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品牌建设乏力
雷诺中国目前在华销售的车型达到了7款,分别为风朗、纬度、梅甘娜、拉古娜、科雷傲、风景以及塔利斯曼,涵盖了A-C级轿车、SUV、MPV以及运动型轿跑等车型。从产品线来说并不算太弱,甚至远好于它在欧洲的竞争对手菲亚特,但是销量以及品牌影响力方面却只有科雷傲一枝独秀,占到雷诺在华总销量的八成左右。
而此前东风雷诺整合的三江雷诺的资质是商用车项目,因此可以确定的是,由于目前尚不具备生产轿车的资质,东风雷诺首先将国产的车型会是SUV或者MPV。而根据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来看,首款国产车型是SUV的概率很大,这也就意味着,即使东风雷诺不整合现有雷诺中国的经销商渠道,未来两年之后雷诺进口车经销商也会面临无车可卖的尴尬境地。
关于科雷傲是否国产,雷诺中国市场总监王政雄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否认:“东风雷诺首款车型要等到2015年才下线,会是一款SUV,但不是科雷傲。”而在东风雷诺签约仪式后的媒体专访环节,东风雷诺双方高层也并未对具体国产哪款车型做明确表态,但业内普遍认为国产科雷傲的可能性最大。
据熟知东风雷诺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从东风强势整合雷诺中国渠道的势头来看,国产科雷傲是可能性最高,因为就目前来看科雷傲有相对坚实的保有量基础,同时认可度也是雷诺车型当中最高的,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首先国产科雷傲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如果一切明确下来的话,这就意味着雷诺中国或将成为合资公司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像竞品大众中国那般拥有自己的独立的进口车业务和渠道。
此番东风雷诺成立之后,将进口车业务拱手相让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近年来雷诺汽车在全球市场的表现并不顺畅,受欧洲危机的影响,雷诺汽车在欧洲本土市场的销量逐年下滑,在其他新兴发展国家的发展也难有亮点,其中就包括在中国的发展过于缓慢。
“由于目前雷诺中国以进口车的形式销售,虽然年销量不到3万辆,但这也是一笔可观的利润,未来进口车都纳入东风雷诺体系之后,实际上是将未来雷诺进口车效益的50%无偿提供给了东风汽车,这对雷诺中国是不利的。”张志勇告诉记者,“但这是用利益换资质的结果,雷诺想要在华的长远发展就必须做这样的牺牲。”
被分食的雷诺中国
客观来看,雷诺中国从2010年成立到目前为止时间刚刚3年,能够做到进口车年销量3万辆左右的成绩实属不易,只是雷诺总部迫于全球市场普遍走低的压力,不得不放弃雷诺中国的发展前景,与东风一起分享雷诺进口车这块现成的蛋糕。
回顾历史,雷诺中国的成立实际上也是其对经销商控制力不足的结果。
在雷诺中国成立之前,在华的雷诺进口商是直接向雷诺总部下订单进口车型。2008年初,,某雷诺进口车经销商在下订单100余辆车后,由于当时汇率过高,该经销商未能及时支付车款,雷诺总部扣下了这批车的信用证明,致使该批车型滞留欧洲港口1年多,当该进口车经销商结清余款,将该批次车型运至中国港口之后,由于此前长时间滞留海港,致使该批车型出现不同程度的锈蚀损耗,整车质量不过关,最终导致了2009年的“封杀门“事件。
该事件发生之后,才引起了雷诺总部的重视,时任雷诺亚非区商务副总裁乐伟驰与时任雷诺大中华区执行总裁的陈国章组成了救火队员,赶到中国处理危机公关事件。
第二年2月,雷诺中国的实体公司雷诺北京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雷诺业务也从日产中国独立出来,统一管理雷诺在华进口车业务及渠道发展的相关方面事宜。
有消息称,东风雷诺明年初就将接手雷诺在华进口车业务,张志勇认为,这意味着雷诺中国未来管理重点必将发生转变,雷诺中国或许会被整合到东风雷诺之中,成为其一个进口车业务管理部门。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3-12-26 出处:时代周报 [转载] 责编:黄河
进口品牌建设乏力
雷诺中国目前在华销售的车型达到了7款,分别为风朗、纬度、梅甘娜、拉古娜、科雷傲、风景以及塔利斯曼,涵盖了A-C级轿车、SUV、MPV以及运动型轿跑等车型。从产品线来说并不算太弱,甚至远好于它在欧洲的竞争对手菲亚特,但是销量以及品牌影响力方面却只有科雷傲一枝独秀,占到雷诺在华总销量的八成左右。
而此前东风雷诺整合的三江雷诺的资质是商用车项目,因此可以确定的是,由于目前尚不具备生产轿车的资质,东风雷诺首先将国产的车型会是SUV或者MPV。而根据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来看,首款国产车型是SUV的概率很大,这也就意味着,即使东风雷诺不整合现有雷诺中国的经销商渠道,未来两年之后雷诺进口车经销商也会面临无车可卖的尴尬境地。
关于科雷傲是否国产,雷诺中国市场总监王政雄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否认:“东风雷诺首款车型要等到2015年才下线,会是一款SUV,但不是科雷傲。”而在东风雷诺签约仪式后的媒体专访环节,东风雷诺双方高层也并未对具体国产哪款车型做明确表态,但业内普遍认为国产科雷傲的可能性最大。
据熟知东风雷诺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从东风强势整合雷诺中国渠道的势头来看,国产科雷傲是可能性最高,因为就目前来看科雷傲有相对坚实的保有量基础,同时认可度也是雷诺车型当中最高的,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首先国产科雷傲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如果一切明确下来的话,这就意味着雷诺中国或将成为合资公司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像竞品大众中国那般拥有自己的独立的进口车业务和渠道。
此番东风雷诺成立之后,将进口车业务拱手相让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近年来雷诺汽车在全球市场的表现并不顺畅,受欧洲危机的影响,雷诺汽车在欧洲本土市场的销量逐年下滑,在其他新兴发展国家的发展也难有亮点,其中就包括在中国的发展过于缓慢。
“由于目前雷诺中国以进口车的形式销售,虽然年销量不到3万辆,但这也是一笔可观的利润,未来进口车都纳入东风雷诺体系之后,实际上是将未来雷诺进口车效益的50%无偿提供给了东风汽车,这对雷诺中国是不利的。”张志勇告诉记者,“但这是用利益换资质的结果,雷诺想要在华的长远发展就必须做这样的牺牲。”
被分食的雷诺中国
客观来看,雷诺中国从2010年成立到目前为止时间刚刚3年,能够做到进口车年销量3万辆左右的成绩实属不易,只是雷诺总部迫于全球市场普遍走低的压力,不得不放弃雷诺中国的发展前景,与东风一起分享雷诺进口车这块现成的蛋糕。
回顾历史,雷诺中国的成立实际上也是其对经销商控制力不足的结果。
在雷诺中国成立之前,在华的雷诺进口商是直接向雷诺总部下订单进口车型。2008年初,,某雷诺进口车经销商在下订单100余辆车后,由于当时汇率过高,该经销商未能及时支付车款,雷诺总部扣下了这批车的信用证明,致使该批车型滞留欧洲港口1年多,当该进口车经销商结清余款,将该批次车型运至中国港口之后,由于此前长时间滞留海港,致使该批车型出现不同程度的锈蚀损耗,整车质量不过关,最终导致了2009年的“封杀门“事件。
该事件发生之后,才引起了雷诺总部的重视,时任雷诺亚非区商务副总裁乐伟驰与时任雷诺大中华区执行总裁的陈国章组成了救火队员,赶到中国处理危机公关事件。
第二年2月,雷诺中国的实体公司雷诺北京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雷诺业务也从日产中国独立出来,统一管理雷诺在华进口车业务及渠道发展的相关方面事宜。
有消息称,东风雷诺明年初就将接手雷诺在华进口车业务,张志勇认为,这意味着雷诺中国未来管理重点必将发生转变,雷诺中国或许会被整合到东风雷诺之中,成为其一个进口车业务管理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