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企业新闻 > 正文

斯柯达品牌之旅之萨克森拉力赛

2015-09-14 14:37出处:李鸿武 [原创]责编:石腾

  初识萨克森拉力赛

  在感受完布拉格的魅力和品味斯柯达历史发展历程后,我们赶赴本届拉力赛的起点德国中东部城市茨维考(Zwickau)。作为萨克森州的重要城市,于1212年建市的茨维考本身就有着深厚的历史和造车传统。奥古斯特·霍希在这里创办了霍希(Horch)品牌并在1909年离开霍希公司后,在茨维考成立Audi(奥迪)品牌。而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汽车品牌特拉贝特(Trabant)的工厂也位于这里。

  在这里我们再次见到VITA先生,他告诉我们本次拉力赛斯柯达共派出6辆经典老爷车参赛,它们各个星光熠熠,均属典藏之作。其中四辆车代表斯柯达总部,两辆由德国经销商驾驶。作为斯柯达的特邀中国嘉宾,我将和他搭档驾驶29号车,一辆黄色的SKODA 1101 ROADSTER(跑车)。程远老师将和苏雅客搭档驾驶30号车,一辆绿色的SKODA 1101敞篷车。


SKODA 1101 ROADSTER(跑车)


SKODA 1101

  产于1948年的SKODA 1101 ,是二战后在姆拉达·博莱斯拉夫生产的第一款车型,因为是双门汽车,所以被车迷亲切称为“Tudor”。(名称Tudor为英语“双门”的捷克版本)其搭载了排量为1.1L、32Ps马力的发动机,后方带有可折叠的敞篷。此外,它还衍生出四门房车、四门掀顶、敞篷汽车、厢式货车、救护车等车型,截止到1952年,SKODA 1101共生产了约8万台。

  而赛事主办方之一欧洲著名汽车杂志AUTO MOTOR SPORT主编和斯柯达车型与传播负责人Bernd Abel会驾驶斯柯达汽车赛车运动史上经典之作SKODA 1000 MB Rallye 参赛。

  该车的发动机也进行了改良,目前所搭载的1.3升4缸汽油发动机的功率可达90PS,最高时速更是达到了170公里。以中远程耐力著称的它曾参加过众多赛事,包括从伦敦至墨西哥和从巴拿马至阿拉斯加的耐力赛。

  最后当然不能少了汽车运动史上的传奇车型SKODA 130RS,这辆功勋彪炳的赛车在1977年的蒙特卡罗拉力赛1300ccm组别中,包揽一二名;又在1981年的欧洲场地车锦标赛上,六轮比赛中拿下满分,因平了宝马 635 取得的最好成绩,而创造了一个神话。这么一辆传奇赛车的驾驶者也绝非一般人,他就是多次夺得德国拉力赛冠军的著名车手马蒂亚斯寇尔(Matthias Kahle)。

  著名车手马蒂亚斯寇尔(Matthias Kahle)

  两辆经销商驾驶的车型分别是1926年的斯柯达430和1978年的斯柯达110 R。

  介绍完斯柯达参赛车型,Vita晃晃手中厚厚的路书和计时器开始介绍赛事规则。萨克森经典老爷车拉力赛,是整个欧洲三个最大的老爷车拉力赛之一。(其他两个为阿尔比斯山拉力赛、汉堡-柏林拉力赛)。它的与众不同之处是不单纯比竞速,而是在规定的时间到达规定的地点,不能过早也不能不迟到,记时分毫不差。每辆车的搭档要配合紧密,我和程老师作为副驾驶有很重要的职责,第一是看路书并给司机说方向;第二要计算出每个赛段的用时并提醒司机我们的用时;第三也是最难的,要在特殊赛道进行“速度检测”,从起点到终点,比如30米8秒钟,即30米要在8秒钟到,不是7秒9,也不是8秒1,主要目的就是赌时间,否则加时(分)或扣时(分),保持零加时(分)是最好的。这种被称为“WP/SS”的赛段往往是致胜的关键。三天三夜后,要把所有分算到一起,成绩最好的,拿到金奖。

  看到我们拿着专业计时器对照路书“笨拙”的换算时间,Vita安慰我们“虽然是拉力赛,但这属于“金色拉力赛”,慢慢开,很绅士,其实这是一种享受。”

  从Vita处得知,本届拉力赛有186辆经典老爷车以及38辆经典老爷摩托车参赛,年代跨度从1912年到90年初。参与的一般都是欧洲国家老爷车爱好者和收藏家,只有我们来自远方的亚洲。今年最古老的车是1912年美国的哈森(Hudson),最年轻的车来自是大众(VW)。本项赛事当地群众参与度非常高,每一年的时间都差不多,时间差在一周以内。

  在茨维考当晚,为了准备第二天的赛事,我们早早结束晚餐,回房熟悉路书,看着各种详尽路标、地名和交通标示以及抱着对Vita的信任,我进入了梦乡。

  第一天的“魔鬼”赛程

  酒店离赛事起点不远,第二天上午一早,我和程远老师分乘两辆“Tudor”早早来到发车广场,这里已是车的海洋,各种品牌的经典老爷车琳琅满目,当地群众三五成群的围在自己喜欢的老爷车前交流、拍照。我们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老爷车,立即分头去拍摄自己喜欢的经典车型。

  发车广场

  赛前的赛事说明会,所有车手齐聚一堂

  今年的赛事全长630公里,用三天时间完成三个赛程。当天(8月13日)的赛程共有三个赛段,全长125公里。从茨维考(Zwickau)出发途经米拉内镇(Meerane)、瓦尔登堡(Waldenburg)、霍恩施泰因-恩斯特塔尔(Hohenstein-Ernstthal)和萨琛林(Sachsenring)等12个镇回到茨维考

  8月中旬正值欧洲高温暴晒,但这并没有影响现场气氛和热情的观众。随着现场的参赛老爷车依次入场排序,在主持人的烘托下,现场气氛达到高潮。中午12点17分,斯柯达车队的29号车和30号车进入发车区,在主持人的介绍后接受两侧观众的致意与欢呼正式发车。

  SKODA 1101 ROADSTER

  1948年生产的SKODA 1101 曾服务于瑞士驻捷克大使馆

  刚开下发车台不久,前面不远就是个丁字路口,我还沉浸在现场气氛中没有回神,Vita已经问我下一步该怎么走了,我赶忙核对路书并给出正确方向,心想:“看来是玩真的啊!”打消了依赖Vita的念头,我打足精神开始履行我导航员的职责。

  通过实践我发现这比我昨晚想象的难多了,首先路况非常复杂,有十字路口、丁字路口、立交桥、铁路口、测速雷达、环岛、坡道、隧道、急转弯和各种村庄,每隔几百米或1-2公里就需要提前告诉车手下面的路况和距离,有时现场的道路标识跟路书上还不完全相同,需要参照旁边的建筑物加以确定。这还不算,我还要跟一路上两侧热情的观众进行互动,用蹩脚的德语、捷克语高喊“你好!”。碰上可爱的小朋友还要给他们分发斯柯达精心准备的糖果、车模、图册。

  遇到特殊赛段(WP/SS)需要记时检测前,我还要准备Vita和我的计时器,参照路书迅速算出并设定好我们需要的用时,运气好时只有一段记时关卡,多时会碰上连续三个记时关卡,甚至会碰上秘密关卡(不提前告知你的秘密赛段,时间由你临时估算)。

  萨克森老爷车拉力赛观众参与度非常高

  副驾驶导航员不仅要指路还要跟观众互动、分发礼品

  第一天赛段尾声还进行了三圈赛道测速赛

  进入特殊赛段(WP/SS),从起点发车我要开始对照之前设定好的计时器开始倒计时并大声喊出数字,而驾驶员则需要全神贯注的操控汽车,全凭听到的数字来矫正距离,一会猛踩刹车、一会给一脚油,最终分秒不差的到达设有电子监控的终点,非常刺激。每当我们成功通过一个特殊赛段,我和Vita都会松一口气并击掌庆祝,这个环节的设定体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一路上我们车前面和后面总会有其他参赛车辆,有时想偷懒,就想跟着他们就行了,但是Vita在道路确认上绝不参照前面的车,就像前面没有任何车似的,每到路口或者标识处时,他总是反复跟我确认,丝毫不受前车的影响。果然,没过多久就多次碰上走错路折返回来的其他参赛车。我心里顿时更加信任和钦佩这位认真、专业的好搭档。

  经过4个多小时的征程,我们顺利完赛并回到茨维考发车点。斯柯达车队6辆车全部顺利完赛,不少老爷车发烧友和小朋友找我们签名,托斯柯达福过了把明星瘾。当天晚上,Vita兴奋的告诉我,我们拿到了一个赛段冠军,得知这个消息后我一天的疲劳顿时散去,早早休息准备第二天的赛程。

  程远老师老当益壮,完赛后精神丝毫不减

  再接再厉第二天

  经过第一天的实践和好成绩的鼓励,我不仅对导航员的“业务”更加熟练,也增强了不少信心,摩拳擦掌希望再拿个冠军。第二天赛程全长270公里,共有5个赛段,赛道将会从德国延伸进入捷克境内并再次返回德国,最终抵达易北河畔的萨克森首府德累斯顿(Dresden),大众汽车著名的玻璃工厂就在这里。这一天的赛道大部分是沿着德国-捷克的边境线由西向东最后北上到达终点,比第一天赛程长了一倍多,天气还是异常的炎热,预示着今天比赛将更加艰难。

  每到休息时,Vita总要和我讨论本赛段的感受和我们的策略

  比赛发车前,我们收到组委会赛道路线调整通知,有一页路书需要更新,这让我有一些紧张。发车后发现今天赛程路况更加复杂了,不仅有高速路段还有很多穿越小村庄的羊肠小道,每到一个分叉路口往往面对的不是一个十字路口或丁字路口而是五岔道、六岔道。坡道更多,这对老爷车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有的坡道非常陡,老爷车在攀爬时就像一个70、80岁的老爷爷在登山。因为时间久远,老爷车的档位真的很难挂,有的坡道路段我很有跳下车推一把的冲动,但Vita的驾驶技术真不是盖的,面对复杂路况他总能轻松应对。

  不过路两旁如画的田园风光和热情的守候在路旁的观众给了我们很大的动力。沿途的当地民众有的坐在自家门前的长椅上,有的坐在路边大树下,有的站在桥头,有的站在远处的山坡上三五成群,挥手呼喊着给我们打气加油。当然还有一群群欢乐的孩子,很羡慕他们这么小就能感受这种汽车文化氛围。

  比赛的严酷也反应在参赛车辆承受度上,沿途有好几辆参赛车熄火、抛锚、发动机过热导致水箱烧干。还好我们车队的29号车、30车一直表现优越除了到达分赛段和中途加了次油以外基本没有停下过。而同属车队的SKODA 130RS和SKODA 1000 MB Rallye这两款拉力赛冠军常客,对比赛更是游刃有余,经常轰鸣着马达声跟喇叭飞速从我们声旁飞速驶过。我们在羡慕嫉妒恨的同时也不忘萨克森拉力赛比赛宗旨,我们比的是时间精确度,不以速度论高低。(其实是安慰自己)

  比起昨天的比赛,我不仅可以熟练的指路并且会主动提前把特殊测速关卡的时间计算好告知Vita。每个赛段的用时我也能不经Vita提醒及时的填写到记时单上。Vita表示我进步很快,我告诉他中国有句谚语“一回生二回熟嘛!”

  沿途热情观众

  提交成绩表确认并盖章,保证你不会绕道或者作弊

  程远老师跟苏雅客讨论路线


 


  斯柯达车队车手全家福

  车队抵达德累斯顿易北河畔大桥,这里有热情的观众和爽口的啤酒等着我们。晚上参赛的所有车手开了个大Party,在会餐时结识了很多车手朋友。每年这项赛事的参赛者都来自意大利、英国、奥地利、德国、捷克、西班牙、法国、瑞典等地,基本涵盖整个欧洲,都是老爷车收藏爱好者或是较富有的喜欢汽车文化、竞赛氛围的夫妇、朋友。

  这位德国大爷已经70岁了,见到我很热情,原来他的女朋友是中国人(是的,是女朋友)。他和他的搭档驾驶一辆阿尔维斯(Alvis)老爷车,很遗憾,他们在第一天就因为汽车发动机出问题而退出了比赛。“但是我们还是会继续自驾另一辆备用车(但不是老爷车)跟着比赛车队走,一路感受此次比赛的氛围,我们就是喜欢这样的活动!”

  完美收官

  8月15日,我们从德累斯顿出发,最后这天赛程要经过230公里的环形路线并一进一出捷克后最终再绕回到德累斯顿抵达终点大众玻璃工厂。当天有5个赛段,比赛成绩对于整个比赛总成绩至关重要。可能是由于之前的比赛消耗太大,Vita很疲劳,我的注意力远不及前两天,中途有几次对路线判断错误,好在Vita及时的发现并纠正。

  当我们远远看着德累斯顿上空黑压压的雷雨层(国外空气太好了,雷雨层看着很清晰,感觉离地很近)并逐渐接近时,很担心被浇成落汤鸡。(我们的29、30号车都是敞篷车…)当进城后发现我们很幸运的躲过了大暴雨,一路上遍地都是被打落的树枝、树叶,甚至整棵倒下的大树和一滩滩很深的积水。最令我们感动的是,70高龄的程远老师在暴晒和长时间比赛中始终与我们在一起,坚持不去工作车休息,让斯柯达团队纷纷竖起大拇指。

  最终我们顺利抵达目的地大众玻璃工厂,在道路两侧热情的观众的欢呼声中我们驶过终点线。


  斯柯达团队顺利抵达终点,背后是大众玻璃工厂


颁奖典礼

  晚上的颁奖典礼上,我们的 29号车SKODA 1101 ROADSTER获得全赛段1947-1961组别的亚军和一个赛段冠军,这也是斯柯达参加此项赛事以来的最好成绩。当然这主要归功于Vita高超的驾驶技巧。今年赛程的很多路线和地方Vita也是第一次接触,这很不容易。能够成为团队的一员,我跟程远老师非常开心和荣幸。

  此次欧洲之行,我们领略了捷克的优美风光,了解了斯柯达悠久深厚的历史,感悟了斯柯达品牌的活力,受益匪浅。

责任编辑:石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V讯网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斯柯达品牌之旅之萨克森拉力赛

2015-09-14 出处:李鸿武 [原创] 责编:石腾

  初识萨克森拉力赛

  在感受完布拉格的魅力和品味斯柯达历史发展历程后,我们赶赴本届拉力赛的起点德国中东部城市茨维考(Zwickau)。作为萨克森州的重要城市,于1212年建市的茨维考本身就有着深厚的历史和造车传统。奥古斯特·霍希在这里创办了霍希(Horch)品牌并在1909年离开霍希公司后,在茨维考成立Audi(奥迪)品牌。而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汽车品牌特拉贝特(Trabant)的工厂也位于这里。

  在这里我们再次见到VITA先生,他告诉我们本次拉力赛斯柯达共派出6辆经典老爷车参赛,它们各个星光熠熠,均属典藏之作。其中四辆车代表斯柯达总部,两辆由德国经销商驾驶。作为斯柯达的特邀中国嘉宾,我将和他搭档驾驶29号车,一辆黄色的SKODA 1101 ROADSTER(跑车)。程远老师将和苏雅客搭档驾驶30号车,一辆绿色的SKODA 1101敞篷车。


SKODA 1101 ROADSTER(跑车)


SKODA 1101

  产于1948年的SKODA 1101 ,是二战后在姆拉达·博莱斯拉夫生产的第一款车型,因为是双门汽车,所以被车迷亲切称为“Tudor”。(名称Tudor为英语“双门”的捷克版本)其搭载了排量为1.1L、32Ps马力的发动机,后方带有可折叠的敞篷。此外,它还衍生出四门房车、四门掀顶、敞篷汽车、厢式货车、救护车等车型,截止到1952年,SKODA 1101共生产了约8万台。

  而赛事主办方之一欧洲著名汽车杂志AUTO MOTOR SPORT主编和斯柯达车型与传播负责人Bernd Abel会驾驶斯柯达汽车赛车运动史上经典之作SKODA 1000 MB Rallye 参赛。

  该车的发动机也进行了改良,目前所搭载的1.3升4缸汽油发动机的功率可达90PS,最高时速更是达到了170公里。以中远程耐力著称的它曾参加过众多赛事,包括从伦敦至墨西哥和从巴拿马至阿拉斯加的耐力赛。

  最后当然不能少了汽车运动史上的传奇车型SKODA 130RS,这辆功勋彪炳的赛车在1977年的蒙特卡罗拉力赛1300ccm组别中,包揽一二名;又在1981年的欧洲场地车锦标赛上,六轮比赛中拿下满分,因平了宝马 635 取得的最好成绩,而创造了一个神话。这么一辆传奇赛车的驾驶者也绝非一般人,他就是多次夺得德国拉力赛冠军的著名车手马蒂亚斯寇尔(Matthias Kahle)。

  著名车手马蒂亚斯寇尔(Matthias Kahle)

  两辆经销商驾驶的车型分别是1926年的斯柯达430和1978年的斯柯达110 R。

  介绍完斯柯达参赛车型,Vita晃晃手中厚厚的路书和计时器开始介绍赛事规则。萨克森经典老爷车拉力赛,是整个欧洲三个最大的老爷车拉力赛之一。(其他两个为阿尔比斯山拉力赛、汉堡-柏林拉力赛)。它的与众不同之处是不单纯比竞速,而是在规定的时间到达规定的地点,不能过早也不能不迟到,记时分毫不差。每辆车的搭档要配合紧密,我和程老师作为副驾驶有很重要的职责,第一是看路书并给司机说方向;第二要计算出每个赛段的用时并提醒司机我们的用时;第三也是最难的,要在特殊赛道进行“速度检测”,从起点到终点,比如30米8秒钟,即30米要在8秒钟到,不是7秒9,也不是8秒1,主要目的就是赌时间,否则加时(分)或扣时(分),保持零加时(分)是最好的。这种被称为“WP/SS”的赛段往往是致胜的关键。三天三夜后,要把所有分算到一起,成绩最好的,拿到金奖。

  看到我们拿着专业计时器对照路书“笨拙”的换算时间,Vita安慰我们“虽然是拉力赛,但这属于“金色拉力赛”,慢慢开,很绅士,其实这是一种享受。”

  从Vita处得知,本届拉力赛有186辆经典老爷车以及38辆经典老爷摩托车参赛,年代跨度从1912年到90年初。参与的一般都是欧洲国家老爷车爱好者和收藏家,只有我们来自远方的亚洲。今年最古老的车是1912年美国的哈森(Hudson),最年轻的车来自是大众(VW)。本项赛事当地群众参与度非常高,每一年的时间都差不多,时间差在一周以内。

  在茨维考当晚,为了准备第二天的赛事,我们早早结束晚餐,回房熟悉路书,看着各种详尽路标、地名和交通标示以及抱着对Vita的信任,我进入了梦乡。

  第一天的“魔鬼”赛程

  酒店离赛事起点不远,第二天上午一早,我和程远老师分乘两辆“Tudor”早早来到发车广场,这里已是车的海洋,各种品牌的经典老爷车琳琅满目,当地群众三五成群的围在自己喜欢的老爷车前交流、拍照。我们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老爷车,立即分头去拍摄自己喜欢的经典车型。

  发车广场

  赛前的赛事说明会,所有车手齐聚一堂

  今年的赛事全长630公里,用三天时间完成三个赛程。当天(8月13日)的赛程共有三个赛段,全长125公里。从茨维考(Zwickau)出发途经米拉内镇(Meerane)、瓦尔登堡(Waldenburg)、霍恩施泰因-恩斯特塔尔(Hohenstein-Ernstthal)和萨琛林(Sachsenring)等12个镇回到茨维考

  8月中旬正值欧洲高温暴晒,但这并没有影响现场气氛和热情的观众。随着现场的参赛老爷车依次入场排序,在主持人的烘托下,现场气氛达到高潮。中午12点17分,斯柯达车队的29号车和30号车进入发车区,在主持人的介绍后接受两侧观众的致意与欢呼正式发车。

  SKODA 1101 ROADSTER

  1948年生产的SKODA 1101 曾服务于瑞士驻捷克大使馆

  刚开下发车台不久,前面不远就是个丁字路口,我还沉浸在现场气氛中没有回神,Vita已经问我下一步该怎么走了,我赶忙核对路书并给出正确方向,心想:“看来是玩真的啊!”打消了依赖Vita的念头,我打足精神开始履行我导航员的职责。

  通过实践我发现这比我昨晚想象的难多了,首先路况非常复杂,有十字路口、丁字路口、立交桥、铁路口、测速雷达、环岛、坡道、隧道、急转弯和各种村庄,每隔几百米或1-2公里就需要提前告诉车手下面的路况和距离,有时现场的道路标识跟路书上还不完全相同,需要参照旁边的建筑物加以确定。这还不算,我还要跟一路上两侧热情的观众进行互动,用蹩脚的德语、捷克语高喊“你好!”。碰上可爱的小朋友还要给他们分发斯柯达精心准备的糖果、车模、图册。

  遇到特殊赛段(WP/SS)需要记时检测前,我还要准备Vita和我的计时器,参照路书迅速算出并设定好我们需要的用时,运气好时只有一段记时关卡,多时会碰上连续三个记时关卡,甚至会碰上秘密关卡(不提前告知你的秘密赛段,时间由你临时估算)。

  萨克森老爷车拉力赛观众参与度非常高

  副驾驶导航员不仅要指路还要跟观众互动、分发礼品

  第一天赛段尾声还进行了三圈赛道测速赛

  进入特殊赛段(WP/SS),从起点发车我要开始对照之前设定好的计时器开始倒计时并大声喊出数字,而驾驶员则需要全神贯注的操控汽车,全凭听到的数字来矫正距离,一会猛踩刹车、一会给一脚油,最终分秒不差的到达设有电子监控的终点,非常刺激。每当我们成功通过一个特殊赛段,我和Vita都会松一口气并击掌庆祝,这个环节的设定体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一路上我们车前面和后面总会有其他参赛车辆,有时想偷懒,就想跟着他们就行了,但是Vita在道路确认上绝不参照前面的车,就像前面没有任何车似的,每到路口或者标识处时,他总是反复跟我确认,丝毫不受前车的影响。果然,没过多久就多次碰上走错路折返回来的其他参赛车。我心里顿时更加信任和钦佩这位认真、专业的好搭档。

  经过4个多小时的征程,我们顺利完赛并回到茨维考发车点。斯柯达车队6辆车全部顺利完赛,不少老爷车发烧友和小朋友找我们签名,托斯柯达福过了把明星瘾。当天晚上,Vita兴奋的告诉我,我们拿到了一个赛段冠军,得知这个消息后我一天的疲劳顿时散去,早早休息准备第二天的赛程。

  程远老师老当益壮,完赛后精神丝毫不减

  再接再厉第二天

  经过第一天的实践和好成绩的鼓励,我不仅对导航员的“业务”更加熟练,也增强了不少信心,摩拳擦掌希望再拿个冠军。第二天赛程全长270公里,共有5个赛段,赛道将会从德国延伸进入捷克境内并再次返回德国,最终抵达易北河畔的萨克森首府德累斯顿(Dresden),大众汽车著名的玻璃工厂就在这里。这一天的赛道大部分是沿着德国-捷克的边境线由西向东最后北上到达终点,比第一天赛程长了一倍多,天气还是异常的炎热,预示着今天比赛将更加艰难。

  每到休息时,Vita总要和我讨论本赛段的感受和我们的策略

  比赛发车前,我们收到组委会赛道路线调整通知,有一页路书需要更新,这让我有一些紧张。发车后发现今天赛程路况更加复杂了,不仅有高速路段还有很多穿越小村庄的羊肠小道,每到一个分叉路口往往面对的不是一个十字路口或丁字路口而是五岔道、六岔道。坡道更多,这对老爷车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有的坡道非常陡,老爷车在攀爬时就像一个70、80岁的老爷爷在登山。因为时间久远,老爷车的档位真的很难挂,有的坡道路段我很有跳下车推一把的冲动,但Vita的驾驶技术真不是盖的,面对复杂路况他总能轻松应对。

  不过路两旁如画的田园风光和热情的守候在路旁的观众给了我们很大的动力。沿途的当地民众有的坐在自家门前的长椅上,有的坐在路边大树下,有的站在桥头,有的站在远处的山坡上三五成群,挥手呼喊着给我们打气加油。当然还有一群群欢乐的孩子,很羡慕他们这么小就能感受这种汽车文化氛围。

  比赛的严酷也反应在参赛车辆承受度上,沿途有好几辆参赛车熄火、抛锚、发动机过热导致水箱烧干。还好我们车队的29号车、30车一直表现优越除了到达分赛段和中途加了次油以外基本没有停下过。而同属车队的SKODA 130RS和SKODA 1000 MB Rallye这两款拉力赛冠军常客,对比赛更是游刃有余,经常轰鸣着马达声跟喇叭飞速从我们声旁飞速驶过。我们在羡慕嫉妒恨的同时也不忘萨克森拉力赛比赛宗旨,我们比的是时间精确度,不以速度论高低。(其实是安慰自己)

  比起昨天的比赛,我不仅可以熟练的指路并且会主动提前把特殊测速关卡的时间计算好告知Vita。每个赛段的用时我也能不经Vita提醒及时的填写到记时单上。Vita表示我进步很快,我告诉他中国有句谚语“一回生二回熟嘛!”

  沿途热情观众

  提交成绩表确认并盖章,保证你不会绕道或者作弊

  程远老师跟苏雅客讨论路线


 


  斯柯达车队车手全家福

  车队抵达德累斯顿易北河畔大桥,这里有热情的观众和爽口的啤酒等着我们。晚上参赛的所有车手开了个大Party,在会餐时结识了很多车手朋友。每年这项赛事的参赛者都来自意大利、英国、奥地利、德国、捷克、西班牙、法国、瑞典等地,基本涵盖整个欧洲,都是老爷车收藏爱好者或是较富有的喜欢汽车文化、竞赛氛围的夫妇、朋友。

  这位德国大爷已经70岁了,见到我很热情,原来他的女朋友是中国人(是的,是女朋友)。他和他的搭档驾驶一辆阿尔维斯(Alvis)老爷车,很遗憾,他们在第一天就因为汽车发动机出问题而退出了比赛。“但是我们还是会继续自驾另一辆备用车(但不是老爷车)跟着比赛车队走,一路感受此次比赛的氛围,我们就是喜欢这样的活动!”

  完美收官

  8月15日,我们从德累斯顿出发,最后这天赛程要经过230公里的环形路线并一进一出捷克后最终再绕回到德累斯顿抵达终点大众玻璃工厂。当天有5个赛段,比赛成绩对于整个比赛总成绩至关重要。可能是由于之前的比赛消耗太大,Vita很疲劳,我的注意力远不及前两天,中途有几次对路线判断错误,好在Vita及时的发现并纠正。

  当我们远远看着德累斯顿上空黑压压的雷雨层(国外空气太好了,雷雨层看着很清晰,感觉离地很近)并逐渐接近时,很担心被浇成落汤鸡。(我们的29、30号车都是敞篷车…)当进城后发现我们很幸运的躲过了大暴雨,一路上遍地都是被打落的树枝、树叶,甚至整棵倒下的大树和一滩滩很深的积水。最令我们感动的是,70高龄的程远老师在暴晒和长时间比赛中始终与我们在一起,坚持不去工作车休息,让斯柯达团队纷纷竖起大拇指。

  最终我们顺利抵达目的地大众玻璃工厂,在道路两侧热情的观众的欢呼声中我们驶过终点线。


  斯柯达团队顺利抵达终点,背后是大众玻璃工厂


颁奖典礼

  晚上的颁奖典礼上,我们的 29号车SKODA 1101 ROADSTER获得全赛段1947-1961组别的亚军和一个赛段冠军,这也是斯柯达参加此项赛事以来的最好成绩。当然这主要归功于Vita高超的驾驶技巧。今年赛程的很多路线和地方Vita也是第一次接触,这很不容易。能够成为团队的一员,我跟程远老师非常开心和荣幸。

  此次欧洲之行,我们领略了捷克的优美风光,了解了斯柯达悠久深厚的历史,感悟了斯柯达品牌的活力,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