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商道 > 经销商专栏 > 正文

经销商老板“失联”缘何引发各种猜想

2015-02-12 11:32出处:中国汽车报 [转载]责编:田大鹏

  进入2015年,我国汽车流通领域新闻不断。其中,青岛福日集团董事长曾显波“失联”在业界引起不小的波澜,引发各种猜测。有说福日资金链断裂,曾显波“跑路”;也有说福日经营出现困难,即将倒闭……尽管近一个月后曾显波又重现“江湖”,让各种猜测瞬间不攻自破,然而,一位经销商集团老总的“失联”竟引发媒体如此关注,业界又生发这么多猜想,原因何在?应该说,这与前几年4S 店老板“跑路”时有发生,以及经销商集团生存压力不断增大、盈利状况不乐观等因素密不可分。

  ■“失联”-“跑路”-破产?

  1月13日,有业内人士微博爆料:“青岛福日老板“失联”多日,周五银行怕收不回贷款开始封福日旗下店的账户,最终导致资金断裂,销售业务停滞。周六各业务口开始全面受影响,部分销售人员和二线员工开始放假等待消息。”

  一时间,业界对此产生一系列猜测和联想。

  上网搜索“福日集团曾显波‘失联’”,相关结果多达7800多条,各种消息、说法都有。有说,福日战线拉得过长,资金链出现断裂,即将破产;有的则称,据内部人士透露,曾显波“失联”与青岛一退休官员有关,出问题的并非其核心汽车业务,而是牵扯到一宗青岛热门土地的开发利用。更多的说法是,曾显波涉及令计划案被带走协助调查……

  然而,1月24日下午,曾显波以福日集团董事长、总裁身份又出现在福日劳斯莱斯首辆自主定制版幻影新车交车仪式上,这也是他“失联”近一个月后首度公开现身青岛福日集团总部。各种猜测由此终止。

  ■经销商生存状况堪忧

  由“失联”联想到“跑路”继而引发诸如企业资金链断裂、4S店或将倒闭等种种猜想,应该说事出有因。近几年,在我国汽车市场增速放缓、消费进入平台期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经销商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生存状况不佳已是不争的事实,也由此引发各方担忧。

  来自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发布的“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显示,今年1月库存预警指数为56.3%,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处于警戒线水平以上。

  事实上,库存预警在去年一直十分突出。去年12月初,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北京发布的“2014年度经销商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2014年经销商库存情况严重,经营压力普遍增大,大约40%的经销商月度平均库存高于2个月。以6月份狭义乘用车总销量135.5万辆、当月库存系数1.69推算,经销商终端库存量约为229万辆。其中,合理库存约163万辆,超过合理库存水平约66万辆,占用资金约为924亿元。该调查还显示,经销商的盈利状况也不容乐观。2010年以前有七成经销商盈利,而今盈利经销商仅剩三成。有41.48%的经销商利润在正负5%之间。其中,有9.87%经销商呈现严重亏损,仅有20%经销商对去年的企业经营状况表示满意……

  这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是经销商越来越大的生存、发展压力。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说,经销商老板“跑路”在前几年确实时有发生。尽管去年并不多见,但多数经销商面临生存困境确是事实。

  从上市经销商公司年报也不难看出,除了个别企业,近几年绝大多数经销商集团净利润都呈下降趋势。以亚夏汽车为例,其近几年的每股收益从2011年的0.62元,到2012年的0.34元和2013年的0.21元。到去年前三季度,仅为0.02元。去年10月29日亚夏发布的2014年三季度报告中即预计,201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区间为-4000万~-2000万元。

  庞大集团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也只有9376.01万元,而其2013年净利润是2.1亿元,2011年更是达到6.5亿元。庞大集团在分析利润下滑的原因时指出,由于受销量增速放缓、竞争程度加剧、汽车厂家压库等影响,行业整体的盈利能力下降;另外,期内公司经营网点较上年末减少103家。

  对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则指出,目前整个汽车产业生态链正逐步恶化。不少汽车厂商不顾市场环境变化, 依旧按照卖方市场的惯性思维生产,直接导致经销商库存压力不断升高,近七成经销商面临亏损。近千亿元的非合理库存,几乎没有经销商能够承受。

  ■多业态发展别走太远

  高端品牌整合运营商是福日给自己的定位。作为一家集汽车销售、房地产开发、奢侈品运营、金融投资于一体的现代化集团,福日集团下设汽车事业部、房地产事业部及奢侈品事业部,业务涉及中高端及豪华品牌汽车销售、高端住宅和商业地产项目开发及帆船、公务机销售等。其奢侈品事业部不仅代理宾利、劳斯莱斯等豪华车品牌,还是一些国外豪华游艇、帆船及公务机的代理商,甚至有“海陆空”三栖之称。那么,这样一家有我国汽车流通业颇有名气的经销商集团,何以一点点风吹草动就让人如此担心,从而引发老板“跑路”、公司破产的联想?

  有业界人士认为,这与福日的经营理念不无关系。在听说福日老板“失联”消息的第一时间,就有业界人士称,福日集团的经营思路有问题,出事是早晚的事,因为福日战线拉得过长,没有把心思放在汽车这个主营业务上。

  随着我国汽车市场发展进入平台期,加之不断增多的限购城市,汽车销售增幅收窄,经销商们也在不断拓展经营思路,开展多业态业务的越来越多。

  如果我们仔细梳理便不难发现,经销商领域真正出现经营不善至资金链断裂甚至老板“跑路”的大多是不善经营或“不务正业”的企业。有些经销商好高骛远或谋求捷径,而非踏踏实实专注于汽车流通和后市场等本业。罗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多业态发展本身并没有错,但要立足主业,围绕主营业务来开展与自身业务链条相匹配的业务,最好不要涉足与主营业务无关、相对陌生的领域,那样风险会很大。当然,也不要从事与自身业务产生竞争的业务。

责任编辑:田大鹏 

经销商老板“失联”缘何引发各种猜想

2015-02-12 出处:中国汽车报 [转载] 责编:田大鹏

  进入2015年,我国汽车流通领域新闻不断。其中,青岛福日集团董事长曾显波“失联”在业界引起不小的波澜,引发各种猜测。有说福日资金链断裂,曾显波“跑路”;也有说福日经营出现困难,即将倒闭……尽管近一个月后曾显波又重现“江湖”,让各种猜测瞬间不攻自破,然而,一位经销商集团老总的“失联”竟引发媒体如此关注,业界又生发这么多猜想,原因何在?应该说,这与前几年4S 店老板“跑路”时有发生,以及经销商集团生存压力不断增大、盈利状况不乐观等因素密不可分。

  ■“失联”-“跑路”-破产?

  1月13日,有业内人士微博爆料:“青岛福日老板“失联”多日,周五银行怕收不回贷款开始封福日旗下店的账户,最终导致资金断裂,销售业务停滞。周六各业务口开始全面受影响,部分销售人员和二线员工开始放假等待消息。”

  一时间,业界对此产生一系列猜测和联想。

  上网搜索“福日集团曾显波‘失联’”,相关结果多达7800多条,各种消息、说法都有。有说,福日战线拉得过长,资金链出现断裂,即将破产;有的则称,据内部人士透露,曾显波“失联”与青岛一退休官员有关,出问题的并非其核心汽车业务,而是牵扯到一宗青岛热门土地的开发利用。更多的说法是,曾显波涉及令计划案被带走协助调查……

  然而,1月24日下午,曾显波以福日集团董事长、总裁身份又出现在福日劳斯莱斯首辆自主定制版幻影新车交车仪式上,这也是他“失联”近一个月后首度公开现身青岛福日集团总部。各种猜测由此终止。

  ■经销商生存状况堪忧

  由“失联”联想到“跑路”继而引发诸如企业资金链断裂、4S店或将倒闭等种种猜想,应该说事出有因。近几年,在我国汽车市场增速放缓、消费进入平台期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经销商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生存状况不佳已是不争的事实,也由此引发各方担忧。

  来自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发布的“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显示,今年1月库存预警指数为56.3%,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处于警戒线水平以上。

  事实上,库存预警在去年一直十分突出。去年12月初,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北京发布的“2014年度经销商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2014年经销商库存情况严重,经营压力普遍增大,大约40%的经销商月度平均库存高于2个月。以6月份狭义乘用车总销量135.5万辆、当月库存系数1.69推算,经销商终端库存量约为229万辆。其中,合理库存约163万辆,超过合理库存水平约66万辆,占用资金约为924亿元。该调查还显示,经销商的盈利状况也不容乐观。2010年以前有七成经销商盈利,而今盈利经销商仅剩三成。有41.48%的经销商利润在正负5%之间。其中,有9.87%经销商呈现严重亏损,仅有20%经销商对去年的企业经营状况表示满意……

  这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是经销商越来越大的生存、发展压力。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说,经销商老板“跑路”在前几年确实时有发生。尽管去年并不多见,但多数经销商面临生存困境确是事实。

  从上市经销商公司年报也不难看出,除了个别企业,近几年绝大多数经销商集团净利润都呈下降趋势。以亚夏汽车为例,其近几年的每股收益从2011年的0.62元,到2012年的0.34元和2013年的0.21元。到去年前三季度,仅为0.02元。去年10月29日亚夏发布的2014年三季度报告中即预计,201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区间为-4000万~-2000万元。

  庞大集团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也只有9376.01万元,而其2013年净利润是2.1亿元,2011年更是达到6.5亿元。庞大集团在分析利润下滑的原因时指出,由于受销量增速放缓、竞争程度加剧、汽车厂家压库等影响,行业整体的盈利能力下降;另外,期内公司经营网点较上年末减少103家。

  对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则指出,目前整个汽车产业生态链正逐步恶化。不少汽车厂商不顾市场环境变化, 依旧按照卖方市场的惯性思维生产,直接导致经销商库存压力不断升高,近七成经销商面临亏损。近千亿元的非合理库存,几乎没有经销商能够承受。

  ■多业态发展别走太远

  高端品牌整合运营商是福日给自己的定位。作为一家集汽车销售、房地产开发、奢侈品运营、金融投资于一体的现代化集团,福日集团下设汽车事业部、房地产事业部及奢侈品事业部,业务涉及中高端及豪华品牌汽车销售、高端住宅和商业地产项目开发及帆船、公务机销售等。其奢侈品事业部不仅代理宾利、劳斯莱斯等豪华车品牌,还是一些国外豪华游艇、帆船及公务机的代理商,甚至有“海陆空”三栖之称。那么,这样一家有我国汽车流通业颇有名气的经销商集团,何以一点点风吹草动就让人如此担心,从而引发老板“跑路”、公司破产的联想?

  有业界人士认为,这与福日的经营理念不无关系。在听说福日老板“失联”消息的第一时间,就有业界人士称,福日集团的经营思路有问题,出事是早晚的事,因为福日战线拉得过长,没有把心思放在汽车这个主营业务上。

  随着我国汽车市场发展进入平台期,加之不断增多的限购城市,汽车销售增幅收窄,经销商们也在不断拓展经营思路,开展多业态业务的越来越多。

  如果我们仔细梳理便不难发现,经销商领域真正出现经营不善至资金链断裂甚至老板“跑路”的大多是不善经营或“不务正业”的企业。有些经销商好高骛远或谋求捷径,而非踏踏实实专注于汽车流通和后市场等本业。罗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多业态发展本身并没有错,但要立足主业,围绕主营业务来开展与自身业务链条相匹配的业务,最好不要涉足与主营业务无关、相对陌生的领域,那样风险会很大。当然,也不要从事与自身业务产生竞争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