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人车志 > 正文

成名中国的范安德

2013-06-24 15:20出处:V讯网 [原创]责编:杜洋

        不几日,上海车展就要拉开帷幕,我又收到老朋友范安德邀请,在车展期间会面。2010年,卸任大众中国CEO并升任斯柯达全球董事长以来,尽管距离远了,但我和“老范”仍旧保持频繁会面。每次见面,范安德对斯柯达未来的发展都有很多话说,但说来说去最后的重心还是中国。我知道,老范虽然离开了中国、去了斯柯达,但他的心从未远走。

        2005年,大众在华事业跌入谷底,几年内市场份额从2001年的50%急速下滑至18%,盈利也不断下降,甚至出现亏损。这个时候上任大众中国一把手的老范可谓临危受命。当时,很多人认为,面对美系、日系车企的攻势,大众想要扭转乾坤千难万难。然而,幸运的是,大众选对了人,范安德正是那种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人。
 

        人常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上任之初,范安德却并不急于求成,而是选择“微服私访”、摸底市场,大众及竞争对手的4S店,甚至路边小店都成了他探访的目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之后,范安德连续祭出了自己的“王牌”:2007年,大众“动力总成战略”出台,一举在技术层面建立了持续至今的领先优势;一年后,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奥运战略”则不仅让大众在品牌影响力和文化号召力上再次甩开了竞争对手,也在销量上刷新历史记录。
 

        初战告捷,但范安德并未安于成绩。2008年末,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中国经济和汽车市场是否会受波及、一时间众说纷纭。在年底的一次会面中,范安德对我说:“根据我的判断,中国经济和中国汽车还会以较高速度增长,大众对中国有信心、还将继续加大投入”。当时,在跨国公司中国区领导中,他是第一个敢于下这样乐观又大胆判断的人。老范身边的工作人员对我讲,得出这个判断,范安德花了大力气研究世界和中国经济局势,并不是信口开河。从那时起,我开始对老范另眼相看,虽说他不是跨国车企全球一把手,但称得上具有全球视野的战略家。
 

        有了这个判断做基础,2009年,大众中国果断推出“南方战略”,锋芒直指长期被日系竞争对手把持的华南市场,随着一汽-大众佛山基地的初步建成,大众在中国的布局实现了均衡。外界普遍认为,“南方战略”可以说是范安德留给大众中国的最大遗产,它为大众今后至少10年的继续扩张提供了“物理”保障。
 

        在中国5年,范安德雷厉风行、果敢刚强,在外界看来甚至有些“专横”和“咄咄逼人”,但真实的老范却也有智慧、圆融的一面,只知道什么时候该发声,什么时候该沉默、什么事要大张旗鼓地讲、什么事要谨慎地说。2008年,上海大众推出第一款由中方深度参与并主导定型的A级车朗逸。当时,范安德作为大众中国总裁并不是朗逸的直接推动者,朗逸模式是否行得通也还是未知数。之后,朗逸大卖,范安德说话了。在他位于北京东郊的家中,老范对我说,朗逸也是我的“亲儿子”。或许,正是由于这种“聪明劲”,5年的中国生涯,无论是大众全球高层还是中方合作伙伴都给了范安德很高的评价。
 

        2010年,范安德接到“调令”准备前往捷克就任斯柯达董事长之前,大众中国的员工在北京前门附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送聚会。会上,范安德说,“我还不想走,想到要离开中国,几天都睡不好觉”,言及动情处,老范的眼里闪动泪光。的确,中国这片汽车热土给了范安德发挥能力的绝好空间、也实现了自己在大众职业生涯的巅峰,但他的心中还有很多的想法没来得及实现。
 

        最近3年,斯柯达在范安德的带领下在全球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并提出了2018年产销150万辆的宏伟目标。我想,这个数字在外界看来也许是个挑战,但范安德很可能早已成竹在胸。记得前年,他率领斯柯达一众高层到上海,与包括总经理张海亮在内的上海大众高管见面,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如何确保上海大众斯柯达品牌的销量以及未来在中国的规划。事后,他对我说,这次中国之行就是要把自己的信心带给中国。过往的经历告诉他,只要紧紧抓住中国市场,所有的梦想都有实现的可能。显然,在老范看来中国是他的福地。(作者:寰球汽车传媒总出版人 吴迎秋)

责任编辑:杜洋 

成名中国的范安德

2013-06-24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杜洋

        不几日,上海车展就要拉开帷幕,我又收到老朋友范安德邀请,在车展期间会面。2010年,卸任大众中国CEO并升任斯柯达全球董事长以来,尽管距离远了,但我和“老范”仍旧保持频繁会面。每次见面,范安德对斯柯达未来的发展都有很多话说,但说来说去最后的重心还是中国。我知道,老范虽然离开了中国、去了斯柯达,但他的心从未远走。

        2005年,大众在华事业跌入谷底,几年内市场份额从2001年的50%急速下滑至18%,盈利也不断下降,甚至出现亏损。这个时候上任大众中国一把手的老范可谓临危受命。当时,很多人认为,面对美系、日系车企的攻势,大众想要扭转乾坤千难万难。然而,幸运的是,大众选对了人,范安德正是那种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人。
 

        人常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上任之初,范安德却并不急于求成,而是选择“微服私访”、摸底市场,大众及竞争对手的4S店,甚至路边小店都成了他探访的目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之后,范安德连续祭出了自己的“王牌”:2007年,大众“动力总成战略”出台,一举在技术层面建立了持续至今的领先优势;一年后,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奥运战略”则不仅让大众在品牌影响力和文化号召力上再次甩开了竞争对手,也在销量上刷新历史记录。
 

        初战告捷,但范安德并未安于成绩。2008年末,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中国经济和汽车市场是否会受波及、一时间众说纷纭。在年底的一次会面中,范安德对我说:“根据我的判断,中国经济和中国汽车还会以较高速度增长,大众对中国有信心、还将继续加大投入”。当时,在跨国公司中国区领导中,他是第一个敢于下这样乐观又大胆判断的人。老范身边的工作人员对我讲,得出这个判断,范安德花了大力气研究世界和中国经济局势,并不是信口开河。从那时起,我开始对老范另眼相看,虽说他不是跨国车企全球一把手,但称得上具有全球视野的战略家。
 

        有了这个判断做基础,2009年,大众中国果断推出“南方战略”,锋芒直指长期被日系竞争对手把持的华南市场,随着一汽-大众佛山基地的初步建成,大众在中国的布局实现了均衡。外界普遍认为,“南方战略”可以说是范安德留给大众中国的最大遗产,它为大众今后至少10年的继续扩张提供了“物理”保障。
 

        在中国5年,范安德雷厉风行、果敢刚强,在外界看来甚至有些“专横”和“咄咄逼人”,但真实的老范却也有智慧、圆融的一面,只知道什么时候该发声,什么时候该沉默、什么事要大张旗鼓地讲、什么事要谨慎地说。2008年,上海大众推出第一款由中方深度参与并主导定型的A级车朗逸。当时,范安德作为大众中国总裁并不是朗逸的直接推动者,朗逸模式是否行得通也还是未知数。之后,朗逸大卖,范安德说话了。在他位于北京东郊的家中,老范对我说,朗逸也是我的“亲儿子”。或许,正是由于这种“聪明劲”,5年的中国生涯,无论是大众全球高层还是中方合作伙伴都给了范安德很高的评价。
 

        2010年,范安德接到“调令”准备前往捷克就任斯柯达董事长之前,大众中国的员工在北京前门附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送聚会。会上,范安德说,“我还不想走,想到要离开中国,几天都睡不好觉”,言及动情处,老范的眼里闪动泪光。的确,中国这片汽车热土给了范安德发挥能力的绝好空间、也实现了自己在大众职业生涯的巅峰,但他的心中还有很多的想法没来得及实现。
 

        最近3年,斯柯达在范安德的带领下在全球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并提出了2018年产销150万辆的宏伟目标。我想,这个数字在外界看来也许是个挑战,但范安德很可能早已成竹在胸。记得前年,他率领斯柯达一众高层到上海,与包括总经理张海亮在内的上海大众高管见面,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如何确保上海大众斯柯达品牌的销量以及未来在中国的规划。事后,他对我说,这次中国之行就是要把自己的信心带给中国。过往的经历告诉他,只要紧紧抓住中国市场,所有的梦想都有实现的可能。显然,在老范看来中国是他的福地。(作者:寰球汽车传媒总出版人 吴迎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