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聚焦天津还是放眼全国,目前的汽车经销商正面临着利润下滑、库存高企,甚至资金链断裂的生存难题。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利好的、且能落实到位的有效政策出台,这一危机有可能继续蔓延。
急流勇退
行情不好的时候,总有一些人选择急流勇退,汪洋(化名)就是其中之一。
离职前,汪洋是天津某合资品牌4S店的部门经理,从业8年,转战过几个不同的汽车品牌,用他的话说,汽车4S店里的销售岗位,他基本都做过。
今年年后,汪洋离开了汽车销售行业,转做其他。究其原因,“钱,不好赚了。”汪洋对新金融观察记者坦言。推动汪洋离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明显感受到了汽车销售行业的下行趋势。
“与前几年汽车行业的井喷时期相比,汽车销售正在走下坡路,尤其在天津市汽车限购、限行政策出台后,形势更加不好。而我所在的4S店,经营状况不是很好,面临很大的资金缺口,资金链几近断裂,工资拖欠状况也比较严重。”汪洋说。
2009-2011年他在汽车4S店里做销售顾问期间,平均每月的提成能拿到8000-10000元。而现在,他离职的那家4S店里,销售顾问一个月的提成仅能拿到3000-5000元。“当然,在一些强势品牌的4S店里,销售人员的收入会高一些,但也不会太高。”
据他了解,限购和限行政策执行后的2014年上半年,部分同行就转行了,对掌握不少客户资源的销售顾问而言,找一份中等偏上收入的工作并不是难事。
选择急流勇退的还有汽车4S店的经营者。“有些店坚持不下去了,我知道的,最近关店的品牌有莲花、马自达、斯柯达等。”一天津汽车销售行业从业者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说。
虽然销售的汽车品牌是同一个,但经营者却有可能不同。当新金融记者致电其中一品牌未关店面的售后电话,并追问已关店面的关店原因时,对方称并不知情。并强调,“我们是某某店,不是……”
据该从业者了解,2015年上半年,天津市汽车4S店的关店数量能占到汽车4S店数量的10%。而天津市的汽车4S店数量,据中国汽车咨询中心网的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第二季度为330家,这一数据在当时的全国各省份排名中略显靠后。
“一定程度上,在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2012年前后,很多厂商在全国各大省份跑马圈地时,天津市场相对冷静。”前述从业者称。
彼时,以1340家4S店的数量排在全国第五的河南市场,在今年5月迎来了“近百家4S店集体出逃”。这一消息被河南当地媒体爆出,报道还披露,这与汽车行业处于上升时期的盲目投入有关。而河南4S店的数量,从几百家暴增到1300多家,仅用了3年时间。
对近10%的关店比例,天津市汽车流通行业协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认同,他同时对新金融观察记者强调,“其中,低端品牌比较多、自主品牌多,合资品牌较少。”
“今年的汽车销售市场很特殊,往年,都是局部好或者不好,而今年,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不景气。”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商会理事长苏晖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说。
利润下滑
同样面临赚钱难的,还有汽车经销商。
“对厂家而言,除了将车销售出去,还要考虑市场占有率。为了达到目标,厂家对经销商的考核越来越多,销售任务一级级地下达,站在经销商的角度,厂家不想给你那么多钱了(提供给经销商的政策支持),经销商自然也就赚不到钱了。”汪洋说。
汪洋以某品牌一款售价近14万元的车型今年4月份的销售政策(厂家每个月的销售政策都会做调整)为例,粗略地计算了一下,该车如果按照原价出售,可以赚到7000元。但根据各项优惠政策,折扣最大能达到2.4万元,卖一辆车要赔1.6万元。
但销售达成后,通过同时搭售8000元的大礼包、上牌照、搭售保险等;再加上当月如果经销商能完成厂家的销
售任务,拿到该款车每辆7500元的返利;销售这台车后,经销商大约赔2600元。如果经销商当月的销售任务没能完成,没能拿到返利,出售一台这样的车,就要赔掉近万元,这其中还不包括库存利息等其他七七八八的费用……汪洋说。
糟糕的是,这并不是个案。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于今年5月公布了对部分上市汽车经销商集团2014年度报告分析,分析显示,汽车经销商集团的盈利能力下降明显。
2014年,除国机汽车、美东汽车、润东汽车、正通汽车外,其余上市集团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统计范围内的上市集团毛利率平均下降了0.32个百分点,由于汽车流通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0.32个百分点的毛利率下降带来的毛利损失不容忽视。
净利润方面,数据更加不容乐观。
统计范围内的上市集团净利润整体下滑11.21%,除和谐汽车与润东汽车净利润表现良好,国机汽车与美东汽车表现稳定外,其余上市集团净利润均呈现不同程度下滑,降幅超过15%的企业有五家,其中一家企业出现了亏损。
总收入增加,但净利润却相对大幅度下降,反映了汽车流通行业目前整体增收不增效的现状。
与此同时,J.D.Power亚太公司(该公司专门从事客户满意度研究,为汽车、金融和信息技术等行业提供咨询服务)近日发布了2015年中国汽车金融满意度研究。其在公布研究成果时提及,近47%的中国汽车经销商声称新车销售实际上处于亏损状态,这个比例与2013年相比上升了19%。
而库存高企,是导致目前经销商资金周转不利的重要原因。一般情况下,经销商库存系数不能大于2(即库存量是每月销量的两倍),但天津目前很多4S店库存系数已经接近2.5.
除了生意好的少数经销商,也有部分经销商因为背靠大集团而不怕赔钱,更不怕库存。
转型难题
据记者了解,天津大部分的经销商都选择“挺着”,即便有少数经销商希望把店卖了,但此时的“接盘侠”并不好找。而来自各方面的信息显示,全国盈利水平不太好的经销商目前也都选择“撑着”。
转型或者转而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在此时就变得尤为重要。
“汽车金融未来是个趋势,但现阶段,并没有实际作用,不能提振经销商的信心。更重要的是消费习惯,虽然西方国家的车贷佣金能为经销商贡献比较可观的利润,但中国的消费者,只有在缺钱的情况下才会选择贷款买车。”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商会理事长苏晖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说。
另据前述从业者称,在北京,还有经销商试图从卖车转为修车,但是因为修车比较复杂,是纯技术活,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人才配备,想修也修不了。更何况,如今的市场上,专业的修车机构也在积极抢夺这一块儿市场份额。
“更盲目的转型来自于拥抱互联网+。”苏晖说。
据他了解,南方一些城市的汽车经销商为了谋求出路正积极地在B2C、O2O领域布局。可是,“汽车在4S店不好卖,转到互联网+就好卖了吗?”苏晖反问。
也有观点认为,面对不好的形势,不赚钱的现实,汽车经销商应该很好地反思。
“我觉得这样的困难时期可以再长一点,比如一年到两年会更好。从2009年下半年以来,直到2013年,汽车经销商过惯了好日子,却没有利用好这段时间来改善经营管理水平,而只是做了厂家的产品搬运工。”《汽车销售冠军是这样炼成的》作者、优秀汽车经销商培训师赵文德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说。
换言之,由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速度太快,而很多诸如管理、机制、厂商关系都没能同步。
在赵文德看来,不论什么品牌的汽车经销商,真正优秀的经销商会在市场好的时候努力提高整体经营管理水平,会把公司当做一个水库来经营,蓄水,等市场不好的时候,再开始细水长流。真正优秀的经销商会和厂家紧密配合,他们面向的是市场而不是厂家,落后的经销商总想着如何依靠厂家来赚钱。
更重要的是,赵文德认为,把盈利能力紧盯在整车销售这个单一业务上,是非常不可靠的。而中国的汽车销售市场,可以用“变态”两个字来形容,所谓的“变态”,就是主营业务不挣钱,要靠水平业务来挣钱。
期待“国策”
“天津限购以后,低档车,像售价5万元以下的夏利、吉利等均面临退市危机,而天津的经销商赔钱的比例肯定会超过30%。”前述天津汽车流通行业协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他看来,要解决目前经销商面临的问题,关键看国家政策怎么制定和落实。
“虽然国家政策放开了,经销商可以经营多个品牌,可是,厂家政策和国家政策并不一致。厂家规定经销商只能卖其政策规定内的品牌,别的不能碰。甚至连具体车型的价格也只能卖指定价。”该负责人强调。
他所言的政策,指的是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关于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的公告》要求,该政策要求从2014年10月1日起,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
但实际上,经销商想要卖某品牌的车,依旧需要拿到授权。
业界原本指望通过该政策改善厂家与经销商的关系,并为经销商售车的灵活性带来更多利好的愿望已然落空。
更让该负责人不能接受的是,天津市有关汽车的限购、限行不应该完全向北京靠拢,而个别政策还比北京更加严格。
“不用强调其他,天津市目前每年的购车指标是10万辆,而此前,天津市汽车最高年销量已高达30万辆,仅此一项,汽车经销商的生意能不下滑吗?”他认为,天津汽车销售市场的颓势还将继续。
苏晖与其观点趋同,对经常游走在全国各大城市的苏晖来说,天津的汽车销售市场,他相对熟悉。
“天津车市目前所经历的,几乎是所有限购城市都会经历的。从限购传闻时期的购车恐慌,到限购后的迅速冷却,再经历一个恢复期,之后才会进入更新期。而眼下,天津正处于恢复期。”苏晖说,属于打了一棒,还没醒,醒过来后,市场会趋好。
“至于恢复期所持续的时间,这有待天津市相关机构出台比较好的政策,但相对于南方观念比较先进的限购城市,天津市的恢复期可能会更长一些。”他强调。
另外,因为中国经济的下行趋势、互联网“颠覆”舆论的传播、公车改革、股市大热等吸引了部分经销商和消费者资金,均给今年的汽车销售市场带来了较大影响,是这些综合因素导致了如今的经销商困局。
有意思的是,被认为购买力下降的当下。个人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摇号申请人数量,北京已经超过230万人,天津超过58万人,杭州近48万人,广州已经达到31.5万人。
2015-06-16 出处:V讯网 [转载] 责编:田大鹏
不论聚焦天津还是放眼全国,目前的汽车经销商正面临着利润下滑、库存高企,甚至资金链断裂的生存难题。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利好的、且能落实到位的有效政策出台,这一危机有可能继续蔓延。
急流勇退
行情不好的时候,总有一些人选择急流勇退,汪洋(化名)就是其中之一。
离职前,汪洋是天津某合资品牌4S店的部门经理,从业8年,转战过几个不同的汽车品牌,用他的话说,汽车4S店里的销售岗位,他基本都做过。
今年年后,汪洋离开了汽车销售行业,转做其他。究其原因,“钱,不好赚了。”汪洋对新金融观察记者坦言。推动汪洋离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明显感受到了汽车销售行业的下行趋势。
“与前几年汽车行业的井喷时期相比,汽车销售正在走下坡路,尤其在天津市汽车限购、限行政策出台后,形势更加不好。而我所在的4S店,经营状况不是很好,面临很大的资金缺口,资金链几近断裂,工资拖欠状况也比较严重。”汪洋说。
2009-2011年他在汽车4S店里做销售顾问期间,平均每月的提成能拿到8000-10000元。而现在,他离职的那家4S店里,销售顾问一个月的提成仅能拿到3000-5000元。“当然,在一些强势品牌的4S店里,销售人员的收入会高一些,但也不会太高。”
据他了解,限购和限行政策执行后的2014年上半年,部分同行就转行了,对掌握不少客户资源的销售顾问而言,找一份中等偏上收入的工作并不是难事。
选择急流勇退的还有汽车4S店的经营者。“有些店坚持不下去了,我知道的,最近关店的品牌有莲花、马自达、斯柯达等。”一天津汽车销售行业从业者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说。
虽然销售的汽车品牌是同一个,但经营者却有可能不同。当新金融记者致电其中一品牌未关店面的售后电话,并追问已关店面的关店原因时,对方称并不知情。并强调,“我们是某某店,不是……”
据该从业者了解,2015年上半年,天津市汽车4S店的关店数量能占到汽车4S店数量的10%。而天津市的汽车4S店数量,据中国汽车咨询中心网的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第二季度为330家,这一数据在当时的全国各省份排名中略显靠后。
“一定程度上,在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2012年前后,很多厂商在全国各大省份跑马圈地时,天津市场相对冷静。”前述从业者称。
彼时,以1340家4S店的数量排在全国第五的河南市场,在今年5月迎来了“近百家4S店集体出逃”。这一消息被河南当地媒体爆出,报道还披露,这与汽车行业处于上升时期的盲目投入有关。而河南4S店的数量,从几百家暴增到1300多家,仅用了3年时间。
对近10%的关店比例,天津市汽车流通行业协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认同,他同时对新金融观察记者强调,“其中,低端品牌比较多、自主品牌多,合资品牌较少。”
“今年的汽车销售市场很特殊,往年,都是局部好或者不好,而今年,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不景气。”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商会理事长苏晖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说。
利润下滑
同样面临赚钱难的,还有汽车经销商。
“对厂家而言,除了将车销售出去,还要考虑市场占有率。为了达到目标,厂家对经销商的考核越来越多,销售任务一级级地下达,站在经销商的角度,厂家不想给你那么多钱了(提供给经销商的政策支持),经销商自然也就赚不到钱了。”汪洋说。
汪洋以某品牌一款售价近14万元的车型今年4月份的销售政策(厂家每个月的销售政策都会做调整)为例,粗略地计算了一下,该车如果按照原价出售,可以赚到7000元。但根据各项优惠政策,折扣最大能达到2.4万元,卖一辆车要赔1.6万元。
但销售达成后,通过同时搭售8000元的大礼包、上牌照、搭售保险等;再加上当月如果经销商能完成厂家的销
售任务,拿到该款车每辆7500元的返利;销售这台车后,经销商大约赔2600元。如果经销商当月的销售任务没能完成,没能拿到返利,出售一台这样的车,就要赔掉近万元,这其中还不包括库存利息等其他七七八八的费用……汪洋说。
糟糕的是,这并不是个案。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于今年5月公布了对部分上市汽车经销商集团2014年度报告分析,分析显示,汽车经销商集团的盈利能力下降明显。
2014年,除国机汽车、美东汽车、润东汽车、正通汽车外,其余上市集团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统计范围内的上市集团毛利率平均下降了0.32个百分点,由于汽车流通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0.32个百分点的毛利率下降带来的毛利损失不容忽视。
净利润方面,数据更加不容乐观。
统计范围内的上市集团净利润整体下滑11.21%,除和谐汽车与润东汽车净利润表现良好,国机汽车与美东汽车表现稳定外,其余上市集团净利润均呈现不同程度下滑,降幅超过15%的企业有五家,其中一家企业出现了亏损。
总收入增加,但净利润却相对大幅度下降,反映了汽车流通行业目前整体增收不增效的现状。
与此同时,J.D.Power亚太公司(该公司专门从事客户满意度研究,为汽车、金融和信息技术等行业提供咨询服务)近日发布了2015年中国汽车金融满意度研究。其在公布研究成果时提及,近47%的中国汽车经销商声称新车销售实际上处于亏损状态,这个比例与2013年相比上升了19%。
而库存高企,是导致目前经销商资金周转不利的重要原因。一般情况下,经销商库存系数不能大于2(即库存量是每月销量的两倍),但天津目前很多4S店库存系数已经接近2.5.
除了生意好的少数经销商,也有部分经销商因为背靠大集团而不怕赔钱,更不怕库存。
转型难题
据记者了解,天津大部分的经销商都选择“挺着”,即便有少数经销商希望把店卖了,但此时的“接盘侠”并不好找。而来自各方面的信息显示,全国盈利水平不太好的经销商目前也都选择“撑着”。
转型或者转而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在此时就变得尤为重要。
“汽车金融未来是个趋势,但现阶段,并没有实际作用,不能提振经销商的信心。更重要的是消费习惯,虽然西方国家的车贷佣金能为经销商贡献比较可观的利润,但中国的消费者,只有在缺钱的情况下才会选择贷款买车。”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商会理事长苏晖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说。
另据前述从业者称,在北京,还有经销商试图从卖车转为修车,但是因为修车比较复杂,是纯技术活,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人才配备,想修也修不了。更何况,如今的市场上,专业的修车机构也在积极抢夺这一块儿市场份额。
“更盲目的转型来自于拥抱互联网+。”苏晖说。
据他了解,南方一些城市的汽车经销商为了谋求出路正积极地在B2C、O2O领域布局。可是,“汽车在4S店不好卖,转到互联网+就好卖了吗?”苏晖反问。
也有观点认为,面对不好的形势,不赚钱的现实,汽车经销商应该很好地反思。
“我觉得这样的困难时期可以再长一点,比如一年到两年会更好。从2009年下半年以来,直到2013年,汽车经销商过惯了好日子,却没有利用好这段时间来改善经营管理水平,而只是做了厂家的产品搬运工。”《汽车销售冠军是这样炼成的》作者、优秀汽车经销商培训师赵文德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说。
换言之,由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速度太快,而很多诸如管理、机制、厂商关系都没能同步。
在赵文德看来,不论什么品牌的汽车经销商,真正优秀的经销商会在市场好的时候努力提高整体经营管理水平,会把公司当做一个水库来经营,蓄水,等市场不好的时候,再开始细水长流。真正优秀的经销商会和厂家紧密配合,他们面向的是市场而不是厂家,落后的经销商总想着如何依靠厂家来赚钱。
更重要的是,赵文德认为,把盈利能力紧盯在整车销售这个单一业务上,是非常不可靠的。而中国的汽车销售市场,可以用“变态”两个字来形容,所谓的“变态”,就是主营业务不挣钱,要靠水平业务来挣钱。
期待“国策”
“天津限购以后,低档车,像售价5万元以下的夏利、吉利等均面临退市危机,而天津的经销商赔钱的比例肯定会超过30%。”前述天津汽车流通行业协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他看来,要解决目前经销商面临的问题,关键看国家政策怎么制定和落实。
“虽然国家政策放开了,经销商可以经营多个品牌,可是,厂家政策和国家政策并不一致。厂家规定经销商只能卖其政策规定内的品牌,别的不能碰。甚至连具体车型的价格也只能卖指定价。”该负责人强调。
他所言的政策,指的是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关于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的公告》要求,该政策要求从2014年10月1日起,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
但实际上,经销商想要卖某品牌的车,依旧需要拿到授权。
业界原本指望通过该政策改善厂家与经销商的关系,并为经销商售车的灵活性带来更多利好的愿望已然落空。
更让该负责人不能接受的是,天津市有关汽车的限购、限行不应该完全向北京靠拢,而个别政策还比北京更加严格。
“不用强调其他,天津市目前每年的购车指标是10万辆,而此前,天津市汽车最高年销量已高达30万辆,仅此一项,汽车经销商的生意能不下滑吗?”他认为,天津汽车销售市场的颓势还将继续。
苏晖与其观点趋同,对经常游走在全国各大城市的苏晖来说,天津的汽车销售市场,他相对熟悉。
“天津车市目前所经历的,几乎是所有限购城市都会经历的。从限购传闻时期的购车恐慌,到限购后的迅速冷却,再经历一个恢复期,之后才会进入更新期。而眼下,天津正处于恢复期。”苏晖说,属于打了一棒,还没醒,醒过来后,市场会趋好。
“至于恢复期所持续的时间,这有待天津市相关机构出台比较好的政策,但相对于南方观念比较先进的限购城市,天津市的恢复期可能会更长一些。”他强调。
另外,因为中国经济的下行趋势、互联网“颠覆”舆论的传播、公车改革、股市大热等吸引了部分经销商和消费者资金,均给今年的汽车销售市场带来了较大影响,是这些综合因素导致了如今的经销商困局。
有意思的是,被认为购买力下降的当下。个人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摇号申请人数量,北京已经超过230万人,天津超过58万人,杭州近48万人,广州已经达到31.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