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企业新闻 > 正文

九年时间 大众为中国汽车产业做了一件什么事?

2016-09-02 09:30出处:V讯网 [原创]责编:周燕妮

  9年时间,大众在中国干了什么?有人说是技术,有人说是工厂,有人说是培养出的技术人才。这些都对,但都不全面。这家德国车企用9年时间留下了9本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脉络的梳理文献报告——他的名字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汽车蓝皮书)。

  8月31日,《2016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6汽车蓝皮书)在北京正式发布,这意味着,大众汽车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已连续九年共同推出这份属于汽车行业的专业性书籍报告,这不仅有利于市场企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汽车产业的进步。

  每一年的汽车产业发展报告对中国的汽车发展而言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方面,它详细阐述过去一年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解析中国汽车产销状况和政策引领;另一方面,它也研究了我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格局变化,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

  9年时间,9本书,有人说大众汽车是在研究中国,不如说大众在扎根中国。

  ·为汽车产业发展 大众连续研究九年

  自2008年开始以来,2016年已是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第九年为汽车蓝皮书的发布提供鼎力支持。当下放眼中国整个汽车产业市场中,大众汽车也可以算的上是唯一一家研究中国汽车市场的车企,毕竟,如今关注产业发展的企业本身相对较少。

  而今年的《2016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集中探讨“中国汽车智能化发展战略”,聚焦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趋势及格局变化,并且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变革和创新的内涵与驱动力、生产变革、产品变革、服务变革以及价值链、产业链、创新连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系统的阐述。

  除此之外,报告深入探讨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国家战略意义、发展趋势及模式路径,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保障建议。这都给中国汽车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有了25年的深耕 才有了大众的今天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过去的2015年,中国的汽车产销连续7年全球第一,同比增速年中触底反弹呈V形。而面对这样的一个汽车大环境,紧靠行业发展研究的大众汽车又是如何发展的?

  众所周知,自大众汽车在中国成立以来,该企业就抓住中国这个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销量成绩也一直遥遥领先。另外,随着行业市场的发展和不断成熟,一汽-大众也在2006年投产了出自世界领先PQ35和PQ46平台的速腾和迈腾。加之高尔夫、宝来等多款车型的引进和逐步革新,大众才拥有了现在国内独大的汽车市场。

  当然,随着当时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不断攀升,中国的汽车市场也呈现细分化的趋势。在这样的形式之下,大众集团更是依据行业发展与前景,迅速做出应对。扩大车型生产,划分领域市场,在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内部引入先进的制造工艺和高科技配置,同时建立各大基地。

  这样的发展,一方面是依赖于企业自身的决策,但更为重要的是大众汽车对于行业发展的总体研究。中国车企数不胜数,但唯有大众做到了这般,拿到了所谓的“先机”。

  ·大众与中国汽车产业共同发展

  虽然对车企而言,汽车的产销量是衡量其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但在整个发展中,车企最好的“捷径”应该是紧随产业的发展方向。

  也许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发布会现场,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张绥新明确表示:“诚如大众汽车集团‘2025战略’所言,大众汽车集团将会迎来有史以来的最大变革。”而这一场巨大的变革也是建立在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研究之上。

  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中,“尾气门”事件虽然对大众汽车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伤害”,但凡事有利弊,虽经过一系列的赔偿,但在近期发展中可以发现,无论是产品还是企业内部规划,大众集团都在加紧规划,开始加大步伐计划将数字化、无人驾驶、电池技术这些力量培育成集团新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大众汽车也意在打造安全、高效的移动出行服务,使其成为大众汽车业务发展的又一驱动力。

  如此看来,在这场变革之中,大众汽车集团更需要中国市场的帮助,而大众汽车也加大在华研发等一系列投入。大众汽车全球总裁穆勒在接受汽车预言家采访时曾表示,未来大众将在全球建立3个未来设计中心,其中一个就将设立在北京。除此之外,大众也表示将给予全球各区域市场更多自主权,可以看到近期在中国市场,大众旗下大众、斯柯达、奥迪三大品牌都已经设立了主管总裁,在向大众中国汇报的同时,也接受各自品牌全球公司的领导,这种双轨制体系已经表明,大众汽车将在不同市场、不同品牌上发力深挖中国汽车市场,由此可见,由大众引领的新一轮汽车发展风潮也将来临。

责任编辑:周燕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V讯网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九年时间 大众为中国汽车产业做了一件什么事?

2016-09-02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周燕妮

  9年时间,大众在中国干了什么?有人说是技术,有人说是工厂,有人说是培养出的技术人才。这些都对,但都不全面。这家德国车企用9年时间留下了9本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脉络的梳理文献报告——他的名字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汽车蓝皮书)。

  8月31日,《2016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6汽车蓝皮书)在北京正式发布,这意味着,大众汽车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已连续九年共同推出这份属于汽车行业的专业性书籍报告,这不仅有利于市场企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汽车产业的进步。

  每一年的汽车产业发展报告对中国的汽车发展而言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方面,它详细阐述过去一年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解析中国汽车产销状况和政策引领;另一方面,它也研究了我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格局变化,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

  9年时间,9本书,有人说大众汽车是在研究中国,不如说大众在扎根中国。

  ·为汽车产业发展 大众连续研究九年

  自2008年开始以来,2016年已是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第九年为汽车蓝皮书的发布提供鼎力支持。当下放眼中国整个汽车产业市场中,大众汽车也可以算的上是唯一一家研究中国汽车市场的车企,毕竟,如今关注产业发展的企业本身相对较少。

  而今年的《2016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集中探讨“中国汽车智能化发展战略”,聚焦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趋势及格局变化,并且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变革和创新的内涵与驱动力、生产变革、产品变革、服务变革以及价值链、产业链、创新连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系统的阐述。

  除此之外,报告深入探讨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国家战略意义、发展趋势及模式路径,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保障建议。这都给中国汽车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有了25年的深耕 才有了大众的今天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过去的2015年,中国的汽车产销连续7年全球第一,同比增速年中触底反弹呈V形。而面对这样的一个汽车大环境,紧靠行业发展研究的大众汽车又是如何发展的?

  众所周知,自大众汽车在中国成立以来,该企业就抓住中国这个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销量成绩也一直遥遥领先。另外,随着行业市场的发展和不断成熟,一汽-大众也在2006年投产了出自世界领先PQ35和PQ46平台的速腾和迈腾。加之高尔夫、宝来等多款车型的引进和逐步革新,大众才拥有了现在国内独大的汽车市场。

  当然,随着当时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不断攀升,中国的汽车市场也呈现细分化的趋势。在这样的形式之下,大众集团更是依据行业发展与前景,迅速做出应对。扩大车型生产,划分领域市场,在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内部引入先进的制造工艺和高科技配置,同时建立各大基地。

  这样的发展,一方面是依赖于企业自身的决策,但更为重要的是大众汽车对于行业发展的总体研究。中国车企数不胜数,但唯有大众做到了这般,拿到了所谓的“先机”。

  ·大众与中国汽车产业共同发展

  虽然对车企而言,汽车的产销量是衡量其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但在整个发展中,车企最好的“捷径”应该是紧随产业的发展方向。

  也许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发布会现场,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张绥新明确表示:“诚如大众汽车集团‘2025战略’所言,大众汽车集团将会迎来有史以来的最大变革。”而这一场巨大的变革也是建立在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研究之上。

  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中,“尾气门”事件虽然对大众汽车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伤害”,但凡事有利弊,虽经过一系列的赔偿,但在近期发展中可以发现,无论是产品还是企业内部规划,大众集团都在加紧规划,开始加大步伐计划将数字化、无人驾驶、电池技术这些力量培育成集团新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大众汽车也意在打造安全、高效的移动出行服务,使其成为大众汽车业务发展的又一驱动力。

  如此看来,在这场变革之中,大众汽车集团更需要中国市场的帮助,而大众汽车也加大在华研发等一系列投入。大众汽车全球总裁穆勒在接受汽车预言家采访时曾表示,未来大众将在全球建立3个未来设计中心,其中一个就将设立在北京。除此之外,大众也表示将给予全球各区域市场更多自主权,可以看到近期在中国市场,大众旗下大众、斯柯达、奥迪三大品牌都已经设立了主管总裁,在向大众中国汇报的同时,也接受各自品牌全球公司的领导,这种双轨制体系已经表明,大众汽车将在不同市场、不同品牌上发力深挖中国汽车市场,由此可见,由大众引领的新一轮汽车发展风潮也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