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稿 > 正文

小米“玩不起”电动车:学不了特斯拉(2)

2014-03-25 17:13出处:OFweek [转载]责编:陈冬菊

        为什么说小米做自行车很靠谱?

  必须是能联网的自行车,或者叫做“智能自行车”。以小米目前的技术实力和生态链架设,把自行车做成一个移动终端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如果你不理解“智能自行车”是什么样子的,可以参照下观致在日内瓦车展展出的eBIQE,它深刻反映了移动OS、云端和大数据等先进词汇。

  现在,小米在移动OS方面已经比较成熟,比如MIUI、MIUITV。如果给自行车也配一块屏幕,小米可以为其植入一个定制化的MIUI系统。比如,自行车的屏幕可以与手机蓝牙连接,当有电话带进来时,直接点击自行车的屏幕即可接通,甚至视频对话。

  所以,我给小米的“智能自行车”提出几项期待:

  1)配备一块屏幕,具备导航、监测(如胎压)、通信、手机互联等功能;最好再配备一块HUD屏幕显示时速、方向以及位置;

  2)具备GPS定位功能,不拍丢车;为了进一步增强防盗措施,配备指纹识别;

  3)采用CFRP材料制作车架;极致轻量化;

  4)记录行驶轨迹,并具备社交功能,比如就近的“骑友”有哪些;

  5)价格不超过2000元人民币。

  这样一来,小米完全可以找一家自行车品牌合作。且不说EV,我认为智能自行车才是北漂一族真正需要的代步工具:买得起、环保、健康以及智能化。至于要不要推出电动自行车呢?那还是去坐地铁吧。

  小米的盈利模式,决定了它不会涉足整车制造

  这个点可以单独写一篇文章,但为了说明小米做EV是多么不靠谱,还是简单说一下。在小米手机刚发布的时候,小米的网站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产品展示站点,外加一个社区。但是现在,小米的官网已经是一个电商网站了,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不是京东嘛!

  对,小米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打造一个消费电子产品的“京东”。以小米自己的生态链为核心,在这个小米电商平台上,产品已经从手机拓展到了电视,然后是路由器、电视盒、耳机、移动电源、电子书甚至游戏。而且这些产品,不仅有小米自己的,还有第三方品牌。

  这些产品中,有些是标准的盈利点,比如手机;有些则是立品牌的工具,比如小米电视;而还有一些,则是利润的保证,比如移动电源、手机壳以及其他配件、耗材。这个生态链中,我没有看到EV存在的价值在哪里?这个烧钱比烧纸还快的产业,如果小米一旦涉猎,将陷入一个泥潭。要知道,Tesla是在成立10年后才真正实现盈利。

  不过,这并不代表小米不会涉足汽车领域。整车制造玩不起,做做车载系统、车载通讯模块还是挺好的。我认为,小米涉足汽车领域,可以从汽车后市场的车载通讯开始做起,比如搭载MIUI系统的车机,甚至可以效仿苹果推出CarPlay。

责任编辑:陈冬菊 
V讯网

小米“玩不起”电动车:学不了特斯拉(2)

2014-03-25 出处:OFweek [转载] 责编:陈冬菊


        为什么说小米做自行车很靠谱?

  必须是能联网的自行车,或者叫做“智能自行车”。以小米目前的技术实力和生态链架设,把自行车做成一个移动终端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如果你不理解“智能自行车”是什么样子的,可以参照下观致在日内瓦车展展出的eBIQE,它深刻反映了移动OS、云端和大数据等先进词汇。

  现在,小米在移动OS方面已经比较成熟,比如MIUI、MIUITV。如果给自行车也配一块屏幕,小米可以为其植入一个定制化的MIUI系统。比如,自行车的屏幕可以与手机蓝牙连接,当有电话带进来时,直接点击自行车的屏幕即可接通,甚至视频对话。

  所以,我给小米的“智能自行车”提出几项期待:

  1)配备一块屏幕,具备导航、监测(如胎压)、通信、手机互联等功能;最好再配备一块HUD屏幕显示时速、方向以及位置;

  2)具备GPS定位功能,不拍丢车;为了进一步增强防盗措施,配备指纹识别;

  3)采用CFRP材料制作车架;极致轻量化;

  4)记录行驶轨迹,并具备社交功能,比如就近的“骑友”有哪些;

  5)价格不超过2000元人民币。

  这样一来,小米完全可以找一家自行车品牌合作。且不说EV,我认为智能自行车才是北漂一族真正需要的代步工具:买得起、环保、健康以及智能化。至于要不要推出电动自行车呢?那还是去坐地铁吧。

  小米的盈利模式,决定了它不会涉足整车制造

  这个点可以单独写一篇文章,但为了说明小米做EV是多么不靠谱,还是简单说一下。在小米手机刚发布的时候,小米的网站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产品展示站点,外加一个社区。但是现在,小米的官网已经是一个电商网站了,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不是京东嘛!

  对,小米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打造一个消费电子产品的“京东”。以小米自己的生态链为核心,在这个小米电商平台上,产品已经从手机拓展到了电视,然后是路由器、电视盒、耳机、移动电源、电子书甚至游戏。而且这些产品,不仅有小米自己的,还有第三方品牌。

  这些产品中,有些是标准的盈利点,比如手机;有些则是立品牌的工具,比如小米电视;而还有一些,则是利润的保证,比如移动电源、手机壳以及其他配件、耗材。这个生态链中,我没有看到EV存在的价值在哪里?这个烧钱比烧纸还快的产业,如果小米一旦涉猎,将陷入一个泥潭。要知道,Tesla是在成立10年后才真正实现盈利。

  不过,这并不代表小米不会涉足汽车领域。整车制造玩不起,做做车载系统、车载通讯模块还是挺好的。我认为,小米涉足汽车领域,可以从汽车后市场的车载通讯开始做起,比如搭载MIUI系统的车机,甚至可以效仿苹果推出Car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