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他人分享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是传统价值观念和美德。与他人分享小到厨房用具、大到汽车房子的东西,可以互相丰富生活,还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率。美国“亚特兰大城市网”3月4日的一篇文章就系统地讨论了这种传统美德的回归,以及由它带动的“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面临的困难和美好前景。
文章先从美国华盛顿特区东北部的一家共享组织谈起。这座由仓库改造的、名为“厨房联盟”(Union Kitchen)的共享组织陈列着一些现代“共享经济”十分平常的物件,比如超大的搅拌器、一套抹刀、长柄勺、斩拌刀、烤盘和烤钳。这些挂在面积约678平方米大仓库墙上的日常厨房用具给人们提供了无限的遐想:人们分享物品最终将会达到什么广度?为什么人们必须分享物品?
厨房联盟2012年11月末搬到这座曾经经营着一连串烤肉店面的仓库。Jonas Singer和Cullen Gilchrist一直在想着扩展他们在这座城市拥有的一家咖啡店的厨房运作模式。这个位于拥挤制造区域的两层红砖结构的库房比他们要搜罗的地方要大得多,足以实现他们的愿望。因此,他们将这座配有冷藏间和两个冰箱、能容得下20多个创业者的库房装修成共享厨房兼食品恒温储藏室。这里的每名厨师只需每月缴纳500美元费用,就能在这里拥有自己施展厨艺的地方,使用公共设备、储藏室,并可以以批发价格使用食材和作料。
今年1月初,这家厨房就已经拥有近12名厨师会员。他们在其他地方单独开办商业厨房会相当贵,而且这个城市没有价格便宜的地方让他们那样做。
这家厨房的运营模式就是所谓的“共享经济”的一种形态。这种经济包括很多元素,比如人们放弃买车,环保主义者紧跟最新生态时尚,破产的都市居民。在线工具出租企业SnapGoods的首席执行官Ron J. Williams指出,共享经济的先锋者们让这种消费方式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和好奇心。如今,人们在网络上与陌生人共享很多东西。
正如Jonas Singer的这处厨房描绘的那样,各种形式的集体所有权并没有快速地形成一种时尚,而是提供了一种人们在不断拥挤、城市化的世界里如何生活的重要方式。这在物理和经济层面都是现实。Singer说:“根本上,如果更多的人生活在同一块平方英尺的土地上,那么这块地就更值钱。这种情况的结果是什么样的?我们的社会如何调整来处理这种情况?这都是我们要思考的东西。”
当然,分享是一种传统的价值观。人们司空见惯的分享之物有图书馆、公园和火车。随着人们从市中心搬到郊区居住,美国文化价值观念中的分享也跟着流失。人们逐渐追求个人所有权,自己拥有多辆汽车、带有庭院而不是电梯的大房子。然而,这种情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如今的现实情况是,整个世界正在走向城市化,美国城市正在重新走城市化道路。人们自觉或下意识地意识到,现在的生活处处都存在公共区域和共性,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分享商品、服务和基础设施。
这种回归城市中心的消费新理念与近年来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萧条不期而遇。近年来,正值美国经济因房贷危机陷入困境,很多公司开始共用同一座办公楼。而且,吸引人的城市生活需要昂贵的成本,是共享经济使得更多的人住在城市,不管他们共享的是汽车还是自行车,还是其他东西。
而且,在网络科技的推动下,一种消费范式的转变也正在进行中。网络支付方式、网络搜索工具和识别核实系统等网络技术不断流行,至少在陌生人之间建立起了信任。网络从根本上扩大了人们分享的人际圈。更加根本的是,网络上资源公开这一特点已经教会人们如何分享,使得分享成为社会交往中的不可逃避的重要因素。
“一些证据表明,人们在某种程度上正习惯于互相分享。”皮尤研究中心网络和美国生活项目的李(Lee Rainie)说,“人们在网络上通过数码媒介沟通,不会有正面的摩擦。为何不在其他情境下做一名分享者呢?”
共享汽车和房产等昂贵的固定资产实际上是共享经济中容易实现的方面。个人拥有这些东西成本很大,这就使得人们共享它们的动机十分高涨。多数汽车很少被使用,这意味着它们的主人偶尔开一次的成本非常高。
成立于2011年年中的Getaround公司就将汽车共享理念变成现实,这家位于旧金山的汽车共享公司让个人共享自己的私家车。很多人愿意尝试这种新思想,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汽车。到现在为止,该公司在其运营的一年半时间里已经签约了1万辆汽车。该公司创始人Jessica Scorpio说,该公司帮助很多普锐斯(丰田汽车混合动力车型)和Mini Cooper(宝马汽车旗下的小型汽车)的车主与他人共享自己的爱车。
美国一家成立于2008年、名为Airbnb的房屋共享公司和Getaround公司有相似之处,只不过是向陌生人提供私人住宅空间。这家公司一半的在册业主向陌生人出租着自己的多余卧室,并且与陌生人共住在一个屋檐下。另一半业主则将他们空置的住宅出租给租客。该公司成功的运营模式还催生了以其名字命名的诸多共享服务,比如厕所Airbnb、狗狗Airbnb。专家称,此类服务迎合了市场供需双方的需求,供给者和承受者一起分享,这种模式会大获成功。拿Airbnb公司来说,它不仅满足了业主想挣点外快的需求,而且给租房者提供了方便。
一些实物也在共享经济中频繁易手,但是共享经济对那些太昂贵人们负担不起的资产或经常使用的东西最适用,比如相机、音乐器材和高端家用工具。
再回到城市有限土地的有效利用上,共享经济有解决城市一些最棘手问题的潜力。这不仅仅是花销高昂的大都市里低收入工人的生存策略,而且是城市规划层面上的战略,能改变一切事情。共享自行车和汽车改变了城市旨在改善交通的政策,共享汽车还能减少尾气排放,共享私人住宅还能平衡城市住房供需关系。可持续性经济法律中心的执行理事Janelle Orsi表示,共享经济甚至还可以通过稳定社会网络来解决城市犯罪问题。这将完全改变城市如何看待自身的空间和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它们。
然而,推行共享经济也有现实困难。报道指出,难处在于美国现在的城市不是为共享经济而建,而是分解了人们的生活,把人们的居住区和工作区分开,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也存在明显的界限。因此,共享经济与这种现实情况相左。汽车共享服务公司Car2Go的商业开发经理Josh Moskowitz指出,城市必须重新思考他们看待公共空间的方式。这意味着用宏大的全新视角重新审视传统城市规划架构。
报道最后提醒政府机构必须认识到,共享经济的好处无限大,不管是对于市民还是对城市本身。让城市如此强大的聚集能力只能由共享经济来加强。专业学者也说,人们之间紧密的交互能创造出伟大的东西。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共享模式以及真实生活中的共享,人们扩大共享的蓝图将会无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