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稿 > 正文

白明:“一带一路”强化战略对接,深化产能合作

2016-11-17 15:30出处:V讯网 [原创]责编:田大鹏

  2016年11月17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汽车产业区域经济峰会”在福州市召开,寰球汽车作为峰会的合作媒体受邀参加。本届峰会以“‘一带一路’汽车产业新动力”为年度主题,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机遇、新能源汽车发展新思路展开研讨。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走出去的自身的发展不可分割。“一带一路”将中国与各国在促进理念沟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能源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等方面。“一带一路”强化战略对接,深化中国的产能合作。

  以下是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发言实录:

  “一带一路”目前已经有三年时间,未来,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地位越来越上升,特别是中国的角色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国际上的重大问题上,需要有中国的声音。特别是在未来贸易规则,投资规则诸多方面规则方面,中国声音对全球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未来主导全球贸易规则的过程中,中国的影响力应该充分发挥。

  中国过去在参与全球经济化中,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并不是十分有利,正如微笑曲线,目前处于附加值比较中端的部位,如果想要彻底改变这样的被动局面,一定要拿出自己的空间,我参与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相当于是人们的田地,你到人家的田地去种田。未来,中国在全球化中要发声,中国产业要改变不利地位不应该只到别人的田地去种田,应该拓展更多的空间。“一带一路”无疑有助于拓展国际市场与国际分工的空间,有了空间,就有话语权。

  平衡中西部的发展。过去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比较快,尽管这个产业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但总体上来说,制造业大国还是在东部,西部的发展一定要找到新的机遇,“一带一路”特别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无疑向西开放找到了更多的机会。实际上,也体现出双向开放的理念。

  “一带一路”本身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一带一路”的铺设本身是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的成长点与新的活力。可能跟汽车工业比较近的地方,是产能合作,产能跟制造业合作。产能合作不只是一个消化过剩产能的过程。如果把产能平移,改变不了未来产能过剩的局面,生产能力还在,只是换一个地方生产,全世界的产能格局没有改变,应该放到资源配置方面。并不是产业高耗能,高污染,就要放在其他国家。产能合作是拿优势方面跟其他的优势对接,把蛋糕做大。

  “一带一路”的倡议,是200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斯克斯坦提出的,在印度尼西亚又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个是“一带”,一个是“一路”真正叫“一带一路”是从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上升的高度。

  “一带一路”在国际上有人说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此为误解,马歇尔计划是二战之后美国和苏联两个阵营之间的争夺。“一带一路”的倡议,追求的是合作共赢,互利共盈,依靠中国和有关国家的多双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借用古代丝绸之路这个历史符号,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三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合作共同体。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深化改革的决议中强调,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从这个表态来看,对“一带一路”有两个表态特别重要,五中全会又从双向开放的角度诠释了“一带一路”。“一带一路”的表述需要规范,更多对外应该用倡议比较合适。G20以后开的“一带一路”工作会议,把“一带一路”的概念进一步丰富了。丝绸之路有四条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等。

  我国在提出“一带一路”以前,世界丝绸之路的版本有几个,美国曾经搞过“一带一路”,美国国会甚至推动了丝绸之路的法案,重点是中亚国家的能源南下等目标。但是,因为没有得到中俄两国的配合,项目完全推不动。还有1930年联合国提出的丝绸之路计划,再一个是日本启动的丝绸之路计划,目的也是为了保障日本的能源部门,甚至日本与中亚五过还定期召开外长会晤机制。

  现在比较规范的版本是有54个国家,过去丝绸之路主要是东亚和欧洲、中国蒙古、中动欧,北非的埃及。从古代丝绸之路来讲是向西线,沿着天山有三条,北线、中线和南线。海上丝绸之路也有三条,一个是通过朝鲜半岛,一个是东南亚,一个是经过马六甲海峡经过波斯湾这边行进,还有一条是南方丝绸之路,主要是往印度缅甸那边走。三部委发的愿景与行动,基本上提了三带两路,北路,中俄国欧这条线,还有一条是中路,中国走中亚国家再到中东,还有一条是走缅甸,印度、波斯湾。海上丝绸之路是有两条线路,海上一条跟古代丝绸之路是差不多,只不过线路延长了。

  中国“一带一路”是一个大合唱,在合唱过程中,怎么能够与其他国家形成共识,获得其他国家的响应,这个至关重要。目前来看,政策沟通主要是一个理念沟通,一个是诉求上相互沟通,你要干什么,和其他国家干什么,在很大程度上有一个共性。强调发展方向应该相通,同时还有管理上要求相互对接。“一带一路”到目前为止,已经通过政策沟通,项目落地可能会多一些。前段更多是获得其他国家的认可,“一带一路”覆盖的人口差不多是全球的60%,GDP占全球1/3,在贸易方面,中国的对外贸易差不多25%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的。中国对外投资占了“一带一路”的国家一半。政策沟通方面,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作出了积极的响应,要求参与“一带一路”。有30多个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的合作协议,跟20多个国家开展了产能合作。

  设施联通。包括道路上去联通,铁路上、公路上,海陆,还有航空运输,空港上进行联通。特别是中欧之间开通了铁路运输,现在初期可能比较少,后期会越来越多,包括一些中欧快线越来越多。现在主要的问题是整合问题,未来中欧之间货运运输,走海运时间长,差不多45天,走航空运输快,但是贵。航空运输一两天就可以到大量的商品是既有一定的时间要求,但是时间要求又没有那么紧,对费用既敏感也不是说稍微涨一点就不得了,大量的商品是中欧快线所承运的东西。

  另外一个是能源设施上需要联通,现在中国的能源进口差不多1/3的能源都需要进口,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前几年因为油价的上涨也多出了很多外汇,在这个情况下,保障石油运输安全,设施联通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还有一个是通讯基础设施,包括华为中兴在国际市场上很活跃。

  最大的亮点是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是为对外贸易的一个服务,另外一个也是金融业走出去的路。跟这些国家的合作也有如何控制风险的问题。

  重视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成长性,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但是国家自然资源或者是产业结构跟我们对接的机会有很多,未来,合作大有可为。

  近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商业活动,这些国家实际上有很大市场潜力,这些国家看起来购买力不是很强,但是从要素层面分析,未来这些国家的成长性还是很强。未来,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为什么有这么多国家响应“一带一路”,因为给这些国家带来了很多的机会。

  “一带一路”到目前为止差不多三年的时间,取得了一些早期收获。两年来,“一带一路”起步顺利,包括八大早期收获:第一个,金融支撑机制开始发挥作用。成立了亚投行,丝绸之路,丝绸基金的首批项目正式启动。第二个,国际共识日益增多。很多国家对“一带一路”给予了积极响应。第三个,互联互通网络逐步成型。第四个,产能合作加快推进。第五个,经济走两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比如中盟俄走廊已经达到了共识,新亚欧大陆经济走廊也正在形成。所谓的经济走廊跟我们说的通道还不完全一样,通道是从甲地到乙地,经济走廊是这一块的区域都有相关的项目布局,带动走廊周边的经济发展。第六个,中欧班列的品牌已经形成。目前来说中欧班列已经开行了1500多列,内地城市已经有10个城市开了中欧班列,到达国家7个。第七个,贸易投资大副增长。第八个,人文交流更加密切。

  在“一带一路”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席也提出了六大要求,第一个是统一思想,更多的是国内外相统一。第二个是推动相关项目的落实。前一阶段是倡议大家认可,理解,未来,更加要强调落实。第三个是一个统筹协调。很多项目之间确实有交叉,我国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发展应该是一致的。第四个是项目落地。第五个是要切实推进金融创新。第六个是要切实推进民心相通。

  介绍一个产能合作,产能合作并不是孤立的进行,一定是跟很多国家相对接。比如欧洲的容克计划,光明之路计划。再一个是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已经是最现实的,因为中巴的经济走廊等于给印度洋增加了一个新的出海口。中缅印孟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中越两廊等。产能合作是2015年国务院推进关于国际产能装备合作指导意见特别提出来。这种合作是推进我国在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重大举措,是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到2020年与重点国家产能合作机制要基本建立。产能合作刚才我说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剩产能平移,一定是产能与其他国家之间有一个优势互补,这样才把蛋糕做大。另外,产能合作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接口。未来,结构性改革一边进行优化产能,同时把一部分产能与其他国家对接,这样形成利用好其他国家的优势。实际上,产能合作在国内外现在越来越重视,比如说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与哈萨克总理会谈,共同见证了33份产能合作的文件,产能合作关系最大的是中哈之间有一个汽车项目的启动,带来更多的空间。实际上,产能合作就是一个互利共盈,一方面要尽量维护上下游之间的关系,另外一方面,要重视跟产能合作的安全问题。跟其他发达国家也有一个产能合作问题,特别是第三方产能合作、技术和产能要素,第三方更重要。未来,产能合作的资金,中国现在也建立了很多资金,对这些合作也有重要的支持。

责任编辑:田大鹏 
V讯网

白明:“一带一路”强化战略对接,深化产能合作

2016-11-17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田大鹏

  2016年11月17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汽车产业区域经济峰会”在福州市召开,寰球汽车作为峰会的合作媒体受邀参加。本届峰会以“‘一带一路’汽车产业新动力”为年度主题,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机遇、新能源汽车发展新思路展开研讨。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走出去的自身的发展不可分割。“一带一路”将中国与各国在促进理念沟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能源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等方面。“一带一路”强化战略对接,深化中国的产能合作。

  以下是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发言实录:

  “一带一路”目前已经有三年时间,未来,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地位越来越上升,特别是中国的角色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国际上的重大问题上,需要有中国的声音。特别是在未来贸易规则,投资规则诸多方面规则方面,中国声音对全球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未来主导全球贸易规则的过程中,中国的影响力应该充分发挥。

  中国过去在参与全球经济化中,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并不是十分有利,正如微笑曲线,目前处于附加值比较中端的部位,如果想要彻底改变这样的被动局面,一定要拿出自己的空间,我参与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相当于是人们的田地,你到人家的田地去种田。未来,中国在全球化中要发声,中国产业要改变不利地位不应该只到别人的田地去种田,应该拓展更多的空间。“一带一路”无疑有助于拓展国际市场与国际分工的空间,有了空间,就有话语权。

  平衡中西部的发展。过去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比较快,尽管这个产业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但总体上来说,制造业大国还是在东部,西部的发展一定要找到新的机遇,“一带一路”特别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无疑向西开放找到了更多的机会。实际上,也体现出双向开放的理念。

  “一带一路”本身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一带一路”的铺设本身是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的成长点与新的活力。可能跟汽车工业比较近的地方,是产能合作,产能跟制造业合作。产能合作不只是一个消化过剩产能的过程。如果把产能平移,改变不了未来产能过剩的局面,生产能力还在,只是换一个地方生产,全世界的产能格局没有改变,应该放到资源配置方面。并不是产业高耗能,高污染,就要放在其他国家。产能合作是拿优势方面跟其他的优势对接,把蛋糕做大。

  “一带一路”的倡议,是200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斯克斯坦提出的,在印度尼西亚又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个是“一带”,一个是“一路”真正叫“一带一路”是从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上升的高度。

  “一带一路”在国际上有人说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此为误解,马歇尔计划是二战之后美国和苏联两个阵营之间的争夺。“一带一路”的倡议,追求的是合作共赢,互利共盈,依靠中国和有关国家的多双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借用古代丝绸之路这个历史符号,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三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合作共同体。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深化改革的决议中强调,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从这个表态来看,对“一带一路”有两个表态特别重要,五中全会又从双向开放的角度诠释了“一带一路”。“一带一路”的表述需要规范,更多对外应该用倡议比较合适。G20以后开的“一带一路”工作会议,把“一带一路”的概念进一步丰富了。丝绸之路有四条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等。

  我国在提出“一带一路”以前,世界丝绸之路的版本有几个,美国曾经搞过“一带一路”,美国国会甚至推动了丝绸之路的法案,重点是中亚国家的能源南下等目标。但是,因为没有得到中俄两国的配合,项目完全推不动。还有1930年联合国提出的丝绸之路计划,再一个是日本启动的丝绸之路计划,目的也是为了保障日本的能源部门,甚至日本与中亚五过还定期召开外长会晤机制。

  现在比较规范的版本是有54个国家,过去丝绸之路主要是东亚和欧洲、中国蒙古、中动欧,北非的埃及。从古代丝绸之路来讲是向西线,沿着天山有三条,北线、中线和南线。海上丝绸之路也有三条,一个是通过朝鲜半岛,一个是东南亚,一个是经过马六甲海峡经过波斯湾这边行进,还有一条是南方丝绸之路,主要是往印度缅甸那边走。三部委发的愿景与行动,基本上提了三带两路,北路,中俄国欧这条线,还有一条是中路,中国走中亚国家再到中东,还有一条是走缅甸,印度、波斯湾。海上丝绸之路是有两条线路,海上一条跟古代丝绸之路是差不多,只不过线路延长了。

  中国“一带一路”是一个大合唱,在合唱过程中,怎么能够与其他国家形成共识,获得其他国家的响应,这个至关重要。目前来看,政策沟通主要是一个理念沟通,一个是诉求上相互沟通,你要干什么,和其他国家干什么,在很大程度上有一个共性。强调发展方向应该相通,同时还有管理上要求相互对接。“一带一路”到目前为止,已经通过政策沟通,项目落地可能会多一些。前段更多是获得其他国家的认可,“一带一路”覆盖的人口差不多是全球的60%,GDP占全球1/3,在贸易方面,中国的对外贸易差不多25%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的。中国对外投资占了“一带一路”的国家一半。政策沟通方面,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作出了积极的响应,要求参与“一带一路”。有30多个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的合作协议,跟20多个国家开展了产能合作。

  设施联通。包括道路上去联通,铁路上、公路上,海陆,还有航空运输,空港上进行联通。特别是中欧之间开通了铁路运输,现在初期可能比较少,后期会越来越多,包括一些中欧快线越来越多。现在主要的问题是整合问题,未来中欧之间货运运输,走海运时间长,差不多45天,走航空运输快,但是贵。航空运输一两天就可以到大量的商品是既有一定的时间要求,但是时间要求又没有那么紧,对费用既敏感也不是说稍微涨一点就不得了,大量的商品是中欧快线所承运的东西。

  另外一个是能源设施上需要联通,现在中国的能源进口差不多1/3的能源都需要进口,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前几年因为油价的上涨也多出了很多外汇,在这个情况下,保障石油运输安全,设施联通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还有一个是通讯基础设施,包括华为中兴在国际市场上很活跃。

  最大的亮点是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是为对外贸易的一个服务,另外一个也是金融业走出去的路。跟这些国家的合作也有如何控制风险的问题。

  重视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成长性,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但是国家自然资源或者是产业结构跟我们对接的机会有很多,未来,合作大有可为。

  近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商业活动,这些国家实际上有很大市场潜力,这些国家看起来购买力不是很强,但是从要素层面分析,未来这些国家的成长性还是很强。未来,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为什么有这么多国家响应“一带一路”,因为给这些国家带来了很多的机会。

  “一带一路”到目前为止差不多三年的时间,取得了一些早期收获。两年来,“一带一路”起步顺利,包括八大早期收获:第一个,金融支撑机制开始发挥作用。成立了亚投行,丝绸之路,丝绸基金的首批项目正式启动。第二个,国际共识日益增多。很多国家对“一带一路”给予了积极响应。第三个,互联互通网络逐步成型。第四个,产能合作加快推进。第五个,经济走两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比如中盟俄走廊已经达到了共识,新亚欧大陆经济走廊也正在形成。所谓的经济走廊跟我们说的通道还不完全一样,通道是从甲地到乙地,经济走廊是这一块的区域都有相关的项目布局,带动走廊周边的经济发展。第六个,中欧班列的品牌已经形成。目前来说中欧班列已经开行了1500多列,内地城市已经有10个城市开了中欧班列,到达国家7个。第七个,贸易投资大副增长。第八个,人文交流更加密切。

  在“一带一路”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席也提出了六大要求,第一个是统一思想,更多的是国内外相统一。第二个是推动相关项目的落实。前一阶段是倡议大家认可,理解,未来,更加要强调落实。第三个是一个统筹协调。很多项目之间确实有交叉,我国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发展应该是一致的。第四个是项目落地。第五个是要切实推进金融创新。第六个是要切实推进民心相通。

  介绍一个产能合作,产能合作并不是孤立的进行,一定是跟很多国家相对接。比如欧洲的容克计划,光明之路计划。再一个是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已经是最现实的,因为中巴的经济走廊等于给印度洋增加了一个新的出海口。中缅印孟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中越两廊等。产能合作是2015年国务院推进关于国际产能装备合作指导意见特别提出来。这种合作是推进我国在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重大举措,是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到2020年与重点国家产能合作机制要基本建立。产能合作刚才我说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剩产能平移,一定是产能与其他国家之间有一个优势互补,这样才把蛋糕做大。另外,产能合作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接口。未来,结构性改革一边进行优化产能,同时把一部分产能与其他国家对接,这样形成利用好其他国家的优势。实际上,产能合作在国内外现在越来越重视,比如说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与哈萨克总理会谈,共同见证了33份产能合作的文件,产能合作关系最大的是中哈之间有一个汽车项目的启动,带来更多的空间。实际上,产能合作就是一个互利共盈,一方面要尽量维护上下游之间的关系,另外一方面,要重视跟产能合作的安全问题。跟其他发达国家也有一个产能合作问题,特别是第三方产能合作、技术和产能要素,第三方更重要。未来,产能合作的资金,中国现在也建立了很多资金,对这些合作也有重要的支持。