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一汽丰田发布卡罗拉双擎混动车型,以卡罗拉混合动力车型起售价与传统燃料车型起售价完全一致)的优势迅速抢占了当日朋友圈头条,甚至在记者的朋友圈中不乏有卡罗拉豪华版车主感叹“买早了”并有意置换。众所周知,混动车型除了传统发动机外还有一套电动机,中低速环境尽量用电,中高速环境油电共同发力,具有省油、环保、静谧以及动力强劲等优点。截至2015年7年底,丰田混动车型全球累计销售800万辆,显示出了混动车型深受市场认可。不过,丰田普锐斯、凯美瑞以及其高端品牌雷克萨斯旗下的混动车型导入国内市场的价格均比燃油版车型要高出不少。此次卡罗拉双擎多一套电机系统以及增加了复杂的动力控制机构却并未多增售价。日前,汽车商报记者访问了位于常熟的丰田汽车研发中心及丰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TMCAP),深入了解2005年第二代普锐斯导入中国到2015年卡罗拉双擎国产的历程,梳理丰田在中国的混合动力发展之路,揭示卡罗拉双擎背后所付出的努力。
2005国产化关键词:引进普锐斯
丰田于2005年12月在中国长春引进第二代普锐斯现地生产,这是首次在日本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混合动力车的生产。
搭载丰田油电混合双擎动力系统的普锐斯,自1997年问世正式标志丰田进入量产的混合动力车领域,第二代普锐斯混合动力车于2003年9月面世,截至2005年10月,丰田混合动力车全球累计销量突破50万辆。
丰田推出混合动力车的核心指导思想是——不是做“能做的事”,而是做“该做的事”。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奥平总一郎在“双擎之夜”上解释称,“能做的事”,指的是FCV燃料电池汽车等丰田已经成熟掌握的前沿技术。但考虑当前实际的汽车市场环境,如卡罗拉双擎、普锐斯等追求消费者燃油经济性、行驶舒适度以及环保等方面综合性的混合动力车型才是当前“该做的事”。
从0到50万辆,尽管丰田在“该做的事”上花费了长达8年时间,但收获了全球市场的认可。而将第二代普锐斯引入中国市场,是基于中国大力倡导节能环保汽车的前提,这对接下来丰田混动技术在中国生根发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7国产化关键词:全球100万辆和中国月销不到100辆
2007年,丰田混合动力车全球累计销量突破100万辆。这意味着,丰田混合动力技术耗费10年精力从问世走向了普及。在此之后,丰田混合动力技术凭借“低油耗、动力强劲、不需特殊的使用方式”等优势迅速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进入高速普及阶段。在欧美以及日本区域销量火爆异常,甚至曾经一度是好莱坞大牌明星竞相购买的对象,成为国际时尚风向标的标志之一。这其中不乏像卡麦隆·迪亚兹、莱昂那多·迪卡普里奥、布莱德·皮特、朱丽亚·罗卜茨、汤姆·汉克斯等这样的大牌。他们驾驶它出入各种公共场合,甚至是奥斯卡颁奖仪式。
50万辆到100万辆丰田混动车型增倍仅花费两年,创造了丰田速度。2009年实现累计200万辆,2013年超500万辆,以平均每两年增百万辆的速度实现超高增长。最近的一次销量从700万辆到800万辆,这个百万辆的增长丰田汽车仅用了约10个月,刷新丰田混动增长速度。同时,这也意味着丰田混合动力车全球月销量保持在10万辆水平。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中国市场上,2007年普锐斯全年仅售出958万辆,平均月销量不足100辆。究其原因,无疑是当年普锐斯引入时超过30万的高昂价格。对于那个中国刚刚开始普及小汽车的年代,这个价格注定其只能成为富人的玩具。居高不下的价格,一直是混合动力汽车在中国普及的最大障碍。
2010国产化关键词①:引进凯美瑞混合动力车
凯美瑞一直以来在中国B级车产品阵营里名列前茅,是“月万辆俱乐部”的领军者之一,高峰阶段平均月销量曾一度相当于雅阁和天籁之和。2010年4月丰田开始在中国广州工厂现地生产凯美瑞混合动力车——凯美瑞尊瑞。引进凯美瑞混合动力车对丰田混动技术进入中国消费者视野起到积极作用,其第一次导入混动版时与普通同级车型价差9万元,换代后降低到4万元的水平。
日前,汽车商报记者采访青岛广汽丰田瑞铂开发区店总经理陈晓晖,其介绍称,凯美瑞混动版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变化最为明显,刚引入中国市场时混动车型在中国消费者熟知度并不高的情况下,凯美瑞混动车型平均是三个月能卖出3至5辆,现在一个月单店就能卖3辆左右。而对于凯美瑞混动的大本营——广州市场,更是月销量达到数百台,混合动力不再仅仅是“广告”中的产品。
国产化关键词②:研发中心落户中国常熟
2010年11月,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简称:TMEC)在常熟成立,这是丰田全球重要的最先进关键技术研发基地,估算总投资6.89亿美元,主要业务是推进混合动力车等“环保技术在中国的现地化发展”,包括节能、新能源车的零部件现地化研发,适合中国市场的汽车及发动机研发,以及为上述工作培养本地人才。
记者日前在TMEC访问了解到,目前研发中心人员在300人左右,研发技术方面的人员以江苏省本地人为主,并对核心的研发技术人员上提供为期半年时间不等前往日本的入职培训。
2012国产化关键词:混动零部件产地落地中国
为了让更多的中国消费者享受到丰田油电混合双擎动力技术,打造与日本同样严格标准的国产混合动力核心零部件,丰田汽车(常熟)零部件有限公司(简称:TMCAP)2012年7月在常熟成立,进行了混合动力系统及传统动力总成本地化生产的前期准备。
此外,记者在之前的常熟访问期间了解到,丰田汽车(常熟)零部件有限公司(TMCAP)为丰田独资企业,投入资金2.8亿美元,截至2015年7月,员工1103名,主要生产S-CVT无极变速箱以及国产混合动力系统总成。
2014国产化关键词:混动零部件正式国产
2014年7月,TMCAP正式开始开张,丰田为中国市场打造了国产S-CVT技术变速箱,这是S-CVT无极变速箱首次在日本以外的地区生产,主要配套卡罗拉和雷凌等车型。
而混动技术方面,最新研发的动力控制总成功率密度大幅提升,电池相比普锐斯是全新的设计包装,通过与中国供应商合作,确保品质的同时达成成本的优化控制,动力总成现地采购经销商达到120家以上,并结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与一丰、广丰研发中心共同研发,通过严酷的道路测试重视动力总成品质。
事实证明,中国现地采购的零部件,在充分确保品质的前提下,经过丰田专门针对中国消费者需求和中国的道路环境进行开发和调校后,通过将混合动力系统中核心零部件——驱动电池、电机、动力控制总成(PCU)以及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进行国产,大幅降低混合动力车的成本。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5-11-05 出处:陶梦兰 [原创] 责编:石腾
10月28日,一汽丰田发布卡罗拉双擎混动车型,以卡罗拉混合动力车型起售价与传统燃料车型起售价完全一致)的优势迅速抢占了当日朋友圈头条,甚至在记者的朋友圈中不乏有卡罗拉豪华版车主感叹“买早了”并有意置换。众所周知,混动车型除了传统发动机外还有一套电动机,中低速环境尽量用电,中高速环境油电共同发力,具有省油、环保、静谧以及动力强劲等优点。截至2015年7年底,丰田混动车型全球累计销售800万辆,显示出了混动车型深受市场认可。不过,丰田普锐斯、凯美瑞以及其高端品牌雷克萨斯旗下的混动车型导入国内市场的价格均比燃油版车型要高出不少。此次卡罗拉双擎多一套电机系统以及增加了复杂的动力控制机构却并未多增售价。日前,汽车商报记者访问了位于常熟的丰田汽车研发中心及丰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TMCAP),深入了解2005年第二代普锐斯导入中国到2015年卡罗拉双擎国产的历程,梳理丰田在中国的混合动力发展之路,揭示卡罗拉双擎背后所付出的努力。
2005国产化关键词:引进普锐斯
丰田于2005年12月在中国长春引进第二代普锐斯现地生产,这是首次在日本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混合动力车的生产。
搭载丰田油电混合双擎动力系统的普锐斯,自1997年问世正式标志丰田进入量产的混合动力车领域,第二代普锐斯混合动力车于2003年9月面世,截至2005年10月,丰田混合动力车全球累计销量突破50万辆。
丰田推出混合动力车的核心指导思想是——不是做“能做的事”,而是做“该做的事”。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奥平总一郎在“双擎之夜”上解释称,“能做的事”,指的是FCV燃料电池汽车等丰田已经成熟掌握的前沿技术。但考虑当前实际的汽车市场环境,如卡罗拉双擎、普锐斯等追求消费者燃油经济性、行驶舒适度以及环保等方面综合性的混合动力车型才是当前“该做的事”。
从0到50万辆,尽管丰田在“该做的事”上花费了长达8年时间,但收获了全球市场的认可。而将第二代普锐斯引入中国市场,是基于中国大力倡导节能环保汽车的前提,这对接下来丰田混动技术在中国生根发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7国产化关键词:全球100万辆和中国月销不到100辆
2007年,丰田混合动力车全球累计销量突破100万辆。这意味着,丰田混合动力技术耗费10年精力从问世走向了普及。在此之后,丰田混合动力技术凭借“低油耗、动力强劲、不需特殊的使用方式”等优势迅速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进入高速普及阶段。在欧美以及日本区域销量火爆异常,甚至曾经一度是好莱坞大牌明星竞相购买的对象,成为国际时尚风向标的标志之一。这其中不乏像卡麦隆·迪亚兹、莱昂那多·迪卡普里奥、布莱德·皮特、朱丽亚·罗卜茨、汤姆·汉克斯等这样的大牌。他们驾驶它出入各种公共场合,甚至是奥斯卡颁奖仪式。
50万辆到100万辆丰田混动车型增倍仅花费两年,创造了丰田速度。2009年实现累计200万辆,2013年超500万辆,以平均每两年增百万辆的速度实现超高增长。最近的一次销量从700万辆到800万辆,这个百万辆的增长丰田汽车仅用了约10个月,刷新丰田混动增长速度。同时,这也意味着丰田混合动力车全球月销量保持在10万辆水平。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中国市场上,2007年普锐斯全年仅售出958万辆,平均月销量不足100辆。究其原因,无疑是当年普锐斯引入时超过30万的高昂价格。对于那个中国刚刚开始普及小汽车的年代,这个价格注定其只能成为富人的玩具。居高不下的价格,一直是混合动力汽车在中国普及的最大障碍。
2010国产化关键词①:引进凯美瑞混合动力车
凯美瑞一直以来在中国B级车产品阵营里名列前茅,是“月万辆俱乐部”的领军者之一,高峰阶段平均月销量曾一度相当于雅阁和天籁之和。2010年4月丰田开始在中国广州工厂现地生产凯美瑞混合动力车——凯美瑞尊瑞。引进凯美瑞混合动力车对丰田混动技术进入中国消费者视野起到积极作用,其第一次导入混动版时与普通同级车型价差9万元,换代后降低到4万元的水平。
日前,汽车商报记者采访青岛广汽丰田瑞铂开发区店总经理陈晓晖,其介绍称,凯美瑞混动版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变化最为明显,刚引入中国市场时混动车型在中国消费者熟知度并不高的情况下,凯美瑞混动车型平均是三个月能卖出3至5辆,现在一个月单店就能卖3辆左右。而对于凯美瑞混动的大本营——广州市场,更是月销量达到数百台,混合动力不再仅仅是“广告”中的产品。
国产化关键词②:研发中心落户中国常熟
2010年11月,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简称:TMEC)在常熟成立,这是丰田全球重要的最先进关键技术研发基地,估算总投资6.89亿美元,主要业务是推进混合动力车等“环保技术在中国的现地化发展”,包括节能、新能源车的零部件现地化研发,适合中国市场的汽车及发动机研发,以及为上述工作培养本地人才。
记者日前在TMEC访问了解到,目前研发中心人员在300人左右,研发技术方面的人员以江苏省本地人为主,并对核心的研发技术人员上提供为期半年时间不等前往日本的入职培训。
2012国产化关键词:混动零部件产地落地中国
为了让更多的中国消费者享受到丰田油电混合双擎动力技术,打造与日本同样严格标准的国产混合动力核心零部件,丰田汽车(常熟)零部件有限公司(简称:TMCAP)2012年7月在常熟成立,进行了混合动力系统及传统动力总成本地化生产的前期准备。
此外,记者在之前的常熟访问期间了解到,丰田汽车(常熟)零部件有限公司(TMCAP)为丰田独资企业,投入资金2.8亿美元,截至2015年7月,员工1103名,主要生产S-CVT无极变速箱以及国产混合动力系统总成。
2014国产化关键词:混动零部件正式国产
2014年7月,TMCAP正式开始开张,丰田为中国市场打造了国产S-CVT技术变速箱,这是S-CVT无极变速箱首次在日本以外的地区生产,主要配套卡罗拉和雷凌等车型。
而混动技术方面,最新研发的动力控制总成功率密度大幅提升,电池相比普锐斯是全新的设计包装,通过与中国供应商合作,确保品质的同时达成成本的优化控制,动力总成现地采购经销商达到120家以上,并结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与一丰、广丰研发中心共同研发,通过严酷的道路测试重视动力总成品质。
事实证明,中国现地采购的零部件,在充分确保品质的前提下,经过丰田专门针对中国消费者需求和中国的道路环境进行开发和调校后,通过将混合动力系统中核心零部件——驱动电池、电机、动力控制总成(PCU)以及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进行国产,大幅降低混合动力车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