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言论 > 正文

重新定义汽车标准 弯道超车有无可能

2014-05-15 16:02出处:孙晓红 [原创]责编:赵颖

        导语:传统汽车技术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几乎达到了极致。任何一项多么先进的技术,也就只能得到燃效上几个百分点的提高,而且由于汽车各总成的协同作战问题,这百分之几也未必就能达到。而与此同时,带来的风险却呈几何倍地提高。车辆用电驱动,应该是最可能最可行最便捷最合理的方式。

        一段时间以来,关注汽车质量和投诉问题占用我太多时间。坦率地讲,这些投诉,除了一些服务质量引发之外,新技术的采用导致的质量问题和维权问题非常多。这些投诉也多数集中在一些豪华车和新车型、新技术上面,比如宝马的VANOS配气机构、大众的双离合、比较高压缩比的涡轮增压引起的问题、以及烧机油的问题。而一般采用自然吸气、爱信自动变速箱的日系汽车,倒少有集中性问题爆发。

        于是德系的消费者,就抛德系转日系。

        消费者固然有自己的想法,也有权力选择,也有权力抱怨买到的商品没有得到相应的质量保障和服务。但是,作为采用新技术的企业,是不是觉得有些冤?

        汽车是个科技的载体,几乎人类科学的新技术新产品都会搭载其上,而且,由于石源能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人们对于空气和环境要求的提高,使得提高燃效追求新技术成为必然。所以,不追求新技术的企业,是几乎没有生存希望的。就算是我们中国,也在一步步地提高燃效标准,对于汽车的排放,要求越来越高。所以,那些企业也不必觉得冤,再说了,投放了新技术,你的售价自然包含了这部分成本,出问题的车是少数,大部分车还是让你赚到了足够多的钱。所以,该负的责任你得负,不冤。

        还是说新技术的问题。

        长期以来,欧系由于欧洲对于环保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涡轮增压以及各种配气机构、双离合等大行其道,而日系则一直采用不紧不慢的步伐,采用自然吸气、自动变速箱等比较成熟的技术。所以,当德系在中国风生水起之时,日系日薄西山;无往不复,无陂不平,当德系的新技术出现各种问题时,人们便又对日系的稳定心向往—而忘了它的平庸。

        传统汽车技术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几乎达到了极致。任何一项多么先进的技术,也就只能得到燃效上几个百分点的提高,而且由于汽车各总成的协同作战问题,这百分之几也未必就能达到。而与此同时,带来的风险却呈几何倍地提高。再加上现在的大规模化生产、全球采购,动不动就牵扯到全球范围的大召回。所花费的费用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对于品牌的损伤,也难以估量。

        也许,传统技术到了下坡路的时期啦。该有另外一种更适合时下形势的更新形式的新技术出来了。

        不用说也该知道,我说的更新技术的新技术,是电动车。

        到今天为止,所以能源形式里,电是最大的部分,而且,其余形式的,除了石油,多数也是转化成电能来利用。车辆用电驱动,应该是最可能最可行最便捷最合理的方式。

        所以,国家一直想要的弯道超车,不是没有道理,而是很有可能。而且,目前还是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一直致力于电池技术和电动车技术的比亚迪,是最被业界看好的。

        今年北京车展上,朴实的王传福在发布会上详尽地讲解着他们的542战略:5代表百公里加速5秒以内,4代表全面极速电四驱,2代表百公里油耗2升以内。在机械时代,这三个数据指标或为豪车专属、或为性能极限。但在电动车领域和电子时代,比亚迪通过动力技术及电子技术的革新,打破旧有的汽车性能、安全、油耗标准,使5秒内的加速度不再是豪车专属而成为汽车性能标准,极速电四驱可实现全面搭载,2升油耗不再是梦想而成为普遍油耗标准。这一战略的首款车型就是唐,——唐,从性能、安全、油耗三方面重新定义汽车标准,助力中国汽车工业实现“弯道超车”。

        台下黑压压全是媒体,闪光灯闪成一片,人们的声浪几乎盖住了王传福的声音:他们惊艳之外,都不太相信比亚迪,不少人嘴上不说,心里一直在嘀咕:弯道超车?不太可能吧。

        为什么不可能?当奔驰都看上比亚迪的电池以及电池管理技术时,当巴菲特持定比亚迪股票时,你们有怀疑是可以的;但是,当豪华的宝马因为传统技术出问题而备受质疑时,当大众为了节省10%的油耗而为复杂的DSG技术大伤脑筋时,为什么还要怀疑电动车是未来的方向?

        也许他们怀疑的不是电动车,他们怀疑的只是自己人。只是利用IT技术组装索尼笔记本电池的特斯拉,为什么却在中国受到追捧?当然不是说特斯拉不可取,至少他们IT人的思路就带来了一种可能,一股清风。

        当然,新技术有新技术的风险,但是,一来电动车还是刚刚起步,可以改进的空间很大,不必要冒很大的风险采用不可靠的技术,二来,比亚迪规模尚小,船小好调头,至少不会像宝马和大众这样弄得沸反盈天。

       还是那句话:你宁可相信宝马的VANOS,可是它断了凸轮轴螺栓了;你相信大众,可是它的DSG死亡闪烁了;你相信奥迪,可是它烧机油了;你相信奔驰,可是它臭气充满了车内……新技术都有风险,为什么你就不可以相信比亚迪,何况比亚迪可能的风险还只是在未来不是当下。至少比亚迪还不至于店大欺客,你何不给自己人一次机会,省得你一直被大店所欺?

        其实,大家都知道,早入行者,一定程度上是行业规则制定者。那么,比亚迪要重新定义汽车标准,也许真的不是开玩笑。历史经验证明,后来者,往往才是颠覆者。因为他们没有历史包袱,因为他们是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不过,也在此提醒比亚迪一句:没有谁的产品100%令人满意,就算你规模不大,也还是会有抱怨,所以,售后服务一定要做好,不要拖了技术的后腿。看看那些豪车主的抱怨,真觉得,售后,其实比售前售中重要。有理想呢技术固然重要,可是定义一个行业的标准却不容易,你首先得要做到让大多数人满意。

        那些前人,奔驰宝马奥迪福特大众丰田本田, 谁不是走过这个阶段呢,付出多得到少的创品牌阶段。你创立了标准,站到了行业前锋,那时,你也可以过度消费一下你的品牌美誉度。现在,还是多付出吧。

        不过,就算你走到了那一步,定义了行业标准,还是希望你不要店大欺客才是。

 

责任编辑:赵颖 
V讯网

重新定义汽车标准 弯道超车有无可能

2014-05-15 出处:孙晓红 [原创] 责编:赵颖

        导语:传统汽车技术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几乎达到了极致。任何一项多么先进的技术,也就只能得到燃效上几个百分点的提高,而且由于汽车各总成的协同作战问题,这百分之几也未必就能达到。而与此同时,带来的风险却呈几何倍地提高。车辆用电驱动,应该是最可能最可行最便捷最合理的方式。

        一段时间以来,关注汽车质量和投诉问题占用我太多时间。坦率地讲,这些投诉,除了一些服务质量引发之外,新技术的采用导致的质量问题和维权问题非常多。这些投诉也多数集中在一些豪华车和新车型、新技术上面,比如宝马的VANOS配气机构、大众的双离合、比较高压缩比的涡轮增压引起的问题、以及烧机油的问题。而一般采用自然吸气、爱信自动变速箱的日系汽车,倒少有集中性问题爆发。

        于是德系的消费者,就抛德系转日系。

        消费者固然有自己的想法,也有权力选择,也有权力抱怨买到的商品没有得到相应的质量保障和服务。但是,作为采用新技术的企业,是不是觉得有些冤?

        汽车是个科技的载体,几乎人类科学的新技术新产品都会搭载其上,而且,由于石源能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人们对于空气和环境要求的提高,使得提高燃效追求新技术成为必然。所以,不追求新技术的企业,是几乎没有生存希望的。就算是我们中国,也在一步步地提高燃效标准,对于汽车的排放,要求越来越高。所以,那些企业也不必觉得冤,再说了,投放了新技术,你的售价自然包含了这部分成本,出问题的车是少数,大部分车还是让你赚到了足够多的钱。所以,该负的责任你得负,不冤。

        还是说新技术的问题。

        长期以来,欧系由于欧洲对于环保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涡轮增压以及各种配气机构、双离合等大行其道,而日系则一直采用不紧不慢的步伐,采用自然吸气、自动变速箱等比较成熟的技术。所以,当德系在中国风生水起之时,日系日薄西山;无往不复,无陂不平,当德系的新技术出现各种问题时,人们便又对日系的稳定心向往—而忘了它的平庸。

        传统汽车技术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几乎达到了极致。任何一项多么先进的技术,也就只能得到燃效上几个百分点的提高,而且由于汽车各总成的协同作战问题,这百分之几也未必就能达到。而与此同时,带来的风险却呈几何倍地提高。再加上现在的大规模化生产、全球采购,动不动就牵扯到全球范围的大召回。所花费的费用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对于品牌的损伤,也难以估量。

        也许,传统技术到了下坡路的时期啦。该有另外一种更适合时下形势的更新形式的新技术出来了。

        不用说也该知道,我说的更新技术的新技术,是电动车。

        到今天为止,所以能源形式里,电是最大的部分,而且,其余形式的,除了石油,多数也是转化成电能来利用。车辆用电驱动,应该是最可能最可行最便捷最合理的方式。

        所以,国家一直想要的弯道超车,不是没有道理,而是很有可能。而且,目前还是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一直致力于电池技术和电动车技术的比亚迪,是最被业界看好的。

        今年北京车展上,朴实的王传福在发布会上详尽地讲解着他们的542战略:5代表百公里加速5秒以内,4代表全面极速电四驱,2代表百公里油耗2升以内。在机械时代,这三个数据指标或为豪车专属、或为性能极限。但在电动车领域和电子时代,比亚迪通过动力技术及电子技术的革新,打破旧有的汽车性能、安全、油耗标准,使5秒内的加速度不再是豪车专属而成为汽车性能标准,极速电四驱可实现全面搭载,2升油耗不再是梦想而成为普遍油耗标准。这一战略的首款车型就是唐,——唐,从性能、安全、油耗三方面重新定义汽车标准,助力中国汽车工业实现“弯道超车”。

        台下黑压压全是媒体,闪光灯闪成一片,人们的声浪几乎盖住了王传福的声音:他们惊艳之外,都不太相信比亚迪,不少人嘴上不说,心里一直在嘀咕:弯道超车?不太可能吧。

        为什么不可能?当奔驰都看上比亚迪的电池以及电池管理技术时,当巴菲特持定比亚迪股票时,你们有怀疑是可以的;但是,当豪华的宝马因为传统技术出问题而备受质疑时,当大众为了节省10%的油耗而为复杂的DSG技术大伤脑筋时,为什么还要怀疑电动车是未来的方向?

        也许他们怀疑的不是电动车,他们怀疑的只是自己人。只是利用IT技术组装索尼笔记本电池的特斯拉,为什么却在中国受到追捧?当然不是说特斯拉不可取,至少他们IT人的思路就带来了一种可能,一股清风。

        当然,新技术有新技术的风险,但是,一来电动车还是刚刚起步,可以改进的空间很大,不必要冒很大的风险采用不可靠的技术,二来,比亚迪规模尚小,船小好调头,至少不会像宝马和大众这样弄得沸反盈天。

       还是那句话:你宁可相信宝马的VANOS,可是它断了凸轮轴螺栓了;你相信大众,可是它的DSG死亡闪烁了;你相信奥迪,可是它烧机油了;你相信奔驰,可是它臭气充满了车内……新技术都有风险,为什么你就不可以相信比亚迪,何况比亚迪可能的风险还只是在未来不是当下。至少比亚迪还不至于店大欺客,你何不给自己人一次机会,省得你一直被大店所欺?

        其实,大家都知道,早入行者,一定程度上是行业规则制定者。那么,比亚迪要重新定义汽车标准,也许真的不是开玩笑。历史经验证明,后来者,往往才是颠覆者。因为他们没有历史包袱,因为他们是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不过,也在此提醒比亚迪一句:没有谁的产品100%令人满意,就算你规模不大,也还是会有抱怨,所以,售后服务一定要做好,不要拖了技术的后腿。看看那些豪车主的抱怨,真觉得,售后,其实比售前售中重要。有理想呢技术固然重要,可是定义一个行业的标准却不容易,你首先得要做到让大多数人满意。

        那些前人,奔驰宝马奥迪福特大众丰田本田, 谁不是走过这个阶段呢,付出多得到少的创品牌阶段。你创立了标准,站到了行业前锋,那时,你也可以过度消费一下你的品牌美誉度。现在,还是多付出吧。

        不过,就算你走到了那一步,定义了行业标准,还是希望你不要店大欺客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