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言论 > 正文

弃“弯道超车”,改梦“汽车强国”?

2014-04-01 09:30出处:钟师 [转载]责编:陈冬菊

        中国汽车业除了产车历来还盛产各种形式的口号,“弯道超车”烟火自熄,紧接冒出“汽车强国”的口号。问题是做“汽车强国”能跳过先做“汽车大国”阶段吗?已是世界的“产销大国”便是“汽车大国”吗?本国乘用车品牌的市场份额只占到1/3,其利润不到1/10,还配称“汽车大国”吗?

        “弯道超车”变道“汽车强国”

        自从去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公报”发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音后,有关部门也都纷纷拿出表决心的口号来,比如本月初商务部提出把我国“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同期工信部则提出把我国“从汽车大国建设成为汽车强国”。这反映通过多年来从“求大”到“做大”后,从各行各业到政府部门确实开始认识到“大而无当”的问题。

        “大而不强”产业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瓶颈模式,而且更具不稳定性。中国汽车市场无疑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国家新车市场,但这个“汽车大国”本身并不是货真价实的“汽车大国”,因为在乘用车市场上,自主品牌份额仅有合资外方品牌的一半,还远未到分庭抗礼的程度,欲做“汽车强国”前首先要跨国“汽车大国”这道门槛,如果本国汽车品牌在本国市场上不能超过外来汽车品牌,充其量只能称为“代工大国”,更甭提什么“汽车强国”了。看来现实目标先应坐实“汽车大国”,然后再议“汽车强国”。

        中央版的“中国梦”推出后,不同部门的“N种强国”版迅即配套上。汽车强国的提法出现已有几年,只是到今年“两会”前声音突然又被放大。中国搞汽车工业的年头有60年之久,搞中外合资的年头也有30年之长,等到外国品牌(哪怕是国产)占据了乘用车市场份额的2/3后才突然提出搞汽车强国,这本身就有几分黑色幽默。人们不禁要问10年前、20年前颁布新旧两版汽车产业政策中为何不早早导入建设汽车强国的概念?10年前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所提出的成为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国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两个目标早已超时超额完成,代价就是中国乘用车市场份额2/3是由外资品牌占据,几乎所有先进技术的供应商皆由外资主导。这不仅让人得出一个简单的逻辑判断,自主品牌羸弱的市场结局印证了前后两轮的汽车产业政策的严重失利、失误和失判,因为在审批制严控一切行业资源下,让外资品牌在本国市场上“反客为主”的产业政策能自圆其说是正确的。

        换言之,中国原有的汽车产业政策有意或无意地辅佐了全球汽车巨头率先实现了“中国梦“,把中国汽车市场变成了他们最大的海外市场或者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不但没让中国车企做大,更不可能做强。跨国车企不应受到任何指责,全球扩张是跨国公司的天性,中国企业成为跨国公司也一样要进行全球扩张,正像华为那样。城门失守、殃及池鱼,责任全在于“守城人”。若不看清行业历史沿革和不厘清各种束缚中国企业自强自立的“陈规陋习”,空谈建设“汽车强国”只能是一场自欺欺人的“白日梦”,而归不入真正的“中国梦”。

责任编辑:陈冬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