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2018年年末,长城汽车眼下的境遇可谓正值多事之秋。
10月29日,长城汽车官方发布消息称,因个人家庭原因,经公司正常程序审批后,严思(Jens Steingraeber)辞任WEY品牌CEO一职,且今后不在公司担任其他职务。
从2016年10月至今,一纸公文为严思在长城执掌WEY品牌两年多的职业生涯画上了句号。与在奥迪供职30余年的经历相比,严思在长城汽车、在WEY品牌上的驻足显得有些短暂。也因此有评论说,严思此次离任或许是在为WEY品牌2018年销量下滑的责任买单。更有不怀好意者借此事件添油加醋地为WEY品牌的前景喝倒彩。
凭心而论,供职奥迪期间,曾多次负责奥迪品牌全新车型项目开发与上市工作的丰富经历,让严思在掌舵WEY这样一个全新品牌时,无论是研发新车型还是树立高端豪华的品牌形象,一系列举措都确保了按部就班、游刃有余地展开。并且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WEY品牌就实现了10万辆的销量,业绩最辉煌时,单月销量更是突破2万多辆。不仅帮助长城汽车打破了自主品牌15万元的价格天花板,也让外界看到了品牌向上发展的曙光。
时也,势也。在专注SUV的发展阶段,抓住了SUV的细分市场机遇,同时也恰逢中国汽车高速增长的东风,长城汽车收获了成功。不仅哈弗H系列产品深入人心,皮实耐用的性价比优势也是有口皆碑。有了扎实的产品和品牌背书,WEY品牌成立后,凭借几款推向市场的新车型,VV5、VV7、P8和VV6等车型先后打开了豪华高端SUV的销路。
然而,WEY品牌一路顺遂的发展未能延续太久。进入2018年的时间拐点后,WEY品牌高速增长的销量势头有所减缓。截止目前1~9月WEY品牌累计销量约为10.6万辆,其中9月销量约为1.1万辆,同比下滑11.8%。由此来看,挑战25万辆的年销量目标只能遗憾折戟。
从小处说,销量下滑可以归结为同级市场的竞争加剧。从大背景下分析,则是中国汽车市场进入了过去十几年不曾出现的“微增长期”之下的一个缩影。不论轿车还是SUV销量都有不同程度地同比下滑。身处其中的WEY品牌也难免受到波及。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虽然销量有所下滑,但WEY品牌依然对长城的营收有突出贡献。据长城已公布的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8%的同时,净利润也有52.7%的增长。长城方面表示,利润的增长可归因于优化产品结构以及高溢价的WEY 品牌产品销售占比提升。
眼下,汽车市场已进入“新四化”浪潮席卷的下半场。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和国际化成为考量车企的新标杆。
在此背景下,长城汽车也积极谋求转型,在新能源、新产品、新品牌和新合作上集中发力。产品序列上,长城汽车旗下目前有H系、F系、WEY、欧拉和光束汽车,涵盖了传统动力到新能源汽车。并诞生了两个全新品牌欧拉和光束,产品力和品牌力都得到了纵深发展。
而且,被魏建军评价为“最有质量的一次合资”,备受外界瞩目的长城宝马合作近期也有了新进展。
10月22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与宝马集团董事Klaus Frohlich(克劳斯•弗洛里希)等一行共同考察了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的长城宝马光束汽车项目。从今年2月双方签署合作意向书,到8月长城汽车与张家港市人民政府签订整车合资项目投资协议,不到半年时间就将项目落地实施,其迅猛态势足以证明长城汽车与宝马集团对光束汽车的重视及决心。
未来,光束汽车将承袭宝马在新能源领域的成就,尤其是利用宝马先进的技术、雄厚的研发实力和丰富的生产经验帮助其实现加速发展。而从其自身来说,长城汽车成立了全新的新能源子品牌——欧拉,同时在最关键的“三电”技术方面,长城也已经投资超过10亿元研发动力电池,并建成了电芯、机理分析、PACK、BMS试制试验室以及电池试制车间、试验中心、分析中心等,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也在筹建中。同时,长城汽车还将遵循“2025战略”规划,实现到2020年投入200亿元研发电动汽车;到2025年销售200万辆汽车,其中电动汽车占70万辆的目标。
此外,长城汽车过去被人诟病的营销“短板”也有了精进。近几年,长城汽车广罗市场营销人才,先后对宁述勇(主管新能源品牌欧拉和皮卡项目)、文飞(分管哈弗F系)、刘智丰(统管哈弗H系和F系)和柳燕(全面负责WEY品牌的市场、销售、渠道及售后服务等业务)等人委以重任,分管不同业务线,力争实现齐头并进。
眼下虽是长城的多事之秋,前路波折,但好在长城汽车已经找对了路子,调整好了节奏,在新市场、新产品和新营销加持下,长城汽车必将能够跨过品牌发展的阵痛期。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8-10-31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周燕妮
临近2018年年末,长城汽车眼下的境遇可谓正值多事之秋。
10月29日,长城汽车官方发布消息称,因个人家庭原因,经公司正常程序审批后,严思(Jens Steingraeber)辞任WEY品牌CEO一职,且今后不在公司担任其他职务。
从2016年10月至今,一纸公文为严思在长城执掌WEY品牌两年多的职业生涯画上了句号。与在奥迪供职30余年的经历相比,严思在长城汽车、在WEY品牌上的驻足显得有些短暂。也因此有评论说,严思此次离任或许是在为WEY品牌2018年销量下滑的责任买单。更有不怀好意者借此事件添油加醋地为WEY品牌的前景喝倒彩。
凭心而论,供职奥迪期间,曾多次负责奥迪品牌全新车型项目开发与上市工作的丰富经历,让严思在掌舵WEY这样一个全新品牌时,无论是研发新车型还是树立高端豪华的品牌形象,一系列举措都确保了按部就班、游刃有余地展开。并且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WEY品牌就实现了10万辆的销量,业绩最辉煌时,单月销量更是突破2万多辆。不仅帮助长城汽车打破了自主品牌15万元的价格天花板,也让外界看到了品牌向上发展的曙光。
时也,势也。在专注SUV的发展阶段,抓住了SUV的细分市场机遇,同时也恰逢中国汽车高速增长的东风,长城汽车收获了成功。不仅哈弗H系列产品深入人心,皮实耐用的性价比优势也是有口皆碑。有了扎实的产品和品牌背书,WEY品牌成立后,凭借几款推向市场的新车型,VV5、VV7、P8和VV6等车型先后打开了豪华高端SUV的销路。
然而,WEY品牌一路顺遂的发展未能延续太久。进入2018年的时间拐点后,WEY品牌高速增长的销量势头有所减缓。截止目前1~9月WEY品牌累计销量约为10.6万辆,其中9月销量约为1.1万辆,同比下滑11.8%。由此来看,挑战25万辆的年销量目标只能遗憾折戟。
从小处说,销量下滑可以归结为同级市场的竞争加剧。从大背景下分析,则是中国汽车市场进入了过去十几年不曾出现的“微增长期”之下的一个缩影。不论轿车还是SUV销量都有不同程度地同比下滑。身处其中的WEY品牌也难免受到波及。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虽然销量有所下滑,但WEY品牌依然对长城的营收有突出贡献。据长城已公布的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8%的同时,净利润也有52.7%的增长。长城方面表示,利润的增长可归因于优化产品结构以及高溢价的WEY 品牌产品销售占比提升。
眼下,汽车市场已进入“新四化”浪潮席卷的下半场。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和国际化成为考量车企的新标杆。
在此背景下,长城汽车也积极谋求转型,在新能源、新产品、新品牌和新合作上集中发力。产品序列上,长城汽车旗下目前有H系、F系、WEY、欧拉和光束汽车,涵盖了传统动力到新能源汽车。并诞生了两个全新品牌欧拉和光束,产品力和品牌力都得到了纵深发展。
而且,被魏建军评价为“最有质量的一次合资”,备受外界瞩目的长城宝马合作近期也有了新进展。
10月22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与宝马集团董事Klaus Frohlich(克劳斯•弗洛里希)等一行共同考察了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的长城宝马光束汽车项目。从今年2月双方签署合作意向书,到8月长城汽车与张家港市人民政府签订整车合资项目投资协议,不到半年时间就将项目落地实施,其迅猛态势足以证明长城汽车与宝马集团对光束汽车的重视及决心。
未来,光束汽车将承袭宝马在新能源领域的成就,尤其是利用宝马先进的技术、雄厚的研发实力和丰富的生产经验帮助其实现加速发展。而从其自身来说,长城汽车成立了全新的新能源子品牌——欧拉,同时在最关键的“三电”技术方面,长城也已经投资超过10亿元研发动力电池,并建成了电芯、机理分析、PACK、BMS试制试验室以及电池试制车间、试验中心、分析中心等,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也在筹建中。同时,长城汽车还将遵循“2025战略”规划,实现到2020年投入200亿元研发电动汽车;到2025年销售200万辆汽车,其中电动汽车占70万辆的目标。
此外,长城汽车过去被人诟病的营销“短板”也有了精进。近几年,长城汽车广罗市场营销人才,先后对宁述勇(主管新能源品牌欧拉和皮卡项目)、文飞(分管哈弗F系)、刘智丰(统管哈弗H系和F系)和柳燕(全面负责WEY品牌的市场、销售、渠道及售后服务等业务)等人委以重任,分管不同业务线,力争实现齐头并进。
眼下虽是长城的多事之秋,前路波折,但好在长城汽车已经找对了路子,调整好了节奏,在新市场、新产品和新营销加持下,长城汽车必将能够跨过品牌发展的阵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