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日渐火热,自动驾驶汽车网络安全相关文件的制定在各汽车制造大国也都提上日程,但当各国在这方面的“声势”逐渐扩大时,谁能抢先制定一套更符合自身技术路线的商业规则,已成为美国、日本、欧洲车企在自动驾驶领域谋求先人一步的手段。
11月14日,曾经计划单独制定自动驾驶法规的美国正式宣布,将参与到由日本和欧洲正共同拟定的自动驾驶汽车网络安全纲领任务中。而在此次合作之前,美国一直力主单独制定自动驾驶商业法规,并不寄希望于其他国家合作。
据了解,美国此次参与的这一自动驾驶安全纲领,是此前日本及主要欧洲国家在2016年7月通过联合国提出,旨在为自动驾驶汽车制定统一的法规标准,该标准或于2018年正式生效。
从之前的特立独行到如今的"协同合作",美国为何转变了对于自动驾驶法规制定的态度;美国、日本、欧洲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路线有何不同?在美国加入这一“团体”后,三方在自动驾驶商业规则领域将有何改变?
美国“加盟”——不想失去自己的位置
援引外媒报道,美国此次加入日本、欧洲共同拟定自动驾驶汽车网络安全纲领,绝不仅仅是加入合作的关系。
众所周知,各国如此争先制定所谓“自动驾驶汽车网络安全纲领”,其根本方向是抢先制定利于本国自动驾驶领域研发企业的技术标准,同时也对自动驾驶汽车竞争对手限定一些条条框框。
在此次美国、日本、欧洲共同参与制定的自动驾驶规则中,日本和英国主持相关讨论工作,德国和美国将参与其中执行和实践。
在参与国讨论通过后,这一纲领将在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U.N. World Forum forHarmonization of Vehicle Regulations) 下属自动驾驶委员会审核。
据了解,虽然此安全纲领虽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未来将收录成为联合国的官方文件,用作各国在制订法规时提供参考。
由此可见,寄望在自动驾驶领域有所发展的美国,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自动驾驶路线上屡屡受挫后,为了赶上其他国家在该方面的发展步伐,美国不得不加入并参与制定纲领,为美国汽车产业和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争得更多的有力条件,维护其更大的市场和利益。
美国自动驾驶“互联网核心论”宣告落败
其实美国加入这一“联盟”并非偶然,早在日本与欧洲实现合作共同制定自动驾驶技术规则初期,就曾一度表示将督促美国采用这一标准,但在当时以“互联网”为中心的美国并不希望加入,因为这一标准明显将以互联网企业主导的美国自动驾驶技术路线排斥在外。
提及美国的汽车企业,我们直接的反应是通用、福特,但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美国真正主导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并非传统车企,而是类似苹果、特斯拉等互联网企业。
在美国政府层面,奥巴马政府格外支持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并积极推进全美统一的行业法规的制定。就在本月19日,奥巴马还曾亲自为自动驾驶汽车“站台”。他在美国《匹兹堡邮报》上发表署名文章《自动驾驶,没错,但是同样安全》。他认为,自动驾驶汽车每年可以拯救数万人的生命,对于不能驾车的老年人和残疾人来说,自动驾驶会改变他们的生活。
此前,奥巴马政府更许诺,今年将从2017年的预算中拿出40亿美元,以支持未来10年的自动驾驶技术和相关安全技术的发展。
尽管政府对自动驾驶持乐观态度,也在联邦政府层面制订了相应法规,但美国各州对自动驾驶汽车监管态度不一,截至2015年底,已经有16个州启动自动驾驶立法,其法律对类似苹果、谷歌等没有造车经验的企业成为法律“重点监护对象”。
在特斯拉相继因自动驾驶故障导致交通事故后,美国各州对没有造车经验的互联网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形成严格要求。在制定的法规中,谷歌等公司此前已因缺乏相应的规范与一些州政府进行了交涉。
美国加州在去年12月颁布了一项法规,禁止没有方向盘的汽车上路,谷歌自动驾驶汽车在禁令范围内。密歇根州的两项参议院法案规定,仅允许在美“从事汽车制造和交付”的企业实体在密歇根州进行自动驾驶车辆运营业务。由于担心科技公司被排除在外,谷歌日前已向密歇根州的这两个法案提出修改建议。
同时美国联邦政府也从此前的支持“互联网造车”,逐渐转向以“安全为中心”的自动驾驶商业路线,这与日本欧洲原本基于汽车研发的自动驾驶路线已经出现了重合,相比之下,以福特通用领先的美国汽车远非发展强劲的日欧车企的对手,而尚未形成商业化、甚至相继推出汽车业务的美国互联网企业也难以抵挡日欧车企的竞争。
换句换说,在一次次事故后,美国政府已将自动驾驶技术中安全提到了最高范畴,对于互联网思维造车的企业提出了一系列考题,而这些都是依靠资金快速轮转的互联网企业不愿看到的。
在外媒看来,美国曾经谋求以自身为核心的自动驾驶路线在本国受到空前压力出现转折后,更不希望拱手让出自动驾驶这一未来战略市场。在原有互联网路线难以走通的背景下,及时谋求加入日欧这一组织实现自动驾驶技术规则合作,远比一意孤行要好得多。
“汽车核心”论成自动驾驶主流
如今的汽车市场中,美国、日本、欧洲中的汽车制造商已站在排行榜的前端。虽然它们的发展都可谓之成功,但在目前较为火热的自动驾驶领域,不同国家都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和理念。
相比美国曾经的“互联网中心论”,欧洲与日本更倾向基于汽车发展方向发展自动驾驶技术。
据了解,为了能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期间提供无人出租车服务,从明年开始,日本将在人口稀疏地区和郊外实施大规模验证实验。不过汽车预言家从丰田等日系车企获悉,日本对于自动驾驶的研究致力于对残障人士等提供更人性的服务,而并非脱离驾驶员本身的无人驾驶汽车。
为此,丰田联手铃木等多家日系车企谋求成立“ALL JAPAN”,在自动驾驶商业运行领域开展多合作。同时,日本政府正着手修订《道路交通法》和《道路运输车辆法》等相关法规,并将在今夏启动有关自动驾驶事故赔偿机制的讨论。
和日本发展路线相似,欧洲各国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探索也是以汽车企业为核心,收购部分IT企业或联合IT 企业实现联盟。目前宝马、戴姆勒与奥迪已经共同收购前诺基亚职能定位系统——HERE地图业务,加快汽车与自动驾驶高精度地图的结合,保证在这一领域的发展优势。
2016年9月,宝马还与戴姆勒、奥迪联合移动电信企业爱立信、华为、英特尔、诺基亚和高通组成“5G汽车联盟”,旨在推进和加快自动驾驶汽车所需的互联设备研发。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6-11-16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周燕妮
自动驾驶日渐火热,自动驾驶汽车网络安全相关文件的制定在各汽车制造大国也都提上日程,但当各国在这方面的“声势”逐渐扩大时,谁能抢先制定一套更符合自身技术路线的商业规则,已成为美国、日本、欧洲车企在自动驾驶领域谋求先人一步的手段。
11月14日,曾经计划单独制定自动驾驶法规的美国正式宣布,将参与到由日本和欧洲正共同拟定的自动驾驶汽车网络安全纲领任务中。而在此次合作之前,美国一直力主单独制定自动驾驶商业法规,并不寄希望于其他国家合作。
据了解,美国此次参与的这一自动驾驶安全纲领,是此前日本及主要欧洲国家在2016年7月通过联合国提出,旨在为自动驾驶汽车制定统一的法规标准,该标准或于2018年正式生效。
从之前的特立独行到如今的"协同合作",美国为何转变了对于自动驾驶法规制定的态度;美国、日本、欧洲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路线有何不同?在美国加入这一“团体”后,三方在自动驾驶商业规则领域将有何改变?
美国“加盟”——不想失去自己的位置
援引外媒报道,美国此次加入日本、欧洲共同拟定自动驾驶汽车网络安全纲领,绝不仅仅是加入合作的关系。
众所周知,各国如此争先制定所谓“自动驾驶汽车网络安全纲领”,其根本方向是抢先制定利于本国自动驾驶领域研发企业的技术标准,同时也对自动驾驶汽车竞争对手限定一些条条框框。
在此次美国、日本、欧洲共同参与制定的自动驾驶规则中,日本和英国主持相关讨论工作,德国和美国将参与其中执行和实践。
在参与国讨论通过后,这一纲领将在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U.N. World Forum forHarmonization of Vehicle Regulations) 下属自动驾驶委员会审核。
据了解,虽然此安全纲领虽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未来将收录成为联合国的官方文件,用作各国在制订法规时提供参考。
由此可见,寄望在自动驾驶领域有所发展的美国,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自动驾驶路线上屡屡受挫后,为了赶上其他国家在该方面的发展步伐,美国不得不加入并参与制定纲领,为美国汽车产业和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争得更多的有力条件,维护其更大的市场和利益。
美国自动驾驶“互联网核心论”宣告落败
其实美国加入这一“联盟”并非偶然,早在日本与欧洲实现合作共同制定自动驾驶技术规则初期,就曾一度表示将督促美国采用这一标准,但在当时以“互联网”为中心的美国并不希望加入,因为这一标准明显将以互联网企业主导的美国自动驾驶技术路线排斥在外。
提及美国的汽车企业,我们直接的反应是通用、福特,但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美国真正主导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并非传统车企,而是类似苹果、特斯拉等互联网企业。
在美国政府层面,奥巴马政府格外支持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并积极推进全美统一的行业法规的制定。就在本月19日,奥巴马还曾亲自为自动驾驶汽车“站台”。他在美国《匹兹堡邮报》上发表署名文章《自动驾驶,没错,但是同样安全》。他认为,自动驾驶汽车每年可以拯救数万人的生命,对于不能驾车的老年人和残疾人来说,自动驾驶会改变他们的生活。
此前,奥巴马政府更许诺,今年将从2017年的预算中拿出40亿美元,以支持未来10年的自动驾驶技术和相关安全技术的发展。
尽管政府对自动驾驶持乐观态度,也在联邦政府层面制订了相应法规,但美国各州对自动驾驶汽车监管态度不一,截至2015年底,已经有16个州启动自动驾驶立法,其法律对类似苹果、谷歌等没有造车经验的企业成为法律“重点监护对象”。
在特斯拉相继因自动驾驶故障导致交通事故后,美国各州对没有造车经验的互联网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形成严格要求。在制定的法规中,谷歌等公司此前已因缺乏相应的规范与一些州政府进行了交涉。
美国加州在去年12月颁布了一项法规,禁止没有方向盘的汽车上路,谷歌自动驾驶汽车在禁令范围内。密歇根州的两项参议院法案规定,仅允许在美“从事汽车制造和交付”的企业实体在密歇根州进行自动驾驶车辆运营业务。由于担心科技公司被排除在外,谷歌日前已向密歇根州的这两个法案提出修改建议。
同时美国联邦政府也从此前的支持“互联网造车”,逐渐转向以“安全为中心”的自动驾驶商业路线,这与日本欧洲原本基于汽车研发的自动驾驶路线已经出现了重合,相比之下,以福特通用领先的美国汽车远非发展强劲的日欧车企的对手,而尚未形成商业化、甚至相继推出汽车业务的美国互联网企业也难以抵挡日欧车企的竞争。
换句换说,在一次次事故后,美国政府已将自动驾驶技术中安全提到了最高范畴,对于互联网思维造车的企业提出了一系列考题,而这些都是依靠资金快速轮转的互联网企业不愿看到的。
在外媒看来,美国曾经谋求以自身为核心的自动驾驶路线在本国受到空前压力出现转折后,更不希望拱手让出自动驾驶这一未来战略市场。在原有互联网路线难以走通的背景下,及时谋求加入日欧这一组织实现自动驾驶技术规则合作,远比一意孤行要好得多。
“汽车核心”论成自动驾驶主流
如今的汽车市场中,美国、日本、欧洲中的汽车制造商已站在排行榜的前端。虽然它们的发展都可谓之成功,但在目前较为火热的自动驾驶领域,不同国家都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和理念。
相比美国曾经的“互联网中心论”,欧洲与日本更倾向基于汽车发展方向发展自动驾驶技术。
据了解,为了能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期间提供无人出租车服务,从明年开始,日本将在人口稀疏地区和郊外实施大规模验证实验。不过汽车预言家从丰田等日系车企获悉,日本对于自动驾驶的研究致力于对残障人士等提供更人性的服务,而并非脱离驾驶员本身的无人驾驶汽车。
为此,丰田联手铃木等多家日系车企谋求成立“ALL JAPAN”,在自动驾驶商业运行领域开展多合作。同时,日本政府正着手修订《道路交通法》和《道路运输车辆法》等相关法规,并将在今夏启动有关自动驾驶事故赔偿机制的讨论。
和日本发展路线相似,欧洲各国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探索也是以汽车企业为核心,收购部分IT企业或联合IT 企业实现联盟。目前宝马、戴姆勒与奥迪已经共同收购前诺基亚职能定位系统——HERE地图业务,加快汽车与自动驾驶高精度地图的结合,保证在这一领域的发展优势。
2016年9月,宝马还与戴姆勒、奥迪联合移动电信企业爱立信、华为、英特尔、诺基亚和高通组成“5G汽车联盟”,旨在推进和加快自动驾驶汽车所需的互联设备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