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企业新闻 > 正文

公务车自主化改革开启 荣威950抢得先机

2013-03-26 16:58出处:网通社 [转载]责编:王思

 全国“两会”刚刚闭幕,两会期间修改后的公务车采购标准已出炉,此举表明,新的公务用车采购政策距离正式出台又近了一步。 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就称,“我们逐渐要坐自主品牌的车,老坐外国车观感也不好,很多外国领导人都坐自己国家的车。”并表示公务车改革规定绝不搞试行,而要言必行行必果。分析人士表示,受公务车改革的带动,自主品牌有可能迎来新的春天,今年或许会成为继2008、2009年市场井喷后又一个难得的发展好时机。

 2013年两会期间,上汽自主品牌轿车开始先声夺人之势——成为两会媒体指定用车。当载着媒体的荣威950穿梭在各大主管部门领导面前时,上汽自主品牌迅速赢得了两大群体的信任——政府官员和媒体。荣威950为何为何能在这轮公务车改革中赢得先机呢?

 公务车改革提振自主品牌信心

 

 在传统的公务车市场,奥迪、帕萨特、君威、雅阁等外国品牌垄断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然而,在政策利好激励下,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已经开始“突围”。除了上汽荣威以外,一汽红旗、奔腾、东风风神、广汽传祺等品牌均表现不俗。2013年两会期间,上汽自主品牌轿车开始先声夺人之势——成为两会媒体指定用车。
 

 据悉,正在修订中的公务车采购标准包括:自主品牌采购比例不低于50%;正部级官员用车标准由此前的不高于3.0升排量、人民币45万元降至2.5升、35万元;副部级官员由不高于3.0升、35万元缩减至2.5升、30万元;普通公务用车则由最高2.0升、25万元调整为1.8升排量及16万元以内。2012年去年2月,国家主管部门继续发布《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目录》),《目录》首次将合资车型排除在外,入选的412款车型全部为自主品牌。  曾参与到《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下称《目录》)的制定工作中且是专家组组长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董扬接受采访时称,“政府采购公务车,更大程度上可以提高自主品牌的信心。”在他看来,对于自主品牌,政府公务车采购的扶持是一方面,自主品牌产品品质的提升才是扭转自身劣势的根本 日前,国内多省市已经出台文件规定从省部级领导干部开始,换乘自主品牌汽车作为公务车。有自主品牌车企责人就公开表示,现在是自主品牌进入公务车采购体系最好的时机。

 政策风向标渐明振奋了自主车企的热情。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现在国家公务车改革方向非常正确,相信相关政策一定能够对我国本土制造、本土研发的汽车企业带来帮助;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吴松则表示,广汽传祺有望在16万元以下的公务车市场占据有利地位。

 公务车自主化符合“国际惯例”

 

 在全国“两会”对自主品牌公务车的追求也符合国际惯例,这毕竟是用纳税人的钱,国人自然希望采用自己的东西。放眼全球,汽车大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无一不以乘坐“自主品牌”轿车为荣。美国历届总统的坐骑,总是在凯迪拉克与林肯之间折腾;德国总理基本都是奔驰,间或用过宝马、奥迪;法国总统也是雪铁龙,现任总统奥特朗则换成了DS5混合动力,不过也属于雪铁龙品牌;日本天皇坐丰田,韩国总统坐现代,更是人人皆知的事情,刚离任的韩国总统李明博连汽车轮胎都要用韩国的锦湖轮胎,英国女王曾因用奔驰替换了劳斯莱斯做坐骑,引发民众不满,发生大规模游行抗议。

 所以,中国提出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用自主品牌轿车,不过是顺应了世界潮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与国际接轨”而已。自主品牌这两年来本身就进步很大。经过过去30年的合资,中国汽车业尤其是自主品牌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现今,自主品牌完全有能力制造出品质媲美合资车的车型。零部件产业也从无到有,从残缺到完整,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已形成完整的供应体系,从而摆脱了从前依靠进口的局面,全面的本土化生产使国内自主品牌形成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产品供应体系,基本能满足公务车的需求。

 自主品牌似乎也开始在争气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2月,中国品牌轿车共销售57.56万辆,同比增长27.09%,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9.71%,占有率比上年同期增长1.85个百分点。
 

 如同新任总理李克强所说的那样,“改革是最大红利”,那么自主品牌也称得上是汽车业最大红利。早在2003年年底,一汽老厂长耿昭杰就感慨的说:“没有自主品牌,造多少车都是别人的辉煌”。 此后2004年的全国“两会”上,国家正式将“自主创新”确定为重大国策,从此中国轿车自主品牌开始破土成长。但由于起步低,技术薄弱,一出生就遇到了合资公司的强力阻击,近年来,由于消费升级,一直处于中低端的自主品牌更是处于举步维艰的地步。

 日本首相曾说过:“我的左脸是松下,右脸是索尼。”现在估计得换成那么中国的脸面在哪里?制造业。最能够衡量国家制造工业综合性水平的是汽车制造业,是合资企业吗?当然不是,是中国的自主品牌。

 分析人士表示,如果只是合资生产别人的品牌,就只能算是一个装配厂,称不上不是一个完整的汽车公司,无论你的股比占多少,你对合资企业也没有控制力。你得成天跟人家讨饭吃,不给你新产品,你就活不下去。现在外国汽车公司在中国胃口越来越大,还要拿配套权,汽车配套件一般占整车比例的60%—70%,他控制了配套资源,合资企业就失去了配套权。过去我们有“等效替代”的政策,指望靠配套还有一块效益,以后就不行了。现在外国公司强调品牌是他的,配套零部件也必须是他的体系,我们的零部件企业也不得不改名换姓,中国就得不到什么东西。。

短短几年间,中国已经变成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大国,如果没有自主品牌的发展,中国的确没有那么快享受到越来越便宜的车价、越来越丰富的产品。

荣威950抢得先机
 

在这轮党政机关公务车自主化改革的浪潮中,上汽集团的荣威950抢占了先机。除了在2013年两会期间,成为两会媒体指定用车外,事实上,自十八大提出“轻车从简”、“低调务实”等反腐倡廉口号,各省市的公车改革力度也是处处争锋。继甘肃等省后,四川省十一届会议再次指定荣威950为专用公务接待用车。

要在成熟的合资品牌,与多如牛毛的自主品牌中站稳脚跟,并成为自主公务车首选车型,荣威950的成功并非偶然。它齐聚了上汽集团30年的造车经验。在设计上,荣威950更加注重人性化,超大的后排空间,以及通过20多道工序打造的静音功效,大有超越合资品牌的优势。制作工艺,以及公务化的个性设计,无不彰显出自主公务车的低调气派与实干风度。此外,该车型源于全新开发的GlobalE平台,共计2.0L、2.4L、3.0L三个排量5款车型,售价为18.89万元至31.99万元,正好符合新政策下的领导用车标准。
 

上汽集团的相关人士就表示,“上汽集团全新第二代旗舰产品”荣威950,以融炼西方智慧和东方信仰的品牌升华,以集成四大全球领先技术、正面抗衡强势合资品牌的产品力,以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价格优势,引领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率先进入B+级中高端市场。作为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由中国自主打造的B+级别中高级轿车。同时,荣威950将汽车工业科技和中华文化信仰相互融合,首次真正满足中国“社会实力中坚”人群在“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双重意义上的中高级公商务用车需求,一举开创B+级别中高级轿车细分市场的新格局。

荣威品牌也在中国自主品牌处于领先的地位,荣威W5在丈量边关和钓鱼岛事件中,发表爱国宣言,用丈量实际行动来表达爱国情怀,并获得“30万元以内唯一的硬汉四驱”的称号。荣威W5成为责任感和担当的代名词,与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政府形象相得益彰。而荣威950的母公司上海汽车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突破20万辆,与国内大部分自主品牌汽车销量超20万辆、均价仍停留在5万元的情况不同,上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均价达11.2万元,成功的突破了自主品牌10万元的价格天花板。

责任编辑:王思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V讯网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公务车自主化改革开启 荣威950抢得先机

2013-03-26 出处:网通社 [转载] 责编:王思

 全国“两会”刚刚闭幕,两会期间修改后的公务车采购标准已出炉,此举表明,新的公务用车采购政策距离正式出台又近了一步。 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就称,“我们逐渐要坐自主品牌的车,老坐外国车观感也不好,很多外国领导人都坐自己国家的车。”并表示公务车改革规定绝不搞试行,而要言必行行必果。分析人士表示,受公务车改革的带动,自主品牌有可能迎来新的春天,今年或许会成为继2008、2009年市场井喷后又一个难得的发展好时机。

 2013年两会期间,上汽自主品牌轿车开始先声夺人之势——成为两会媒体指定用车。当载着媒体的荣威950穿梭在各大主管部门领导面前时,上汽自主品牌迅速赢得了两大群体的信任——政府官员和媒体。荣威950为何为何能在这轮公务车改革中赢得先机呢?

 公务车改革提振自主品牌信心

 

 在传统的公务车市场,奥迪、帕萨特、君威、雅阁等外国品牌垄断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然而,在政策利好激励下,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已经开始“突围”。除了上汽荣威以外,一汽红旗、奔腾、东风风神、广汽传祺等品牌均表现不俗。2013年两会期间,上汽自主品牌轿车开始先声夺人之势——成为两会媒体指定用车。
 

 据悉,正在修订中的公务车采购标准包括:自主品牌采购比例不低于50%;正部级官员用车标准由此前的不高于3.0升排量、人民币45万元降至2.5升、35万元;副部级官员由不高于3.0升、35万元缩减至2.5升、30万元;普通公务用车则由最高2.0升、25万元调整为1.8升排量及16万元以内。2012年去年2月,国家主管部门继续发布《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目录》),《目录》首次将合资车型排除在外,入选的412款车型全部为自主品牌。  曾参与到《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下称《目录》)的制定工作中且是专家组组长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董扬接受采访时称,“政府采购公务车,更大程度上可以提高自主品牌的信心。”在他看来,对于自主品牌,政府公务车采购的扶持是一方面,自主品牌产品品质的提升才是扭转自身劣势的根本 日前,国内多省市已经出台文件规定从省部级领导干部开始,换乘自主品牌汽车作为公务车。有自主品牌车企责人就公开表示,现在是自主品牌进入公务车采购体系最好的时机。

 政策风向标渐明振奋了自主车企的热情。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现在国家公务车改革方向非常正确,相信相关政策一定能够对我国本土制造、本土研发的汽车企业带来帮助;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吴松则表示,广汽传祺有望在16万元以下的公务车市场占据有利地位。

 公务车自主化符合“国际惯例”

 

 在全国“两会”对自主品牌公务车的追求也符合国际惯例,这毕竟是用纳税人的钱,国人自然希望采用自己的东西。放眼全球,汽车大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无一不以乘坐“自主品牌”轿车为荣。美国历届总统的坐骑,总是在凯迪拉克与林肯之间折腾;德国总理基本都是奔驰,间或用过宝马、奥迪;法国总统也是雪铁龙,现任总统奥特朗则换成了DS5混合动力,不过也属于雪铁龙品牌;日本天皇坐丰田,韩国总统坐现代,更是人人皆知的事情,刚离任的韩国总统李明博连汽车轮胎都要用韩国的锦湖轮胎,英国女王曾因用奔驰替换了劳斯莱斯做坐骑,引发民众不满,发生大规模游行抗议。

 所以,中国提出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用自主品牌轿车,不过是顺应了世界潮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与国际接轨”而已。自主品牌这两年来本身就进步很大。经过过去30年的合资,中国汽车业尤其是自主品牌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现今,自主品牌完全有能力制造出品质媲美合资车的车型。零部件产业也从无到有,从残缺到完整,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已形成完整的供应体系,从而摆脱了从前依靠进口的局面,全面的本土化生产使国内自主品牌形成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产品供应体系,基本能满足公务车的需求。

 自主品牌似乎也开始在争气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2月,中国品牌轿车共销售57.56万辆,同比增长27.09%,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9.71%,占有率比上年同期增长1.85个百分点。
 

 如同新任总理李克强所说的那样,“改革是最大红利”,那么自主品牌也称得上是汽车业最大红利。早在2003年年底,一汽老厂长耿昭杰就感慨的说:“没有自主品牌,造多少车都是别人的辉煌”。 此后2004年的全国“两会”上,国家正式将“自主创新”确定为重大国策,从此中国轿车自主品牌开始破土成长。但由于起步低,技术薄弱,一出生就遇到了合资公司的强力阻击,近年来,由于消费升级,一直处于中低端的自主品牌更是处于举步维艰的地步。

 日本首相曾说过:“我的左脸是松下,右脸是索尼。”现在估计得换成那么中国的脸面在哪里?制造业。最能够衡量国家制造工业综合性水平的是汽车制造业,是合资企业吗?当然不是,是中国的自主品牌。

 分析人士表示,如果只是合资生产别人的品牌,就只能算是一个装配厂,称不上不是一个完整的汽车公司,无论你的股比占多少,你对合资企业也没有控制力。你得成天跟人家讨饭吃,不给你新产品,你就活不下去。现在外国汽车公司在中国胃口越来越大,还要拿配套权,汽车配套件一般占整车比例的60%—70%,他控制了配套资源,合资企业就失去了配套权。过去我们有“等效替代”的政策,指望靠配套还有一块效益,以后就不行了。现在外国公司强调品牌是他的,配套零部件也必须是他的体系,我们的零部件企业也不得不改名换姓,中国就得不到什么东西。。

短短几年间,中国已经变成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大国,如果没有自主品牌的发展,中国的确没有那么快享受到越来越便宜的车价、越来越丰富的产品。

荣威950抢得先机
 

在这轮党政机关公务车自主化改革的浪潮中,上汽集团的荣威950抢占了先机。除了在2013年两会期间,成为两会媒体指定用车外,事实上,自十八大提出“轻车从简”、“低调务实”等反腐倡廉口号,各省市的公车改革力度也是处处争锋。继甘肃等省后,四川省十一届会议再次指定荣威950为专用公务接待用车。

要在成熟的合资品牌,与多如牛毛的自主品牌中站稳脚跟,并成为自主公务车首选车型,荣威950的成功并非偶然。它齐聚了上汽集团30年的造车经验。在设计上,荣威950更加注重人性化,超大的后排空间,以及通过20多道工序打造的静音功效,大有超越合资品牌的优势。制作工艺,以及公务化的个性设计,无不彰显出自主公务车的低调气派与实干风度。此外,该车型源于全新开发的GlobalE平台,共计2.0L、2.4L、3.0L三个排量5款车型,售价为18.89万元至31.99万元,正好符合新政策下的领导用车标准。
 

上汽集团的相关人士就表示,“上汽集团全新第二代旗舰产品”荣威950,以融炼西方智慧和东方信仰的品牌升华,以集成四大全球领先技术、正面抗衡强势合资品牌的产品力,以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价格优势,引领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率先进入B+级中高端市场。作为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由中国自主打造的B+级别中高级轿车。同时,荣威950将汽车工业科技和中华文化信仰相互融合,首次真正满足中国“社会实力中坚”人群在“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双重意义上的中高级公商务用车需求,一举开创B+级别中高级轿车细分市场的新格局。

荣威品牌也在中国自主品牌处于领先的地位,荣威W5在丈量边关和钓鱼岛事件中,发表爱国宣言,用丈量实际行动来表达爱国情怀,并获得“30万元以内唯一的硬汉四驱”的称号。荣威W5成为责任感和担当的代名词,与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政府形象相得益彰。而荣威950的母公司上海汽车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突破20万辆,与国内大部分自主品牌汽车销量超20万辆、均价仍停留在5万元的情况不同,上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均价达11.2万元,成功的突破了自主品牌10万元的价格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