弟连”,已经成为国内小型SUV阵营最火热的“拍档”。跑赢大势,俘获客户的芳心,秘笈就在于为客户提供强大的价值。江淮汽车提出敬客经营的理念,捕捉目标客户的真实需求,为用户创造了更大的价值和消费体验。

  以瑞风S3为例,为把握客户心理和真实需求,在上市前,江淮汽车邀请客户测试,共收到外部用户反馈的设计类改进项193项。针对每项客户反馈,项目组进行分析、整改、闭环,进而提炼出产品的关键价值元素,确保了产品“入流”。

  “瑞风S3的研发设计强化了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客户评价,尤其是目标客户群的评价和识别结果的运用,获得目标客户群的高度响应。”江淮汽车总经理项兴初表示,坚持客户利益至上,为客户创造最佳的价值体验,这是我们赢得客户尊重、取得市场主动权,从竞争导向向客户导向转变的重要之所在。

  今年以来,江淮乘用车市场上的惊艳表现,正是基于尊重客户价值的有力彰显。在行业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乘用车今年累计销售20.9万辆,同比增长93.3%。其中,SUV业务持续发力,1—8月份,瑞风S3累计销售近12万辆,稳居国内小型SUV市场首位。

  创新驱动  自主释放源动力

  9月1日,江淮汽车首个省外异地新能源生产基地项目落户武汉。该项目拟于2015年底开工,建设周期12个月,争取到2016年形成年产1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营销和服务能力。

  新能源汽车无疑是江淮汽车的又一张靓丽名片。自2001年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到2010年585台第一代纯电动轿车推向市场,目前,公司已迭代研发出五代纯电动轿车。2015年至今,江淮新能源轿车和客车累计销售5200余辆,同比增长五倍以上。

  成绩的背后,是江淮汽车把自主创新作为源动力所释放的强大推力。江淮汽车已建成了电控、电池、电机、试验验证等领域三百余人的专业开发团队,已经形成包括整车及系统集成、整车电控、电池成组、电池管理系统等多领域的正向研发能力。

  “我们一直把自主创新视作生命。”江淮汽车安进董事长坦言道,江淮汽车一以贯之地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带动了企业的技术升级和转型发展,进而,让研发创新的优势转化为市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目前,江淮汽车已经自主掌握了整车和零部件的正向开发的核心技术,拥有了国内、日本、意大利三个研发中心。今年7月,江淮汽车的意大利设计中心迎来成立10周年庆典。从当初只有4个人租用一间40平方米办公,到如今,有来自12个国家的超过100个人的团队从事设计开发,并成功跻身国际先进设计中心行列。10年来,该中心为江淮汽车设计出近10款畅销车型。

  自主创新也为江淮汽车的“走出去”插上腾飞的翅膀。2015年至今,在行业同比下降10%的情形下,江淮汽车累计出口各类产品近5万辆,同比增长43%,居行业第三位。在产品出口方面,向高附加值产品转移。

  “出口轻卡产品的85%,出口乘用车产品的95%,都采用了自主的核心部件。”江淮汽车国际公司副总经理张鹏表示,江淮汽车的中高端产品可以满足欧洲、北美市场需求,产品更加强调安全、节能、环保、电子化、智能化,具有很好的价格优势。

  坚守制造  为中国品牌正名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产业,也是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基石。国务院不久前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提出了通过“三步走”思路,推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转变,这为汽车行业在内的装备制造业带了新契机。

  当下,中国汽车业行业是群雄逐鹿、充分竞争的格局,年轻的自主品牌如何与百年老店、拥有雄厚技术实力的合资品牌一决高下,抢占发展先机呢?江淮汽车给出的答案就是坚守精益求精的制造精神。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讲制造精神,就是本质上要追求质量最好的产品,坚守于自己应该做好或可以做好的事情。”安进说,弘扬制造精神就是要能够耐得住寂寞,抵抗得住诱惑,脚踏实地,认定一个目标就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不投机取巧,不断追求细节的完美和极致。

  栉风沫雨51载,江淮汽车从不知名的地方小企业成长为位列中国汽车工业前十位的综合型汽车集团,形成了商用车、乘用车、客车、零部件和汽车服务五大业务板块共同发展的格局,支撑其企业迎难而上、阔步向前的就是一种精神和信仰。

  “江淮汽车在为生存而拼搏的时候,诞生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又诞生了忍辱负重的底盘精神,今天,在第三次创业号角吹响的时候,又有了精益求精的制造精神。这就是我们的信仰。”江淮汽车党委副书记王东生如是说道。

  站在第三次创业的起点上,江淮汽车将贯彻“以效益为中心、以战略为导向、以发展为主线、以变革为动力”的思想,按照“做强做大商用车,做精做优乘用车”的发展战略,坚持“有效益、有品质、有技术、有特色、有规模”,持续打造“品质的JAC",在“十三五”中期,力争发展成为百万量级的综合型汽车企业集团。

责任编辑:田大鹏 
V讯网

江淮汽车:转型升级拉动业绩“逆势上扬”

2015-09-10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田大鹏

  今年以来,汽车行业一直处在“低位徘徊”,据统计:1-7月,国内汽车行业累计销量1335.33万辆,同比微增0.39%。。而江淮汽车前八个月累计销售各类整车38.03万辆,同比增长21.32%;实现营业收入305.43亿元,同比增长15.89%。

  江淮汽车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实现逆势增长,实属不易。面对复杂困难的市场环境,江淮汽车坚持创新驱动、品质为先,推动转型升级,努力创造强大的客户价值,为企业稳健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精准需求  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这几天的成都国际车展,热闹非凡。江淮汽车旗下的小型SUV瑞风S2,成为这里名副其实的“小鲜肉”。就在8月31日,瑞风S2云端上市,借助高颜值、高配置和高安全,以及击穿心理的惊爆价5.88万起,当天就有超过210万网友点赞,从接受预定到网络上市仅18天,订单已超过万台。

  而瑞风S2的“兄弟”——瑞风S3,上市一年来,凭借过硬的品质、消费者口碑赢得了16万车主的青睐,斩获小型SUV的6次月度销量冠军、2次季度销量冠军、1次半年销量冠军的好成绩,成为SUV车坛的翘楚。

  无疑,瑞风S2与瑞风S3组成的“兄弟连”,已经成为国内小型SUV阵营最火热的“拍档”。跑赢大势,俘获客户的芳心,秘笈就在于为客户提供强大的价值。江淮汽车提出敬客经营的理念,捕捉目标客户的真实需求,为用户创造了更大的价值和消费体验。

  以瑞风S3为例,为把握客户心理和真实需求,在上市前,江淮汽车邀请客户测试,共收到外部用户反馈的设计类改进项193项。针对每项客户反馈,项目组进行分析、整改、闭环,进而提炼出产品的关键价值元素,确保了产品“入流”。

  “瑞风S3的研发设计强化了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客户评价,尤其是目标客户群的评价和识别结果的运用,获得目标客户群的高度响应。”江淮汽车总经理项兴初表示,坚持客户利益至上,为客户创造最佳的价值体验,这是我们赢得客户尊重、取得市场主动权,从竞争导向向客户导向转变的重要之所在。

  今年以来,江淮乘用车市场上的惊艳表现,正是基于尊重客户价值的有力彰显。在行业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乘用车今年累计销售20.9万辆,同比增长93.3%。其中,SUV业务持续发力,1—8月份,瑞风S3累计销售近12万辆,稳居国内小型SUV市场首位。

  创新驱动  自主释放源动力

  9月1日,江淮汽车首个省外异地新能源生产基地项目落户武汉。该项目拟于2015年底开工,建设周期12个月,争取到2016年形成年产1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营销和服务能力。

  新能源汽车无疑是江淮汽车的又一张靓丽名片。自2001年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到2010年585台第一代纯电动轿车推向市场,目前,公司已迭代研发出五代纯电动轿车。2015年至今,江淮新能源轿车和客车累计销售5200余辆,同比增长五倍以上。

  成绩的背后,是江淮汽车把自主创新作为源动力所释放的强大推力。江淮汽车已建成了电控、电池、电机、试验验证等领域三百余人的专业开发团队,已经形成包括整车及系统集成、整车电控、电池成组、电池管理系统等多领域的正向研发能力。

  “我们一直把自主创新视作生命。”江淮汽车安进董事长坦言道,江淮汽车一以贯之地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带动了企业的技术升级和转型发展,进而,让研发创新的优势转化为市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目前,江淮汽车已经自主掌握了整车和零部件的正向开发的核心技术,拥有了国内、日本、意大利三个研发中心。今年7月,江淮汽车的意大利设计中心迎来成立10周年庆典。从当初只有4个人租用一间40平方米办公,到如今,有来自12个国家的超过100个人的团队从事设计开发,并成功跻身国际先进设计中心行列。10年来,该中心为江淮汽车设计出近10款畅销车型。

  自主创新也为江淮汽车的“走出去”插上腾飞的翅膀。2015年至今,在行业同比下降10%的情形下,江淮汽车累计出口各类产品近5万辆,同比增长43%,居行业第三位。在产品出口方面,向高附加值产品转移。

  “出口轻卡产品的85%,出口乘用车产品的95%,都采用了自主的核心部件。”江淮汽车国际公司副总经理张鹏表示,江淮汽车的中高端产品可以满足欧洲、北美市场需求,产品更加强调安全、节能、环保、电子化、智能化,具有很好的价格优势。

  坚守制造  为中国品牌正名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产业,也是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基石。国务院不久前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提出了通过“三步走”思路,推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转变,这为汽车行业在内的装备制造业带了新契机。

  当下,中国汽车业行业是群雄逐鹿、充分竞争的格局,年轻的自主品牌如何与百年老店、拥有雄厚技术实力的合资品牌一决高下,抢占发展先机呢?江淮汽车给出的答案就是坚守精益求精的制造精神。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讲制造精神,就是本质上要追求质量最好的产品,坚守于自己应该做好或可以做好的事情。”安进说,弘扬制造精神就是要能够耐得住寂寞,抵抗得住诱惑,脚踏实地,认定一个目标就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不投机取巧,不断追求细节的完美和极致。

  栉风沫雨51载,江淮汽车从不知名的地方小企业成长为位列中国汽车工业前十位的综合型汽车集团,形成了商用车、乘用车、客车、零部件和汽车服务五大业务板块共同发展的格局,支撑其企业迎难而上、阔步向前的就是一种精神和信仰。

  “江淮汽车在为生存而拼搏的时候,诞生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又诞生了忍辱负重的底盘精神,今天,在第三次创业号角吹响的时候,又有了精益求精的制造精神。这就是我们的信仰。”江淮汽车党委副书记王东生如是说道。

  站在第三次创业的起点上,江淮汽车将贯彻“以效益为中心、以战略为导向、以发展为主线、以变革为动力”的思想,按照“做强做大商用车,做精做优乘用车”的发展战略,坚持“有效益、有品质、有技术、有特色、有规模”,持续打造“品质的JAC",在“十三五”中期,力争发展成为百万量级的综合型汽车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