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讯网 企业新闻]11月25日,北汽集团(简称北汽)与昌河汽车(简称昌河)在江西低调联姻:北汽收购昌河70%股权,江西省省属国有企业资产经营(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江西国控)持有另外30%股权。
此前,业内不断有北汽将要收购昌河的传闻,如今的既成事实并不让业界感到意外,然而昌河从与长安集团(长安)合作、到独立、再到正式与北汽携手这一系列动作,不得不引人思考:北汽给命运坎坷的昌河做了什么样的承诺?长安重组昌河不行,北汽就能行吗?
正式携手
表面看来非常迅猛,从10月中旬传出北汽将收购昌河的消息到双方正式达成合作关系,不过短短一个多月,但北汽对昌河的收购已经酝酿了许久。此前,曾流传的重组方法是北汽、江西国控、景德镇三方出资,如今变为前两方出资,这一变化耐人寻味。另外,8000万元的超低收购价码也引人注目。
11月26日,北汽集团公关部相关人士告诉汽车商报记者:“8000万元是传言,我们从来都没那么说,之前流传的出资方式也是不准确的。”关于具体的出资数额,对方表示不方便透露。记者随后又联系江西国资委,对方的电话无人接听。
汽车商报记者查询北汽集团提供的相关资料文件,发现关于具体出资额一项确实并未提及,仅提到“江西国控将其持有的昌河70%股权以协议转让方式转让给北汽”。
而根据双方重组方案,北汽将分两期大手笔投入昌河,一期计划投入130亿元,二期将再投入140亿元。两期分别预设的目标是:到2017年末实现整车产能50万辆,全产业链营业收入达500亿元;到2020年末达到产销整车100万辆,实现全产业链1000亿元的营业收入。
然而这些资金将从哪里来?众所周知,北汽今年以来大力扩张,资金花费颇大。“资金对我们来说不是问题。”上述北汽集团公关部相关人士表示。
在产品层面,北汽将给昌河导入包括A0级、A级、B级、SUV、MPV产品,涵盖C70、C60、C50、C30及其平台衍生产品,深化与昌河旗下铃木品牌的合资合作,拓展现有产品开发的同时导入更多的产品与平台。另外,北汽将委托铃木研发资源开发中国所需战略车型,知识产权归中方所有。对昌河的微车资源,开发MPV化和CDV化的高端微车平台。
关于人事方面的调整,一位熟悉北汽的人士表示,北汽将只派出财务和销售方面的代表。“相对来说,比起曾经的长安与昌河宣布合作,北汽此次重组昌河要显得低调许多,留给人一种务实的印象。”该人士认为,“合作好了将是一个双赢,但合作不好也可能将重蹈长安的覆辙。”
旧情新缘
“由于是昨天刚刚签约,因此相关细节不方便对外透露,所有口径以昌河铃木官方网站发布的新闻稿为准。”11月26日晚,昌河汽车公关部部长陈新贵这样回复汽车商报记者。
随后汽车商报记者查阅昌河铃木官网看到:“江西昌河汽车2010年并入兵器装备集团(长安集团母公司)之后,在生产经营方面出现困难。为了大力发展江西省汽车产业,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于2013年10月脱离了兵器装备集团,成为江西省全资省属企业。”
汽车商报记者又从一位接近昌河的知情人士处得知:“与长安的合作关系7月份已经解除。而国务院国资委批准的时间是在10月,当时江西省将江西昌河的所有股权、资质、品牌、产品、产能等所有资源收归省有,托管给江西国控。”
据了解,在长安与昌河合作的过程中,双方摩擦不断,最剧烈的一次是2012年长安计划将昌河铃木乘用车生产资质转交给长安马自达从而引发了双方纠纷,彼时双方的合作关系便名存实亡。
事实上,昌河自从2009年被母公司中航工业集团划归到长安集团后,就开始走下坡路,销量一降再降。资料显示,2010年昌河汽车的年销量为18万辆;2011年同比下滑33.3%,降至12万辆;2012年继续下跌至11.3万辆。今年1~9月,昌河汽车累计销售7.03万辆,相对于去年同期的8.17万辆,同比下滑13.95%。
由此造成的恶果是,政府、员工、经销商、供应商、银行机构对昌河的发展信心不足,长期以来资金困难。另一方面,昌河现有的自主产品老化,昌河与铃木的合资合作又长期受制于长安体系的平衡,缺少来自外方的强力支持和新的战略车型的导入,产业链、经销商体系等均被严重破坏。
“昌河此前的状况是急需脱离长安,但又没有办法独立发展,而北汽早就与昌河有过接触,此次达成重组协议也在情理之中。”上述接近昌河的知情人士分析。
据了解,北汽早在2008年便与昌河商谈过合作,不过后来昌河被长安收入囊中。今年年中,北汽掌门人徐和谊曾宣布在下半年将有一个重磅消息,如今看来这个重磅消息指的便是重组昌河。这意味着彼时北汽已经与昌河在接触。然而,为何北汽能够打动昌河的心?
“昌河如今最大的问题是产品线短缺,自主品牌仅有爱迪尔、福瑞达几个微面,没有轿车,而合资品牌也全是北斗星、利亚纳、派喜等小型车。北汽入驻昌河后,将通过导入北汽集团双品牌平台车型、引进日本铃木战略车型、联合铃木开发全新车型、升级换代现有产品四种方式,全面提升产品水平,均衡发展合资、自主两大产品体系,产品涵盖从B级车到微车,从轿车到SUV、MPV全系列产品谱系。这些均能给昌河以直接的帮助,尤其是能给昌河造轿车提供条件。”上述接近昌河的知情人士补充道。
某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则对汽车商报记者说:“长安整合昌河失败的原因正是北汽成功重组昌河的原因,与长安合作的失利把昌河推向了寻求一个新的强有力的合作伙伴的地步,而北汽为了满足自己在战略和产能方面的扩张需求,双方一拍即合。”
值得注意地是,在昌河与长安合作的同时,北汽也在进行一些收购,不过北汽对待被收购方的结果与长安截然相反。例如北汽收购福田后,将福田汽车作为一个独立的商用车业务公司发展,至今其发展蒸蒸日上,在商用车领域打造出良好的形象。
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的作风同样是促成合作的重要因素。徐在业内以风格激进著称,在协议签约现场他表示,北汽重组昌河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精神的迅速反映,是北汽战略布局的新的落子,对完善北汽布局有着重要意义。
北汽雄心
北汽给昌河巨大的承诺,而昌河能给北汽带来什么?徐和谊所说的对北汽产业布局有重大意义指的是哪些方面?
首先是昌河的地理位置。昌河处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核心位置,北汽收购昌河,对这两大市场有极好的辐射作用。北汽目前已经在湖南株洲、广东增城、重庆、河北、江苏镇江、云南等省市进行了自主品牌基地建设,囊入在江西的昌河对完善北汽产业布局意义非凡,江西昌河成为北汽重要的南方基地。北汽重组昌河后可以在此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大市场。
据了解,昌河目前拥有昌河铃木、昌河铃木自主、昌河汽车三大品牌,拥有景德镇和九江两大生产基地,整车产能27万辆,发动机产能15万台。未来北汽希望利用双方资源加强自主业务,昌河在小型车领域的优势可以与北汽中高端形成优势互补,昌河铃木也将为北汽带来新的增长点。
而按照北汽的大自主战略,到2015年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0%,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国内市场份额超过40%,收购昌河无疑是北汽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一步。北汽集团在今年欲实现200万辆产销目标,冲刺210万辆。按照目前的销售情况,200万辆目标触手可及,收购昌河后这一目标可顺利实现。
另一个原因是,北京市相关部门给北汽下达的“十二五”发展目标——超越长安,产销规模跻身国内汽车产业第一阵营,争取成为中国第三大汽车集团。
种种原因促成了北汽重组昌河。“对北汽来说拿下昌河是一个重要的棋子,不过昌河这家企业独立性比较强,这也是其抵触长安最终导致分手的根源,因此北汽要与昌河良好合作,最可能的方式是像对待福田一样将昌河作为一个独立运作的子公司,让昌河最大程度地根据自己的意志发展下去。”上述汽车行业分析师认为。
在11月25日的北汽与昌河签约仪式上,北汽向江西省交付100辆绅宝品牌公务车,成为双方正式开启战略合作的第一步。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3-11-29 出处:汽车商报 [转载] 责编:王思
[V讯网 企业新闻]11月25日,北汽集团(简称北汽)与昌河汽车(简称昌河)在江西低调联姻:北汽收购昌河70%股权,江西省省属国有企业资产经营(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江西国控)持有另外30%股权。
此前,业内不断有北汽将要收购昌河的传闻,如今的既成事实并不让业界感到意外,然而昌河从与长安集团(长安)合作、到独立、再到正式与北汽携手这一系列动作,不得不引人思考:北汽给命运坎坷的昌河做了什么样的承诺?长安重组昌河不行,北汽就能行吗?
正式携手
表面看来非常迅猛,从10月中旬传出北汽将收购昌河的消息到双方正式达成合作关系,不过短短一个多月,但北汽对昌河的收购已经酝酿了许久。此前,曾流传的重组方法是北汽、江西国控、景德镇三方出资,如今变为前两方出资,这一变化耐人寻味。另外,8000万元的超低收购价码也引人注目。
11月26日,北汽集团公关部相关人士告诉汽车商报记者:“8000万元是传言,我们从来都没那么说,之前流传的出资方式也是不准确的。”关于具体的出资数额,对方表示不方便透露。记者随后又联系江西国资委,对方的电话无人接听。
汽车商报记者查询北汽集团提供的相关资料文件,发现关于具体出资额一项确实并未提及,仅提到“江西国控将其持有的昌河70%股权以协议转让方式转让给北汽”。
而根据双方重组方案,北汽将分两期大手笔投入昌河,一期计划投入130亿元,二期将再投入140亿元。两期分别预设的目标是:到2017年末实现整车产能50万辆,全产业链营业收入达500亿元;到2020年末达到产销整车100万辆,实现全产业链1000亿元的营业收入。
然而这些资金将从哪里来?众所周知,北汽今年以来大力扩张,资金花费颇大。“资金对我们来说不是问题。”上述北汽集团公关部相关人士表示。
在产品层面,北汽将给昌河导入包括A0级、A级、B级、SUV、MPV产品,涵盖C70、C60、C50、C30及其平台衍生产品,深化与昌河旗下铃木品牌的合资合作,拓展现有产品开发的同时导入更多的产品与平台。另外,北汽将委托铃木研发资源开发中国所需战略车型,知识产权归中方所有。对昌河的微车资源,开发MPV化和CDV化的高端微车平台。
关于人事方面的调整,一位熟悉北汽的人士表示,北汽将只派出财务和销售方面的代表。“相对来说,比起曾经的长安与昌河宣布合作,北汽此次重组昌河要显得低调许多,留给人一种务实的印象。”该人士认为,“合作好了将是一个双赢,但合作不好也可能将重蹈长安的覆辙。”
旧情新缘
“由于是昨天刚刚签约,因此相关细节不方便对外透露,所有口径以昌河铃木官方网站发布的新闻稿为准。”11月26日晚,昌河汽车公关部部长陈新贵这样回复汽车商报记者。
随后汽车商报记者查阅昌河铃木官网看到:“江西昌河汽车2010年并入兵器装备集团(长安集团母公司)之后,在生产经营方面出现困难。为了大力发展江西省汽车产业,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于2013年10月脱离了兵器装备集团,成为江西省全资省属企业。”
汽车商报记者又从一位接近昌河的知情人士处得知:“与长安的合作关系7月份已经解除。而国务院国资委批准的时间是在10月,当时江西省将江西昌河的所有股权、资质、品牌、产品、产能等所有资源收归省有,托管给江西国控。”
据了解,在长安与昌河合作的过程中,双方摩擦不断,最剧烈的一次是2012年长安计划将昌河铃木乘用车生产资质转交给长安马自达从而引发了双方纠纷,彼时双方的合作关系便名存实亡。
事实上,昌河自从2009年被母公司中航工业集团划归到长安集团后,就开始走下坡路,销量一降再降。资料显示,2010年昌河汽车的年销量为18万辆;2011年同比下滑33.3%,降至12万辆;2012年继续下跌至11.3万辆。今年1~9月,昌河汽车累计销售7.03万辆,相对于去年同期的8.17万辆,同比下滑13.95%。
由此造成的恶果是,政府、员工、经销商、供应商、银行机构对昌河的发展信心不足,长期以来资金困难。另一方面,昌河现有的自主产品老化,昌河与铃木的合资合作又长期受制于长安体系的平衡,缺少来自外方的强力支持和新的战略车型的导入,产业链、经销商体系等均被严重破坏。
“昌河此前的状况是急需脱离长安,但又没有办法独立发展,而北汽早就与昌河有过接触,此次达成重组协议也在情理之中。”上述接近昌河的知情人士分析。
据了解,北汽早在2008年便与昌河商谈过合作,不过后来昌河被长安收入囊中。今年年中,北汽掌门人徐和谊曾宣布在下半年将有一个重磅消息,如今看来这个重磅消息指的便是重组昌河。这意味着彼时北汽已经与昌河在接触。然而,为何北汽能够打动昌河的心?
“昌河如今最大的问题是产品线短缺,自主品牌仅有爱迪尔、福瑞达几个微面,没有轿车,而合资品牌也全是北斗星、利亚纳、派喜等小型车。北汽入驻昌河后,将通过导入北汽集团双品牌平台车型、引进日本铃木战略车型、联合铃木开发全新车型、升级换代现有产品四种方式,全面提升产品水平,均衡发展合资、自主两大产品体系,产品涵盖从B级车到微车,从轿车到SUV、MPV全系列产品谱系。这些均能给昌河以直接的帮助,尤其是能给昌河造轿车提供条件。”上述接近昌河的知情人士补充道。
某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则对汽车商报记者说:“长安整合昌河失败的原因正是北汽成功重组昌河的原因,与长安合作的失利把昌河推向了寻求一个新的强有力的合作伙伴的地步,而北汽为了满足自己在战略和产能方面的扩张需求,双方一拍即合。”
值得注意地是,在昌河与长安合作的同时,北汽也在进行一些收购,不过北汽对待被收购方的结果与长安截然相反。例如北汽收购福田后,将福田汽车作为一个独立的商用车业务公司发展,至今其发展蒸蒸日上,在商用车领域打造出良好的形象。
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的作风同样是促成合作的重要因素。徐在业内以风格激进著称,在协议签约现场他表示,北汽重组昌河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精神的迅速反映,是北汽战略布局的新的落子,对完善北汽布局有着重要意义。
北汽雄心
北汽给昌河巨大的承诺,而昌河能给北汽带来什么?徐和谊所说的对北汽产业布局有重大意义指的是哪些方面?
首先是昌河的地理位置。昌河处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核心位置,北汽收购昌河,对这两大市场有极好的辐射作用。北汽目前已经在湖南株洲、广东增城、重庆、河北、江苏镇江、云南等省市进行了自主品牌基地建设,囊入在江西的昌河对完善北汽产业布局意义非凡,江西昌河成为北汽重要的南方基地。北汽重组昌河后可以在此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大市场。
据了解,昌河目前拥有昌河铃木、昌河铃木自主、昌河汽车三大品牌,拥有景德镇和九江两大生产基地,整车产能27万辆,发动机产能15万台。未来北汽希望利用双方资源加强自主业务,昌河在小型车领域的优势可以与北汽中高端形成优势互补,昌河铃木也将为北汽带来新的增长点。
而按照北汽的大自主战略,到2015年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0%,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国内市场份额超过40%,收购昌河无疑是北汽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一步。北汽集团在今年欲实现200万辆产销目标,冲刺210万辆。按照目前的销售情况,200万辆目标触手可及,收购昌河后这一目标可顺利实现。
另一个原因是,北京市相关部门给北汽下达的“十二五”发展目标——超越长安,产销规模跻身国内汽车产业第一阵营,争取成为中国第三大汽车集团。
种种原因促成了北汽重组昌河。“对北汽来说拿下昌河是一个重要的棋子,不过昌河这家企业独立性比较强,这也是其抵触长安最终导致分手的根源,因此北汽要与昌河良好合作,最可能的方式是像对待福田一样将昌河作为一个独立运作的子公司,让昌河最大程度地根据自己的意志发展下去。”上述汽车行业分析师认为。
在11月25日的北汽与昌河签约仪式上,北汽向江西省交付100辆绅宝品牌公务车,成为双方正式开启战略合作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