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深秋,复兴路上却仍然色彩斑斓,绿的松树,黄的银杏,红的枫叶,好不热闹。而就在路旁的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内的世界,同样缤纷多彩。
2015年11月2日,北京2015TechCrunch国际创新峰会于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正式开启。本届创新峰会,由编程马拉松比赛,展会以及论坛三部分组成。《汽车商报》记者在展馆内发现了各类科技型创意创业公司,各公司生产的产品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但归结到一点,应用几乎都锁定在一款APP上。如今,我们的生活被各类APP包围着,大肆有种“无APP,难生存”的危机感。可是一般的APP都会安在手机上,这次展会上,PSA却给我们带了一款超大的“APP”,是安在车上的……
作为本届创新峰会的赞助商,PSA标致雪铁龙集团携手车联网应用解决方案Car Easy Apps,车联网开源数据协议平台解决方案和东风标致品牌设立联合展台一同亮相,为参观者带来了多项汽车互联时代的创新,以科技智慧领先布局未来互联汽车战略高地。
Car Easy Apps与东风标致联合展台
早在10月31日就拉开帷幕的编程马拉松比赛中,PSA标致雪铁龙(中国)第一次为中国开发者提供模拟的车辆相关数据。在遵循保密协议的前提下,参赛者可以使用这些数据,开发针对网页端、移动终端或是适合车联网设备的应用软件。总计13个参赛团队或个人选择了PSA标致雪铁龙的任务进行应用程序开发,来自PSA标致雪铁龙总部与中国的车联网部门技术专家也同样24小时不间断地驻守技术支持区,为参赛选手争分夺秒、迸发创意提供技术支持。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由3名在校大学生和2名互联网在职程序员组成的团队所带来的车险理赔应用Safety driver,最终获得了评委的一致肯定斩获第一。
黑客马拉松24小时奋战
从天马行空的头脑风暴,到结合现实的落地执行,5个团队成员分别从后台开发、客户端开发、产品包装、界面设计等不同方面合理分工,最终在24小时之内,完成了一款可以实现快速车险理赔的原型应用程序。这款应用程序的理念是利用Cay Easy Apps所开放的汽车数据,例如位置信息,碰撞探测信息,车辆损坏信息等相关数据,第一时间了解交通事故的事发地点,车辆受损情况等,并为用户提供了一键出险的便利操作。
是什么样的一款超大“APP”让PSA标致雪铁龙(中国)如此“费劲心机”来经营,它有什么独特之处,它又是如何工作的呢?太多的问号,让标致雪铁龙集团车联网部门负责人谷彩琳女士一一为您解答吧。
记者:您先给我们介绍一下Car Easy Apps?
谷彩琳:Car Easy Apps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它是一个能够实现车辆数据安全交互的开源软件平台,它允许将汽车本身数据与汽车之外的这些设备之间进行安全的数据的交换,在保护私人生活安全的同时保证对于车辆操控本身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明年我们就会将它应用到我们的互联产品中。通过这个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服务。
记者:Car Easy Apps跟PSA标致雪铁龙集团是什么关系?
谷彩琳:Car Easy Apps它其实是成立于欧洲的一个车联网解决方案的协会,或者类似联盟。同时它也是一个品牌,PSA标致雪铁龙集团是这个协会的成员,协会里还有其他的成员包括汽车远程信息处理提供商CONTI、中小型IT公司IMATILA/ALTLA和软件开发商CTAG,GRADIANT,这样的一个协会,集合了多方的视角,有汽车厂商的视角开发者的视角网络安全的视角,以及研发中心的视角。
记者:这个跟之前的blue-i是否会冲突?
谷彩琳: Blue-i是标致互联服务的品牌名称,就像雪铁龙有Citroen Connect, DS有DS Connect,都是各个品牌旗下互联服务的品牌。如果引入Car Easy Apps,这个平台会预装在车机上,会让Blue-i变得更丰富更强大。
中国将是世界上发展互联汽车最快的一个市场,为什么这么说,有三点原因,第一个是中国的消费者更加的数字化,他们更多的使用智能手机,中国的车主也比欧洲的车主更为年轻;第二是从2009年开始中国拥有世界上第一大的汽车市场;第三是国内政策也在推崇互联网+,这些鼓励互联网+的政策,展示了中国政府强烈的发展互联网经济的意愿。通过跟我们的合作伙伴东风标致交谈我们发现,他们有一个非常好的愿景,来开发汽车互联的市场,当然这也是得益于中国政府给的这么一个好的环境。
记者:Car Easy Apps是如何加载在车载系统上的,还是手机端、移动端上的?
谷彩琳:其实Car Easy Apps是一套编码,它需要同时在车机与手机端进行安置。因为必须要有一个保密协议,才能够以一个安全的标准化方式进行数据交换,才能够保证用户使用软件的安全性,数据信息的安全性。那么我想要重点强调的是Car Easy Apps,它不是一个镜像,不是说把一个屏幕复制到你的汽车屏幕上,它不像是苹果的Carplay,谷歌Android Auto,它们是一个镜像解决方案。汽车互联是一个跨平台的项目,不单单说我们在手机端做些应用。
记者:刚才说我们做一个数据平台,我想问的是这个数据是指我们自己驾驶产生的数据,还是一个开放式,可以收集驾驶员的习惯以及其他周边的车或者建筑物等等信息数据?
谷彩琳:是前者,是关于这辆车本身的一些数据,而且这个软件是保护汽车的数据,防范网络安全的一些侵犯,具体来说就是这个车上的所有的传感器所能收集到的信息,包括引擎的信息,也包括我们驾驶员的行为。因为驾驶员的行为也是可以通过传感器,来看得到或者以其他方式收集得到的,但是就不包括我们用户的偏好。至于说你说的外部的数据,比方说跟智能城市还有用户的习惯等等,这个是未来跟IBM的合作中他们来做的,他们可以通过一些算法来开发出一些新的服务。
记者:Car Easy Apps这个平台和一般的软件开发平台在这个安全技术方面比有哪些特点?
谷彩琳:Car Easy Apps里面能够去控制得到车辆数据的身份,并且是一种非常智能的方式,基本上是每分钟进行时时的监测,如果发现任何可疑的行为。这个平台就会自动关闭所有的入口,黑客就看不到任何数据了,如果说这个APP想要去调用车机端的一些数据,那么每一次的调用,都会有一个安全密钥。这个是我们非常专业的开发中心开发出来的,以便确保是正确的身份的一个设备去调用的这个数据,所以说能够去避免黑客。
今年我们正在跟几个中国的汽车厂商来讨论Car Easy Apps,他们都对于Car Easy Apps表示了兴趣,以后经过讨论之后,我们的开发者能够开发出更多的汽车服务,希望跟中国的厂商一起来建设一个关于安全用车服务车数据的一个生态系统。
我觉得汽车行业在未来的一些年,将会经历一场革命,这种革命就类似于智能手机带来的革命一样。以前我们是功能手机,不能上网,不能用微信,而现在智能手机使得我们能够轻松的使用触屏,用微信连网,那么现在没有人会去买一个,不能上网,不能有触屏,不能用微信的一个旧手机了。
我近期读了一篇文章很有意思,讲到的是第五屏幕,说的是以前人们有四个屏幕,第一个屏幕是电视屏幕,第二个是台式机屏幕,第三是手机屏幕,第四个是平板屏幕。第五屏幕是什么呢?就是车上的这个屏幕。现在车上屏幕是唯一一个没有跟世界其他的地方互联的屏幕,而我们正在做的就是这种互联,让你的车能够有车联的一些服务,这将会是非常的美妙的,它会改变人们对于移动的看法,人们对于车本身的看法,将来车会像一个沙龙一样,非常的让人享受。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一些大公司像谷歌、苹果、小米、乐视,他们都有这个意愿去自己制造汽车,因为他们也看到了这一场变革会改变人们跟车互动的方式。
记者:如果我没理解错,这个Car Easy Apps就相当于是一个开源的平台,接受更多的第三方的开发者,搞研发,这个平台和苹果的carplay,谷歌Android Auto,还有百度Carlife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谷彩琳:不一样,因为苹果的carplay,谷歌Android Auto,百度Carlife其实就是一个镜像展示的解决方案,把你手机端的一些东西能够投射到车机上进行应用,通过不同的UI的设计,让你去在车上能够更加便利的使用装载在手机上的应用。只是这样,但是它是没有办法获取或者交换汽车数据的,例如导航,它只是利用手机的GPS去做导航,但是Car Easy Apps其实不是一个镜像的解决方案,而是基于安全原则协议的数据开源交互平台,它会把这些数据提供给开发者,开发者基于这样一个平台获取数据,去开发更多的APP,这个APP不单单是在手机端,它也可以是在车机上,这个是跟苹果的carplay,谷歌Android Auto,百度Carlife最大的区别。另外几种只是在你的手机跟汽车的显示屏幕之间来交流,而Car Easy Apps是让你的手机跟车本身进行交流,是跟车本身的数据进行交换。
记者:很多东西在客户端已经实现了,为什么还要把这个放在车机端?放在车机端应用的方向以及它独特之处是么?
谷彩琳:首先回答你这个问题,它不是只针对标致汽车的,它也是一个通用型的一个平台,有多家的这个厂商,加入进来以便于创造一个开源的,标准的这么一个生态系统,针对你想问的我们这个有什么独特的地方,我觉得是让它从车上,得到车本身的数据,而不是说开发一个在手机上的应用。举个例子,车本身提供的GPS数据,就比手机得到的GPS数据要好的多,再比如说滴滴出行,你拿手机得到的GPS其实并不是特别准确,不方便,所以不是说去开发手机的APP,而是去针对车本身的数据,来做一些服务。
这现在是一个开源的平台,开发者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去获取车的相关数据,这个车行驶的里程,比如说位置,又比如说装载在车上的碰撞传感器如果遇到碰撞,传感器收集的数据都可以通过Car Easy Apps这样一个平台安全的提供给这些开发者,这些开发者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开发出新的应用程序不管是手机端也好,车机端也好,它有着跨平台的优势,所以会更好的引进新的应用程序。
记者:我想知道Car Easy Apps是如何推广的,比如说我是一个车主,这个Car Easy Apps是预先装在我的车机端,后面推广装在车机端,你们的推进流程,比如说我不愿意让我的数据被别人知道,这怎么办?
谷彩琳:这个软件是默认已经在车里面内置了,但是如果是要获取用户的数据的话,必须事先得到用户的许可,我觉得智能的车将来会发展的像智能手机一样被人们所熟识跟接受,就像今天你使用智能手机,你也是把你的信息给到互联网的公司,比方说给到微信、阿里巴巴等等,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用户也要有一个免责,签一个免责声明,就说我同意把这个数据给,才能说给到开发者来使用这些数据,我想类似的趋势将来也会发生在智能汽车上。
记者:现在手机上已经拥有了一些关于车辆的app应用,类似胎压监测之类的,为什么还要推出Car Easy Apps这样一个开源平台?
谷彩琳:第一点,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就直接能够获取关于他的车的这些数据,车现在发生了什么,将来甚至可以通过智能手表就能获得车的数据,所以说你不需要真的在车上来察看车的数据,也可以在车外就能察看到,这是其一。
第二,我们像去年也做了一个全球的挑战赛,赢家就是同济大学,它现在也成了我们集团的一个合作伙伴了,他们就提出了一个key+,它就是让你能够在手机上来设置关于车的一些参数,一些情景,一些个人的偏好,这样等你进到车里的时候,如果你这个车有跟手机互联这样的,我们的软件,就能自动的来应用刚才所说的在手机上设的这些偏好设置,跟参数。比方说车就能自动的识别出你是谁,你喜欢什么音乐,你喜欢什么温度,等等还有其他的情境可以设置,这个就是车针对你这个软件,手机软件的一个自动适应,自动调整,这是一个用户应用情景。
当然了还有其他的应用情景,比方说这个周末我们做了黑客马拉松,在24小时之内,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小企业创新企业的开发者,他们就想象出了很多非常创新的服务跟应用的情境,这是我们集团都没有想象得到的,所以应用的情境的可能性很大,只是还没有被发现出来而已,所以我才是强调应该把这些数据开源,让汽车厂商们能够拿到,然后给到这些开发者,这样开发者才能更方便的想出更多的主意,开发出更多的服务。
这是一个双赢的解决方案,可以使得汽车厂商跟开发者也包括技术公司能够获得双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样积极的去推广建造这样的一个生态系统,使得更多的开发者能够获取数据,大家来做这些以车为中心的应用。这就很像是苹果在他们做iphone时候的一些理念,比方说他们的苹果的商店等等,使得开发者能够获得关于iphone的数据,以便开发出更多的服务。今天,如果你想使用像优步的打车或者是滴滴的专车,滴滴打车,如果用户不给出你的GPS数据的话,专车又怎么能接到你呢?所以说数据给到开发者是很有必要的,这将是一个汽车业的革命,使得汽车进入到物联网当中,以前汽车是最后一个让你隔绝在互联网之外的地方,想一下在工作场所能上网,回家以后,电视、手机都能上网,车是最后一个没能联网的地方,而这将会成为一场汽车的革命,使得汽车进入到物联网。
记者:还有一个问题,现在说这个平台要和汽车厂商共同开发这个平台,它的数据又是共享的,汽车把数据推到厂商这边的话,数据是开放的,怎么保证各个厂商之间的商业机密的保护,会不会涉及到商业机密?
谷彩琳:这个有点像是安卓的手机系统一样,每一个厂商自己应该是对用户的数据安全来负责的,Car Easy Apps并不是默认就把所有的数据给到所有的厂商,而是厂商自己有责任保护它的自己的用户的数据安全,所以它就像安卓一样是一个安全的系统,它是开源的,它是给到汽车厂商一个选择,汽车厂商如果想装的话就可以去装,而且Car Easy Apps是由几家来联合开发的,所以它不是我们标致集团自己所拥有的,它是这几个开发者集体拥有的。另外我想强调的是厂商有责任来保障用户数据安全。
今年我们已经积极的在所有的跟汽车互联有关的活动上面去推广Car Easy Apps这个技术,我们也跟几家比较主要的中国的汽车厂商一直保持者联系,这几个厂商对于开源的能保证用户跟数据安全的技术也是一直表示很感兴趣,我想中国是发展Car Easy Apps的一个非常好的环境,因为谷歌不在中国有所应用,所以Car Easy Apps有一个很好的生长环境。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5-11-06 出处:李明徽 [原创] 责编:李明徽
已是深秋,复兴路上却仍然色彩斑斓,绿的松树,黄的银杏,红的枫叶,好不热闹。而就在路旁的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内的世界,同样缤纷多彩。
2015年11月2日,北京2015TechCrunch国际创新峰会于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正式开启。本届创新峰会,由编程马拉松比赛,展会以及论坛三部分组成。《汽车商报》记者在展馆内发现了各类科技型创意创业公司,各公司生产的产品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但归结到一点,应用几乎都锁定在一款APP上。如今,我们的生活被各类APP包围着,大肆有种“无APP,难生存”的危机感。可是一般的APP都会安在手机上,这次展会上,PSA却给我们带了一款超大的“APP”,是安在车上的……
作为本届创新峰会的赞助商,PSA标致雪铁龙集团携手车联网应用解决方案Car Easy Apps,车联网开源数据协议平台解决方案和东风标致品牌设立联合展台一同亮相,为参观者带来了多项汽车互联时代的创新,以科技智慧领先布局未来互联汽车战略高地。
Car Easy Apps与东风标致联合展台
早在10月31日就拉开帷幕的编程马拉松比赛中,PSA标致雪铁龙(中国)第一次为中国开发者提供模拟的车辆相关数据。在遵循保密协议的前提下,参赛者可以使用这些数据,开发针对网页端、移动终端或是适合车联网设备的应用软件。总计13个参赛团队或个人选择了PSA标致雪铁龙的任务进行应用程序开发,来自PSA标致雪铁龙总部与中国的车联网部门技术专家也同样24小时不间断地驻守技术支持区,为参赛选手争分夺秒、迸发创意提供技术支持。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由3名在校大学生和2名互联网在职程序员组成的团队所带来的车险理赔应用Safety driver,最终获得了评委的一致肯定斩获第一。
黑客马拉松24小时奋战
从天马行空的头脑风暴,到结合现实的落地执行,5个团队成员分别从后台开发、客户端开发、产品包装、界面设计等不同方面合理分工,最终在24小时之内,完成了一款可以实现快速车险理赔的原型应用程序。这款应用程序的理念是利用Cay Easy Apps所开放的汽车数据,例如位置信息,碰撞探测信息,车辆损坏信息等相关数据,第一时间了解交通事故的事发地点,车辆受损情况等,并为用户提供了一键出险的便利操作。
是什么样的一款超大“APP”让PSA标致雪铁龙(中国)如此“费劲心机”来经营,它有什么独特之处,它又是如何工作的呢?太多的问号,让标致雪铁龙集团车联网部门负责人谷彩琳女士一一为您解答吧。
记者:您先给我们介绍一下Car Easy Apps?
谷彩琳:Car Easy Apps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它是一个能够实现车辆数据安全交互的开源软件平台,它允许将汽车本身数据与汽车之外的这些设备之间进行安全的数据的交换,在保护私人生活安全的同时保证对于车辆操控本身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明年我们就会将它应用到我们的互联产品中。通过这个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服务。
记者:Car Easy Apps跟PSA标致雪铁龙集团是什么关系?
谷彩琳:Car Easy Apps它其实是成立于欧洲的一个车联网解决方案的协会,或者类似联盟。同时它也是一个品牌,PSA标致雪铁龙集团是这个协会的成员,协会里还有其他的成员包括汽车远程信息处理提供商CONTI、中小型IT公司IMATILA/ALTLA和软件开发商CTAG,GRADIANT,这样的一个协会,集合了多方的视角,有汽车厂商的视角开发者的视角网络安全的视角,以及研发中心的视角。
记者:这个跟之前的blue-i是否会冲突?
谷彩琳: Blue-i是标致互联服务的品牌名称,就像雪铁龙有Citroen Connect, DS有DS Connect,都是各个品牌旗下互联服务的品牌。如果引入Car Easy Apps,这个平台会预装在车机上,会让Blue-i变得更丰富更强大。
中国将是世界上发展互联汽车最快的一个市场,为什么这么说,有三点原因,第一个是中国的消费者更加的数字化,他们更多的使用智能手机,中国的车主也比欧洲的车主更为年轻;第二是从2009年开始中国拥有世界上第一大的汽车市场;第三是国内政策也在推崇互联网+,这些鼓励互联网+的政策,展示了中国政府强烈的发展互联网经济的意愿。通过跟我们的合作伙伴东风标致交谈我们发现,他们有一个非常好的愿景,来开发汽车互联的市场,当然这也是得益于中国政府给的这么一个好的环境。
记者:Car Easy Apps是如何加载在车载系统上的,还是手机端、移动端上的?
谷彩琳:其实Car Easy Apps是一套编码,它需要同时在车机与手机端进行安置。因为必须要有一个保密协议,才能够以一个安全的标准化方式进行数据交换,才能够保证用户使用软件的安全性,数据信息的安全性。那么我想要重点强调的是Car Easy Apps,它不是一个镜像,不是说把一个屏幕复制到你的汽车屏幕上,它不像是苹果的Carplay,谷歌Android Auto,它们是一个镜像解决方案。汽车互联是一个跨平台的项目,不单单说我们在手机端做些应用。
记者:刚才说我们做一个数据平台,我想问的是这个数据是指我们自己驾驶产生的数据,还是一个开放式,可以收集驾驶员的习惯以及其他周边的车或者建筑物等等信息数据?
谷彩琳:是前者,是关于这辆车本身的一些数据,而且这个软件是保护汽车的数据,防范网络安全的一些侵犯,具体来说就是这个车上的所有的传感器所能收集到的信息,包括引擎的信息,也包括我们驾驶员的行为。因为驾驶员的行为也是可以通过传感器,来看得到或者以其他方式收集得到的,但是就不包括我们用户的偏好。至于说你说的外部的数据,比方说跟智能城市还有用户的习惯等等,这个是未来跟IBM的合作中他们来做的,他们可以通过一些算法来开发出一些新的服务。
记者:Car Easy Apps这个平台和一般的软件开发平台在这个安全技术方面比有哪些特点?
谷彩琳:Car Easy Apps里面能够去控制得到车辆数据的身份,并且是一种非常智能的方式,基本上是每分钟进行时时的监测,如果发现任何可疑的行为。这个平台就会自动关闭所有的入口,黑客就看不到任何数据了,如果说这个APP想要去调用车机端的一些数据,那么每一次的调用,都会有一个安全密钥。这个是我们非常专业的开发中心开发出来的,以便确保是正确的身份的一个设备去调用的这个数据,所以说能够去避免黑客。
今年我们正在跟几个中国的汽车厂商来讨论Car Easy Apps,他们都对于Car Easy Apps表示了兴趣,以后经过讨论之后,我们的开发者能够开发出更多的汽车服务,希望跟中国的厂商一起来建设一个关于安全用车服务车数据的一个生态系统。
我觉得汽车行业在未来的一些年,将会经历一场革命,这种革命就类似于智能手机带来的革命一样。以前我们是功能手机,不能上网,不能用微信,而现在智能手机使得我们能够轻松的使用触屏,用微信连网,那么现在没有人会去买一个,不能上网,不能有触屏,不能用微信的一个旧手机了。
我近期读了一篇文章很有意思,讲到的是第五屏幕,说的是以前人们有四个屏幕,第一个屏幕是电视屏幕,第二个是台式机屏幕,第三是手机屏幕,第四个是平板屏幕。第五屏幕是什么呢?就是车上的这个屏幕。现在车上屏幕是唯一一个没有跟世界其他的地方互联的屏幕,而我们正在做的就是这种互联,让你的车能够有车联的一些服务,这将会是非常的美妙的,它会改变人们对于移动的看法,人们对于车本身的看法,将来车会像一个沙龙一样,非常的让人享受。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一些大公司像谷歌、苹果、小米、乐视,他们都有这个意愿去自己制造汽车,因为他们也看到了这一场变革会改变人们跟车互动的方式。
记者:如果我没理解错,这个Car Easy Apps就相当于是一个开源的平台,接受更多的第三方的开发者,搞研发,这个平台和苹果的carplay,谷歌Android Auto,还有百度Carlife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谷彩琳:不一样,因为苹果的carplay,谷歌Android Auto,百度Carlife其实就是一个镜像展示的解决方案,把你手机端的一些东西能够投射到车机上进行应用,通过不同的UI的设计,让你去在车上能够更加便利的使用装载在手机上的应用。只是这样,但是它是没有办法获取或者交换汽车数据的,例如导航,它只是利用手机的GPS去做导航,但是Car Easy Apps其实不是一个镜像的解决方案,而是基于安全原则协议的数据开源交互平台,它会把这些数据提供给开发者,开发者基于这样一个平台获取数据,去开发更多的APP,这个APP不单单是在手机端,它也可以是在车机上,这个是跟苹果的carplay,谷歌Android Auto,百度Carlife最大的区别。另外几种只是在你的手机跟汽车的显示屏幕之间来交流,而Car Easy Apps是让你的手机跟车本身进行交流,是跟车本身的数据进行交换。
记者:很多东西在客户端已经实现了,为什么还要把这个放在车机端?放在车机端应用的方向以及它独特之处是么?
谷彩琳:首先回答你这个问题,它不是只针对标致汽车的,它也是一个通用型的一个平台,有多家的这个厂商,加入进来以便于创造一个开源的,标准的这么一个生态系统,针对你想问的我们这个有什么独特的地方,我觉得是让它从车上,得到车本身的数据,而不是说开发一个在手机上的应用。举个例子,车本身提供的GPS数据,就比手机得到的GPS数据要好的多,再比如说滴滴出行,你拿手机得到的GPS其实并不是特别准确,不方便,所以不是说去开发手机的APP,而是去针对车本身的数据,来做一些服务。
这现在是一个开源的平台,开发者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去获取车的相关数据,这个车行驶的里程,比如说位置,又比如说装载在车上的碰撞传感器如果遇到碰撞,传感器收集的数据都可以通过Car Easy Apps这样一个平台安全的提供给这些开发者,这些开发者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开发出新的应用程序不管是手机端也好,车机端也好,它有着跨平台的优势,所以会更好的引进新的应用程序。
记者:我想知道Car Easy Apps是如何推广的,比如说我是一个车主,这个Car Easy Apps是预先装在我的车机端,后面推广装在车机端,你们的推进流程,比如说我不愿意让我的数据被别人知道,这怎么办?
谷彩琳:这个软件是默认已经在车里面内置了,但是如果是要获取用户的数据的话,必须事先得到用户的许可,我觉得智能的车将来会发展的像智能手机一样被人们所熟识跟接受,就像今天你使用智能手机,你也是把你的信息给到互联网的公司,比方说给到微信、阿里巴巴等等,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用户也要有一个免责,签一个免责声明,就说我同意把这个数据给,才能说给到开发者来使用这些数据,我想类似的趋势将来也会发生在智能汽车上。
记者:现在手机上已经拥有了一些关于车辆的app应用,类似胎压监测之类的,为什么还要推出Car Easy Apps这样一个开源平台?
谷彩琳:第一点,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就直接能够获取关于他的车的这些数据,车现在发生了什么,将来甚至可以通过智能手表就能获得车的数据,所以说你不需要真的在车上来察看车的数据,也可以在车外就能察看到,这是其一。
第二,我们像去年也做了一个全球的挑战赛,赢家就是同济大学,它现在也成了我们集团的一个合作伙伴了,他们就提出了一个key+,它就是让你能够在手机上来设置关于车的一些参数,一些情景,一些个人的偏好,这样等你进到车里的时候,如果你这个车有跟手机互联这样的,我们的软件,就能自动的来应用刚才所说的在手机上设的这些偏好设置,跟参数。比方说车就能自动的识别出你是谁,你喜欢什么音乐,你喜欢什么温度,等等还有其他的情境可以设置,这个就是车针对你这个软件,手机软件的一个自动适应,自动调整,这是一个用户应用情景。
当然了还有其他的应用情景,比方说这个周末我们做了黑客马拉松,在24小时之内,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小企业创新企业的开发者,他们就想象出了很多非常创新的服务跟应用的情境,这是我们集团都没有想象得到的,所以应用的情境的可能性很大,只是还没有被发现出来而已,所以我才是强调应该把这些数据开源,让汽车厂商们能够拿到,然后给到这些开发者,这样开发者才能更方便的想出更多的主意,开发出更多的服务。
这是一个双赢的解决方案,可以使得汽车厂商跟开发者也包括技术公司能够获得双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样积极的去推广建造这样的一个生态系统,使得更多的开发者能够获取数据,大家来做这些以车为中心的应用。这就很像是苹果在他们做iphone时候的一些理念,比方说他们的苹果的商店等等,使得开发者能够获得关于iphone的数据,以便开发出更多的服务。今天,如果你想使用像优步的打车或者是滴滴的专车,滴滴打车,如果用户不给出你的GPS数据的话,专车又怎么能接到你呢?所以说数据给到开发者是很有必要的,这将是一个汽车业的革命,使得汽车进入到物联网当中,以前汽车是最后一个让你隔绝在互联网之外的地方,想一下在工作场所能上网,回家以后,电视、手机都能上网,车是最后一个没能联网的地方,而这将会成为一场汽车的革命,使得汽车进入到物联网。
记者:还有一个问题,现在说这个平台要和汽车厂商共同开发这个平台,它的数据又是共享的,汽车把数据推到厂商这边的话,数据是开放的,怎么保证各个厂商之间的商业机密的保护,会不会涉及到商业机密?
谷彩琳:这个有点像是安卓的手机系统一样,每一个厂商自己应该是对用户的数据安全来负责的,Car Easy Apps并不是默认就把所有的数据给到所有的厂商,而是厂商自己有责任保护它的自己的用户的数据安全,所以它就像安卓一样是一个安全的系统,它是开源的,它是给到汽车厂商一个选择,汽车厂商如果想装的话就可以去装,而且Car Easy Apps是由几家来联合开发的,所以它不是我们标致集团自己所拥有的,它是这几个开发者集体拥有的。另外我想强调的是厂商有责任来保障用户数据安全。
今年我们已经积极的在所有的跟汽车互联有关的活动上面去推广Car Easy Apps这个技术,我们也跟几家比较主要的中国的汽车厂商一直保持者联系,这几个厂商对于开源的能保证用户跟数据安全的技术也是一直表示很感兴趣,我想中国是发展Car Easy Apps的一个非常好的环境,因为谷歌不在中国有所应用,所以Car Easy Apps有一个很好的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