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企业新闻 > 正文

连续5天涨停 力帆神秘“操盘手”现身

2015-06-04 10:03出处:汽车商报 [原创]责编:田大鹏

  【见习记者 赵成】6月2日,随着沪指逼近5000点大关,“七连阳”、“一字板”不绝于耳,巨大的财富效应吸引着场外资金持续入市。

  5月25日晚间,力帆股份发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募集资金52亿元,重点布局新能源车发展,之后力帆股份一连出现5个涨停,在资本市场引起了强烈关注。不少业界人士质疑,力帆早就开始打造新能源汽车,此时再次打出这个概念,是否涉嫌炒作?

  重大利好促成5涨停

  5月31日晚间,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力帆股份,601777)公告称,拟于6月8日与阿里巴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书,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在汽车销售、汽车金融、营销推广、汽车后市场服务、国际业务等5个领域开展战略合作。

  此外,根据双方业务发展的需要,还将在二手车交易及置换、国际业务、“村淘”项目、支付宝接入、大数据商业化等方面展开合作。

  力帆股份表示,此次战略合作有利于推动公司及下属控股子公司汽车营销体系与合作方网络平台的线上优势嫁接,拓展和延伸公司业务产业链,并带来汽车销售领域的销售模式革新,加快公司业务转型。

  6月1日,受消息利好刺激,力帆股份再封“一字板”,这已经是该股自5月26日复牌以来连续走出的第5个涨停,报23.60元,股价创历史新高。

  神秘操盘手

  就在6天之前的5月25日晚间,力帆股份发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募集资金52亿元,打造包括能源站、锂电芯、电机电控、变速器、新车平台开发等在内的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根据公告,力帆股份本次拟向9名特定对象发行4.3亿股股份,价格为12.08元/股,共募集资金52亿元,全部用于智能新能源汽车能源站项目、智能新能源汽车60亿瓦时锂电芯项目、30万台智能新能源汽车电机和电控项目、30万台智能新能源汽车变速器项目、智能新能源新车平台开发项目以及偿还部分公司债券及银行借款。

  力帆股份本次发行对象为控股股东力帆控股、陈卫、财通资产拟设立的资产管理计划、建信昆仑资产管理计划、西证渝富成长、泓信资本、民生证券、国联证券拟设立的资产管理计划和力扬实业共9名特定对象。其中,财通资产拟设立的资产管理计划由力帆股份及关联方的董监高及骨干员工共同出资设立,建信基金管理的建信昆仑资产管理计划包括建信昆仑10号、11号、12号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

  此次最为抢眼的还是力帆股份新聘任的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陈卫,他将斥资5亿元,认购4139万股。据记者调查了解,力帆股份拟向陈卫以每股12.80元的价格定向增发4139万股。若以力帆股份5月29日收盘价21.45元计算,陈卫短短5天将“获利”3.58亿元。虽然这些股份是限售股,要锁定36个月,但可以用来质押融资和协议转让。

  资料显示,现年59岁的陈卫曾任信威通信总裁长达11年。其在任期间,信威通信年销售额突破2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陈卫还是SCDMA/McWiLL无线通信技术的创始人之一,分别于2001年和2004年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如今,陈卫及其团队又在从事智能新能源汽车、物联网和车联网的技术和运营,成立了重庆无线绿洲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无线绿洲)。

  据悉,无线绿洲注册资本1344万元,陈卫占76.48%,无线绿洲自主开发了eWIN宽带多媒体集群指挥系统,将为力帆智能新能源汽车行业信息化提供宽带无线互联/物联平台。

  此次力帆股份公告,拟收购该公司100%股权,成为力帆股份全资子公司。而陈卫也将成为帆股份第三大股东,未来董事会董事将有陈卫一席之地。有业内人士认为,陈卫未来将实际操盘力帆股份的新能源汽车板块。

  欲弯道超车不能只玩“概念”

  对于此次变革,力帆股份董事会秘书汤晓东形容为“力帆二次创业”。与以往不同的是,打出了“智能新能源汽车”的概念,而且提出的能源站换电运营模式,是力帆股份首创的商业模式。

  该公司表示,要在汽车领域实现“后来居上”就必须在巩固发展传统燃油汽车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力帆股份已经确定了“智能新能源汽车、互联网能源服务商、互联网+”的发展战略思路。

  当前阻碍新能源汽车推广的主要瓶颈为:消费者购买成本高而生产厂商又不赚钱,电池使用寿命导致的“电池恐惧”,电池续航里程短导致的“里程忧虑”,充电模式下的充电时间过长、快充对传统电力传输网络负载过大等。

  此次,力帆股份新能源汽车募投项目核心为换电模式的能源站项目,总投资10.6亿元,即用户对电池采用租用的方式,能源站在换电模式下可以实现三分钟之内自动更换电池。

  每个能源站计划征地约3 亩,建筑面积约1900平方米,通过新增设备、配套及公用设施,建成后每个站满足约5000 辆新能源汽车的充换电配套。

  以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和使用成本为例,在力帆能源站的运营模式下,消费者第一次换电时,对其购车时电池的大部分对价进行回购,剩余部分转作租赁押金。从“买电池”模式到“租电池”模式的转换,消费者通过每次支付电池租金和充电电费的方式租用电池,电池的租赁、保养和维修都由能源站负责。通过这种模式,消费者使用费用比平均油耗费用低30%以上,大幅降低了消费者的使用成本。

  力帆股份董事会秘书汤晓东表示:“力帆发力新能源汽车,通过二次创业发展壮大。新能源汽车顺应了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的时代潮流,有助于公司调整产品结构,促进转型升级,从而实现力帆股份在行业的弯道超车。”

  据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年度报告显示,力帆股份乘用车销量达到13.54万台,实现销售收入74.85亿元。其中,乘用车出口69628 台,同比增长38.45%,成为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前五名企业中唯一增长的企业。尽管如此,力帆也并未完成当年定下18.9万辆的年销售目标。

  近日,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力帆汽车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起步较早,但旗下产品力帆320ev、力帆620ev等纯电动车型上市时间均未到1年,目前仍属于起步阶段,在销量上尚未打开局面,而在市场推广速度上也并不理想。力帆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与国家的鼓励政策必不可分,此次可视作是力帆的一次转型良机,而在其传统车型依然未能得到认可的情况下,强行推动新能源汽车很难有所作为。

责任编辑:田大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V讯网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连续5天涨停 力帆神秘“操盘手”现身

2015-06-04 出处:汽车商报 [原创] 责编:田大鹏

  【见习记者 赵成】6月2日,随着沪指逼近5000点大关,“七连阳”、“一字板”不绝于耳,巨大的财富效应吸引着场外资金持续入市。

  5月25日晚间,力帆股份发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募集资金52亿元,重点布局新能源车发展,之后力帆股份一连出现5个涨停,在资本市场引起了强烈关注。不少业界人士质疑,力帆早就开始打造新能源汽车,此时再次打出这个概念,是否涉嫌炒作?

  重大利好促成5涨停

  5月31日晚间,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力帆股份,601777)公告称,拟于6月8日与阿里巴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书,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在汽车销售、汽车金融、营销推广、汽车后市场服务、国际业务等5个领域开展战略合作。

  此外,根据双方业务发展的需要,还将在二手车交易及置换、国际业务、“村淘”项目、支付宝接入、大数据商业化等方面展开合作。

  力帆股份表示,此次战略合作有利于推动公司及下属控股子公司汽车营销体系与合作方网络平台的线上优势嫁接,拓展和延伸公司业务产业链,并带来汽车销售领域的销售模式革新,加快公司业务转型。

  6月1日,受消息利好刺激,力帆股份再封“一字板”,这已经是该股自5月26日复牌以来连续走出的第5个涨停,报23.60元,股价创历史新高。

  神秘操盘手

  就在6天之前的5月25日晚间,力帆股份发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募集资金52亿元,打造包括能源站、锂电芯、电机电控、变速器、新车平台开发等在内的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根据公告,力帆股份本次拟向9名特定对象发行4.3亿股股份,价格为12.08元/股,共募集资金52亿元,全部用于智能新能源汽车能源站项目、智能新能源汽车60亿瓦时锂电芯项目、30万台智能新能源汽车电机和电控项目、30万台智能新能源汽车变速器项目、智能新能源新车平台开发项目以及偿还部分公司债券及银行借款。

  力帆股份本次发行对象为控股股东力帆控股、陈卫、财通资产拟设立的资产管理计划、建信昆仑资产管理计划、西证渝富成长、泓信资本、民生证券、国联证券拟设立的资产管理计划和力扬实业共9名特定对象。其中,财通资产拟设立的资产管理计划由力帆股份及关联方的董监高及骨干员工共同出资设立,建信基金管理的建信昆仑资产管理计划包括建信昆仑10号、11号、12号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

  此次最为抢眼的还是力帆股份新聘任的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陈卫,他将斥资5亿元,认购4139万股。据记者调查了解,力帆股份拟向陈卫以每股12.80元的价格定向增发4139万股。若以力帆股份5月29日收盘价21.45元计算,陈卫短短5天将“获利”3.58亿元。虽然这些股份是限售股,要锁定36个月,但可以用来质押融资和协议转让。

  资料显示,现年59岁的陈卫曾任信威通信总裁长达11年。其在任期间,信威通信年销售额突破2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陈卫还是SCDMA/McWiLL无线通信技术的创始人之一,分别于2001年和2004年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如今,陈卫及其团队又在从事智能新能源汽车、物联网和车联网的技术和运营,成立了重庆无线绿洲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无线绿洲)。

  据悉,无线绿洲注册资本1344万元,陈卫占76.48%,无线绿洲自主开发了eWIN宽带多媒体集群指挥系统,将为力帆智能新能源汽车行业信息化提供宽带无线互联/物联平台。

  此次力帆股份公告,拟收购该公司100%股权,成为力帆股份全资子公司。而陈卫也将成为帆股份第三大股东,未来董事会董事将有陈卫一席之地。有业内人士认为,陈卫未来将实际操盘力帆股份的新能源汽车板块。

  欲弯道超车不能只玩“概念”

  对于此次变革,力帆股份董事会秘书汤晓东形容为“力帆二次创业”。与以往不同的是,打出了“智能新能源汽车”的概念,而且提出的能源站换电运营模式,是力帆股份首创的商业模式。

  该公司表示,要在汽车领域实现“后来居上”就必须在巩固发展传统燃油汽车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力帆股份已经确定了“智能新能源汽车、互联网能源服务商、互联网+”的发展战略思路。

  当前阻碍新能源汽车推广的主要瓶颈为:消费者购买成本高而生产厂商又不赚钱,电池使用寿命导致的“电池恐惧”,电池续航里程短导致的“里程忧虑”,充电模式下的充电时间过长、快充对传统电力传输网络负载过大等。

  此次,力帆股份新能源汽车募投项目核心为换电模式的能源站项目,总投资10.6亿元,即用户对电池采用租用的方式,能源站在换电模式下可以实现三分钟之内自动更换电池。

  每个能源站计划征地约3 亩,建筑面积约1900平方米,通过新增设备、配套及公用设施,建成后每个站满足约5000 辆新能源汽车的充换电配套。

  以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和使用成本为例,在力帆能源站的运营模式下,消费者第一次换电时,对其购车时电池的大部分对价进行回购,剩余部分转作租赁押金。从“买电池”模式到“租电池”模式的转换,消费者通过每次支付电池租金和充电电费的方式租用电池,电池的租赁、保养和维修都由能源站负责。通过这种模式,消费者使用费用比平均油耗费用低30%以上,大幅降低了消费者的使用成本。

  力帆股份董事会秘书汤晓东表示:“力帆发力新能源汽车,通过二次创业发展壮大。新能源汽车顺应了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的时代潮流,有助于公司调整产品结构,促进转型升级,从而实现力帆股份在行业的弯道超车。”

  据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年度报告显示,力帆股份乘用车销量达到13.54万台,实现销售收入74.85亿元。其中,乘用车出口69628 台,同比增长38.45%,成为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前五名企业中唯一增长的企业。尽管如此,力帆也并未完成当年定下18.9万辆的年销售目标。

  近日,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力帆汽车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起步较早,但旗下产品力帆320ev、力帆620ev等纯电动车型上市时间均未到1年,目前仍属于起步阶段,在销量上尚未打开局面,而在市场推广速度上也并不理想。力帆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与国家的鼓励政策必不可分,此次可视作是力帆的一次转型良机,而在其传统车型依然未能得到认可的情况下,强行推动新能源汽车很难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