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车上市 > 新车前瞻 > 正文

抛弃创驰蓝天 国产CX-7将如何生存

2014-07-17 08:00出处:V讯网 [原创]责编:黄河

  [V讯网  新车前瞻]随着CX-7最终落户一汽,即将在7月底进行国产,马自达终于在中国有了比较完整的车型阵容。同时这也是马自达在中国火热的SUV市场国产的第一款车,而CX-7也带着马自达对其能在中国SUV市场火热一把的期许踏上了征程。不过值此正式上市前夕,恐怕对于CX-7还是会有些疑问吧。

  国产CX-7没有“创驰蓝天”技术

  关于“创驰蓝天”技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它不仅仅是一项与发动机有关的技术,更是涉及到变速器、底盘以及整个车身设计和材质的技术。简而言之,这项技术将会利用车上的所有零部件来提高整体性能以及降低整体能耗,真正做到“多快好省”。这目前也是马自达的最新理念。不过回到本文主角身上,CX-7为什么没有利用如此先进和全面的技术呢?这恐怕就要谈谈C-7的产品定位了。可以看到,目前CX-7无论在外观造型上以及内饰布局材质上与进口版相比并没有很大区别,只有在个别车型上有一些细节与进口版有所差异。按道理来说,一款已经进口中国长达6年的老车型,在国产时总要为中国消费者来点惊喜吧,至少在营销上也要有料才能刺痛消费者的神经。但CX-7偏偏没有这样做,似乎有点非主流以及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但当笔者向马自达中国的员工求证时,却得到了一个很合理的答案。其实这款国产的CX-7正是马自达向中国消费者表明心迹诚意之作。它在向中国消费者传达着马自达骨子里的运动基因和对高性能驾驶的孜孜追求。

  说到马自达,很多驾龄比较长或对车很感兴趣的人都知道一个象声词:“ZOOM-ZOOM”。没错,就是这样一个模仿引擎的声音,正是马自达不断追求极致性能的最佳表现。翻开历史可以发现,自从购买了转子发动机技术,到付出巨大人力财力资源攻克难关之时,就注定了马自达有别于其他日系老牌车企,专注于高性能带了的驾驶乐趣。而诸如RX-7、RoadStar、RX-8等一系列高性能跑车的问世,也印证了这一点。不过,在中国,马自达却是另一番景象,在1992年以后,马自达进入中国市场,在海南成立了一汽海南马自达,可由于当时中国的市场环境并不适合跑车,所以马自达在中国引进了更加偏重家庭的MPV普力马以及紧凑型轿车福美来。虽然两款车在中国的销量很不错,也让马自达在中国站稳了脚跟,不过当时的消费者一定不会将高性能和马自达画上等号。马自达也错过了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现自身出众动力的机会。不过随着马自达在中国的逐渐成长,“ZOOM-ZOOM”的口号也随着高性能的马6和马3以及迟到的跑车系列逐渐为国人所知。笔者就曾经从电视广告、海报甚至是朋友口中不断听到看到这个冲劲十足的象声词。但好景不长,就在人们对马6、睿翼、马3的性能赞不绝口的时候,由于车型更新换代的滞后,马自达再一次掉队了,虽然马6依然在中国有着很高的人气,但依然没有让马自达挤进第一集团。同时由于技术的滞后,也让马自达远离了高性能标签。

  不过随着CX-7的上市,马自达有希望再度将其对于操控和性能的痴迷展现给中国消费者。无论是功率为175KW的2.3T发动机,还是向跑车致敬的车身设计,都似乎向大家表明马自达从没有改变过他们的造车理念,那就是随心所欲的操控和充足丰沛的动力的完美结合。当然,正所谓金无足赤,也没有一辆车能够将高性能与低油耗达到真正平衡,而在舒适度和驾驶感受上也不能达到真正的双赢,不过国产CX-7都在各方面都在努力达到最好。所以其实没有“创驰蓝天”,国产CX-7依旧保持了高水准。

  CX-7在市场上或将抢占紧凑级SUV市场

  其实就尺寸来说,国产CX-7应该定位于中级SUV,其竞争车型应该是像丰田汉兰达、福特锐界以及起亚索兰托等车型。不过与这些竞争对手相比,CX-7长宽高分别为4705mm×1872mm×1645mm,还是略逊一筹。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CX-7的运动型车身以及追求空气动力学对操控上的影响。不过CX-7这样的体型在紧凑级SUV中可就是鹤立鸡群了。相比于途观和CR-V,无论是车身尺寸还是轴距都完胜。所以CX-7很聪明地避开了大块头的直接对抗,而是另辟蹊径,以中级SUV的体型以及2.5L、2.3T的动力,去抢占目前最火热的紧凑级SUV市场。这其实可以从一汽马自达宣布的国产CX-7预售价可以看出一些端倪,19.98-27.58万的价格相比于其他合资品牌的紧凑级SUV,也是很有竞争力的。从这一点上,似乎也能看出马自达对于中国市场的准确把握和市场野心,以及希望利用国产CX-7在紧凑级SUV的火热,再一次将其品牌定位推广给中国消费者。以扩大其品牌在中国的影响力。

  CX-7竞争力还有待观察

  在中国普遍消费者心中,选车无外乎几项指标:外观内饰是否够靓,动力性能是否够用,内部空间是否够大,燃油消耗是否够低。外观内饰方面,国产版CX-7的外观和内饰由于没有什么较大改变,所以并没有什么优势。

  而在动力上,2.5L和2.3T发动机都可以带来很高的驾驶乐趣,不过国产CX-7的2.3T发动机在试驾过程中,每当驾驶者进行加速时,由于涡轮增压很早地介入,再加上特别调校,使得整个加速过程异常线性,让驾驶者和乘客都完全没有感觉,同时声噪也控制的很好,完全没有其他涡轮增压发动机那样鼓噪。有很多次笔者都注意到,在没有查看时速表的时候,很多驾驶者及乘客都不知道车速已经很快了。这样的发动机表现不但让人惊喜,实在地感受到了马自达先进的发动机研发和调校技术。但笔者对于这款发动机还是有自己的疑问,在到处充斥着“暴躁”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中国市场中,如此安静、沉稳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真的可以适应吗?这似乎还有待市场的考验。再来说说内部空间方面,随着中国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拥有大空间的车型往往广受青睐。而作为一款拥有着中级SUV车身的CX-7,已经可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使用需求了。与此同时,其丰富的储物空间,一键放倒的后排座椅,都表现了CX-7作为一款SUV在空间上的优势。相信更够获得很多注重车内驾乘空间的消费者的重点关注。最后就是油耗方面了,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低油耗恐怕就是所有日系车的一个重要标签了吧。马自达虽然标榜高性能,却也没有放弃降低油耗方面的研究。从此次官方发布的消息来看,此次国产版CX-7所搭载的2.5L发动机能够将油耗降至百公里7L以内,这个成绩对于中级SUV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如果实车真的能实现官方宣布的油耗成绩,将成为十分重要的加分项。

  总的来看,国产CX-7作为马自达在中国布局SUV的一款重要车型,不但骨子里富含了马自达最原始的操控、性能高于一切的品牌理念。同时在市场定位方面也聪明地利用“以大欺小”的策略来抢占目前最火的紧凑级SUV市场。从这两点上都能看出马自达对于国产CX-7在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方面的高期待。而国产CX-7能否从途观、CR-V手里抢一杯羹,马自达“ZOOM-ZOOM”能否在中国继续“可持续化”,都将是这款车所面临的挑战。

责任编辑:黄河 
V讯网

抛弃创驰蓝天 国产CX-7将如何生存

2014-07-17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黄河

  [V讯网  新车前瞻]随着CX-7最终落户一汽,即将在7月底进行国产,马自达终于在中国有了比较完整的车型阵容。同时这也是马自达在中国火热的SUV市场国产的第一款车,而CX-7也带着马自达对其能在中国SUV市场火热一把的期许踏上了征程。不过值此正式上市前夕,恐怕对于CX-7还是会有些疑问吧。

  国产CX-7没有“创驰蓝天”技术

  关于“创驰蓝天”技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它不仅仅是一项与发动机有关的技术,更是涉及到变速器、底盘以及整个车身设计和材质的技术。简而言之,这项技术将会利用车上的所有零部件来提高整体性能以及降低整体能耗,真正做到“多快好省”。这目前也是马自达的最新理念。不过回到本文主角身上,CX-7为什么没有利用如此先进和全面的技术呢?这恐怕就要谈谈C-7的产品定位了。可以看到,目前CX-7无论在外观造型上以及内饰布局材质上与进口版相比并没有很大区别,只有在个别车型上有一些细节与进口版有所差异。按道理来说,一款已经进口中国长达6年的老车型,在国产时总要为中国消费者来点惊喜吧,至少在营销上也要有料才能刺痛消费者的神经。但CX-7偏偏没有这样做,似乎有点非主流以及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但当笔者向马自达中国的员工求证时,却得到了一个很合理的答案。其实这款国产的CX-7正是马自达向中国消费者表明心迹诚意之作。它在向中国消费者传达着马自达骨子里的运动基因和对高性能驾驶的孜孜追求。

  说到马自达,很多驾龄比较长或对车很感兴趣的人都知道一个象声词:“ZOOM-ZOOM”。没错,就是这样一个模仿引擎的声音,正是马自达不断追求极致性能的最佳表现。翻开历史可以发现,自从购买了转子发动机技术,到付出巨大人力财力资源攻克难关之时,就注定了马自达有别于其他日系老牌车企,专注于高性能带了的驾驶乐趣。而诸如RX-7、RoadStar、RX-8等一系列高性能跑车的问世,也印证了这一点。不过,在中国,马自达却是另一番景象,在1992年以后,马自达进入中国市场,在海南成立了一汽海南马自达,可由于当时中国的市场环境并不适合跑车,所以马自达在中国引进了更加偏重家庭的MPV普力马以及紧凑型轿车福美来。虽然两款车在中国的销量很不错,也让马自达在中国站稳了脚跟,不过当时的消费者一定不会将高性能和马自达画上等号。马自达也错过了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现自身出众动力的机会。不过随着马自达在中国的逐渐成长,“ZOOM-ZOOM”的口号也随着高性能的马6和马3以及迟到的跑车系列逐渐为国人所知。笔者就曾经从电视广告、海报甚至是朋友口中不断听到看到这个冲劲十足的象声词。但好景不长,就在人们对马6、睿翼、马3的性能赞不绝口的时候,由于车型更新换代的滞后,马自达再一次掉队了,虽然马6依然在中国有着很高的人气,但依然没有让马自达挤进第一集团。同时由于技术的滞后,也让马自达远离了高性能标签。

  不过随着CX-7的上市,马自达有希望再度将其对于操控和性能的痴迷展现给中国消费者。无论是功率为175KW的2.3T发动机,还是向跑车致敬的车身设计,都似乎向大家表明马自达从没有改变过他们的造车理念,那就是随心所欲的操控和充足丰沛的动力的完美结合。当然,正所谓金无足赤,也没有一辆车能够将高性能与低油耗达到真正平衡,而在舒适度和驾驶感受上也不能达到真正的双赢,不过国产CX-7都在各方面都在努力达到最好。所以其实没有“创驰蓝天”,国产CX-7依旧保持了高水准。

  CX-7在市场上或将抢占紧凑级SUV市场

  其实就尺寸来说,国产CX-7应该定位于中级SUV,其竞争车型应该是像丰田汉兰达、福特锐界以及起亚索兰托等车型。不过与这些竞争对手相比,CX-7长宽高分别为4705mm×1872mm×1645mm,还是略逊一筹。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CX-7的运动型车身以及追求空气动力学对操控上的影响。不过CX-7这样的体型在紧凑级SUV中可就是鹤立鸡群了。相比于途观和CR-V,无论是车身尺寸还是轴距都完胜。所以CX-7很聪明地避开了大块头的直接对抗,而是另辟蹊径,以中级SUV的体型以及2.5L、2.3T的动力,去抢占目前最火热的紧凑级SUV市场。这其实可以从一汽马自达宣布的国产CX-7预售价可以看出一些端倪,19.98-27.58万的价格相比于其他合资品牌的紧凑级SUV,也是很有竞争力的。从这一点上,似乎也能看出马自达对于中国市场的准确把握和市场野心,以及希望利用国产CX-7在紧凑级SUV的火热,再一次将其品牌定位推广给中国消费者。以扩大其品牌在中国的影响力。

  CX-7竞争力还有待观察

  在中国普遍消费者心中,选车无外乎几项指标:外观内饰是否够靓,动力性能是否够用,内部空间是否够大,燃油消耗是否够低。外观内饰方面,国产版CX-7的外观和内饰由于没有什么较大改变,所以并没有什么优势。

  而在动力上,2.5L和2.3T发动机都可以带来很高的驾驶乐趣,不过国产CX-7的2.3T发动机在试驾过程中,每当驾驶者进行加速时,由于涡轮增压很早地介入,再加上特别调校,使得整个加速过程异常线性,让驾驶者和乘客都完全没有感觉,同时声噪也控制的很好,完全没有其他涡轮增压发动机那样鼓噪。有很多次笔者都注意到,在没有查看时速表的时候,很多驾驶者及乘客都不知道车速已经很快了。这样的发动机表现不但让人惊喜,实在地感受到了马自达先进的发动机研发和调校技术。但笔者对于这款发动机还是有自己的疑问,在到处充斥着“暴躁”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中国市场中,如此安静、沉稳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真的可以适应吗?这似乎还有待市场的考验。再来说说内部空间方面,随着中国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拥有大空间的车型往往广受青睐。而作为一款拥有着中级SUV车身的CX-7,已经可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使用需求了。与此同时,其丰富的储物空间,一键放倒的后排座椅,都表现了CX-7作为一款SUV在空间上的优势。相信更够获得很多注重车内驾乘空间的消费者的重点关注。最后就是油耗方面了,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低油耗恐怕就是所有日系车的一个重要标签了吧。马自达虽然标榜高性能,却也没有放弃降低油耗方面的研究。从此次官方发布的消息来看,此次国产版CX-7所搭载的2.5L发动机能够将油耗降至百公里7L以内,这个成绩对于中级SUV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如果实车真的能实现官方宣布的油耗成绩,将成为十分重要的加分项。

  总的来看,国产CX-7作为马自达在中国布局SUV的一款重要车型,不但骨子里富含了马自达最原始的操控、性能高于一切的品牌理念。同时在市场定位方面也聪明地利用“以大欺小”的策略来抢占目前最火的紧凑级SUV市场。从这两点上都能看出马自达对于国产CX-7在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方面的高期待。而国产CX-7能否从途观、CR-V手里抢一杯羹,马自达“ZOOM-ZOOM”能否在中国继续“可持续化”,都将是这款车所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