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随着丰田卡罗拉双擎、雷凌双擎国产混合动力车正式上市,丰田完成了从国产双擎最新混动技术到产品的布局,正式拉开双擎时代序幕。
从1997年普锐斯面世到2015年国产双擎混合动力车面世,丰田的混动技术走过了18年头。截至2015年7月底,丰田混动车型全球累计销量800万辆,已充分说明丰田混合动力技术已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市场认可。此次上市的两款全新国产混合动力车型都打出了13.98万的起售价,充分表达了丰田对中国市场的诚意和普及双擎的决心,那么,除了价格,丰田双擎国产后是否也保持着始终如一的品质呢?
10月27日,在丰田国产双擎产品正式上市前,汽车商报记者访问了位于常熟的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简称:TMEC),对国产双擎技术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探索,记者心中很多思考和谜团也被一一解开。
混动更适合中国市场普及
目前,在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以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为主,但从中汽协所发布的数据来看,2014年,新能源汽车(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产销分别为7.85万辆和7.84万辆,还没有达到一款中等热销燃油车的水平。
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未能广泛普及的原因,专家和媒体人士分析认为是市场配套仍不完善,不合适当下广泛普及,而如果不能普及,就很难真正创造环保价值,这也让人不得不重新思考:当前阶段,谁才是真正意义上能为环境和能源减压的车型?
在这个角度看,一直被认为是过渡技术的油电混合动力无疑更加适合当前阶段,与传统汽车相比,实现了突出的低油耗和低排放,而与纯电动和插电混动相比,又完全没有对充电基础设施的依赖性,消费者驾驶混动车和传统动力车没有区别,又不需要特殊的保养,实现节能环保的同时又没有改变消费者的用车习惯,更利于当前阶段的市场普及。
“混动确实到了中国市场的爆发期,同时2020年中国燃油消耗限制百公里5L也在倒逼企业推混动车型。”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接受汽车商报采访表示,中国的汽车政策和使用环境已经到了混动是最佳推广车型的阶段。
观察全球市场,丰田旗下混动车型早已表现抢眼。自1997年以来,丰田混合动力技术凭借“低油耗、低排放、、加速快、不需特殊的使用方式”等优势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爱。截止到2015年7月,丰田混动车已经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实现了超过800万的销量,远超其他类型的新能源车型。
对于中国市场来说, 价格一直是制约混合动力车进一步普及的关键因素。此前被率先引入中国普锐斯,据当时丰田内部人士分析认为,虽然产品很受好评,但由于很多零部件还需从日本引进,因此价格难以降低成为销售短板。而随着TMEC正式投入运营到现在混合动力总成实现国产化,丰田国产双擎已经完全突破了价格瓶颈,卡罗拉双擎和雷凌双擎在价格上已经实现了与传统燃油版“零差价”。
“零差价”性能提升
对于价格,不少已经购置了传统燃油雷凌车型的车主表示买车买早了。但是,也有一些消费者表示心存疑虑:丰田混动国产化了,价格降低了,性能如何呢?品质是否会下降?根据记者在TMEC实际参观了解到,国产油电混合双擎动力总成采用了多项丰田最先进的技术,使卡罗拉双擎、雷凌双擎创造了丰田所有在华销售的混动车型的新低油耗:4.2L/100km,同时,这一油耗值也是目前所有同等发动机排量的车型都难以企及的。
为了实现这一新的纪录,丰田在驱动电池上采用了最新的镍氢电池,通过采用最新的冷却系统,大幅提升了电池系统的冷却效果,并以此实现了燃油经济性的提升。据了解,电池的使用寿命基本上与整车使用寿命吻合,无需外部充电,不用定期更换和特殊的维护,并设有安全保护装置,在受到外力撞击时能自动切断供电,确保安全。
此外,国产双擎通过采用最新技术,使动力控制单元(PCU)重量相比普锐斯减少15%,体积减少35%,新采用的低损耗原件,将PCU的能量损耗降低20%,大幅提升了输出功率密度。可见,从普锐斯到国产双擎,丰田混动技术在小型化、功率充分利用等方面有了很大提升。
同时,国产双擎混动车根据中国消费者的驾驶需求和喜好进行了专门调校,最常见的20km/h-50km/h的加速区间只需3.1秒,与同排量传统动力车型或同价格带涡轮增压车型相比,加速性能提升10%。记者在对比试驾普锐斯和雷凌双擎过程中发现,全新国产双擎车在操控、静谧性和加速性能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品质维持的“秘诀”
丰田通过实现研发中心和核心零部件中国本土落地、国产最终带来了价格福利,是为了让更多的中国消费者享受到丰田油电混合双擎动力技术。而国产混动车的品质又是如何保证的呢?
汽车商报参观TMEC实验洞了解到,为了确保国产混合动力的品质,丰田与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以及供应商一起,针对车辆整体、混合动力核心零部件以及其生产过程进行了严格的测试和管理。超过260名中国技术人员在高温、极寒、连续上坡、高海拔地区以及市区拥堵、连续高速行驶、超车等各种极端使用条件下,针对国产混合动力车型进行了严格测试。
对于国产混合动力核心零部件,采用与日本同样严格的标准,以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驱动电池为例,在设计极端的电池评测确认项目中包括有震动、浸水、低温、火烧、穿刺以及高空跌落等一系列测试,以确保其品质。
在生产环节,丰田与中国供应商一起按照“超过日本”的标准进行了严格的生产管理。记者也在亲身体验中发现,在进入混合动力驱动桥时,为避免异物混入产品中,进入车间前强制要求换装病经过“风淋”系统之后才能进入。在电动机箱体壳体等对温度较为敏感的零部件的生产过程中,加入了可以根据不同温度,修正加工位置的程序。使用的切割刀具,还导入了尺寸管理系统,确保可以进行更高精度的修正,从而保证每一个产品的品质。
“道路造就汽车。”TMEC副总经理松本真一表示,丰田针对国产双擎车所付出的努力都是基于中国的道路情况以及本土消费需求进行,努力达到“即使与同级别的传统动力车型相比,依然可以让更多的消费者愿意选择双擎”的目标。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5-11-05 出处:陶梦兰 [原创] 责编:石腾
10月底,随着丰田卡罗拉双擎、雷凌双擎国产混合动力车正式上市,丰田完成了从国产双擎最新混动技术到产品的布局,正式拉开双擎时代序幕。
从1997年普锐斯面世到2015年国产双擎混合动力车面世,丰田的混动技术走过了18年头。截至2015年7月底,丰田混动车型全球累计销量800万辆,已充分说明丰田混合动力技术已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市场认可。此次上市的两款全新国产混合动力车型都打出了13.98万的起售价,充分表达了丰田对中国市场的诚意和普及双擎的决心,那么,除了价格,丰田双擎国产后是否也保持着始终如一的品质呢?
10月27日,在丰田国产双擎产品正式上市前,汽车商报记者访问了位于常熟的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简称:TMEC),对国产双擎技术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探索,记者心中很多思考和谜团也被一一解开。
混动更适合中国市场普及
目前,在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以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为主,但从中汽协所发布的数据来看,2014年,新能源汽车(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产销分别为7.85万辆和7.84万辆,还没有达到一款中等热销燃油车的水平。
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未能广泛普及的原因,专家和媒体人士分析认为是市场配套仍不完善,不合适当下广泛普及,而如果不能普及,就很难真正创造环保价值,这也让人不得不重新思考:当前阶段,谁才是真正意义上能为环境和能源减压的车型?
在这个角度看,一直被认为是过渡技术的油电混合动力无疑更加适合当前阶段,与传统汽车相比,实现了突出的低油耗和低排放,而与纯电动和插电混动相比,又完全没有对充电基础设施的依赖性,消费者驾驶混动车和传统动力车没有区别,又不需要特殊的保养,实现节能环保的同时又没有改变消费者的用车习惯,更利于当前阶段的市场普及。
“混动确实到了中国市场的爆发期,同时2020年中国燃油消耗限制百公里5L也在倒逼企业推混动车型。”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接受汽车商报采访表示,中国的汽车政策和使用环境已经到了混动是最佳推广车型的阶段。
观察全球市场,丰田旗下混动车型早已表现抢眼。自1997年以来,丰田混合动力技术凭借“低油耗、低排放、、加速快、不需特殊的使用方式”等优势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爱。截止到2015年7月,丰田混动车已经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实现了超过800万的销量,远超其他类型的新能源车型。
对于中国市场来说, 价格一直是制约混合动力车进一步普及的关键因素。此前被率先引入中国普锐斯,据当时丰田内部人士分析认为,虽然产品很受好评,但由于很多零部件还需从日本引进,因此价格难以降低成为销售短板。而随着TMEC正式投入运营到现在混合动力总成实现国产化,丰田国产双擎已经完全突破了价格瓶颈,卡罗拉双擎和雷凌双擎在价格上已经实现了与传统燃油版“零差价”。
“零差价”性能提升
对于价格,不少已经购置了传统燃油雷凌车型的车主表示买车买早了。但是,也有一些消费者表示心存疑虑:丰田混动国产化了,价格降低了,性能如何呢?品质是否会下降?根据记者在TMEC实际参观了解到,国产油电混合双擎动力总成采用了多项丰田最先进的技术,使卡罗拉双擎、雷凌双擎创造了丰田所有在华销售的混动车型的新低油耗:4.2L/100km,同时,这一油耗值也是目前所有同等发动机排量的车型都难以企及的。
为了实现这一新的纪录,丰田在驱动电池上采用了最新的镍氢电池,通过采用最新的冷却系统,大幅提升了电池系统的冷却效果,并以此实现了燃油经济性的提升。据了解,电池的使用寿命基本上与整车使用寿命吻合,无需外部充电,不用定期更换和特殊的维护,并设有安全保护装置,在受到外力撞击时能自动切断供电,确保安全。
此外,国产双擎通过采用最新技术,使动力控制单元(PCU)重量相比普锐斯减少15%,体积减少35%,新采用的低损耗原件,将PCU的能量损耗降低20%,大幅提升了输出功率密度。可见,从普锐斯到国产双擎,丰田混动技术在小型化、功率充分利用等方面有了很大提升。
同时,国产双擎混动车根据中国消费者的驾驶需求和喜好进行了专门调校,最常见的20km/h-50km/h的加速区间只需3.1秒,与同排量传统动力车型或同价格带涡轮增压车型相比,加速性能提升10%。记者在对比试驾普锐斯和雷凌双擎过程中发现,全新国产双擎车在操控、静谧性和加速性能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品质维持的“秘诀”
丰田通过实现研发中心和核心零部件中国本土落地、国产最终带来了价格福利,是为了让更多的中国消费者享受到丰田油电混合双擎动力技术。而国产混动车的品质又是如何保证的呢?
汽车商报参观TMEC实验洞了解到,为了确保国产混合动力的品质,丰田与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以及供应商一起,针对车辆整体、混合动力核心零部件以及其生产过程进行了严格的测试和管理。超过260名中国技术人员在高温、极寒、连续上坡、高海拔地区以及市区拥堵、连续高速行驶、超车等各种极端使用条件下,针对国产混合动力车型进行了严格测试。
对于国产混合动力核心零部件,采用与日本同样严格的标准,以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驱动电池为例,在设计极端的电池评测确认项目中包括有震动、浸水、低温、火烧、穿刺以及高空跌落等一系列测试,以确保其品质。
在生产环节,丰田与中国供应商一起按照“超过日本”的标准进行了严格的生产管理。记者也在亲身体验中发现,在进入混合动力驱动桥时,为避免异物混入产品中,进入车间前强制要求换装病经过“风淋”系统之后才能进入。在电动机箱体壳体等对温度较为敏感的零部件的生产过程中,加入了可以根据不同温度,修正加工位置的程序。使用的切割刀具,还导入了尺寸管理系统,确保可以进行更高精度的修正,从而保证每一个产品的品质。
“道路造就汽车。”TMEC副总经理松本真一表示,丰田针对国产双擎车所付出的努力都是基于中国的道路情况以及本土消费需求进行,努力达到“即使与同级别的传统动力车型相比,依然可以让更多的消费者愿意选择双擎”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