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企业新闻 > 正文

阿方索:中国的设计团队 充满雄心更具活力

2015-09-23 08:19出处:中国经济网 [转载]责编:田大鹏

  英菲尼迪全球执行设计总监阿方索(AlfonsoAlbaisa)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谈及:由中国设计中心“操刀”的VisionGT,证明了中国的设计师更具活力,充满雄心,以一切皆有可能的态度勇敢面对挑战。

  东风英菲尼迪总经理戴雷博士也表示:未来会借助新产品比如Q30、现有的产品线及未来推出的QX30,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并接受英菲尼迪的设计语言。

  以下是阿方索和戴雷接受媒体采访的选取和精编。

阿方索先生(中)和戴雷博士(右一)

  媒体:英菲尼迪在北京的设计中心与其他地方的设计中心有什么不同吗?是不是只负责设计面向中国消费者出售的车辆?

  阿方索:我们在全球共有四个设计中心,每一个设计师都希望能够通过他们的作品表达他们对英菲尼迪未来的愿景。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竞争模式。

  欧洲设计中心的优势在于它拥有100多年的汽车设计历史,沉淀了丰富的设计经验和系统思维方式,因此在他们对未来作品的设计中可以看到更多传统 的元素。比如他们设计出来的车身比例和线条更为优雅。美国的设计中心则介于中间,既融入了对历史的理解,也有对传统的颠覆和创新。中国设计中心处在一个年 轻的市场环境,在设计方面更具活力和激情。这些年轻的设计师们充满雄心,以一切皆有可能的态度勇敢面对挑战。

  中国设计中心汇集了顶尖的设计人才,他们充满激情,富有创意。全球每个设计中心都会参与到每一款产品的设计研发中,北京设计中心也不例外。目前,北京设计中心正在进行两个项目的设计研发。

  媒体:灵感对于设计师来说非常重要。您如何激发团队设计师们的灵感,设计师之间如何互动沟通?

  阿方索:在团队管理的过程中,我会亲自参与到工作中的每一步。我们设计团队来自全球不同国家,语言是工作中最大的障碍。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会对同一个词语产生不同的理解。所以我用绘画的方式向他们传递我的想法。

  在设计Q80Inspiration和Q60Concept时,中国的设计师就一直在思考英菲尼迪未来的方向。所以,当他们设计出 VisionGT的时候,几乎颠覆了所有人对传统车辆的想象。当欧洲的工作室看到这款车时,他们惊讶之余也倍感压力,毕竟在这个回合的竞争中他们输了。

  媒体:中国豪华车市场的需求增速很快,所以这个领域的竞争也异常激烈。甚至有些品牌从设计之初就针对中国市场来做,英菲尼迪未来有这样的打算吗?

  戴雷:北京设计中心在去年年底投入运营,并且很快就积极参与到每一款新车的研发过程中,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设计是英菲尼迪区隔于其他品牌的重要因素,我们拥有全球顶尖的设计师。他们也会与本土市场的产品规划部门沟通,做到从产品出发,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激发设计的灵感。

  比如Q30的设计,传统研发很难实现从概念车到量产车,忠于原型的效果。但英菲尼迪是一个坚持“设计为先”的品牌,所以我们的研发团队会首先考虑设计。Q30的诞生在整个汽车行业来说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全新Q30量产车与两年前的Q30概念车基本没有区别。

  媒体:想问戴雷博士,上海车展前夕英菲尼迪提出了“冲突美学”的概念,在后续的推进中,有没有什么困难,如何克服?

  戴雷:四月,我们在“设计之夜”上向大家介绍了英菲尼迪“冲突美学”的设计精髓,展现了英菲尼迪的“力量” 与“浪漫”,收到了良好的反响。未来,我们会借助新产品比如Q30、现有的产品线及未来推出的QX30,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并接受英菲尼迪的设计语言。毕 竟,对于现在的消费者而言,他们最关注的还是车辆设计尤其是外观设计。而设计正是英菲尼迪的最大优势,所以我们一定要利用这个优势,让更多人关注到英菲尼 迪。

责任编辑:田大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V讯网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阿方索:中国的设计团队 充满雄心更具活力

2015-09-23 出处:中国经济网 [转载] 责编:田大鹏

  英菲尼迪全球执行设计总监阿方索(AlfonsoAlbaisa)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谈及:由中国设计中心“操刀”的VisionGT,证明了中国的设计师更具活力,充满雄心,以一切皆有可能的态度勇敢面对挑战。

  东风英菲尼迪总经理戴雷博士也表示:未来会借助新产品比如Q30、现有的产品线及未来推出的QX30,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并接受英菲尼迪的设计语言。

  以下是阿方索和戴雷接受媒体采访的选取和精编。

阿方索先生(中)和戴雷博士(右一)

  媒体:英菲尼迪在北京的设计中心与其他地方的设计中心有什么不同吗?是不是只负责设计面向中国消费者出售的车辆?

  阿方索:我们在全球共有四个设计中心,每一个设计师都希望能够通过他们的作品表达他们对英菲尼迪未来的愿景。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竞争模式。

  欧洲设计中心的优势在于它拥有100多年的汽车设计历史,沉淀了丰富的设计经验和系统思维方式,因此在他们对未来作品的设计中可以看到更多传统 的元素。比如他们设计出来的车身比例和线条更为优雅。美国的设计中心则介于中间,既融入了对历史的理解,也有对传统的颠覆和创新。中国设计中心处在一个年 轻的市场环境,在设计方面更具活力和激情。这些年轻的设计师们充满雄心,以一切皆有可能的态度勇敢面对挑战。

  中国设计中心汇集了顶尖的设计人才,他们充满激情,富有创意。全球每个设计中心都会参与到每一款产品的设计研发中,北京设计中心也不例外。目前,北京设计中心正在进行两个项目的设计研发。

  媒体:灵感对于设计师来说非常重要。您如何激发团队设计师们的灵感,设计师之间如何互动沟通?

  阿方索:在团队管理的过程中,我会亲自参与到工作中的每一步。我们设计团队来自全球不同国家,语言是工作中最大的障碍。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会对同一个词语产生不同的理解。所以我用绘画的方式向他们传递我的想法。

  在设计Q80Inspiration和Q60Concept时,中国的设计师就一直在思考英菲尼迪未来的方向。所以,当他们设计出 VisionGT的时候,几乎颠覆了所有人对传统车辆的想象。当欧洲的工作室看到这款车时,他们惊讶之余也倍感压力,毕竟在这个回合的竞争中他们输了。

  媒体:中国豪华车市场的需求增速很快,所以这个领域的竞争也异常激烈。甚至有些品牌从设计之初就针对中国市场来做,英菲尼迪未来有这样的打算吗?

  戴雷:北京设计中心在去年年底投入运营,并且很快就积极参与到每一款新车的研发过程中,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设计是英菲尼迪区隔于其他品牌的重要因素,我们拥有全球顶尖的设计师。他们也会与本土市场的产品规划部门沟通,做到从产品出发,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激发设计的灵感。

  比如Q30的设计,传统研发很难实现从概念车到量产车,忠于原型的效果。但英菲尼迪是一个坚持“设计为先”的品牌,所以我们的研发团队会首先考虑设计。Q30的诞生在整个汽车行业来说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全新Q30量产车与两年前的Q30概念车基本没有区别。

  媒体:想问戴雷博士,上海车展前夕英菲尼迪提出了“冲突美学”的概念,在后续的推进中,有没有什么困难,如何克服?

  戴雷:四月,我们在“设计之夜”上向大家介绍了英菲尼迪“冲突美学”的设计精髓,展现了英菲尼迪的“力量” 与“浪漫”,收到了良好的反响。未来,我们会借助新产品比如Q30、现有的产品线及未来推出的QX30,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并接受英菲尼迪的设计语言。毕 竟,对于现在的消费者而言,他们最关注的还是车辆设计尤其是外观设计。而设计正是英菲尼迪的最大优势,所以我们一定要利用这个优势,让更多人关注到英菲尼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