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稿 > 正文

鲁冠球何以抱得“美人”归?

2014-02-19 17:23出处:V讯网 [原创]责编:赵颖

                三天的连续拍卖,相比原始出价六倍的成交价格,胶着了47天的交替报价,备受行业人士瞩目的菲斯科收购案终于于2014年2月15日落下了帷幕,最终是鲁冠球领导的万向集团以1.492亿美元的出价,战胜了“小超人”李泽楷旗下的混合动力技术控股公司,成为与特斯拉齐名的电动车品牌菲斯科的新主人。

        万向集团的老大鲁冠球有着矢志不渝的造车梦,而他对于电动车研发与生产的执着则更是十几年如一日。早在1999年6月,万向就筹建了电动汽车项目组,不久又确定了“电池—电机—电控—电动汽车”的发展战略。从2002年到2008年,万向集团先后自主研发出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等部件,以及纯电动公交车、电力工程车。2009年4月,鲁冠球又宣布投资13.65亿元,建设了国内规模最大的电动汽车和锂电池生产基地。

        在本次收购菲斯科之前,万向集团曾于2013年1月以2.56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电池生产商A123,而A123正是菲斯科的电池供应商。从这个角度讲,万向收购菲斯科有着水到渠成的优势,然而与之竞争的混合动力技术控股公司也绝非等闲,其手中握着菲斯科高达1.68亿美元的债务,如收购成功李泽楷将免去菲斯科的这部分债务。除此之外,李泽楷给出的1.491亿美元报价全部为现金,而万向集团的报价中则包含了2310万美元的非现金部分。尽管李泽楷出手阔绰,诚意满满,却终以10万美金的落差惜败于鲁冠球,与菲斯科失之交臂。

        我们不禁要问,李泽楷为何会在连续竞拍了三天,对手出价仅高于自己10万美元时选择放弃?而鲁冠球能在李泽楷与菲斯科的交易落锤前一刻从天而降,并成功虎口夺食的关键又是什么?万向的收购计划显示,如对菲斯科的竞购成功,将在美国生产混合动力汽车和汽油车,然而目前国内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执行力度在逐渐加强,各类鼓励政策也不断完善,未来菲斯科的生产又是否有可能移向国内呢?且听专家看法。

责任编辑:赵颖 
V讯网

鲁冠球何以抱得“美人”归?

2014-02-19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赵颖

                三天的连续拍卖,相比原始出价六倍的成交价格,胶着了47天的交替报价,备受行业人士瞩目的菲斯科收购案终于于2014年2月15日落下了帷幕,最终是鲁冠球领导的万向集团以1.492亿美元的出价,战胜了“小超人”李泽楷旗下的混合动力技术控股公司,成为与特斯拉齐名的电动车品牌菲斯科的新主人。

        万向集团的老大鲁冠球有着矢志不渝的造车梦,而他对于电动车研发与生产的执着则更是十几年如一日。早在1999年6月,万向就筹建了电动汽车项目组,不久又确定了“电池—电机—电控—电动汽车”的发展战略。从2002年到2008年,万向集团先后自主研发出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等部件,以及纯电动公交车、电力工程车。2009年4月,鲁冠球又宣布投资13.65亿元,建设了国内规模最大的电动汽车和锂电池生产基地。

        在本次收购菲斯科之前,万向集团曾于2013年1月以2.56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电池生产商A123,而A123正是菲斯科的电池供应商。从这个角度讲,万向收购菲斯科有着水到渠成的优势,然而与之竞争的混合动力技术控股公司也绝非等闲,其手中握着菲斯科高达1.68亿美元的债务,如收购成功李泽楷将免去菲斯科的这部分债务。除此之外,李泽楷给出的1.491亿美元报价全部为现金,而万向集团的报价中则包含了2310万美元的非现金部分。尽管李泽楷出手阔绰,诚意满满,却终以10万美金的落差惜败于鲁冠球,与菲斯科失之交臂。

        我们不禁要问,李泽楷为何会在连续竞拍了三天,对手出价仅高于自己10万美元时选择放弃?而鲁冠球能在李泽楷与菲斯科的交易落锤前一刻从天而降,并成功虎口夺食的关键又是什么?万向的收购计划显示,如对菲斯科的竞购成功,将在美国生产混合动力汽车和汽油车,然而目前国内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执行力度在逐渐加强,各类鼓励政策也不断完善,未来菲斯科的生产又是否有可能移向国内呢?且听专家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