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讯网 企业新闻]11月7日,本报曾以《雷雨成重回同捷科技倒计时》为题报道了中国本土第一大设计公司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同捷”)董事长欲回归的消息。当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同捷管理人员甚至向记者表示“我们希望老雷尽快重掌同捷”的声音。终于,在经过11月20日的第六次临时股东大会和11月26日第10次临时董事会后,同捷创始人雷雨成完成了重回董事会并重新担任董事长的“逆转”,这距他被第二大股东“踢下台”有近三个月之久。
不过,记者注意到,雷雨成董事长的椅子能坐多久与接下来的新一轮增股计划能否顺利实施息息相关。回归后的雷雨成在反思自己的“失误”时,向记者表示:“过度分散的股权致使同捷科技控制力和行动一致性不足。”
正值配股之际,雷雨成的这种反思是在释放一个信号吗?
配股目的
回归后的雷雨成当务之急就是通过“配股”给公司“输血”。虽然此前雷雨成为了重返董事会对配股方案投弃权票,但是一个月之前,雷雨成以公司名义向汽车商报表示会实行配股计划。12月8日,汽车商报了解到,同捷科技新一轮配股方案正在推进中,方案与此前董秘时永飞的策划出入不大,各股东按照1∶1的比例、以每股1.3元的价格,增持同捷股份。“这个价格相对是很便宜的。”同捷内部员工对汽车商报记者表示。
表面看来“融资”的配股方案,在民族证券分析师曹鹤眼里却另有深意:“由于该公司股权分散,此次增股计划,首要目的是调整股权结构,其次才是增加现金流。”
同捷的股权是比较复杂的。据了解,同捷前后共经历了7次增资和多次股权变更,累计实缴注册资本约1.9亿,拥有股东约57个(有媒体报道是61个),共有21家企业以及36名自然人,其中21家企业中就有8家PE/VC企业。据称,除了前三大股东雷雨成、Sino-JP Fund 和深圳的一家创业投资公司,其余股东中仅有一家股权超过5%。
据悉,雷雨成是同捷的第一大自然人股东。根据同捷2013年1月的《公司章程》,雷雨成持有的股份占同捷公司股本总额的13%。此外,雷雨成另持有上海永蓄人才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蓄人才”)50.75%的股权,永蓄人才持有同捷的股份占同捷股本总额的4.29%。雷雨成直接并通过永蓄人才间接控制同捷合计17.29%的表决权。
对于公司股份结构复杂问题,雷雨成确实也有所反思:“一个企业规模扩大尽可能不要引进风投,不需要风投1分钱,要靠滚动发展;先强后大,规模不大但利润率高。不要以上市为目标,慢跑就是快进。” 过度分散的股权结构也带来了公司在权力结构上的分散,以至于雷雨成回归后开始反思:过度分散的股权致使同捷科技控制力和行动一致性不足。
那么,雷雨成会有所行动吗?
有机可乘
事实上,雷雨成回归后的“配股”方案在外界看来,或许正是他“集权”的第一步。曹鹤分析认为,此次增股计划,增多增少对前几位股东的影响非常大,调整股权结构就是前几大股东在做文章。“看他们想让谁出去,想让谁话语权增大。按照1:1的比例增股,理论上每个人的股比不会发生变化,但是如果有人不愿意增持,可以将这部分让给大股东,大股东的股比就会增大,前提是没有外部的股东进入来吸走这部分股份”。
12月9日,同捷内部人士也对汽车商报记者表示,此次配股结果可能会导致一些不愿增持的小股东股权稀释。毫无疑问雷雨成“有机可乘”。
不过,如果按照1:1的股比增资,雷雨成要继续保持大股东位置,出资额要高达3200多万元,要想吸收其他股比,雷雨成需要更多资金的注入。然而,此时有媒体报道称,雷雨成仅愿意增持所持股份的10%,按照其13%持股比例,雷雨成计划仅出资320万元左右。
“如果股东大会通过增股计划,第一大股东不想按同比例增资,有可能他和别人协商好了,不想做第一大股东了。或者是增资协议他根本不同意,是其他三分之二股东同意,他被迫增资。那这场游戏就是第二大股东或者往下联合了其他股东想把第一大股东赶出去。他们看到了他资金也有限,掐住了他的虎口,让他被迫增资,最终股份缩小。按持股10%增资后,雷雨成的股份占6%左右,如果第二大股东按1:1增的话,股比还是10%,股份就超过他了。”曹鹤分析。
的确,雷雨成此前曾表示“自己没钱”。10月16日同捷股东大会召开前,有记者问起雷雨成是否会以1.3元这个具有诱惑力价格增持同捷时,他这样回答,“没有定,看看其他股东意见,我也没那么多钱。”
难道雷雨成的位子会因为配股而再次生变?
未有定数
按照曹鹤的分析,如果雷雨成仅增资自己股份的10%,而其他股东按照1:1增资,雷雨成第一大股东的位置将不保,董事长的位置也将风雨飘摇中。“虽然是第一大股东,但是由于股份不多,董事长都是2/3股比的股东选出来的,这种股权结构选谁当董事长都有可能。因为只有股比超50%,董事长才能由此人任命。现在关键是股权结构没有绝对控股,非常分散,内部斗争可能继续打下去。”曹鹤表示按照目前的股权结构,没有一个人能当家作主,只有联合其他股东。
汽车商报记者了解到,雷雨成此前提出改组董事会方案就是在确立董事席位后,股东按照股权比例大小进入董事会,小股东可以抱团,派代表进入董事会。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汽车商报记者在和雷雨成联系后发现,“10%的配股计划”并非出自雷雨成之口。12月9日,汽车商报记者短信雷雨成:“有消息称您将配股您所持股比的10%,有人认为这是杯水车薪,您怎么看?”他否认了上述信息:“不存在,配股方案不便于公开。”雷雨成还有什么后招?同一天,同捷科技董秘时永飞也对汽车商报记者表示,增股计划还在进行中,具体结果仍未“落听”。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3-12-13 出处:汽车商报 [转载] 责编:王思
[V讯网 企业新闻]11月7日,本报曾以《雷雨成重回同捷科技倒计时》为题报道了中国本土第一大设计公司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同捷”)董事长欲回归的消息。当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同捷管理人员甚至向记者表示“我们希望老雷尽快重掌同捷”的声音。终于,在经过11月20日的第六次临时股东大会和11月26日第10次临时董事会后,同捷创始人雷雨成完成了重回董事会并重新担任董事长的“逆转”,这距他被第二大股东“踢下台”有近三个月之久。
不过,记者注意到,雷雨成董事长的椅子能坐多久与接下来的新一轮增股计划能否顺利实施息息相关。回归后的雷雨成在反思自己的“失误”时,向记者表示:“过度分散的股权致使同捷科技控制力和行动一致性不足。”
正值配股之际,雷雨成的这种反思是在释放一个信号吗?
配股目的
回归后的雷雨成当务之急就是通过“配股”给公司“输血”。虽然此前雷雨成为了重返董事会对配股方案投弃权票,但是一个月之前,雷雨成以公司名义向汽车商报表示会实行配股计划。12月8日,汽车商报了解到,同捷科技新一轮配股方案正在推进中,方案与此前董秘时永飞的策划出入不大,各股东按照1∶1的比例、以每股1.3元的价格,增持同捷股份。“这个价格相对是很便宜的。”同捷内部员工对汽车商报记者表示。
表面看来“融资”的配股方案,在民族证券分析师曹鹤眼里却另有深意:“由于该公司股权分散,此次增股计划,首要目的是调整股权结构,其次才是增加现金流。”
同捷的股权是比较复杂的。据了解,同捷前后共经历了7次增资和多次股权变更,累计实缴注册资本约1.9亿,拥有股东约57个(有媒体报道是61个),共有21家企业以及36名自然人,其中21家企业中就有8家PE/VC企业。据称,除了前三大股东雷雨成、Sino-JP Fund 和深圳的一家创业投资公司,其余股东中仅有一家股权超过5%。
据悉,雷雨成是同捷的第一大自然人股东。根据同捷2013年1月的《公司章程》,雷雨成持有的股份占同捷公司股本总额的13%。此外,雷雨成另持有上海永蓄人才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蓄人才”)50.75%的股权,永蓄人才持有同捷的股份占同捷股本总额的4.29%。雷雨成直接并通过永蓄人才间接控制同捷合计17.29%的表决权。
对于公司股份结构复杂问题,雷雨成确实也有所反思:“一个企业规模扩大尽可能不要引进风投,不需要风投1分钱,要靠滚动发展;先强后大,规模不大但利润率高。不要以上市为目标,慢跑就是快进。” 过度分散的股权结构也带来了公司在权力结构上的分散,以至于雷雨成回归后开始反思:过度分散的股权致使同捷科技控制力和行动一致性不足。
那么,雷雨成会有所行动吗?
有机可乘
事实上,雷雨成回归后的“配股”方案在外界看来,或许正是他“集权”的第一步。曹鹤分析认为,此次增股计划,增多增少对前几位股东的影响非常大,调整股权结构就是前几大股东在做文章。“看他们想让谁出去,想让谁话语权增大。按照1:1的比例增股,理论上每个人的股比不会发生变化,但是如果有人不愿意增持,可以将这部分让给大股东,大股东的股比就会增大,前提是没有外部的股东进入来吸走这部分股份”。
12月9日,同捷内部人士也对汽车商报记者表示,此次配股结果可能会导致一些不愿增持的小股东股权稀释。毫无疑问雷雨成“有机可乘”。
不过,如果按照1:1的股比增资,雷雨成要继续保持大股东位置,出资额要高达3200多万元,要想吸收其他股比,雷雨成需要更多资金的注入。然而,此时有媒体报道称,雷雨成仅愿意增持所持股份的10%,按照其13%持股比例,雷雨成计划仅出资320万元左右。
“如果股东大会通过增股计划,第一大股东不想按同比例增资,有可能他和别人协商好了,不想做第一大股东了。或者是增资协议他根本不同意,是其他三分之二股东同意,他被迫增资。那这场游戏就是第二大股东或者往下联合了其他股东想把第一大股东赶出去。他们看到了他资金也有限,掐住了他的虎口,让他被迫增资,最终股份缩小。按持股10%增资后,雷雨成的股份占6%左右,如果第二大股东按1:1增的话,股比还是10%,股份就超过他了。”曹鹤分析。
的确,雷雨成此前曾表示“自己没钱”。10月16日同捷股东大会召开前,有记者问起雷雨成是否会以1.3元这个具有诱惑力价格增持同捷时,他这样回答,“没有定,看看其他股东意见,我也没那么多钱。”
难道雷雨成的位子会因为配股而再次生变?
未有定数
按照曹鹤的分析,如果雷雨成仅增资自己股份的10%,而其他股东按照1:1增资,雷雨成第一大股东的位置将不保,董事长的位置也将风雨飘摇中。“虽然是第一大股东,但是由于股份不多,董事长都是2/3股比的股东选出来的,这种股权结构选谁当董事长都有可能。因为只有股比超50%,董事长才能由此人任命。现在关键是股权结构没有绝对控股,非常分散,内部斗争可能继续打下去。”曹鹤表示按照目前的股权结构,没有一个人能当家作主,只有联合其他股东。
汽车商报记者了解到,雷雨成此前提出改组董事会方案就是在确立董事席位后,股东按照股权比例大小进入董事会,小股东可以抱团,派代表进入董事会。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汽车商报记者在和雷雨成联系后发现,“10%的配股计划”并非出自雷雨成之口。12月9日,汽车商报记者短信雷雨成:“有消息称您将配股您所持股比的10%,有人认为这是杯水车薪,您怎么看?”他否认了上述信息:“不存在,配股方案不便于公开。”雷雨成还有什么后招?同一天,同捷科技董秘时永飞也对汽车商报记者表示,增股计划还在进行中,具体结果仍未“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