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稿 > 正文

MIUI进驻BYD电动车? 小米造车可能性(2)

2014-03-25 16:01出处:网易汽车 [转载]责编:陈冬菊

        而汽车制造商可以让自己的车型拥有更好的产品使用体验,类似于国际汽车巨头们纷纷与苹果、谷歌这样的科技公司合作。为了避免被黑,特别声明这并不是说小米的技术实力可以与这些科技巨头比肩。只是模式类似而已。同样,与目前炙手可热的小米合作推出电动车,足以让汽车公司获得巨大的关注。在资本市场同样可以获得不菲的回报。

        接下来,让我们猜猜谁最有可能会成为小米的汽车市场领路人。

        第一,这家汽车公司在车载信息系统业务上,实力应该有限。跨国品牌现在应该都把注意力放在苹果、谷歌这样的大佬身上,还不会与小米这个级别的公司合作。那么本土汽车公司就是更可能的合作伙伴。

        不过像上汽这样在车载信息系统已有巨大投入的公司,很难把现有 inkaNet 系统和庞大的开发团队放在一边,转而与小米合作。而且以上汽的国有资产背景,机制和文化上,很难与小米这样的科技公司有效合作。

        所以第二,体制和企业文化更为灵活的民营企业更有可能认可与小米合作的模式。那么也就剩下吉利、长城、比亚迪了。他们也都是上市公司。但考虑到小米极有可能推出的是电动车,它应该要挑选一家在电动车技术上实力雄厚的合作伙伴。

         比亚迪自不必说,王传福号称可以「分分钟造出 Tesla」(关于王传福这句「狂言」,我跟很多人鄙视的态度不太一样,具体的解读请在微信公号「叭叭呜」回复:FFZ)。吉利不仅自己研发出了性能指标相当不错的纯电动车,而且还与康迪、底特律电动车公司合资合作,更何况背后还有沃尔沃的技术储备可以利用。所以,长城就出局了。

        在吉利和比亚迪之间,我个人更倾向于比亚迪有可能会成为小米的合作伙伴。一方面,因为比亚迪有很大的电子、电池代工业务,对与科技公司合作的模式十分熟悉,并且在企业文化上更为相近。另一方面,王传福作为一名工程师和管理者,与雷军的背景更为接近。不过比亚迪与富士康的恩怨,不知道会不会成为小米与比亚迪合作的障碍。

      

责任编辑:陈冬菊 
V讯网

MIUI进驻BYD电动车? 小米造车可能性(2)

2014-03-25 出处:网易汽车 [转载] 责编:陈冬菊

        而汽车制造商可以让自己的车型拥有更好的产品使用体验,类似于国际汽车巨头们纷纷与苹果、谷歌这样的科技公司合作。为了避免被黑,特别声明这并不是说小米的技术实力可以与这些科技巨头比肩。只是模式类似而已。同样,与目前炙手可热的小米合作推出电动车,足以让汽车公司获得巨大的关注。在资本市场同样可以获得不菲的回报。

        接下来,让我们猜猜谁最有可能会成为小米的汽车市场领路人。

        第一,这家汽车公司在车载信息系统业务上,实力应该有限。跨国品牌现在应该都把注意力放在苹果、谷歌这样的大佬身上,还不会与小米这个级别的公司合作。那么本土汽车公司就是更可能的合作伙伴。

        不过像上汽这样在车载信息系统已有巨大投入的公司,很难把现有 inkaNet 系统和庞大的开发团队放在一边,转而与小米合作。而且以上汽的国有资产背景,机制和文化上,很难与小米这样的科技公司有效合作。

        所以第二,体制和企业文化更为灵活的民营企业更有可能认可与小米合作的模式。那么也就剩下吉利、长城、比亚迪了。他们也都是上市公司。但考虑到小米极有可能推出的是电动车,它应该要挑选一家在电动车技术上实力雄厚的合作伙伴。

         比亚迪自不必说,王传福号称可以「分分钟造出 Tesla」(关于王传福这句「狂言」,我跟很多人鄙视的态度不太一样,具体的解读请在微信公号「叭叭呜」回复:FFZ)。吉利不仅自己研发出了性能指标相当不错的纯电动车,而且还与康迪、底特律电动车公司合资合作,更何况背后还有沃尔沃的技术储备可以利用。所以,长城就出局了。

        在吉利和比亚迪之间,我个人更倾向于比亚迪有可能会成为小米的合作伙伴。一方面,因为比亚迪有很大的电子、电池代工业务,对与科技公司合作的模式十分熟悉,并且在企业文化上更为相近。另一方面,王传福作为一名工程师和管理者,与雷军的背景更为接近。不过比亚迪与富士康的恩怨,不知道会不会成为小米与比亚迪合作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